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卷十七·纪实门上

  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曰:“朕非好游观,盖与民同乐。”

  翌日,蔡君谟献诗云:“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夕,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夜,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东斋录》〕

  李参少有吏材,仁宗奇之,殿柱题其名,有繁剧人所避者,必用参。自将作监簿擢至右丞,枢密直学士。元丰中卒。李师中以诗吊之曰“当年殿柱题名处”,盖为是也。〔《诗史》〕

  岭南谓村市为墟,柳子厚诗云:“青箬裹盐归洞客,绿荷包饭趁墟人。”

  〔《青箱杂记》〕

  夏文庄谪守黄州时,庞颍公为郡掾,文庄识之,优待。颍公有病,意谓不起,文庄亲视之,曰:“异日当为贫宰相,亦有年寿,疾非所忧。”颍公曰:“宰相岂得贫耶?”文庄曰:“一等人中贫尔。”故颍公后作退老诗曰:“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盖记此也。〔《青箱杂记》〕

  张侍郎师锡年八十,有《喜子登第》诗曰:“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贺客留连饮,家书反覆看。世科谁不继,得慰二亲难。”

  张氏常有中甲科者,故有世科之语。〔《青箱杂记》〕

  张退傅文懿士逊、赵少保叔平概、张枢相升皆寿八十六,陈丞相文惠尧佐寿八十二,杜丞相正献衍寿八十一,富丞相文忠弼寿八十。文惠致政,退傅诗曰:“青云歧路游将遍,白发光阴得最多。”〔同前〕

  天圣中李康靖公若谷、庆历中邯郸公淑,皆知滑州。后八年,审言又知。前此,邯郸公迎康靖公到滑,康靖题诗于州廨曰:“滑守如今是世官,阿戎出守自金銮。郡人莫讶留题别,孙息期同住此看。”后审言刊石纪其事。同前

  元丰初,王伸效王建作《宫词》百首献之,颇有意思,诗云;“太皇生日最尊荣,献寿宫中未五更。天子捧觞仍再拜,宝慈侍立到天明。”宝慈,皇太后宫名。太后幸景灵宫,驾前露面双童女,诗曰:“平明彩仗幸灵宫,紫府仙童下九重。整顿珑璁时住马,画工暗地貌真容。”〔《古今诗话》〕

  张九龄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曰:“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林甫知其必退,恚怒稍解。〔《明皇杂录》〕

  段文昌,广都县人,父以卖油为业。生而多智,长亦有文。常跨驴行,乡里笑之。三十年间,衣锦归蜀。蜀人赠诗曰:“昔日骑驴学忍饥,今朝忽着锦衣归。

  等闲画虎驱红旆,可畏登龙入紫微!富贵不由公祖解,文章生得羽毛飞。广乡再去应惆怅,犹有江边旧钓矶。”〔《鉴诚录》〕

  罗史君向,庐州人,不事产业,以至困穷。常投福泉寺随僧饭而已,其学未尝废。二十年间持节归乡里,及境,至僧房书壁曰:“二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行时宾从过前事,到处松杉长旧围。野老共遮官路拜,沙鸥遥认隼飞。春风一宿琉璃殿,惟有泉声惬素机。”同前

  雷州及海外琼崖多香木,夷民以为槽饲鸡犬。郑文宝诗曰:“沉檀香植在天涯,贱等荆衡水面槎。何必为槽饲鸡犬,不如煨烬向豪家。”〔《谈苑》〕

  建州山水奇秀,创寺落落相望。伪唐建安寺三百五十一,建阳二百五十二,浦城一百七十八,崇安八十五,松溪四十一,关隶五十二,仅千区。杜牧《江南》绝句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谓是也。

  刘经为虏政事舍人,来奉使,路中有野韭可食,味绝佳,作诗云:“野韭长犹嫩,沙泉浅更清。”并同前

  张弘靖三世掌纶诰,秉钧轴,杨巨源赠诗云:“伊陟无闻祖,韦贤不到孙。”

  时称其善与张家说家门。巨源燕居吟咏,年老得疾,头数摇,人言吟咏习成。

  〔《诗史》〕

  张镐少有大志,游京师,未始知名。嗜酒跌宕,人有邀之,策杖而往,大醉即归,言不及世务。杨国忠荐为右拾遗,不二年,由谏议大夫擢中书侍郎平章事。

  杜少陵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召起遄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正谓镐。

