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三

 

  卷753_1 【赠维扬故人】徐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卷753_2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徐铉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卷753_3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田书记消息】徐铉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

  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卷753_4 【赠陶使君求梨】徐铉

  昨宵宴罢醉如泥,惟忆张公大谷梨。白玉花繁曾缀处,

  黄金色嫩乍成时。冷侵肺腑醒偏早,香惹衣襟歇倍迟。

  今旦中山方酒渴,唯应此物最相宜。

  卷753_5 【陈觉放还至泰州,以诗见寄,作此答之】徐铉

  朱云曾为汉家忧,不怕交亲作世仇。壮气未平空咄咄,

  狂言无验信悠悠。今朝我作伤弓鸟,却羡君为不系舟。

  劳寄新诗平宿憾,此生心气贯清秋。

  卷753_6 【王三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徐铉

  失乡迁客在天涯,门掩苔垣向水斜。只就鳞鸿求远信,

  敢言车马访贫家。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

  惆怅明朝尊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

  卷753_7 【陶使君挽歌二首】徐铉

  太守今何在,行春去不归。筵空收管吹,郊迥俨骖騑。

  营外星才落,园中露已稀。伤心梁上燕,犹解向人飞。

  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唯馀迁客泪,沾洒后池傍。

  卷753_8 【雪中作】徐铉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卷753_9 【赋得风光草际浮】徐铉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

  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

  飐若荷珠乱,纷如爝火飏。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

  卷753_10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徐铉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远巷蹋歌深夜月,

  隔墙吹管数枝花。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卷753_11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因寄浙西府中】徐铉

  牧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

  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

  卷753_12 【送写真成处士入京】徐铉

  传神踪迹本来高,泽畔形容愧彩毫。

  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

  卷753_13 【九日雨中】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卷753_14 【寄外甥苗武仲】徐铉

  放逐今来涨海边,亲情多在凤台前。且将聚散为闲事,

  须信华枯是偶然。蝉噪疏林村倚郭,鸟飞残照水连天。

  此中唯欠韩康伯,共对秋风咏数篇。

  卷753_15 【寄从兄宪兼示二弟】徐铉

  别路吴将楚,离忧弟与兄。断云惊晚吹,秋色满孤城。

  信远鸿初下,乡遥月共明。一枝栖未稳,回首望三京。

  卷753_16 【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徐铉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

  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卷753_17 【代钟答】徐铉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

  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卷753_18 【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庶资一笑耳】徐铉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阳照残雪。城中有客独登楼,

  遥望天边白银阙。白银阙下何英英,雕鞍绣毂趋承明。

  阊门晓辟旌旗影,玉墀风细佩环声。此处追飞皆俊彦,

  当年何事容疵贱。怀铅昼坐紫微宫,焚香夜直明光殿。

  王言简静官司闲,朋好殷勤多往还。新亭风景如东洛,

  邙岭林泉似北山。光阴暗度杯盂里,职业未妨谈笑间。

  有时邀宾复携妓,造门不问都非是。酣歌叫笑惊四邻,

  赋笔纵横动千字。任他银箭转更筹,不怕金吾司夜吏。

  可怜诸贵贤且才,时情物望两无猜。伊余独禀狂狷性,

  褊量多言仍薄命。吞舟可漏岂无恩,负乘自贻非不幸。

  一朝削迹为迁客,旦暮青云千里隔。离鸿别雁各分飞,

  折柳攀花两无色。卢龙渡口问迷津,瓜步山前送暮春。

  白沙江上曾行路,青林花落何纷纷。汉皇昔幸回中道,

  极目牛羊卧芳草。旧宅重游尽隙荒,故人相见多衰老。

  禅智寺,山光桥,风瑟瑟兮雨萧萧。行杯已醒残梦断,

  征途未极离魂消。海陵郡中陶太守,相逢本是随行旧。

  乍申拜起已开眉,却问辛勤还执手。精庐水榭最清幽,

  一税征车聊驻留。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郡斋胜境有后池,山亭菌阁互参差。有时虚左来相召,

  举白飞觞任所为。多才太守能挝鼓,醉送金船间歌舞。

  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归来旅馆还端居,

  清风朗月夜窗虚。駸駸流景岁云暮,天涯望断故人书。

  春来凭槛方叹息,仰头忽见南来翼。足系红笺堕我前,

  引颈长鸣如有言。开缄试读相思字,乃是多情乔亚元。

  短韵三篇皆丽绝,小梅寄意情偏切。金兰投分一何坚,

  银钩置袖终难灭。醉后狂言何足奇,感君知己不相遗。

  长卿曾作美人赋,玄成今有责躬诗。报章欲托还京信,

  笔拙纸穷情未尽。珍重芸香陈子乔,亦解贻书远相问。

  宁须买药疗羁愁,只恨无书消鄙吝。游处当时靡不同,

  欢娱今日两成空。天子尚应怜贾谊,时人未要嘲扬雄。

  曲终笔阁缄封已,翩翩驿骑行尘起。寄向中朝谢故人,

  为说相思意如此。

  卷753_19 【送蒯司录归京(亮)】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抵掌曾论天下事,

  折腰犹悟俗人情。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卷753_20 【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谟即查从事也)】徐铉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旌旗零落沉荒服,

  簪履萧条返故居。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

  卷753_21 【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徐铉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已分终年甘寂寞,

