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

杜俨

杜俨新安丞诗一首

客中作

书剑催人不暂闲洛阳羁旅复秦关容顔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赵良器

赵良器兵部员外诗二首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丘毕云需曲水游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睿藻天中降恩波海外流小臣同品物陪此乐皇猷

郑国夫人挽歌词

淑德延公胄宜家接帝姻桂宫男掌仆兰殿女昇嫔恩泽昭前命盈虚变此辰百年今已矣彤管列何人黄麟

黄麟金部员外郎诗一首

郡中客舍

虫响乱啾啾更人正数筹魂归洞庭夜霜卧洛阳秋微月有时隐长河到暁流起来还嘱雁乡信在吴洲郭向

郭向太子尉诗一首

途中口号【一作卢僎诗】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郭良

郭良金部员外郎诗二首

题李将军山亭

凤辖将军位龙门司隶家衣冠为隐逸山水作繁华径出重林草池揺两岸花谁知贵公第【一作子】亭院有烟霞

早行

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王乔

王乔安定太守诗一首

过故人旧宅

故人轩骑罢归来旧宅【一作国】园林闲不开唯余挟瑟楼中妇哭向平生歌舞台

徐九臯

徐九臯河隂尉诗五首

关山月

玉塞抵长城金徽暎高阙遥心万余里直望三边月霜静影逾悬露曦光渐没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战城南

塞北狂胡旅城南敌汉围巉岩一鼓气拔利【一作刺】五兵威虏骑瞻山哭王师拓地飞不应须宠战当遂勒金徽【一作微】

咏史

亡国秦韩代荣身刘项年金槌击政後玉斗碎增前圣主称三杰明离保四贤已申黄石祭方慕赤松仙

途中览镜

四海游长倦百年愁半侵赖窥明镜里时见丈夫心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

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忝驱更戍卒方远送【一作送远】边庭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国恩行可报何必守经营阎寛

阎寛醴泉尉诗五首

松滋江北阻风

江风久未歇山雨复相仍巨浪天涯起余寒川上凝忧人劳夕惕乡事惫晨兴远听知音骇诚哉不可陵

晓入宜都渚

问俗周楚甸川行眇江浔兴随晓光发道会春言深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伫应舟楫用曷务归闲心

古意

庭树发华滋瑶草复葳蕤好鸟飞相从愁人深此时天中有灵匹日夕嚬蛾眉愿逐飘风花千里入遥帷心逝爱不见空歌悲莫悲

春宵览月

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隂爱见澄清景象吾虚白心耳目静无譁神超道性深乘兴得至乐寓言因永吟

秋怀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李收【一作牧】

李收右武卫【一作左威卫】录事诗二首

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

粉壁画云成如能上太清影从霄汉发光照掖垣明暎筱多幽趣临轩得野情独思作霖雨流润及生灵

幽情

幽人惜春暮潭上折芳草佳期何时还欲寄千里道程弥纶

程弥纶开宝间进士诗一首

怀鲁

曲阜国尼丘山周公邈难问夫子犹启关履风雩兮若见游夏兴兮鲁顔天孙天孙何为今兮学且难负星明而东【一无东字】游闲闲

屈同仙【一作屈同】

屈同仙千牛兵曹诗二首

燕歌行

君不见【一本无此三字】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云和朔气连天黑【一作暗】蓬杂惊【一作胡】沙散野飞是时天地隂埃遍瀚海龙城皆习【一作血】战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一作尚不】和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椉氷夜渡河河塞东西万余里地与京华不相似燕支山下【一作上】少春【一作光】晖黄沙碛里无流水金戈玉剑十年征红粉青楼多怨情厌向殊乡【一作方】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

乌江女

越艳谁家女朝游江岸傍青春犹未嫁红粉旧来娼锦袖盛朱橘银钩摘紫房见人羞不语回艇入溪藏豆卢复

豆卢复前崇玄生诗二首

昌年宫之作【一本无之字】

但有离宫处君王每不居旗门芳草合辇路小【一作老】槐疎殿闭山烟满窗凝野霭虚丰年多望幸春色待銮舆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荆冬倩

荆冬倩校书郎诗一首

奉试咏青

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隂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梁洽

梁洽开宝间进士诗一首

观汉水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郑绍

郑绍武进尉诗一首

游越溪

溪水碧悠悠猨声断客愁渔潭逢钓楫月浦值孤舟访泊随烟火迷途视斗牛今宵越乡意还取醉忘忧朱斌

朱斌处士诗一首

登楼【一作王之涣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梁德裕

梁德裕四门助教诗二首

感寓二首

彩云呈瑞质五色发人寰独作龙虎状孤飞天地间隐隐临北极峩峩象南山恨在帝乡外不逢枝叶攀幽涧生蕙若幽渚老江蓠荣落人不见芳香徒尔为不及緑萍草生君红莲池左右美人弄朝夕春风吹叶洗玉泉水珠清湛露滋心亦愿如此托君君不知