  王元之出守黄州,时苏易简榜下放孙何等三百五十八人,奏曰:“禹禁林宿德,累为迁客,飘泊可念。臣欲令榜下诸生罢集,缀马送于郊。”奏可。送过四短亭。诸生列拜于官桥。元之口占一绝付状元曰:“为我深谢苏公。”其诗曰:“缀行相送我何荣,老鹤乘轩愧谷莺。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诸生。”时诸亲友观望不敢私近,惟窦元宾执手于ト门曰:“天乎,天乎,得非命欤!”公以诗谢,其略曰:“唯有南宫窦员外,为余垂泪ト门前。”〔《玉壶清话》〕

  文潞公居伊洛日,年七十八,同时中散大夫程向、朝议大夫司马旦、司封郎中致仁席汝言,皆年七十八,尝为同甲之会,各赋诗。潞公诗曰:“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甲午年。占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谈风生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梦溪笔谈》卷十五〕

  荆公罢相知金陵,有诗曰:“投老归来一幅巾,君恩犹许备藩臣。芙蓉堂下疏秋水,聊与龟鱼作主人。”再罢相,以会灵观使居钟山,又作诗曰:“乞得胶胶扰扰身,江湖波浪替埃尘。只同凫雁为闲侣,不与龟鱼作主人。”〔《东轩笔录》卷六〕

  荆公初拜相,以未谢,坐阁中不见客,一二门生侍坐,但见颦蹙不言,徐题诗于窗曰:“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放笔而起,人莫测其意。

  〔《东轩笔录》〕

  国朝内相服金带,朱衣一名前引。两府则金球文带佩鱼,朱衣二人,谓之重金。望两制久者,则曰:“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望两府久者,则曰:“眼赤何时两,腰黄甚日重?”

  熙宁中,高丽使人至京师求王平甫诗,有旨令京尹元厚之抄录以赐。厚之自诣平甫求新著。平甫以诗戏之曰:“谁使诗仙来凤沼?欲传贾客过鸡林。”

  福唐有老妪当垆,有举子谓妪曰:“吾能与尔致数十千。”乃令妪作酒帘,题曰:“下临广陌三条阔,斜倚危楼百尺高。”太守王祠部逵见之大喜,呼妪,与钱五千、酒一斛。盖诗乃王公《咏酒旗诗》,平生最得意者。

  大社二祭多差近臣。王禹玉在两禁二十年,熙宁间为翰林学士,复被差,题诗于斋宫曰:“邻鸡未动晓骖催,又向灵坛饮福杯。自笑洽聋知不足,明年强健更重来。”〔《倦游杂录》〕

  关右人或作京师语音,俗谓之獠语,士大夫亦然。有太常博士杨献民,河东人。时州修城,差望青砍木,作诗寄僚友曰:“县官伐木入烟萝,匠石须材尽日磨。”盖以乡音呼忙为磨也。士人而犭旬俗不典,可笑。〔《倦游录》〕

  魏仲先《赠莱公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仁宗即位,北使至,赐宴,惟两府预焉。北使历视坐中,问译者曰:“孰是‘无宅起楼台’相公?”

  丁晋公令译者曰:“南方须大臣镇抚,寇公抚南夏,非久即还。”〔《古今诗话》〕

  元微之自会稽拜尚书左丞,到京未逾月,出武昌,诗赠夫人裴氏曰:“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看他远地花。碧幢还照耀,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夫人答曰:“使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不是悲殊命,惟愁别近亲。黄鹂啼古木,朱履从清尘。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贞元中,李挚以宏词振名,与李行敏同姓,同年登第,又同岁及同门。挚答行敏诗曰:“因缘三纪异,契分四般同。”

  武宗怒一宫嫔,谓柳公权曰:“得学士一诗,当释之。”遂进诗曰:“不忿前时误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柳公权从事未央宫,文宗谓曰:“有一喜事。边上赐衣久不时,今年二月已给。公可贺我以诗。”公权进诗曰:“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严续仆射请韩熙载为父撰神道碑。珍货外,仍缀一姬为润笔。韩受姬。及文成,但叙谱系品秩及薨葬哀赠之典而已。续嫌之,乃封还,意其改窜。熙载亟以歌姬并珍赠还之。姬登车,书一绝于泥金双带云:“风柳摇摇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断,留取尊前旧舞衣。”同前

