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三聚忏悔经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718_1 【颂鲁】苏拯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

  •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蔡东藩

      却说公孙瓒部下的骁将,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乃是常山郡真定人氏。本属冀州管辖,袁绍据住冀州,士多趋附;独云往依公孙瓒。瓒且喜且嘲道:“闻贵州人多愿从袁氏,君独何心,乃来依我?”云答说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百姓方苦倒悬,但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六·张岱

    流寇死战诸臣列传(有总论)岳武穆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我思宗烈皇帝反其语曰:『文官爱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爱钱』。盖先帝真见其一朝人物!凡为贪官汙吏者,刑法惕其前、死亡偪其后,毫不畏惧;而利之所在,性命

  • 卷第廿三·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三〈起天平寶字四年七月、盡五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秋七月戊子朔。日有蝕之。庚戌。大僧都良弁。少僧都慈訓。律師法進等奏曰。良弁等聞。法界混

  • 卷三·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钱塘程川撰易三统论经义三易上经始乾坤而终坎离下经始艮兑震防而终坎离杨至之云上经反对凡十八卦下经反对亦十八卦先生曰林黄中等上下经隂阳爻适相等

  • 卷二百五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九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四丧礼仪礼丧服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縁为其妻縓冠葛绖带麻衣縓縁皆既葬除之【注公子君之庶子也其或为母谓妾子也麻者缌麻之

  • 卷十五·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觧卷十五宋 吕本中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子匡王五年即位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高邮孙氏曰桓弑隠而立春秋月而不王以罪天王之不能诛宣公

  • 师氏/媒氏·佚名

    师氏负责以美善的道理告诉王。用三德教育国子:一是中庸之德,用作道德的根本;二是及时行仁义之德,用作行为的根本;三是孝德,用以制止犯上和邪恶的事。教国子三行:一是孝行,用以亲爱父母;二是善于交友之行,用以尊敬有德行而善良的

  • 供养品第三十四·佚名

    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般若波罗蜜。书持经卷受学讽诵念习守行者,若复能尽力供养。名花捣香泽香杂香缯采花盖所有幢幡。所得功德不可计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限。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如是,何以故?诸如来无

  • 再议印度之佛教·太虚

    ──三十二年八月在缙云山作──一印顺论士前寄其所著印度之佛教第一章来请序,曾审阅而作议印度佛教史与之。今其全书共十八章已印出,并附敬答议印度之佛教,乃赓续原议再而议之:原议“以从事沉隐之印佛史,必有胜绩”,今果有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国轮王先行品第五之余复次大王。有四种法。若圆满者。即能安住大乘。成就不放逸行。心无流散。何等为四。一者戒护诸根。二者观欲过失。三者摄受一切

  • 大般泥洹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四谛品第十一  尔时佛告迦叶。善男子。若使是苦名苦谛者。地狱畜生皆有苦谛。名苦谛者。谓知如来常住法身非秽食身。众生不得如来尊智知苦故以非法为法。久远痴爱烦恼结缚。弥劫生死苦轮常转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宗泐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玘)奉 诏同注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初释喻法名者。金刚喻也。般若法也。金中精刚至坚至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六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意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于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无间。生几心耶。答意根等无间生十五心。舍及信等五根亦尔。乐根等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四大犍度第五四大所造  是谓缘也  见谛成就自造在后净根跋渠第一四大所造入。几可见几不可见。几有对几无对。几有漏几无漏。几有为几无为。几过

  • 劝发菩提心集卷上·慧沼

    翻经沙门慧沼撰一明菩萨种姓相门 二明发心因缘门 三显胜负论门 四譬喻赞叹门 五劝发胜劣重广门 六立誓发愿门 七复说发心及哀愍门 八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 九依观普贤菩萨经忏悔受戒门第一明菩萨种姓相门(出瑜

  • 鼻奈耶卷第十·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宿所请佛比丘僧处。平旦至彼家坐抱小儿弄。时天甚热。长者妇女脱衣与比丘。僧办食羞六群比丘时。诸长者见自相谓言。此沙门释子无有禁忌。众僧未来先至此

  • 第三十七章 斯那四王等时代·多罗那他

    罗婆斯那的儿子迦娑斯那,迦娑斯那的儿子摩尼多斯那、摩尼多斯那的儿子罗提迦斯那等出世。他们各个在位年数不明,但四代合计不过接近八十年。他们的时代中有戍婆迦罗崛多、罗毗室利阇那、奈耶迦波室利、陀舍跋罗室利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