常非月

常非月西河尉诗一首

咏谈容娘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压【一作簇】看场圆歌要【一作索】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张良璞

张良璞长安尉诗一首

览史

享年八十已历数穷苍生七虎门源上咆哮关内鸣建都用鹑宿设险因金城舜曲烟火起汾河珠翠明海云引天仗朔雪留边兵作孽人怨久其亡鬼信盈素灵感刘季白马从子婴昏虐不务德百代无芳声

孙欣

孙欣开宝间人诗一首

奉试冷井诗

仙闱井初凿灵液沁【一作忽】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铜瓶向影落玉甃抱虚圆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王羡门

王羡门开宝间人诗一首

都中闲居

君王巡海内北阙下明台云物天中少烟花岁後来河从御苑出山向国门开寂寞东京里空留贾谊才芮挺章

芮挺章国子进士天宝三年编国秀集集中并载挺章诗二首

江南弄

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鹦鹉能言鸟芙蓉巧笑花地【一作马】衔金作埒水抱玉为沙薄晩青丝骑长鞭赴狭斜

少年行

任气称张放衔恩在少年玉阶朝就日金屋夜升天轩骑青云际笙歌緑水边建章明月好留醉伴风烟楼頴

楼頴天宝中进士作国秀集序诗五首

伊水门

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惬心乃成兴澹然泛孤舟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竹隂交前浦柳花媚中洲日落隂云生弥觉兹路幽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録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并序】

仆三伏於通化门东北数里避暑之地地即故倅天官顾公之旧林今貮宰君李公之别业右抵禁籞斜界沁园空水相辉步虹桥而下视竹木交映弄仙櫂而傍窥足涤烦襟陶蒸暑独往成兴恨不与数公共之率然有作因以见意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兴成秪自适欲白返忘言纳凉每选地近得青门东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枝交帝女树桥映美人虹想是忘机者悠悠在兴中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飈稍稍斜回檝时时一度桥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揺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西施石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李康成

李康成天宝中与李杜同时其赴使江东刘长卿有诗送之尝撰玉台後集自陈後主隋炀帝江总庾信沈宋王杨卢骆而下二百九人诗六百七十首彚为十卷自载其诗八篇今存四首

江南行

杨柳青青莺欲啼风光揺荡緑苹齐金陵城头日色低日色低情难极水中凫鷖双比翼【文苑英华首有梅花落好使香车度二句】

采莲曲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翠钿【一作钗】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揺手

玉华仙子歌

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转态凝情五云里娇顔千岁芙蓉花紫阳彩女矜无数遥见玉华皆掩嫭高堂初日不成妍洛渚流风徒自怜璇阶霓绮阁碧题霜罗幕仙娥桂树长自春王母桃花未尝落上元夫人宾上清深宫寂历厌层城解佩空怜郑交甫吹箫不逐许飞琼溶溶紫庭步渺渺瀛台路兰陵贵士谢相逢济北书生尚回顾沧洲傲吏爱金丹清心回望云之端羽盖霓裳一相识传情写念长无极长无极永相随攀霄历金阙弄影下瑶池夕宿紫府云母帐朝餐玄圃崑仑芝不学兰香中道絶却教青鸟报相思

自君之出矣【乐府作辛弘智误】

自君之出矣弦吹絶无声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因缘苟会合万里犹同乡运命倘不谐隔壁无津梁【经籍考云康成编玉台後集中间自载其诗八首如河阳居家女长篇一首押五十二韵若欲与木兰及孔雀东南飞之作方驾者末四句云云亦佳】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

猜你喜欢
  石正伦·唐圭璋
  赵希明·唐圭璋
  序·王夫之
  第三出 分任·李渔
  春寒·闻一多
  二集卷五十九·乾隆
  乾坤清气卷二·偶桓
  卷六·吴雯
  卷四百十七·曹学佺
  宛陵诗钞·吴之振
  卷七十三·高棅
  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提要·林同
  第二十五出 陈三得病·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温太真玉镜台·臧懋循

    温太真玉镜台杂剧(元)关汉卿撰●温太真玉镜台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王府尹水墨宴 正名 温太真玉镜台第一折〔老旦扮夫人引梅香上诗云〕花有重开时。人无再

  • 满庭芳·胡适

    枫翼敲帘, 榆钱入户, 柳棉飞上春衣。 落花时节, 随地乱莺啼。 枝上红襟软语, 商量定, 掠地双飞。 何须待, 销魂杜宇, 劝我不如归?归期今倦数。 十年作客, 已惯天涯。 况壑深多瀑, 湖丽如斯。 多谢殷勤我友, 能容我傲骨狂思。

