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三出 会狱

◎乙酉三月

〖梅花引〗(生敝衣愁容上)宫槐古树阅沧田,挂寒烟,倚颓垣。末后春风,才绿到幽院。两个知心常步影,说新恨,向谁借酒钱。

小生侯方域,被逮狱中,已经半月。只因证据无人,暂羁候审,幸亏故人联床,颇不寂寞。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影迷离,不免虚庭一步。

〖忒忒令〗碧沉沉月明满天,悽惨惨哭声一片,墙角新鬼带血来分辩。我与他死同仇,生同冤,黑狱里,半夜作白眼。

——独立多时,忽然毛发直竖,好怕人也。待俺唤醒陈、吴两兄,大家闲话。(唤介)定兄醒来。

(又唤介)次兄睡熟了么?

(末、小生揉眼出介)

〖尹令〗(末)这时月高斗转,为何独行空院,闲将露痕踏遍。(小生)愁怀且捐,万语千言望谁怜。

(见介)侯兄怎的还不安歇?

(生)我想大家在这黑狱之中,三春莺花,半点不见;只有明月一轮,还来相照,岂可舍之而睡。

(末)是,是,同去步月一回。

(行介)

〖品令〗(生)冤声满狱,鎯铛夜徽缠。三人步月,身轻若飞仙。闲消自遣,莫说文章贱。从来豪杰,都向此中磨炼。似在棘围锁院,分帘校赋篇。

(丑扮柳敬亭杻锁上)戎马不知何处避,贤豪半向此中来。我柳敬亭,被拿入狱,破题儿第一夜,便觉难过。(叹介)嗳!方才睡下,又要出恭;这个裙带儿没人解,好苦也。(作蹲地听介)那边有人说话,像是侯相公声音,待我看来。(起看,惊介)竟是侯相公。(唤介)你是侯相公么?

(生惊认介)原来是柳敬亭。

(末、小生)柳敬亭为何也到此中?

(丑认介)陈相公、吴相公怎么都在里边?(举手介)阿弥陀佛!这也算 “佛殿奇逢”了。

(生)难得难得!大家坐地谈谈。

(同坐介)

〖豆叶黄〗(合)便他乡遇故,不算奇缘。这墙隔着万重深山,撞见旧时亲眷。浑忘身累,笑看月圆。却也似武陵桃洞,却也似武陵桃洞;有避乱秦人,同话渔船。

(生)且问敬老,你犯了何罪,杻锁连身,如此苦楚。

(丑)老汉不曾犯罪。只因相公被逮入狱,苏昆生远赴宁南,恳求解救。那左帅果然大怒,连夜修本参着马、阮,又发了檄文一道,托俺传来,随后要发兵进讨。马、阮害怕,自然放出相公去的。

〖玉交枝〗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白头志高穷更坚,浑身枷锁吾何怨;助将军除暴解冤,助将军除暴解冤。

(生)竟不知敬亭吃亏,乃小生所累。昆生远去求救,益发难得。可感,可感!

(末)虽如此说,只怕左兵一来,我辈倒不能苟全性命。

(小生)正是,宁南不学无术,如何收救。

(皆长吁介)

(净扮狱官执手牌,杂扮校尉四人点灯提绳急上)

(净)四壁冤魂满,三更狱吏尊。刑部要人,明早处决,快去绑来。

(杂)该绑那个?

(净)牌上有名。

(看介)逆党二名,周镳、雷縯祚。

(杂执灯照生、末、小生、丑面介)不是,不是!

(净喝介)你们无干的,各自躲开。

(净领杂急下)

(末悄问介)绑那个?

(小生)听说要绑周镳、雷縯祚。

(生)吓死俺也。

(丑)我们等着瞧瞧。

(净执牌前行,杂背绑二人,赤身披发,急拉下)

(生看呆介)

(末)果然是周仲驭、雷介公他二位。

(小生)这是我们的榜样了。

〖江儿水〗(生)演着明夷卦,事尽翻,正人惨害天倾陷。片纸飞来无人见,三更缚去加刑典,教俺心惊胆颤。(合)黑地昏天,这样收场难免。

(生问丑介)我且问你,外边还有甚么新闻?

(丑)我来的仓卒,不曾打听,只见校尉纷纷拿人。

(末、小生问介)还拿那个?

(丑)听说要拿巡按黄澍,督抚袁继咸,大锦衣张薇;还有几个公子秀才,想不起了!

(生)你想一想?

(丑想介)人多着哩。只记得几个相熟的,有冒襄、方以智、刘城、沈寿民、沈士柱、杨廷枢。

(末)有这许多。

(小生)俺这里边,将来成一个大文会了。

(生)倒也有趣。

〖川拨棹〗囹圄里,竟是瀛洲翰苑。画一幅文会图悬,画一幅文会图悬,避红尘一群谪仙。(合)赏春月,同听鹃,感秋风,同咏蝉。

(丑)三位相公,宿在那一号里?

(生)都在 “荒”字号里。

(末)敬老羁在那里?