  雄州安抚都监称宣事云:“虏中好乐天诗。闻虏有诗云:‘《乐天诗集》是吾师。’”

  白乐天一举登第,作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时年二十七。

  大和二年,崔郾侍郎东都放榜,西都过堂。杜紫微第五人登第,作诗曰:“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宝历中,杨嗣复相,具庆下继放甲榜。时先仆射自东洛入觐,嗣复率生徒迎于潼关,宴于新昌里第,元白在焉,皆即席赋诗。杨汝士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

  诗曰:“隔座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当时疏傅虽云盛,讵有兹筵醉!”汝士是日大醉,归谓诸子曰:“今日压倒元白。”

  何扶,大和元年登第,明年再捷,以一篇寄同年曰:“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开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并同前

  紫阁山老僧文聪说,晏相来游山,猕猴万数遍满山谷。僧言未尝如此之多。

  晏诗寻添猕猴之句。〔《杂志》〕

  王沂公与李文定公连榜取殿魁,又相继秉钧轴。文定镇并门,公均劳逸本乡,作诗寄之,略曰:“锦标得隽曾相继,金鼎调元亦荐更。并土儿童公再见,会稽幢绂我先荣。”或曰:“如此名实,何由企及!”〔《续归田录》〕

  潘阆在舒州潜山寺为行者,题诗钟楼云:“绕寺千千万万峰,忘第二句顽童趁暖贪春睡,忘却登楼打晓钟。”孙仅为郡官,见诗曰:“此潘逍遥也。”告寺僧呼行者,潘已亡去。〔《贡父诗话》〕

  越州鳗井在应天寺。井在一盘石上,高数丈,井才方数寸,乃一石窍也,深不可知。徐浩诗云:“深泉鳗井开”,即此也。其来亦远。鳗时出游,人取之置衣袖间,了无惊猜,如鳗而有鳞耳。其大尾有刃迹,相传黄巢曾以剑砍之。凡鳗出,必有水旱疫疠之疾,乡人以此候之。〔《笔谈》〕

  学士院有双鹊,尝栖于西轩海棠枝上。每学士会食,必徘徊翔集于玉堂之上,略无惊畏,因谓之灵鹊。时或鸣噪,必有大诏令或宣召之事。故晁公见和诗云“却闻灵鹊心应喜”,并予宿直诗云“灵鹊先依玉树栖”。二诗出《枢庭集》。

  〔《金坡遗事》〕

  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侧,泉甚佳,便于漱酌,行客无不留者。寇莱公南迁,题东槛曰:“平仲经此,望北阙,黯然而行。”未几,丁晋公又过,题西槛曰:“谓之酌泉礼佛而去。”后范讽补之安抚湖北,题诗曰:“平仲酌泉方北望,谓之礼佛向南行。烟岚翠锁门前路,转使高人厌宠荣。”〔《古今诗话》〕

  退傅张文懿晚春乘安舆出南薰门,缭绕都城,游金明池,抵宿诣宜春门入。

  关吏捧牌请官位。书云:“闲游灵沼送春回,关吏何须苦见猜!八十老翁无品秩,三曾身到凤池来。”同前

猜你喜欢
  欧阳珣·唐圭璋
  卷十一·杨慎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北江诗话卷一·洪亮吉
  ●卷二十·丁绍仪
  第二十五出 误投·李渔
  叫化活该·徐志摩
  卷一·吕诚
  老圃集巻上·洪刍
  卷八百四十·佚名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原叙·陈衍
  明诗平论二集卷七·朱隗
  卷八·
  芸隐倦游稿自序·施枢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八目録【起七十四字至七十六字】河满子【又一体】毛熙震【二首】晏几道【二首】张先苏轼杜安世【二首】孙洙张草沈士铣前调【又一体】毛滂临江仙【

  • 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八刘禹锡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云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之句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时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君言催我老巳是去年诗赠乐天一别旧游尽相逢

  • 卷之六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周成王周公以君人之道在正其身正身之道在得其人左右前后皆正人也然后身正身正则有司正庻事毕正而天下皆正矣大君亲庶事而官不择人大乱之道也于是作立政以告于王周书叙曰周公作立政立政周公若曰拜手

