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三聚忏悔经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共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毗舍梨大光明林。与大比丘众千余人俱。复有无量诸菩萨等。尔时世尊与于无量百千诸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长老舍利弗在彼会坐。承佛威神从坐而起。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我于今者欲有所问。愿佛听许为我解释。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汝舍利弗。恣汝所问。我当解释令汝心喜。尔时长老舍利弗蒙佛听许解释所问。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以欢喜意而白佛言。大德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欲住于声闻乘辟支佛乘及住大乘。是众生等有诸业障。云何忏悔云何发露。谓烦恼障诸众生障法障转后世障。云何忏悔云何发露。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舍利弗。汝今欲为多所安乐利益天人。能问如来于如是事。汝舍利弗。汝今应当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时舍利弗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解说。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汝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欲发心住于声闻辟支佛乘若住大乘是众生等应于昼夜各在三时从坐而起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应作是言。所有现在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若坐经行。是诸世尊当忆念我。当证知我。为我作眼。为我作智。为我作胜。为作最极。我在彼前忏悔发露。若我无始流转往来。若我此生若于余生所有业障。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及烦恼障诸众生障法障转后世障。若自初作若教他初作若见初作随喜。若自正作若教他作若见正作随喜。若自作竟若教他作竟若见他作竟随喜。若复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未知善时。未知不善时。若复随顺于欲嗔痴贪乱心等而起诸恶。若复为于睡眠所覆。若复掉戏。若复疑惑。若复谄曲。若复无惭无愧。若复我慢贡高自大。若起怨嫌。若醉放逸。若起恶心出佛身血。若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或杀父母。如是等业若自初作正作作已。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身业三种口业有四意三业行。于众生所起诸恶意。或复逼触毁辱呵骂三乘众生。说其过恶嫌恨诽谤。或作邪淫。或作邪见。若初始作若正作时若复作已。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或随所说违背戒聚。或盗塔物起于邪见。若始发意或复作时及作已竟。如是等恶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或于父母而起违背。或障人出家。或复欲受具戒之时。为作衣服留碍。或入禅定时或正念时而作障碍。或于利养名闻善根而为障碍。如是等事初作作时及已作竟。自作教人见作随喜。如是一切所作众恶。今于一切佛世尊前发露忏悔。为证明我。与我作眼。与我作智。与我作胜。与我作极。今于一切佛世尊前至心忏悔发露不敢覆藏。于未来世更不敢作。而今一切诸佛世尊已知见我摄受证明。若我所有无始生死诸烦恼中。流转往来所作恶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如是等业应受恶报。若复现受若当来受。如是诸业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如对目前。与我作胜。与我作极。于诸佛前至心忏悔不敢覆藏。于未来世更不敢作。所有过去有诸如来正遍知者。如彼往昔行菩萨行时。忏悔业障。及烦恼障诸众生障法障转后来世障如是忏悔。我今亦复如是忏悔不敢覆藏。于未来世更不敢作。所有未来世诸佛如来正遍知者。如彼当行菩萨行时。忏悔业障烦恼障诸众生障法障转后世障。忏悔已复忏悔。我今亦复如是忏悔诸障。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已后更不敢作。所有现在十方世界一切世界。有诸如来正遍知者现住在世。如彼往昔行菩萨行时。忏悔业障烦恼障诸众生障法障转后来世障。忏悔已复忏悔。我今亦复如是。忏悔业障烦恼障诸众生障转后来世障。忏悔发露不敢覆藏。于未来世更不敢作。如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来正遍知者。若已现知。若有当知。我今为于业障所覆。应堕地狱畜生饿鬼若阎罗王世界。违背远离佛法僧处。堕于逼迫苦恼之处。如是等障今于一切佛世尊前发露忏悔。愿佛世尊当证知我。为最胜者。为最极者。我于彼前皆悉至心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于未来世更不敢作。我今于此至心忏悔。我及众生愿皆清净诸法业障。当净一切助菩提法。愿皆满足。如是三发于如是愿。如过去诸佛如来正遍知者。彼等世尊于往昔行如是忏悔。如是忏已。得一切法无障清净。若未来世诸佛如来正遍知者。彼诸世尊亦当如是。