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三

 

  卷73_1 【祭汾阴乐章(寿和)】苏颋

  礼物斯具,乐章乃陈。谁其作主,皇考圣真。

  对越在天,圣明佐神。窅然汾上,厚泽如春。

  卷73_2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苏颋

  汉东不执象,河朔方斗龙。夏灭渐宁乱,唐兴终奋庸。

  皇威正赫赫,兵气何匈匈。用武三川震,归淳六代醲。

  成皋睹王业,天下致人雍。即此巡于岱,曾孙受命封。

  卷73_3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苏颋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缅怀祖宗业,相继文武图。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岂如汾水上,箫鼓事游娱。

  卷73_4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苏颋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庆膺神武帝,业付皇曾孙。

  缅慕封唐道,追惟归沛魂。诏书感先义,典礼巡旧藩。

  高殿彩云合,春旗祥风翻。率西见汾水,奔北空塞垣。

  款曲童儿佐,依迟故老言。里颁慈惠赏,家受复除恩。

  下辇崇三教,建碑当九门。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

  卷73_5 【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苏颋

  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

  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

  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

  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卷73_6 【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苏颋

  朝上高楼上,俯见洛阳陌。摇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

  美人不共此,芳好空所惜。揽镜尘网滋,当窗苔藓碧。

  缅怀在云汉,良愿暌枕席。翻似无见时,如何久为客。

  卷73_7 【饯郢州李使君】苏颋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复闻拥符传,及是收图籍。

  佳政在离人,能声寄侯伯。离怀朔风起,试望秋阴积。

  中路凄以寒,群山霭将夕。伤心聊把袂,怊怅麒麟客。

  卷73_8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苏颋

  永日奏文时,东风摇荡夕。浩然思乐事,翻复饯征客。

  淮水春流清,楚山暮云白。勿言行路远,所贵专城伯。

  卷73_9 【晓济胶川南入密界】苏颋

  饮马胶川上,傍胶南趣密。林遥飞鸟迟,云去晴山出。

  落晖隐桑柘,秋原被花实。惨然游子寒,风露将萧瑟。

  卷73_10 【夜发三泉即事】苏颋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卷73_11 【小园纳凉即事】苏颋

  烦暑避蒸郁,居闲习高明。长风自远来,层阁有馀清。

  散洒纳凉气,萧条遗世情。奈何夸大隐,终日系尘缨。

  卷73_12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苏颋

  画舸疾如飞,遥遥泛夕晖。石鲸吹浪隐,玉女步尘归。

  独有衔恩处,明珠在钓矶。

  卷73_13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苏颋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即旧在皇家,维新具物华。云连所上居恒属,

  日更时中望不斜。三月沧池摇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暴嬴国此尝图霸,霸业后仁先以诈。东破诸侯西入秦,

  咸阳北阪南渭津。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逾娇美人。

  事往覆輈经远喻,春还按跸凭高赋。戎观爱力深惟省,

  越厌陈方何足务。清吹遥遥发帝台,宸文耿耿照天回。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卷73_14 【长相思】苏颋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杨柳青青宛地垂,桃红李白花参差。花参差,柳堪结,

  此时忆君心断绝。

  卷73_15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苏颋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服义题书箧,邀欢泛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

  北登嵔gF坂,东望姑苏台。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

  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卷73_16 【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苏颋

  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

  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卷73_17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苏颋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卷73_18 【奉和圣制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苏颋

  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

  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

  卷73_19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苏颋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卷73_20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时字】苏颋

  嘉会宜长日,高筵顺动时。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

  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愿陪阳数节,亿万九秋期。

  卷73_21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苏颋

  平明敞帝居,霰雪下凌虚。写月含珠缀,从风薄绮疏。

  年惊花絮早,春夜管弦初。已属云天外,欣承霈泽馀。

  卷73_22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苏颋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卷73_23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苏颋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

  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卷73_24 【幸白鹿观应制】苏颋

  碧虚清吹下,蔼蔼入仙宫。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

  受符邀羽使,传诀注香童。讵似闲居日,徒闻有顺风。

  卷73_25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苏颋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

  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卷73_26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苏颋

  清道丰人望,乘时汉主游。恩晖随霰下,庆泽与云浮。

  泉暖惊银碛,花寒爱玉楼。鼎臣今有问,河伯且应留。

  卷73_27 【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苏颋

  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

  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

  卷73_28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苏颋

  南宫夙拜罢,东道昼游初。饮饯倾冠盖,传呼问里闾。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明发辉光至,增荣驷马车。