  • 原序·曹庭栋

    宋百家诗存原序谭诗者大都侈口三唐间有旁猎两宋仅举一二选夲輙自为宋人之诗在是縦或好事者广购遗僻嚢铄籖牙宻置书椟终年不一展卷且秘不示人扵是宋人之诗虽传世尚多势必日晦日亾渐就沦灭而莫可考余高祖宗伯峩雪先生当

  • 卷四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驴类【附骡】七言古雪中骑驴访某道人于观追忆曩日栖霞之约【眀】徐 渭昨日雪深驴没蹄今日雪深驴可骑此时去访杨道士青天犹压杨花垂太平门外虽多景莫妙梅花水清冷栖霞有约不得

  • 李峤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峤(645?—714 ),字巨山,赵州赞皇人。进士出身,历任给事中、内史、成均祭酒、知政事、吏部尚书、中书令事,是初唐著名诗人。 汾阴行 李峤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 汾阴后土亲祭祀。 斋宫宿寝设储供, 撞钟鸣鼓树羽旂。

  •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魏收

    岛夷桓玄,字敬道,本谯国龙亢楚也。僭晋大司马温之子,温爱之,临终命以为后。年七岁,袭封南郡公。登国五年,为司马昌明太子洗马。玄志气不伦,欲以雄豪自许。朝议以温有陵虐之迹,故抑玄兄弟,出为义兴太守,不得志。少时去职。皇始初

  • 國語卷第二·韦昭

      周語中   1 襄王十三年〔一〕,鄭人伐滑〔二〕。王使游孫伯請滑〔三〕,鄭人執之〔四〕。王怒,將以狄伐鄭〔五〕。富辰諫曰:「不可。〔六〕古人有言曰:『兄弟讒鬩、侮人百里〔七〕。』周文公之詩曰:『兄弟鬩于牆,外禦其

  • 第六十八回 迫退位袁项城丧胆 闹会场颜启汉行凶·蔡东藩

      却说帝制时代的费用,原定额数系六千万元,大典筹备处,约二千万元,登极犒军,约一千万元,余如收买国民代表,津贴请愿代表,贿嘱各地报馆,补助各处机关,以及各处联络,各种运动,总数为三千万。欲要问他财政的来源,无非是内外借款,救

  • ◎男子之尾·李定夷

    上海白克路宝隆医院头等病房中,近到有年约二十岁左右之张姓男子。其人生有一尾,长不及一尺,形似猪尾,皮色与人身皮肤为异。经德医克利医生摄影后,用利剪剪去,将此尾浸入药水中。此人剪尾后亦无他异,惟素患有神经病,与之言语,不

  • 施调元·周诒春

    施调元 字和伯。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震泽。叔肇曾。家中住址。上海开封路一号。已婚。女一。初学于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入菲拉德非亚纺织学校。宣统二年。入本薛文尼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二年。

  • 十四年·佚名

    (甲戌)十四年清嘉慶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癸亥朔,御仁政殿,親上惠慶宮致詞箋文表裏,仍受賀頒敎。致詞曰:「大德必壽,八旬光躋。慈化洽於東方,茀祿齊於南山。慶溢六宮,頌騰八域。謹上千千歲壽。」箋文曰:我家千一有之辰,諸福咸湊,慈

  • 卷二十六下·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六下宋 魏了翁 撰觐礼一朝位于内朝而序进觐位庙门外序入觐礼第十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云云释曰郑云春见曰朝等大宗伯文云朝宗礼傋觐遇礼省者案曲礼下云天子当扆而立诸侯北面而

  • 地形训·刘安

    【原文】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算州曰并土

  • 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全文·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并大菩萨文殊师利等大众围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佛子。我今为诸众生於四圣谛心生颠倒。恒处轮回不

  • 评大乘起信论考证·太虚

      ──十一年十二月作──  梁任公先生此文未发表前,予尝略闻其绪论,且微与评订焉。乃不图梁先生爱国心殷,以若能否认此论非马鸣所作,实为中国先民假托马鸣之名而作,则中国于世界学术界中当陡增无限光荣,故遂旋发表于东

  •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冲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三·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纲等编住保宁府草堂寺上堂。問:「如何是性天底蘊?」師云:「今古歷然。」進云:「莫是學人安身處麼?」師云:「且莫詐明頭。」進云:「過在甚麼處?」師云:「是。」問:「如何是今日事?」師云:「疏雨灑空階,點綴人衣溼。」乃云

  • 市隐庐医学杂著·王德森

    医论。清王德森撰。一卷。德森另有《保赤要言》已著录。积多年行医经验心得,于咸丰三年(1853)撰成是书。载苦口婆心语、论湿温症因用药之误、麻症喉痛误以喉症治之必死说、急慢惊风辨、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阴证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