  岂知今日返京华。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

  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

  卷753_22 【送杨郎中唐员外奉使湖南】徐铉

  江边微雨柳条新,握节含香二使臣。两绶对悬云梦日,

  方舟齐泛洞庭春。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

  同是多情怀古客,不妨为赋吊灵均。

  卷753_23 【表弟包颖见寄(此子侍亲在饶州,累年卧疾)】徐铉

  常思帝里奉交亲,别后光阴屈指频。兰佩却归纶阁下,

  荆枝犹寄楚江滨。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

  料得此生强健在,会须重赏昔年春。

  卷753_24 【寄萧给事(萧江西致仕)】徐铉

  危言危行古时人,归向西山卧白云。买宅尚寻徐处士,

  餐霞终访许真君。容颜别后应如故,诗咏年来更不闻。

  今日城中春又至,落梅愁绪共纷纷。

  卷753_25 【赋石奉送钟德林少尹员外】徐铉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出泗滨。扁舟载归去,知是泛槎人。

  

猜你喜欢
  赵淇·唐圭璋
  腾宗谅·唐圭璋
  ◆罗教授蒙正(希吕集)·顾嗣立
  楔子·王实甫
  卷九·方夔
  卷二·詹安泰
  卷十二·韩淲
  卷58 ·佚名
  荆南倡和诗集原序·周砥
  全唐诗补逸卷之一·佚名
  卷五十四·陈元龙
  卷二百九十一·陈廷敬
  目录·陈衍
  80.温庭筠:五七言诗四首·施蜇存
  68.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故事·梁章钜

    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版于寝

  • 表第三 宰相下·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赵尔巽

      ◎乐三   △乐章一郊庙群祀   圜丘九章郊庙乐,顺治元年定,乾隆十一年用旧辞重改。今以顺治所制分载句中。中和韶乐,黄锺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   迎神始平钦原敬。承纯祜原祐。兮,于昭有融。时维永清兮,四海攸

  • 1948──中華民國三十七年戊子·郭廷以

      1﹐1(一一,二一)   甲、蔣主席發表告國民書,謂一年內可消滅共軍有形力量,一年或二年內可予肅清,並謂國軍已由防守、進剿階段到追剿階段。  乙、東北行轅主任陳誠/發表告東北軍民書,謂危險時期已成過去。   丙、河北

  • 卷四十六·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六大学士朱轼撰名臣续传三晋羊祜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九世皆二千石并以清德闻祖续汉南阳太守父衟上党太守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年十二丧父孝思过礼事叔父躭甚谨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

  • 一零七、惠施去魏考·钱穆

    《吕氏春秋 不屈篇》:“惠王布冠而拘于鄄,齐威王几勿受。惠子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是谓惠施去魏,在鄄会之后也。然考《楚策》:“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则惠子实见逐于张仪。鄄会在惠

  • 五德志 第三十四·王符

    自古在昔〔二〕,天地开辟〔三〕。三皇迭制,各树号谥,以纪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复〔四〕。神明感生〔五〕,爰〔六〕兴有国。亡于嫚以〔七〕,灭于积恶。神微精以〔八〕,天命罔极〔九〕。或皇冯依〔一0〕,或继体育〔一一〕。太■

  • 中庸章句大全下·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中庸章句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章句大全下哀公问政哀公鲁君名蒋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防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方版也防简也【叶氏少蕴曰木曰方竹曰防防大而方小聘礼束帛加书百名以上书于

  • 卷三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五钱塘程川撰易三十五系辞下传一问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只是干兑离震之象未説到天地雷风处否曰是然八卦是一项看象在其中又是逐个看又问成列是自一奇一耦画到三画处其中逐一分便有干兑

  • 庄公·庄公三十年·左丘明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次于成。秋七月,齐人降鄣。八月癸亥,葬纪叔。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齐人伐山戎。【传】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楚公子

  • 答李子宽问·太虚

    问:大般若经仅言六识,不言七识、八识何故?答:通于三乘之经典,仅言六识;只大乘一分经典言七识、八识,然不言七识、八识,乃包于六识或意根中也。(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六七期合刊)

  • 卷第六十五·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于善知识所,起最极尊重心,生广大清净解,常念大乘,专求佛智,愿见诸佛,观法境界,无障碍智常现在前,决定了知诸法实际、常住际、一切三世诸刹那际、如虚空际、无二际、一切法无分别际、一切义无

  • 卷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 集云堂 编 迦释文佛 世尊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白云端云。迦叶善观风云别气色。虽

  • 第五品·佚名

    第一章 解脱论名解脱论。此处,观、道、果、观察之四种智名为解脱智。于此等中,观智以常相等解脱故,或其[常相等]依解脱性而解脱故,是为解脱智。道是正断解脱。果是寂静解脱。观察智是知解脱者为解脱智。于如是四种解脱智,唯

  • 海语·黄衷

    域外地理著作。明黄衷(1474—1553)撰。三卷。衷字子和,南海(今属广东)人。弘治进士,历官督粮广西、抚云南、至兵部右侍郎。黄氏晚年居家,采访舟师、海贾,集录是编。成书于嘉靖十五年(1536)。约一万三千字。分风俗、物

  • 破阴阳八卦桃花女·王晔

    一作《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简名《桃花女》、《智赚桃花女》。杂剧 剧本。元王晔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叙周公 (一作恭)善卜阴阳,开卦铺三十年无一算差。 算李氏之子石留住及老佣彭祖必板僵身死,皆 为桃花女以解禳法救之

  • 劝孝歌·王中书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中的《孝经》后附印的一篇名作。其作者是清代王中书。作品一开头就提到“孝为百行首”,接着劝人尽孝,歌道: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 六字咒王经·佚名

    一卷,失译,东晋录。因旃陀罗厌惑阿难,而说此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