忏悔所有现在十方世界一切世界诸佛业障已。得一切法无障清净。如来正遍知者现住在世。彼佛世尊往昔修行。亦皆如是忏悔业障。得一切法无障清净。舍利弗。以是之故。若善男子及善女人。若欲发住于声闻乘辟支佛乘。若住大乘欲净业障。应当如是忏悔发露不应覆藏。于未来世不应复作。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离地狱畜生饿鬼贫贱生者。亦当如是忏悔发露不应覆藏。于未来世不应复作。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生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受福乐果。若复欲生四天王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侍天大梵天净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大身天小身天无量身天广果天无想天光音天无恼天善见天阿迦尼吒天。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若欲生彼同受果报。应当如是忏悔业障。如是发露不应覆藏。后不更作。是故舍利弗。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亦当如是忏悔发露。净于业障后不更作。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当成就成无上菩提一切种智智不可称智一切三界最胜妙智。亦应如是忏悔发露后不更作。应如是知。如来所说一切诸法从因缘有。或有生灭。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无体。无有业障无业障处。现作诸行亦无业障。所以者何。如来常说。一切诸法空无我所。无有众生无有命者。无福伽罗无有人者。无摩那婆本性空寂。以是义故一切诸法无有业障。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当能入如是等际。所谓实际无我之际。无有家际无漏际者。是则能净一切法障而得寂静。于是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住大乘发菩萨心。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当应随喜一切众生善根。佛告舍利弗。是住菩萨乘善男子善女人等。应昼三时及夜三时从坐而起。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应作是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众生所摄。彼等所有诸福德聚。若初作若正作若作已。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于佛边若于法边。若于僧边若福伽罗边。若行布施福事持戒福事。若等行福事。彼等我今皆悉随喜最胜随喜。最大最妙最极最净。无等无等等。无上无上上。诸佛许可。我今应当如是随喜。所有过去诸佛如来正遍知者。从初发心乃至入于无余涅槃。于其中间所有福聚。彼等我今皆悉随喜。所有未来十方世界诸世界中。当有如来应供正遍知。从初发心所有修行六波罗蜜和合福聚。彼等一切我今皆悉如是随喜。乃至如于诸佛许可随喜随喜。若复现在一切十方诸世界中。有诸如来应供正遍知。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乃至入于无余涅槃。于其中间所有福聚。我今皆悉如是随喜。最胜随喜。乃至如佛许可随喜。如是随喜。舍利弗。于意云何。如是随喜和合福聚。得几功德有大利益。舍利弗。若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众生所摄。彼等一切成阿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彼等恭敬奉事。给施衣服饮食汤药床敷等事。乃至命终。彼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佛言。舍利弗。且置三千大千世界诸众生等众生所摄。若复东方如恒河沙。诸世界中所有众生众生所摄者。彼等皆得成阿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至尽命供养供给乃至汤药。是等诸事。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佛告舍利弗。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恒河沙等诸世界中所有众生。众生所摄皆成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尽形供养奉事供给乃至衣服汤药等事。彼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不可思议能得边际。佛告舍利弗。若住大乘发菩萨心。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有正信无诸谄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能如是随喜随喜。舍利弗。彼前福德于此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亿分百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及一。舍利弗。诸菩萨等。如是随喜能具足故。能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住于大乘。复能如是随喜随喜。当得如是无量无边大福德聚。舍利弗。若有妇人厌恶女身欲求男身。欲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应如是随喜随喜。