(丑)就在这后面 “藏”字号里。

(小生)前后相近,倒好早晚谈谈。

(生)我们还是软监,敬老竟似重囚了。

(丑)阿弥陀佛!免了上柙床,就算好的狠哩。(作势介)

〖意不尽〗高拱手碍不了礼数周全,曲肱儿枕头稳便。只愁今夜里,少一个长爪麻姑搔背眠。

(丑)相逢真似岛中仙,

(末)隔绝风涛路八千;

 (小生)地僻偏宜人啸傲,

(生)天空不碍月团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二·彭定求
  陈允平·唐圭璋
  范炎·唐圭璋
  卷之六·魏庆之
  诗话补遗卷二·杨慎
  第二十四出 遣求·梁辰鱼
  卷十·周权
  你是谁呀?·徐志摩
  彊村语业·卷上·朱祖谋
  卷四·詹安泰
  卷二十·孙默
  卷七·王琦
  卷六十·吴之振
  嵗时杂咏巻三十七·蒲积中
  朱嗣发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二 慶曆元年(辛巳,1041)·李焘

      起仁宗慶曆元年五月盡是年七月   五月己酉朔,詔諸路各置招撫蕃落司,以知州、通判或主兵官兼領之。此事實錄殊不記,惟此月朔書命知麟州苗繼宣管勾招撫屬戶事。因采田況奏議,特書之。   辛亥,詔陝西經略安撫緣邊招討

  • 第七十六回 巫盅狱丞相灭门 泉鸠里储君毙命·蔡东藩

      却说汉廷连岁用兵,赋役烦重,再加历届刑官,多是著名酷吏,但务苛虐,不恤人民。元封天汉年间,复用南阳人杜周为廷尉,杜周专效张汤,逢迎上意,舞文弄法,任意株连,遂致民怨沸腾,盗贼蜂起,山东一带,劫掠时闻。地方官吏,不得不据实奏闻,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十月庚申朔狭西西安天鼓三鸣○享祀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行礼永康侯徐文炜泰宁侯陈良弼分献○户部言运司盐课自万历三十四年夏至三十五年春两淮课额欠至一百余万长芦欠至十八万余山东欠至七万余玩延如此边

  • 卷之五十五·佚名

      不奏闻。又不议罪。且阿济纳叶思赫在内行走。欲用在内妇人三百。暗掘地道。与伊子、及一切心腹人同谋、约于某日某时出狱。如此大事、不以奏上、将以何事奏上乎。和硕殿亲王、系承袭父爵、应仍留亲王。罚银五千

  • 隋纪·张居正

    文帝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弘农华阴人,是周之国舅,初封隋公。周天元暴虐,传位于太子阐,坚因乘其孤危,篡而取之,国号隋。在位二十四年。原文十年。上性猜忌,不悦学,既任智以获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常令左右觇视内外,有过失则加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吏部文选清吏司官制三盛京官盛京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侍郎各一人正二品所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品级与在京部院同【堂司官均满员惟刑部有汉军堂主事一人蒙古主事二人汉司狱一人】户部属司三郎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三宗庙考禘祫【臣】等谨按马端临考禘祫之礼始於春秋迄於宋绍熙五年闰十月建别庙诏【时宁宗已即位诏建别庙迁僖顺翼宣四帝神主太庙以太祖正东向

  • 兵二·徐松

    乡兵义勇保甲。仁宗庆历二年二月,简河北路强壮劲勇者刺手背,为义勇指挥。 三月,诏简河东弓手有武勇者不刺面,为义勇指挥;陕西弓手为保捷指挥。 四月,诏:「河北教阅义勇指挥,令番休于家,其(堕)[惰]游不业农者,听其家长告官,重行科

  • 清朝传胪大典·齐如山

    前清提倡奖励读书的手腕,莫过于中状元,所以他特给状元的荣耀,也真可以算是至高无上的了。怎样的荣耀,及怎样的办法,都详载礼部的则例中,但是不但鄙人无此书,恐怕在台湾全省也不容易觅到,所以详细的情形,多数人都不知道

  • 第十章 7·辜鸿铭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辜讲当斋戒的日子里,孔子会全心全意去祈祷,一般穿明亮干净的素色套服。在此期间,装食品的日常用具总是会更换,并且搬出日常居住的寝室。

  • 哀公·哀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辕颇出奔郑。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出奔宋。【传】十一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

  •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太虚

    地点:汉藏教理院客堂  时间: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二日午后  出席人:太虚、王恩洋、法尊、苇舫、严定、张纯一、陶冶公、阳懋德、周贯仁、福善、慧明、印法、天慧、超明、北海、常光。太  王居士的研究佛学,到现在已经有

  • 呈五次中央执监会国民政府请愿文·太虚

    ──十七年夏呈──为请愿事:窃维先总理之三民主义,为中国文化及近代思想之精华所萃,其精深博大,能容纳且发挥各时代各民族之特长,尤为救国救世界不刊之典。故现今中国之佛教,亦应以三民主义为准绳,革除帝制时代之弊习,发扬大

  • 卷第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数劫,复倍是数,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依摩尼华网海住,须弥山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其形正圆,其地具有无量庄严,三百重众宝树轮

  •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皆须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不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难得其

  • 往生集卷之二·祩宏

    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王臣往生类乌苌国王乌苌国王。万机之暇。雅好佛法。尝谓侍臣曰。朕为国王。虽享福乐。不免无常。闻西方净土。可以栖神。朕当发愿求生彼国。于是六时行道念佛。每供佛饭僧。王及夫人。躬自行膳。

  • 梁京寺纪·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此记无著述时间。此记升元寺条中,记载李玉时期升元阁仍存在,此梁朝文物,故推断此记为宋代初年手笔。是篇记梁代诸寺院,文笔雅洁。唐代释清澈著《金陵寺塔记》30卷,收入《唐书·艺文志》中,是现存最早

  • 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略称一切流摄经、一切流经、流摄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阐释智者见者欲灭尽一切漏,能以见、摄、避、用、忍、晓、行念等七者断尽烦恼,因取七断漏法中之第二之‘摄’(摄守、制御守护感官之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