  卷73_29 【武担山寺】苏颋

  武担独苍然,坟山下玉泉。鳖灵时共尽,龙女事同迁。

  松柏衔哀处,幡花种福田。讵知留镜石,长与法轮圆。

  卷73_30 【饯潞州陆长史再守汾州】苏颋

  河尹政成期,为汾昔所推。不荣三入地,还美再临时。

  拥传云初合,闻莺日正迟。道傍多出饯,别有吏民思。

  卷73_31 【饯荆州崔司马】苏颋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明年征拜入,荆玉不藏诸。

  卷73_32 【送吏部李侍郎东归得归字】苏颋

  陌上有光辉,披云向洛畿。赏来荣扈从,别至惜分飞。

  泉溜含风急,山烟带日微。茂曹今去矣,人物喜东归。

  卷73_33 【送光禄姚卿还都】苏颋

  汉室有英台,荀家宠俊才。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来。

  不授纶为草,还司鼎用梅。两京王者宅,驷马日应回。

  卷73_34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苏颋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卷73_35 【送贾起居奉使入洛取图书因便拜觐】苏颋

  旧国才因地,当朝史命官。遗文征阙简,还思采芳兰。

  传发关门候,觞称邑里欢。早持京副入,旋伫洛书刊。

  卷73_36 【送常侍舒公归觐】苏颋

  朝闻讲艺馀,晨省拜恩初。训胄尊庠序,荣亲耀里闾。

  朱丹华毂送,斑白绮筵舒。江上春流满,还应荐跃鱼。

  卷73_37 【兴州出行】苏颋

  危途晓未分,驱马傍江濆。滴滴泣花露,微微出岫云。

  松梢半吐月,萝翳渐移曛。旅客肠应断,吟猿更使闻。

  卷73_38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苏颋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卷73_39 【晓发方骞驿】苏颋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卷73_40 【经三泉路作】苏颋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

  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

  卷73_41 【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苏颋

  彤管承师训,青圭备礼容。孟孙家代宠,元女国朝封。

  柔轨题贞顺,闲规赋肃雍。宁知落照尽,霜吹入悲松。

  卷73_42 【赠司徒豆卢府君挽词】苏颋

  宠赠追胡广,亲临比贺循。几闻投剑客,多会服缌人。

  草闭坟将古,松阴地不春。二陵犹可望,存殁有忠臣。

  卷73_43 【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苏颋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

  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徂晖一不借,空有赐东园。

  卷73_44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苏颋

  主第山门起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凤凰楼下交天仗,

  乌鹊桥头敞御筵。往往花间逢彩石,时时竹里见红泉。

  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

  卷73_45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

  城上平临北斗悬。细草遍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卷73_46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苏颋

  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七叶仙蓂依月吐,

  千株御柳拂烟开。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

  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

  卷73_47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苏颋

  駸駸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雾洒旌旗云外出,

  风回岩岫雨中移。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

  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卷73_48 【兴庆池侍宴应制】苏颋

  降鹤池前回步辇,栖鸾树杪出行宫。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

  卷73_49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苏颋

  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楼台绝胜宜春苑,

  灯火还同不夜城。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

  卷73_50 【龙池乐章(唐享龙池乐章第七章)】苏颋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轩后雾图今已得,

  秦王水剑昔常传。恩鱼不入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

  卷73_51 【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苏颋

  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杨鄠杜昔知名。云山一一看皆美,

  竹树萧萧画不成。羽骑将过持袂拂,香车欲度卷帘行。

  汉家曾草巡游赋,何似今来应圣明。

  卷73_52 【景龙观送裴士曹】苏颋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池傍坐客穿丛筱,

  树下游人扫落花。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

  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

  卷73_53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苏颋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花间燕子栖鳷鹊,

  竹下鹓雏绕凤凰。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卷73_54 【赠彭州权别驾】苏颋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只道歌谣迎半刺,

  徒闻礼数揖中台。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卷73_55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苏颋

  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始睹元昆锵玉至,

  旋闻季子佩刀回。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卷73_56 【九月九日望蜀台】苏颋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猜你喜欢
  咏槐·唐圭璋
  卷三·林逋
  ●第四十四出 演喜·孟称舜
  卷之三·高启
  ◆杨提举敬惪(仲礼集)·顾嗣立
  第四折·佚名
  第一折 傲雪·李玉
  说鱄诸伍员吹箫·臧懋循
  无题·徐志摩
  卷一百十九·冯惟讷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卷一百八十八·曹学佺
  所南集钞·吴之振
  ●霓裳续谱跋·王廷绍
  第六回 森罗殿鬼神齐拿问 安乐宫父子小团圆·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郑光祖

    (副末扮许达引从人上,诗云)状气如虹贯碧空,尘埃何苦困英雄。假饶不得风雷信,千古无人识卧龙。小生姓许名达,字安道,乃荆州饶阳人也。先父许士谦,曾为国子临助教,年仅六十,病卒于官,止存老每在堂,训诲小生,颇通诗礼。不想老母亡化,小

