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音义疏记

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之观音义疏。与‘观音玄义记’同为阐扬天台性恶法门之要书。其注释书有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等。

《观音义疏记》全部章节目录

(1)观音义疏记卷第一
(2)观音义疏记卷第二
(3)观音义疏记卷第三
(4)观音义疏记卷第四
(5)释重颂

猜你喜欢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顗
  大乘十法经·佚名
  菩萨睒子经·佚名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佚名
  顺权方便经·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佚名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佚名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佚名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佚名
  沙弥威仪·佚名
  观经·佚名
  无量大慈教经·佚名
  幻住明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角类五言律边城听角        【唐】李咸用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鎗细引云成阵高催鴈着行唤廻邉将梦吹薄晓蟾光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六言絶句冬夕          【元】

  •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赵尔巽

      荣全喜昌 升泰 善庆柏梁 恩泽 铭安 恭钅堂 庆裕 长庚 文海 凤全 增祺 贻穀信勤   荣全,关佳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威勇侯那铭嗣子。咸丰元年,袭爵,授二等侍卫。从征山东,以功迁头等,还直乾清门。十一年,出为塔尔巴哈台领

  • ●卷一百九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七。   起绍兴九年七月,尽十月十一日戊午。   七月王伦蓝公佐往金国。   王伦以奉使金国至东京权留守到东京留守孟庾至京师伦遂与其副蓝公佐渡黄河北去至北留伦不还独遣公佐归。   金人杀兀室

  • ●卷上·李岳瑞

    ○拣魔辨异录《拣魔辨异录》一书,世宗宪皇帝御制,以辟天童僧法藏宏忍师徒之邪说者也。简端列谕旨一道,计四千一百余言,略谓佛道以指悟自心为本,利人接物,直达心原。外道魔道,亦具有知见,因误认佛性,谤毁戒行,故谓之魔。朕览密云

  • 明名臣琬琰録卷六·徐紘

    (明)徐纮 撰蕲国武义康公神道碑铭(有序)  宋濓皇帝即位之三载混一华夏声教所被罔间遐迩梯山航海奉贽献琛上念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东征西伐宣力有年方将胙土分茅以定功赏而都督康公薨于陜西上闻之嗟悼不已既勅有司穿土作

  •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儒林传第一前汉丁寛 施讐 孟喜 梁丘贺 京房 费直髙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固生后苍 韩婴 赵子 毛公 鲁徐生【孙延襄】

  • 一○二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购遗书百种开列书目呈览折·佚名

    一○二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购遗书百种开列书目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初一日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臣高晋谨奏,为敬陈续购各书,仰祈圣鉴事。窃臣钦遵谕旨,采访遗书,所有迭次借抄价买并各属送到书籍,均经开列清单,恭折

  • 世家卷第十三 高丽史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睿宗二。○(己丑)四年春正月丙午朔放朝贺。戊申辽遣大永信来贺生辰。己酉东界行营兵马录事王思谨河景泽等与女眞战于咸州死之。庚戌宴辽

  • 李鉽传·令狐德棻

    李鉽字灵杰,身高不满五尺,性格果敢决断,有胆量勇气。少年时侍奉尔朱荣。魏永安元年(528),以别将身份随尔朱荣击败元颢,任命为讨逆将军。尔朱荣被害后,李鉽随着尔朱世隆护送尔朱荣之妻逃奔黄河以北。又随尔朱兆入洛阳,赐为淝

  • 仪制一一·徐松

    宰相追赠【宋会要】宰相追赠: 司徒兼门下侍郎王钦若天圣三年十一月赠太师、中书令。 司空兼门下侍郎薛居正太平兴国六年六月,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李沆景德元年七月,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向敏中天僖四年三月。以上赠太尉、中书令

  • 提要·杨简

    【臣】等谨案先圣大训六卷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是编搜辑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之注钱时作简行状曰其归自胄监也家食者十四载筑室徳润湖上更名慈湖始取先圣大训间见诸杂説中者刋讹别诬萃六卷而为之解即此

  • 附录·荀况

    本书采摭文献要目[说明]为了节约篇幅,本书在引用文献时往往不详加标明。凡校改原文,只标出文献简称;而解释文义,则大多不注明出处,仅于疑难之处注明“×××说”。为了便于读者在深入研究时进行查考,现详列其

  • 燕燕·佚名

    ——人生自古伤离别【原文】燕燕于飞①,差池其羽②。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仁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

  • 在厦门日光岩讲·太虚

    现今国内战事,甚为猛烈。当此天气寒冷,负伤兵士及战线内难民,殷殷待救。我等以慈悲为宗旨,须从速组织救护队,前往战线以拯救伤兵,及一切难民。斋姑可作看护妇。出家人无家属之累,牺牲、冒险、耐苦,乃应尽之义务。当实行菩萨救

  • 第五十三則 馬大師野鴨子·胡兰成

    第五十三則馬大師野鴨子舉:馬大師與百丈行次,見野鴨子飛過。大師云:是什麼?丈云:野鴨子。大師云:什麼處去也?丈云:飛過去也。大師遂扭百丈鼻頭。丈作忍痛聲。大師云:何曾飛去?萬物之動皆在於機,而萬物之機皆即是我身之機。所以可

  • 续释常谈·龚颐正

    一卷。宋龚颐正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敦颐,因避讳改。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县)人。光宗时为国史院检讨官。另著《芥隐笔记》一卷。是书为《释常谈》之续篇,辑录范围颇广泛,遍及经史子集、诗词及笔记小说等。文字较简洁

  • 大清宣统政纪·佚名

    《大清宣统政纪》。七十卷。宣统在位三年清廷即亡,故无“实录”,仅存“政纪”。金毓黻等编纂。采用编年体裁,记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至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宣统一朝诏令。对于了解武昌起义前后清方动态有一定的参考价

  • 墨辩注叙·鲁胜

    中国西晋鲁胜著。鲁胜,字叔时,据《晋书·隐逸列传》载,他曾有《墨辩注》和《刑名》两部逻辑学著作,但皆已散佚。现存有《墨辩注叙》一文,是中国自秦汉至清以前2000年间仅存的研究先秦逻辑史、阐述古代逻辑思想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