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三昧经论

新罗元晓著述的书。共3卷1册。这本书是对《金刚三昧经》的注释,在元晓写这本注释书之前,尚没有人论及该经。在《宋高僧传》第4卷《元晓传》里,说明了著述《论》的缘起:原来元晓起名叫《疏》,但唐朝的翻经三藏们把疏称为“论”,因此在中国、日本、朝鲜人阐述佛教的书籍中,以“论”为题名者,这是唯一的一本书。《金刚三昧经》包罗了从中国南北朝时代到唐初为止中国佛教所提出过的空思想、华严、在家佛教等的全部教理,而且混合在一起。不靠元晓的《论》,这个经很难理解。

《金刚三昧经论》全部章节目录

(1)金刚三昧经论卷上
(2)金刚三昧经论卷中
(3)金刚三昧经论卷下

猜你喜欢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佚名
  佛说盂兰盆经·佚名
  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菩萨修行四法经·佚名
  无上依经·佚名
  无垢贤女经·佚名
  阿吒薄呴付嘱咒·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法照
  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八识规矩补注·佚名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佚名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佚名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兀庵普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虞集·隋树森

    虞集(一二七二——一三四八),字伯生, 号道园。别署青城山樵, 人称邵庵先生。祖籍蜀郡仁寿(今属四川省),宋亡, 其父虞汲移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省),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大德初, 以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

  • 卷一·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一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慎旃集上【尽己未一年】己未夏同邑杨以斋先生以副宪出抚黔阳招余入幕时西南余寇未殄警急烽烟传闻不一而余忽为万里之行其在陟岵之诗曰尚慎旃哉由来无弃夫当行役之时不忘

  • 世家第五·浦起龙

    自有王者,便置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迄乎秦世,分为七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荩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

  • 卷五十五·谷应泰

      ○沿海倭乱   太祖洪武二年夏四月,时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太仓卫指挥佥事翁德帅官军出海捕之,遇于海门之上帮,及其未阵,麾兵冲击之,斩获不可   胜计,生擒数百人,得其兵器

  • 卷之二百六·佚名

    成化十六年八月戊申朔○庚戌免直隶淮凤扬庐四府并徐州等州县官朝觐以水灾故也○四川右参将都指挥同知傅泰复破番贼已猪等寨事闻降敕奖励之并敕镇守巡抚等官协谋以收全功○辛亥免云南府卫成化十四年秋粮子粒共二万三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十月戊戌朔孟冬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恭代○钦天监进万历四十五年大统历命颁赐文武群臣○己亥 孝洁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永陵○庚子辅臣题宣府巡抚汪道亨揭称该镇缺粮已四五月军士或卖其弓箭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八·佚名

    髙祖上项籍【温公 老泉 李观 东坡 何去非】髙祖入闗【子由】还定三秦【唐子西】食其下齐城【吴筠】挠楚权趣刻印【东坡】纪信诈降楚【卢藏用】楚杀周苛【李观】楚置王陵母军中欲招陵【王元之】斩丁公【皮日休 温

  • ·赏加布政使衔谢恩摺·丁曰健

    奏为恭谢天恩,并陈感激下忱,仰祈圣监事。   窃臣于本年五月二十日接奉军机大臣字寄,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因丁曰健奏剿灭彰化贼匪,全台一律安定;当经谕令丁曰健、曾元福督防各军,将余匪严加搜捕。兹据丁

  •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索隐】:按:地理志无信陵,或是乡邑名也。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

  • 王一亭·佚名

    白龙山人先生小传 吴昌硕撰山人王氏名震字一亭浙之吴兴人世居吴兴北郭外白龙山麓四十岁后乃自号为白龙山人幼时即岐嶷异常性蕴藉人与之接谈若有夙慧者嗣迫于境经商于沪暇则喜弄翰墨吟咏自适时现偈机书法醇穆雄劲酷类

  • 卷九 论语·钱时

    卷九 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如字,一作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去声]从事

  • 提要·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本义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本义十六卷宋欧阳修撰是书凡为説一百十有四篇统解十篇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而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于卷末修文章名一世而经术亦复湛深王宏撰

  • 卷九·朱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句解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九宋 朱申 撰秋官司冦第五【象秋所立之官也秋隂气肃杀之时故立司冦掌刑禁之官以应天道焉】秋官司冦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见天官冢

  • 第二 反应 3·王诩

    【原文】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①。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②,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注释】①“常持”句:用一种钓语的方式诱使对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沙门基撰论。若唯有识至说有三性。述曰。虽有七颂释外难中而分为二。初二颂答唯有识便违理难。后五颂答唯有识便违经难。后中有二。初三颂释无境三自性不成难。后二颂释有识三无性不成难 于此初中有四。初总问。二略

  • 雪窗集·孙梦观

    宋文别集。2卷。孙梦观著。集后附录志赞诔文1卷。全书分奏议和故事两部分。“故事者,征引古书于前,而附列议论于后,更番进御,因事纳规。盖当时体制如是也。”(《四库全书总目》)如以“司马光谓众言纷纷乃朝廷好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