尔时舍利弗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广说劝请和合所得福聚。利益安乐诸天世人。亦为现在及未来世诸菩萨等摄受广大诸善根故。尔时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欲为多所利益安乐天人。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舍利弗。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我今欲闻愿为解说。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住大乘者。应于昼夜各在三时从坐而起。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应作是言。诸佛世尊当忆念我。所有十方一切世界。所有诸佛如来应供正遍知。证菩提已欲转法轮。我今悉皆劝请彼等诸佛世尊。皆悉愿转无上法轮。为欲怜愍安乐利益诸天人故。如是三说。亦复如是。我今劝请诸佛世尊。唯愿为转无上法轮。唯愿彼等诸佛世尊施于法施。愿佛世尊普设法会。愿诸世尊注大法雨。愿诸世尊然大法炬。愿诸世尊击大法鼓。愿佛世尊作法音乐。愿诸世尊吹大法蠡。愿诸世尊建立法幢。愿佛世尊以法充足一切众生。令诸众生以法自恣。多所利益安乐世间。怜愍一切诸天人故。又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昼三时及夜三时。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十指掌而作是念。所有十方一切世界所有一切诸佛世尊。现住在世若住若行。应当忆念。应当礼敬。应作是言。所有现在十方世界诸佛世尊。欲舍寿命入涅槃者。我皆劝请诸佛世尊。莫入涅槃久住于世。不思议劫不可说无有量不可称劫。为多利益安乐世间诸天人故。堪忍久住无令身心而有疲倦。如是三请诸佛世尊久住于世。于无量劫利益安乐一切世间诸天人故。堪忍久住勿令身心而有疲倦。如是劝请彼所善根。应当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汝今当观。劝请回向得几许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若此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诸佛如来。其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非所思量之所能知。佛告舍利弗。且置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如是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世界中满中七宝。持用布施诸佛如来。其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非可思量能得边际。舍利弗。汝今当观。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正信无谄。能发无上菩提之心。能作如是劝请诸佛转于法轮。舍利弗。如此福聚比前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发菩提心。能作如是劝请回向。和合善根能具足者。当速成就无上菩提。舍利弗。我于往昔行菩萨行时。亦常如是劝请诸佛。转于法轮及久住世。我以如是劝请诸佛转法轮故。因彼善根因缘之力。是故今者帝释天王诸梵王等。恭敬合掌而劝请我转于法轮。而作是言。唯愿世尊。多所怜愍安乐饶益一切世间诸天人故转于法轮。舍利弗。我于往昔行菩萨行时。劝请诸佛久住于世转法轮故。今得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辩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我涅槃后正法当住于五百岁。像法亦复住五百岁。尔时舍利弗复白佛言。大德世尊。是住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根。云何回向。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汝舍利弗。是住大乘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应昼三时及夜三时从坐而起。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十指掌应作是言。我于无始生死流转已来。至于今日所有福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或于三宝福伽罗所修诸福德。若修布施。若行持戒诸福德事。若复等行诸福德事。若复思念作福德事。乃至于今忏悔随喜劝请等事。一切和合皆悉回向。施与一切诸众生等。如于过去诸佛如来应供正遍知者。往昔所行菩萨行时。以诸善根皆悉回向于一切智。我今亦复如是回向。以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所有未来诸如来等正遍知者。如彼当行菩萨行时。以诸善根当以回向于一切智。我今亦复如是回向。以此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所有现在十方世界诸佛如来正遍知者。现住在世自在行者。如彼往昔菩萨行时。以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我今亦复如是。以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如彼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以不思议不可称量广大无垢如是智印。住佛三昧。一念和合相应智慧。降魔波旬军力退已。于夜后分明相出时。应所知见皆悉正觉。得正觉已。于波罗奈鹿野苑中。转于无上四谛法轮。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恻。然法炬击法鼓吹法蠡建法幢雨法雨。以法充润一切众生。多所怜愍利益安乐诸天人故。亦如彼等阿閦如来。阿弥陀佛。师子佛。百焰佛。放焰佛。炽盛光佛。无边光佛。蒙恩光佛。灯王佛。最上佛。莲华上佛。开敷佛。宝月佛。宝焰佛。无碍光佛。弥留幢佛。宝相佛。大焰聚佛。宝幢佛。因陀罗幢佛。宝轴佛。栴檀香佛。决定焰波头摩莲花炽盛身佛。无量名称功德光明佛。如彼弥留孤知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等诸佛如来应供正遍知。证于无上佛菩提已。转于无上最大法轮。我亦如是。愿当转于无上法轮。愿以法施一切众生充足自恣。为欲利益安乐世间诸天世人作利益故。