  • 通志卷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后周纪第十七文帝 孝闵帝 明帝 武帝 宣帝 静帝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炎帝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其后有葛乌者雄武多算略鲜卑奉以为

  • 郗鉴传·房玄龄

    郗鉴字道徽,高平国金乡县人,是汉朝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郗鉴从小甭贫,博览经书典籍,躬耕于陇亩之中,吟咏诗书从不怠倦,得到了儒雅的名声,对州府的征召一概不应。赵王司马伦辟他为掾,他看到司马伦有不轨的行迹,称疾离职而去。到

  • 杨允绳传·张廷玉

    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行人。过了很久,被提升为兵科给事中。严嵩独为相国,有诏令朝廷推选阁员。杨允绳和同官王德、沈束一起陈述慎选辅臣、收录遗佚二事。不久,奉命会集英国公张溶、抚宁

  • 卷一百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一乐考【臣】等谨按马氏乐考序以为声音之道与政通故审乐以知政其兴衰治乱固未必由乐是则然矣乃谓议乐必如师旷州鸩有自得之妙无法可传後之君子

  • 虞振镛·周诒春

    虞振镛 字谨庸。年二十七岁。生于浙江慈谿。本籍通信处。浙江慈北淹浦元通行。已婚。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圣约翰大学。及北京淸华学校。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农业。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康

  • 泾野子内篇卷十·吕柟

    鹫峯东所语章诏问尝与朋友讲论国家有三大患一边方之害二宦官之祸三闸河运道之苦先生曰是固然所谓大患者尚不在此诏三请答曰当今大患只是士习不正耳盖天下国家所恃以治安者惟人才若士习不正则其患何可胜言自是屡言及此

  • 卷二·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二婺源江永撰圣迹先世考家语夲姓觧孔子之先宋之后也成王命防子代殷后国于宋防子卒其弟曰仲思名衍嗣防子后微仲生宋公稽稽生丁公申申生缗【当作愍】公共及防【当作】公熈熈生弗父何及厉公方祀

  • 第七卦:《师卦》·佚名

    师:贞,丈人吉,无咎。【白话】《师卦》象征兵众(师指军队):坚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帅军队可以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白话】《象辞》说:《师卦》的卦象是坎

  • 礼记要义卷第六·魏了翁

    月令一月令不合周法亦疑非吕不韦案吕不韦集诸儒士著为十二月纪合十馀万言名为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与此文同是一证也又周无大尉唯秦官有大尉而此月令云乃命大尉此是官名不合周法二证也又秦以十月建亥为歳首而月令云为

  •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文学驳斥桑弘羊的&ldquo;兵据西域&rdquo;之策,否定他&ldquo;持政十余年&rdquo;的种种政绩,以说明桑弘羊佐帝无功,并把矛头指向汉武帝。然而,历史都给桑弘羊作了结论。&ldquo;伐功&rdquo;,就是自称其功的意思。

  • 后出中阿含经记·佚名

    昔释法师于长安出中阿含.增壹.阿毗昙.广说.僧伽罗叉.阿毗昙心.婆须蜜.三法度.二众从解脱.从解脱缘。此诸经律。凡百余万言。并违本失旨。名不当实。依俙属辞。句味亦差。良由译人造次未善晋言故使尔耳。会燕秦交战。关中大乱。

  • 龙猛受南天铁塔金刚萨埵灌顶为密宗开祖之推论·太虚

    密法由龙猛菩萨从南天竺铁塔传出,与华严之由彼自龙宫诵出,同为佛史上相传之一不思议事。但龙宫虽莫可稽考,而所谓南天铁塔,则依日本梅尾祥云教授之理趣经研究,已可推测而知。摩诃僧祇律第三十三云:‘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

  • 凤池吟稿·汪广洋

    十卷。明汪广洋(?—1379)撰。汪广洋,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流寓安徽太平(今黄山)。汪广洋少师余阙,淹道经史,善篆录,工为诗歌。元末举进士。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 (1379),

  •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梵名Aparimita^yur (-jn~a^na)-na^ma dha^ran!i^。全一卷。译者佚名。又作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宗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无量智决定王如来之陀罗尼及其功德。本经与宋代法天所译之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