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字星甫,天台人。所著有《月屋漫稿》。其自序曰:「仆龆龀时习举子业,何暇为诗。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若酰鸡之出瓮天,坎蛙之出蹄涔而游江湖也。」今观其句法,如《幽居》云:「斜阳明晚 
- 孔安国有云: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也。窃以《书》列典谟,《诗》含比兴,若不先叙其意,难以曲得其情。故每篇有序,敷畅厥义。降逮《史》、《汉》,以记事为宗,至于表志杂传,亦时复立序。文兼史体,状若子书,然可与诰誓相参,风雅齐列矣。 
-   崇禎三年正月    ○崇禎三年正月    崇禎三年庚午正月辛巳朔帝以近畿被兵不御殿百官免賀仍放假五日遣官祭諸陵是日大風霾晝晦    大學士韓爌等以舊例正月上旬日講請擇吉開講一日事平舉行從之    除夕前一 
- 宋 王益之 撰高祖高祖刘氏讳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也亡避吏与樊哙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此语见哙传】吕后常知其处云季所在上常有赤色云气占气者曰东南有天子气秦始皇乃东游以厌之【史记汉书高祖纪荀纪 考异曰史记本纪 
- 【臣】等谨案慈湖诗传二十卷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着録是书原本二十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尚载其名而朱彝尊经义考注曰已佚今海内藏书咸集秘府而是书之目阙焉则彝尊所说为可信盖竑之所録皆据史志所载类 
- 据我的见解,中国的家族制度大概是对老者和幼者的一种个别准备的布置。因为童、幼、老三个时期须占到人生岁月之半,所以幼者和老者都应当心使他们过满意的生活。其中幼者虽因不知人事而比较不会自己当心自己,但对于物质的 
- 明 朱谋玮 撰周南者何岐周之风也诗六义有风雅颂而无南此何以称南风之南也八风寒燠异徳升降殊情不为振掉则为凄戾唯南风祥和鬯达长养万物有岂乐而无怫郁文王岐周之化实象之故不称风而称南也召公分陜矣何以称南其化同 
- 按我的解释,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普通一般人对道德有三种不同的误解:(一)认道德是拘谨的。拘谨都是牵就外边,照顾外边,求外边不出乱子,不遭人非议,这很与乡愿接近。所谓道德,并不是拘谨;道德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不成道德。道德是 
-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四百六十一尽五百一十九凡七十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百六十一  凋落(上丁遥反杜注左传云凋伤也贾注国语云弊也说文半伤也从冫从周声也冫音冰经文作雕错用也下即各反说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九依不还位。诸契经中。以种种门建立差别。今次应辩彼差别相。颂曰。此中生有行  无行般涅槃上流若杂修  能往色究竟超半超遍没  余能 
- 阿谟伽三藏撰行者若欲修是法者。先应知是王五变之身并其大宫一一缘起。其五变者。一者焰罗法王。是即本号也。二者死王。三者黄泉国善贺罗王。四者料罪忿怒王。五者檀拏少忿怒王。本宫在铁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 
-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五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二西汉(都长安)武帝(自高祖受命至此为四世)元光二年。十三祖龙树。于南天竺以法藏付迦那提婆。入月轮三昧蝉蜕而去。寿三百岁。元狩元年。初博望侯张骞 
-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七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钞次文即云下彼疏云良以名依相立但是徧计所缘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名相双遣言说之极下约名释疑疑云若假立名何故不立余名而立真如名耶释云真如者言说之极 
- 近代王国维诗文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自辑其光绪三十至三十一年所著哲学、教育等论文十二篇及光绪二十四至三十一年诗五十首而成。内容较多介绍康德、叔本华及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据批判程朱理学,认为理只有理 
-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沧溟纪险」、一曰「炎荒纪程」,又一曰「越南纪略」;蔡廷兰撰。廷兰字香祖,号秋园;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饩。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饥,兴泉永道周凯勘赈,上「请急赈歌」以进。十五年秋 
- 道教经典。全称《黄帝阴符经》。唐李筌注 曰:“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 符”。旧题黄帝撰,实为借黄帝之名而作。关于其著者世 说纷纭,有说为唐李筌撰,有说为魏道士寇谦之作,有 说为吕望作。《四库提要辩正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宣 
- 凡四卷。隋代慧远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起信论义疏、起信论疏、净影疏。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解释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而成。于文前,先分判声闻、菩萨二藏,与修多罗、毗尼、毗昙三藏,而将起信论摄属二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