舍利弗。若有得闻如此所说第一之道。闻已信受随教行者。彼则当得无量福聚。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于如是三聚法本。受持读诵能解其义为他广说。彼则当得多福德聚。不可思议不可称量。舍利弗。汝今当观如是无量神通福聚。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众生所摄。皆令彼等悉得人身。得人身已成辟支佛。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床卧汤药种种诸事。彼涅槃后起舍利塔高十由旬。纵广正等满七由旬。妙色庄严端正可喜。金银琉璃颇梨真珠马瑙虎珀众宝所成。又复供养彼诸塔庙。以天音乐散妙华鬘烧香涂香缯幡幢盖而以供养。彼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不可思议之所能及。佛告舍利弗。且置三千大千世界诸众生等众生所摄。又复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所有众生众生所摄。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如是世界。所有众生众生所摄。皆令彼等悉得人身。得人身已证辟支佛。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命供养奉事。衣服饮食汤药床卧种种诸事供养供给。彼所得福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非可思量之所能及。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具正信无有谄曲。发于无上菩提之心。复能依此回向回向。舍利弗。此前福德于此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尔时众中有十千人从坐而起。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亦欲当成无上诸佛菩提。所以者何。大德世尊。我等以闻如是等法修多罗故深起爱乐。大德世尊。我等志乐无上菩提。时天帝释与诸眷属六万八千天众围绕。即以诸天曼陀罗花栴檀末香阎浮金粟忧钵罗花波头摩花俱牟头花分陀利花供养于佛及此所说三聚法本而散其上。再三散已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此三聚法本多所利益。为诸菩萨摩诃萨等。当净一切诸法业障。当令值遇一切善法具足成就。佛告帝释。如是如是。憍尸迦。我今说此三聚法本。为诸菩萨摩诃萨等多作利益。于一切法无障清净得成就故。当得值遇一切善法悉成就故。憍尸迦。我念往昔阿僧祇劫。复过是数不可思量。彼时有佛出兴于世。名大焰聚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尸迦。彼大焰聚如来寿命六万八千亿岁。初会百千诸声闻众。第二会有九十九亿诸声闻众。第三会有九十八亿诸声闻众。憍尸迦。彼大焰聚如来为诸天人大作利益。时彼众中有一女人。名曰尊亲。于彼会坐。从彼大焰聚如来。闻于如此三聚法本。信受读诵广为人说如说修行。发于无上菩提之心。彼闻此法即转女身成丈夫身。常得生于天人之中往来流转。当得受于八万四千转轮王身。今现住彼在于东方。去此佛刹过亿百千诸佛刹土。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宝焰聚如来应供正遍知。憍尸迦。若有众生临命终时。闻彼宝焰聚如来名号能忆念者。彼当不复更受女身。所以者何。彼宝焰聚如来往昔行菩萨行时。发如是愿。若有女人临命终时。闻我名字能忆念者。彼当不复更受女身。憍尸迦。此三聚法本能有如是多作利益。为诸菩萨摩诃萨等。具足当净一切诸法诸障碍业。当得值遇一切善法成就具足。佛说此经时帝释天王。及长老舍利弗。及诸天龙乾闼婆阿修罗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乘三聚忏悔经

