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 反应 3

【原文】

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①。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②,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①“常持”句:用一种钓语的方式诱使对方入网,对方有所觉察便会加以防备不再说话,以致无法获取实情,这时要改变策略,变换说法。驱,驱使。

②重之袭之,反之覆之:指谋划再三,没有疏漏,才能万无一失。陶弘景注:“己反往以求彼,彼必覆来而就职,则奇策必申,故言有象比,则口无择言,故可定邦家之基矣。谓象比之言,既可以定基。然后重之、袭之、反覆之,皆谓再三详审,不容谬妄。故能万事允惬,无复失其辞者也。”

【译文】

如果常用一种钓人之网去诱使对方,对方就会有所觉察,而拒绝回应或者说一些话,不合类比的规范,这时就要改变方法。用形象化的手法触一动对方,使言辞暗合对方内心的想法,以此获知对方实情,进而将其控制。返过去考察对方,对方就会作出回应,所说的话有了轮廓,事理就可以比较类推了,进而能够确定其根本。一来二去,反反复复,再三详审,不容谬错,灵活使用这种方法,就能辩说得当。圣人用不同的方法,诱导愚者和智者,所获皆为实情,不会有疑惑。

猜你喜欢
  贵直论第三·吕不韦
  农战第三·商鞅
  士丧礼第十二·佚名
  去产界公生业·梁启超
  卷四七·邱濬
  提要·赵善璙
  第十九章 4·辜鸿铭
  卷六·钱时
  卷四·蔡卞
  卷十·王昭禹
  喻华香品之二·佚名
  卷第二十一·道宣
  出国访问经过及世界三大文化之调和·太虚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略评·太虚
  第二十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一调六十九体,起四十六字至四十七字更漏子八体 巫山一段云三体 望仙门一体 占春芳一体 朝天子一体又名思越人 忆少年二体又名陇首山、十二时、桃花曲 西地锦三体 相思引三体又名玉

  • 赵彦晖·隋树森

    赵彦晖,明·程明善《啸余谱》作“赵彦辉”,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仙吕】醉中天 嘲人右手三指 把盏难舒手,施礼怎合十?亏他朝朝洗面

  • 论词随笔·沈祥龙

    ○论词随笔小序余偶学倚声,未谙格律,乃取宋、元以来诸家词,探究其忄旨。又历询先辈之能词者,偶有所得,则笔而存之。顾於词终未能工,亦不欲求其工也。光绪戊戌夏六月。○离骚之旨即词旨词者诗之馀,当发乎情,止乎礼义,国风好色而

  • 卷一·前集·朱祖谋

    高阳台·残雪飘树烟零,封阶粉退,馀寒犹冱菭文。画意无多,寻常埋没芳尘。斜阳著意相怜惜,是愁心、不耐温存。且销他、一额凉蟾,来伴深尊。东阑步玉人归否,剩篝香半灺,衾绣孤温。依约檐声,隔帘滴到黄昏。朝来便化春潮去,问

  • 卷十六·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六林景仁林景仁景仁,字健人,号小眉,别署蟫窟;台北板桥人。生于清季,久客厦门。尝南游印度诸邦,北历大江南北;惜中年客死东北,后节堪哀。少壮时,着有「摩达山漫草」、「天池草」、「东宁草」等诗集——「

  • 第九回 说虔婆六哥进院 相嫖客老鸨登楼·蒲松龄

    话说那六哥下的楼来,李小泉道:"六哥,你在楼上合长官说的是什么?"六哥笑道:"有一句话不好说,我认了长官做了干爷了。"众人拱手说:"大喜了!"六哥说:"少笑俺。干爷着我给他上宣武院搬婊子去。他吃用的嗄都算我的,休要慢待了他。"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九月。丁巳。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曾纪泽。据电称、傥不索兵费。津约可照否。乞速谕以便酌覆法之密探者等语。法人肇衅。现踞基隆。惟有力筹攻取。期操胜算。如彼果悔祸。照会曾纪泽转圜。即由该大臣

  • 第三十一章 首都革命·冯玉祥

    吴佩孚自第一次奉直战争获胜,即目空一切,又和段祺瑞一样,做起了武力统一的迷梦。贿选告竣,曹仲三被捧上台,他更是意气骄盈,一手遮天,处心积虑地进行着他的狂妄的企图。此时他以黄河流域为根据地,攫取直鲁豫巡阅使之职,复伸张势

  • ·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丁曰健

    台湾当朱一贵作乱之后,二戈蹂躏,哀鸿遍野;继以风灾扫荡,疠疫连绵,民之憔悴极矣。二、三年来,文武和衷,余孽拔根,地方甯静;抚摩噢咻,疮痍渐起,然元气犹未复也。继凋敝之余,则培养维艰;消嚣陵之习,则教化宜急!官斯土者,可

  •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乐考【五】律吕制度二乾隆十年御制律吕正义後编成律吕正义後编乐问含少篇曰问有以三寸九分为黄锺者是耶非耶曰此乃含少非黄锺也此说始於吕氏春秋而长孙无忌之隋志刘恕之外纪述之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二太常寺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掌典守坛壝庙社以岁时序其祭祀所属寺丞满一人汉二人博士满一人汉军一人汉一人读祝官满八人赞礼郎满二十四人汉十有四人掌相仪序事备物絜器典簿满汉

  • 襄公卷二十一(起二十五年,尽三十一年)·何休

    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陈仪。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日者,陈、郑俱楚之与国,今郑背楚入陈

  • 卷八十 诗一·黎靖德

      ◎纲领   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振〕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使篇篇皆是讥刺人,安得"温柔敦厚"!〔璘〕   因论诗,曰:"孔子取诗只取大意。三百篇,也有会做底,有不会做底。如君子偕老:'子之不

  • 卷十九·朱熹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九宋 朱子 撰论语宪问第十四【凡四十七章】或问首章之説曰原宪安贫守道其志卓然能有不为者也其为此问固知邦无道而枉道得禄之为耻矣特欲质诸夫子以言其志耳夫子深知

  • 第五章 19·辜鸿铭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辜讲据说当时一位公众人物(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一生行事谨慎多虑)总是在每次做事前思考三次。孔子听到这样的评论后,说:“思考两次,这就足够了。”

  • 指月录卷之十二·瞿汝稷

    六祖下第四世▲潭州沩山灵祐禅师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汝拨罏

  • 卷第十七·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开示偈(三) 示汪省庵居士 假心地主汪居士。今日相逢有甚奇。解道圣凡同一体。夙缘密行少人知。疑情隐隐天机现。华藏光明祇一线。洞彻曹源滴水时

  • 卷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幻住明禅师语录幻住明禅师语录卷二嗣法门人清尚等编小参住仙人山小参。天圆拽杖到邻阳,及第开张选佛场,幸遇众檀诚弼护,方能如是广宣扬,情与无情一躯,佛并众生不二,当体全现,逢缘立宗,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