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本义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本义十六卷宋欧阳修撰是书凡为説一百十有四篇统解十篇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而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于卷末修文章名一世而经术亦复湛深王宏撰山史记嘉靖时欲以修从祀孔子庙众论靡定世宗谕大学士杨一清曰朕阅书武成篇有引用欧阳修语岂得谓修于六经无羽翼于圣门无功乎一清对以修之论説见于武成葢仅有者耳其从祀一节未敢轻议云云葢均不知修有此书也自唐以来説诗者莫敢议毛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説防废推原所始实于修然修之言曰后之学者因迹先世之所传而较得失或有之矣使徒抱焚余残脱之经伥伥于去圣人千百年后不见先儒中间之説而欲特立一家之学者果有能哉吾未之信也又曰先儒于经不能无失而所得固已多矣尽其説而理有不通然后以论正之是修作是书本出于和气平心以意逆志故其立论未尝轻议二家而亦不曲徇二家其所训释往往得诗人之本志后之学者或务立新奇自矜神解至于王柏之流乃并疑及圣经使周南召南俱遭删窜则变本加厉之过固不得以滥觞之始归咎于修矣林光朝艾轩集有与赵子直书曰诗本义初得之如洗肠读之三嵗觉有未穏处大率欧阳二苏及刘贡父谈经多如此又一书驳本义闗雎樛木兔罝麟趾诸解斥辨甚力葢文士之説诗多求其意讲学者之説诗务求其理各得一偏互相掊击其势则然然不必尽为定论也乾隆四十五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十八之一·孔颖达
  论语集注通证卷上·张存中
  第三章 1·辜鸿铭
  卷二十四·沈廷芳
  提要·张自超
  卷十四·胡广
  凡例·鄂尔泰
  卷二十九·盛世佐
  第十章 抱一·林语堂
  卷二·佚名
  往尼连河品第十八·佚名
  楞严经卷第七文句·智旭
  学僧修学纲宗·太虚
  佛说罗摩伽经卷下·佚名
  劝信愿真切·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哄丁·孔尚任

    ◎癸未三月(副净、丑扮二坛户上)(副净)俎豆传家铺排户,(丑)祖父。(副净)各坛祭器有号簿,(丑)查数。(副净)朔望开门点蜡炬,(丑)扫路。(副净)跪迎祭酒早进署,(丑)休误。(丑)怎么只说这样没体面的话。(副净)你会说,让你说来。(丑)四季关粮进户部,(副净)夸

  • 刘秉忠·隋树森

    刘秉忠(一二一六——一二七四),初名侃,曾弃吏为僧,又名子聪,入仕后始更名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先世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人,世代仕辽,后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少年志气英爽不羁,年十七即为邢

  • 中州集巻五·元好问

    ○史御史肃三十首肃字舜元京兆人侨居北京之和众幼孤养于外家天资挺特高才博学作诗精致有理尤善用事古赋亦奇峭工于字画业科举为名进士立朝为才大夫优于政事严而不苛所至有声吏畏而安之累以亷升歴赤县及幕官入为监察御

  • 卷二十·沈德潜

    ☆查慎行字夏重,浙江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敬业堂集》。○敬业会试出汪东山殿撰之门,东山向日执后辈礼相见者也,至是敬业居弟子列甚恭,而东山仍事以前辈,时论两贤之。生平敬慎笃实,见重内廷,同时班、扬之

  • 卷二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二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苏轼东坡诗钞下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诸君唱和叔弼但袖手旁睨而已临别忽出一篇颇有渊明风致坐皆惊叹神屠不目全妙颊惟粧半更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三王之涣王之涣幷州人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闲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诗六首登鹳雀楼【一作朱斌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送别杨柳东风【一作门】

  • 卷十下·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甲午革建文中所设河北都司湖广行都司○吏部言建文中所改旧制如在外文职官旧制考满俱亲赴京给由建文中止令进缴牌册各处闸坝驿丞递运司狱等官旧俱三年一考建文以其非钱榖衙门徒劳往复止令申报事迹九

  • 卷之三百九十·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乙未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之。外记  ○以神灵显应颁直隶宣化府龙神庙扁额曰神功昭佑。  ○谕内阁王文韶奏请将道府等员留省并调员差遣等语分

  • 刑法七·徐松

    军制太祖建隆三年七月,诏搜索内外诸军不逞者,悉配隶登州沙门岛。先是,云捷逃卒李兴伪刻侍卫司印,捕得斩之,故有是命。 干德三年十一月,斩雄武军卒百人。先是,诏诸道籍骁勇兵送阙下,太祖亲团结为雄武军,命王继勋主之,仍给缗钱,俾

  • 十五年·佚名

    (甲寅)十五年清康熙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丙寅,正言韓泰東啓曰:「金徽之陰邪縱恣,而罪止罷職,好惡不明,不可謂是非已定也。緣臣無狀,以損聖朝,待臺閣之體,臣亦何心,自比聖世臺閣上人物哉?請遞。」持平朴元度、掌令李彙晋啓曰:「

  • 卷三十九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公?,玄?束,马两。(公,国君也。?,所以助主人送葬也。两马,士制也。《春秋传》曰:宋景曹卒,鲁季康子使冉求?之以马,曰:其可以称旌繁乎?)[疏]“公赠”至“马两”。○注“公国”至“繁乎”。○释曰:自此尽“入复位杖”,论国君?法之事。

  • 佛説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中·欧阳竟无

      宋西天譯經三藏明教大師法賢奉詔譯   現世品第十二   如母愛[一]子子疾病 當[二]令父母心憂惱 十方諸佛般若生 般若[三]攝受亦復爾.   過現未來三世佛 徧十方界亦復然 皆從佛母般若生 衆生心行無不攝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法性品第五尔时,胜天王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ldquo;希有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快说微妙大神通力。诸佛如来因何得此?唯愿世尊分别解说。&rdquo;佛告胜天王言:&ldq

  • 卷第六·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六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结使犍度一行跋渠之余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乎。答曰。或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或有过去爱结系。及未来嗔恚结

  • 印章要论·朱简

    印学论著。明朱简撰。凡四十四则。其中部分并见于作者所著《印经》中,为作者摘录前人有关印学的札记,并申述其美学思想。认为“印始于商、周,盛于汉,沿于晋,滥觞于六朝,废弛于唐、宋,元复变体,亦词曲之于诗,似诗而非

  • 火灾·丘东平

    长篇小说。东平著。1937年3月上海潮锋出版社初版。

  • 国语注译·左丘明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

  • 魔逆经·佚名

    梵名Man~jus/ri^ -vikurva^n!a-parivarta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内容为大光天子与文殊师利问答魔事,魔来扰乱,文殊以三昧力缚魔,复变魔为佛身,与诸比丘论法,终使魔波旬心怀忧戚,泣泪而去。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