猜你喜欢
  南塔光涌禅师·惠洪
  十、清税孤贫·慧开
  語錄目次·铁壁慧机
  卷七·佚名
  卷第二十六·居顶
  卷第七·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序·永觉元贤
  释氏护教编后记·朱时恩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七·赜藏主
  第五章 第三结集·佚名
  卷第四·祖琇
  海神难问船人缘品第五·佚名
  卷十九·道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大雅集卷三元 赖良 编陆居仁古意二首采莲多芳草种豆襍艾蒿马齿似蕙根鱼肠溷鈆刀举世方好竽锦瑟将谁操已矣屠龙技终身徒自劳王孙玉抵鹊公子金抵蛙夜光投暗室騄耳困盐车燕石锦十袭楚璞刑再加哲哉待贾翁怀

  • 卷422 ·佚名

    武衍 示舵师 不拘早晚过长桥,要泊桥边踏巨鳌。 无月色时方得睡,有梅花处必停篙。 不逢水活鱼休买,才见溪清米便淘。 到得旗亭须报我,落帆相与醉村醪。 武衍 书画扇 双成午夜约飞玉,齐驾经鸾看月

  • 金德淑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望江南 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金德淑词作鉴赏 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

  •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   昔者,越王句践问范子曰:“古之贤主、圣王之治,何左何右?何去何取?”范子对曰:“臣闻圣主之治,左道右术,去末取实。”越王曰:“何谓道?何谓术?何谓末?何谓实?”范子对曰:“道者,天地先生,不知老;曲成万物,不

  • 卷五十九·谷应泰

      ○庚戌之变嘉靖二十九年夏六月,俺答寇大同境,溃墙入。悉精兵伏沟壑中,而以老弱百骑往来为饵。侦骑信之,报总兵张达。达素以果锐敢入至大将,意轻之。合兵,兵未合,而遽率麾下驰击之。伏发,   围达数匝。马蹶,遂见杀。副帅

  • 第一百二十四回 疑案重重督军自戕 积金累累巡阅殃民·蔡东藩

      却说粤桂战起,刘志陆逗留省垣,卓贵廷身死潮、汕,不上几天工夫,潮、梅全部已入陈炯明掌握之中。虽说炯明善于用兵,蓄谋有素,不难一战胜人,但刘志陆素有儒将之名,两次屠龙,战绩昭著,其才能势力,又岂不能于事先下手为强,歼灭一

  • 卷之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四○三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三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云南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奉到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

  •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佚名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乾隆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湖广总督臣三宝谨奏,为请严刊刻妄作书籍之禁,以杜邪说而崇文教事。窃照稗官野史,记载每多失实,虽正史出而羣言皆息,然流传于世,迂拘无识之辈,转欲引为考据

  • 三○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拏解为《徧行堂集》制序刊行之高纲长子高(禾华)等情折禾·佚名

    三○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拏解为《徧行堂集》制序刊行之高纲长子高(禾华)等情折禾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九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准咨拏解,恭折奏闻事。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一

  •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司马光

    >后周纪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1]>九月,甲寅朔(初一),吴越丞相>裴坚去世。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共同参预丞相>府事务。 [2]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三·高晋

    天章【甲辰 江南 山东 直】诗回跸至苏州防马入城之作膏雨既已渥快晴实惬情进舟速水路防马入苏城如子欣父至骈肩绕膝迎爱之无别法不扰饬官清重逰寒山得句苏城驻信宿乗暇访名山结习知应舍胜逰縁逮还【将以明日旋跸

  • 戒性篇 第八 凡十五条·范立本

    《景行录》云:“人性如水。水一倾则不可复,性一纵则不可反。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临机与对镜,妙在先见明。佛

  • 卷六·王应麟

    序 大庭 《帝王世纪》:神农氏营曲阜,故《春秋》称鲁大庭氏之库。《水经注》:鲁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兖州,今袭庆府仙源县。 虞 《括地志》: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今平陆县

  • 明觉禅师祖英集卷第五·重显

    参学小师文政编师之形言也。且异乎阳春白雪碧云清风者也。夫大圭不琢贵乎天真。至言不文尚于理实。乃世之衡鉴。岂智识而拟议哉。师自戾止翠峰雪窦。或先德言句渊密。师因而颂之。或感兴怀别贻赠之作。固亦多矣。其有

  • 折疑论卷第五·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言符第十九(此篇。吻合三教之理。故曰言符)客曰。夫孔佛二教其殊合之道。或得其梗概矣(梗概者大略也。儒佛二教其殊别合同之道或得其大略矣)。未审。老氏之言与夫儒佛之语。敢问亦有同乎

  • 卷八·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八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法语示竹眉书记三峰宏公楚人也遇余于梁城时余说法慈云因来席下请益先佛先祖下手工夫作何方便山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