  • 王炎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乾道末,调崇阳县主簿。历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庆元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著作郎,军器少监,军器监兼权礼部郎官。嘉

  • 卷三百四十二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壬寅,涇原路經略司言,乞改造神衛素鐵甲為偏挨。從之。   甲辰,手詔李憲:「得來奏,稱賊兵渡河寇本州事,如素有指準,固已甚善,惟是深戒將佐,更切謹重,勿輕冒賊鋒,誤國重事。更多

  • 纲目续麟原序·张自勋

    士必通经而后可以学史史者经之翼也经不明则权衡轻重莫适主焉余服膺六经四子有年而取义尤在易与春秋易春秋葢名殊而实同者也孔子本易以作春秋而予本春秋以治纲目虽大儒笔削不能无议诸家推扬过情褒称失实予不复置喙独怪

  • 卷之七十一·佚名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狭州守御千户所○日中有黑子○胡兵寇汾州大同卫指挥佥事蔡端追至葫芦口擒获八

  • ◎教育厅·费行简

    教育厅职专而权弱,地方官不尽受其指挥。索款过急,复易开罪长官,寅与僚滑吏红员所弗乐就也。且积欠学款甚多,欲更一校长,必清结旧欠,而中学以上之校长,亦如督军同盟,其党盛望。重者视厅长蔑如也,邗上某君以坚附河间得简,安徽厅长

  • 第一九八清折(第一九七号之粘付)一一四○七—二·佚名

    新竹县每年必须用款数目简明清折谨将卑邑每年在所必需切实用款数目,开具简明清折,呈送宪鉴。计开:一、训导年支俸斋各项银九十七两九钱六分。前件训导一员,年支俸银四十两;斋夫一名,年支半年工食银九两

  • 总目·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总目田赋考【凡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钱币考【凡六卷】卷十三【至】卷十八户口考【凡二卷】卷十九【至】卷二十职役考【凡五卷】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征榷考【凡六卷】卷二十六【至】卷

  • 孟子精义卷一·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一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明道曰仲尼言仁未尝兼义独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孟子言仁必以义配盖仁者体也义者用也知义之为用而不外

  • 卷一百八·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八诸侯庙祭礼记王制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注太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之君庙 疏凡始封之君谓王之子弟封为诸侯为后世之太祖当此君之身不得立出

  • 卷二十七下·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七下  元 王天与 撰梓材第十三        周书梓材【汉孔氏曰告康叔以为政之道亦如梓人治材蔡氏曰篇中有梓材二字比稽田作室为雅故以为简编之别唐孔氏曰梓材亦诰也○蔡氏曰今文古

  • 心忠尼六旬寿言·太虚

    心忠大德,祥瑞法师之母也。以今值六旬,其数十年之苦行,不可湮没无闻,因述事略来曰:‘母出江都杜氏,年十六持观音斋念佛。十九归同邑吴氏,乡里以孝敬称。翌秋孕瑞,吐荤腥不能食。逮二十五岁,因睹杀鱼而永断血肉。脱离吴氏,入庵静

  •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太虚

    ──民国十五年秋客星洲作──释海清,一字转道,福建晋江县桐林乡人氏。俗姓黄,父依汲公,母吕氏。师年十一时,父病甚笃,辄思兄弟六人,吾居其季,倘父亲有何不测,将何所倚!遂默祷菩萨垂佑,感于梦中指示云:汝能持斋,父病可痊,因即发愿持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卷第五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三 第五明出现境界。正显分齐之境。兼辨所缘之境。依初意者。前约智

  • 附录·千岩元长

    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塔铭少林氏之道十一传至慧照大师而别为一宗设三玄门演畅宗乘权实兼行照用双至四方从者雷动海涌逮乎宋季其道寖微惠朗钦公起而任之竖大法幢屹然为东南之标准广济妙公亲承法印据师子岩建立死

  • 后三国石珠演义·梅溪遇安氏

    清代白话长篇小说,历史演义与神魔小说揉和,三十回。又名《三国后传》、 《后三国演义》,实际与《三国演义》无关。题“梅溪遇安氏著”,首庚申(无年号)澹园主人序,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上界织绵仙女因有思凡之恋,玉帝将

  • 皇祐新乐图记·胡瑗

    三卷。宋阮逸、胡瑗奉敕撰。阮逸字天隐,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生卒年不详。胡瑗字翼之,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仁宗景祐三年(1036)二月,诏令二人校定钟律,至皇祐五年(1053),乐成奏上,即为此书。旧本从明文渊阁录出,后有宋陈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