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注辅教编序
宋濂
天生东鲁西竺二圣人化导烝民。虽设教不同。其使人趋於善道则一而已。为东鲁之学者则曰我存心养性也。为西竺之学者则曰我明心见性也。究其实。虽若稍殊世间之理。其有出一心之外者哉。传有之。东海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也。是则心者万理之原。大无不包。小无不摄。能充之则为贤知。反之则愚不肖矣。觉之则为四圣。反之则六凡矣。世之人但见修明礼乐刑政为制治之具。持守戒定慧为入道之要。一处世间一出世间。有若氷炭昼夜之相反。殊不知春夏之伸而万汇为之欣荣。秋冬之屈而庶物为之藏息。皆出乎一元之气运行。气之外初不见有他物也。达人大观。洞然八荒无藩篱之限。无户阈之封。故其吐言持论不事形迹而一趋於大同。小夫浅知。肝胆自相胡越者。恶足以与於此哉。宋有大士曰镡津嵩禅师。实洞山聪公之法嗣。以二氏末流之弊或不相能也。取诸书会而同之曰原教。曰广原教。曰劝书。曰孝论。而坛经赞附焉。复恐人不悉其意。自注释之。名之为辅教编。若禅师者可谓摄万理於一心者矣。予本章逢之流。四库书颇尝习读。逮至壮龄又极潜心於内典。往往见其说广博殊胜。方信柳宗元所谓与易论语合者为不妄。故多着见於文辞间。不知我者或戟手来诋訾。予噤不答。但一笑而已。今因虚白果公重刻是编。其有功学者甚大。故执笔言之。呜呼。孰能为我招禅师於常寂光中相与论儒释之一贯也哉。独视霄汉悠然。遐思者久之。
猜你喜欢 答方亦民问·太虚 第二十二章 续诸王之事迹·佚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五·佚名 卷上·道宣 卷第四·普瑞 第四品 分别品·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覆张伯良居士书·太虚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四·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菩 萨·太虚 卷第五十·德清 俱舍论记 第二十卷·普光 卷第十九·佚名 第五 沙门出家相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