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续後汉书原序

曹氏代汉名禅实簒特新莽之流亚丕登坛自形舜禹之言固不敢欺其心矣今向千载人之好恶岂复相沿而苏轼记王彭之说以为涂巷谈三国时事儿童听者闻刘败则颦蹙曹败则称快遂谓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兹岂人力强致也与陈寿身为蜀人徒以仕屡见黜父又为诸葛所髠於刘氏君臣不能无憾着三国志以魏为帝而指汉为蜀与孙氏俱谓之主设心已偏故凡当时祫祭高帝以下昭穆制度皆畧而不书方见乞米於人欲作佳传私意如此史笔可知矣其死未几习凿齿作汉晋春秋起光武终愍帝以蜀为正魏为簒谓汉亡仅一二年则已为晋炎兴之名天实命之是盖公论也然五十四卷徒见於唐艺文志本朝太平御览之目逮仁宗时修崇文总目其书已逸或谓世亦有之而未之见也幸晋史载所着论千三百余言大旨昭然刘知几史通云备王道则曹逆而刘顺近世欧阳修议正统不黜魏其宾客章望之着明统论辨之见於国史张栻经世纪年直以先主上继献帝为汉而附魏吴于下方皆是物也今庐陵贡士萧常潜心史学谓古以班固史为汉书范煜史为後汉书乃起昭烈章武元年辛丑尽少帝炎兴元年癸未为续後汉书既正其名复择注文之善者并书之积勤二十年成帝纪年表各二卷列传十八卷吴载记十一卷魏载记九卷别为音义四卷惜乎寿疏畧於前使常不得追记英贤宪章于後以释裴松之之遗恨也昔周东迁寖以微弱至春秋时仅为王城而吴楚强大绵地数千里皆僭称王圣人断然以夷狄子之昭烈土地甲兵甚非周比兴於汉中适与沛公始封国号同天时人事决非偶然孔子复生必有以处此乃为首探魏文当日之心次举苏氏百世之说以合习氏之论而证旧志之非作续後汉书序庆元六年庚申二月望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益国公食邑一万四千六百户食实封五千四百户周必大书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李延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李心传
  读礼通考卷十五·徐乾学
  元经卷三·王通
  卷六十一·佚名
  卷二十五·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纪昀
  钦定辽史语解卷十·佚名
  ●卷三·文秉
  严植之传·李延寿
  萧确传·李延寿
  九○、尸佼考(附:公羊、女子及北宫子、沈子)·钱穆
  ●皇朝通典卷三十五·佚名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847_1 【猛虎行】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卷847_2 【西山叟】齐己   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

  • 卷一百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目録花鸟合景徽宗花鸟图【元王恽】吴中女子画花鸟歌【元虞集】花鸟图【明岳正三首】李少参宅林良花鸟图【明顾璘】题花鸟【明顾清】题僧人花鸟扇头【明汪淮】松雪花鸟图【明文徵

  • 御选宋诗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乐府歌行四王铚折杨栁手抝杨栁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朦胧疎烟湿芳草揺荡微风生白苹长亭短亭销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一声骊歌防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江河到海有穷日轮

  • 秋声集卷一·黄镇成

    (元)黄鎭成 撰○歌吴伯昭红莲绿幕图歌乌君之山从西来拔地万仞青崔嵬划然磅礴下江浒云麓隐隐栖楼台上有飞萝罥罣古乔木下有沧浪万顷青如苔红莲绰约泛渚浄绿幕缥缈临湖开云烟卷风岛屿没窻戸洗雨氷霜回高人自是青云客日向

  • 七言古诗·刘因

    桃源行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画图曾识武陵溪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下卷第八·荀悦

      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有罪自杀。张释之为郎。十年不得调用。欲归。袁盎贤之。言于上以为谒者仆射。上幸上林苑。释之从。登虎圈。上问上林尉禽兽簿。尉不能对。虎圈啬夫代尉对。响应无穷。上曰。为吏

  •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九月。辛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午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商部奏、请饬力行保商之政一摺。中国自互市以来。商务日盛。现在设立商部。正宜极力

  • 一百十五 曹寅奏为恭请圣躬万安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窃臣系包衣下贱,仰荷圣恩浩荡,有加无已。尽命捐躯,难报万一。今复奉旨,特免养匠,天谕所及,无微不烛。臣跪聆之下,不胜悚泣,唯有朝夕焚顶叩祝天恩,以罄蝼蚁

  • 志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七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一。○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 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 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其学校有

  • 陰陽義第四十九·苏舆

      天地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跡陰陽終歲之行,以觀天之所親而任。成天之功,猶謂之空,空者之實也。故清溧之於歲也,若酸堿之於味也,僅有而已矣。聖人之治,亦從而然。天之少陰用於功,太陰用於空。人之少陰

  • 提要·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读诗质疑      诗类提要【臣】等谨按读诗质疑三十一卷附録十五卷国朝严虞惇撰虞惇字宝成常熟人康熙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乃其孙湖南驿盐道有禧所刋乾隆十二年经进御览首为列国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题解】本篇大夫引邹衍“大九州”之说,为政府拓土开疆的政策进行辩护,并证明贤良文学眼界之狭陋。而文学则“守畦亩之虑,间巷之固”,以为“知大义”“不如守小计”,并以秦&ldquo

  • 卷二十·佚名

    △车匿等还品下时净饭王。复作是言:我今心愿所有四方护世神王。护诸众生。今为我子。成利益故。恒相佐助。天上帝释。千眼天主。舍脂之夫。大力天王。及诸天众。左右围绕。愿为我子。所有心求。愿作佐助。又世诸神。风

  • 因缘品第一·马鸣

    今粗颁宣法,慈心专听受。佛众经要义,圣师之言辞。传佛之典籍,最利益於世。受者蒙大庆,润及一切生。普一切诸佛,仙圣明王智。慈心称名者,获福不可量。今故演吉祥,忧苦永灭亡。所至之方域,莫不得安隐。捡情专守心,各各静意听。其

  •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印光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附来书)弟子等业障深重, 赋质愚蒙, 幸闻净土法门, 而得归依座下, 惟有恪遵吾师老实念佛之训, 以期速了生死, 不负婆心。夫既为佛子, 应发自度度人之心。今弟子等未能自度, 焉云度人?然遇

  •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

    夏倍上校为国征战,立下卓越功勋。有一次战斗,他受伤倒在尸体堆中,却被误作阵亡。他回到巴黎之后,身份无法得到承认,甚至被当成疯子。他的妻子罗西纳已经带着他的“遗产”改嫁一位贵族,并生了两个孩子。夏倍上校在代理

  • 刘宾客嘉话录·韦绚

    轶事小说集,又名《刘公嘉话录》。唐韦绚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宋史·艺文志》却记载韦绚有《刘公嘉话》一卷,此外还有《宾客嘉话》一卷。但考其它书目,均无记载《宾客嘉话》。

  • 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梁漱溟

    本文写成于1965年3月。《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主要内容为伍庸伯的讲学记录和严立三的著作,由梁漱溟与他人合作编辑,于1988年12月由巴蜀书社出版。本文即为此书序言,表达了著者关于儒家养工夫的见解。此书于1991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