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四出 演喜

【梨花儿】〔丑上〕脸上花花衣饰齐,人人道我风流婿。掐指排来三月期,茶,如何等得良辰至。小子聘得娇娘为妻,约在今月送礼,十月成婚。算来还有三个月日头,如何等得?已差人唤马小三、戈小十两个来,要他去催早些。怎这两个狗弟子孩子,还未见到?

【前腔】〔二净上〕我去做媒手段奇,把嫦娥哄下云端里。骗得花红来到时,茶,均分一半休争议。〔见介〕〔丑〕我在火上,你在冰上,你这两个弟子孩儿,好不中用。我说定亲后要一送一娶,怎捱得到十月?今日早时叫你,你这时才来。可恨,可恼!〔二净〕啊哎,我从不见要老婆这等性急的。今月送礼,十月成亲,是老爷拣定的日子。依我两个时,你娶了大娘,我们大家有分,休道今日,巴不得前日就到手哩。〔丑〕走,怎么我娶大娘你们都有分?〔二净〕大爷又吃寡醋哩。不说大娘那话儿,大家有分,却要你谢媒哩。

【玉绛画眉序】洞房翠烛,照风流,一对新娘新婿。共入流苏,一刻春宵何处觅。你两个做夫妻,真是美。一个的紧抱纤腰,一个的轻搂玉体。那时休把,休把我媒人弃,记取你相思今日。〔丑做意介〕我正想老婆,你又引我动火。我且问你,似我这样风风流流标标致致一个新郎,那新人也欢喜么?

【前腔】匆匆喜气,帽儿光,扮的衣装鲜丽。娶过娇娘,咦,我与他同睡在流苏春帐里,这欢娱难待比。真个是似蝶穿花,真个是如鱼戏水,把海棠枝上新红试,想起那风流无底。还一件。现钟未打,且先炼铜。如今亲期将到,打点做新郎,也是要紧的。昨去唤丁怜怜来做新妇,趁你两个媒人在此,先把拜堂演一演。怎么这时节,丁怜怜还未见到?我们外厢望去。〔望介〕那来的是了。〔贴扮丁怜怜上〕

【桃柳争春】梳妆未已,闻呼忙向前来。知他因个甚的。〔见介〕〔丑〕怜娘,你怎么来的恁迟?〔贴〕昨日被朋友缠的慌,起来迟了些。〔丑〕你到有朋友缠你,我昨夜里干瘪杀。〔二净〕不要闲讲了,大爷打点做新郎,请怜娘权做新人拜堂,晚间留在此,就不干瘪了。〔贴〕大爷几时做新郎?〔二净〕十月。〔贴〕这等教新郎还早。〔丑〕我巴不到今日哩。〔二净〕大爷可扮起来。〔丑冠带介〕〔二净〕怜娘也扮起来。〔贴扮介〕〔二净〕连小子们也扮起来。〔扮傧相介,云〕大爷且慢拜堂,如今要怜娘教道,且先拜了先生。〔丑拜〕〔二净唱拜介〕拜先生,拜先生,世间几个学生做新妇,如今倒都是新妇做先生。堂上先生软似绵,只有房内的先生狠杀人。如今拜完了先生,大爷且退在后堂,待我们请你出来。〔三请〕〔丑出立介〕〔二净〕大爷扮的真象哩。

【扑灯蛾】金花双插鬓,妆成做新婿。大爷这番去轿里抱出新人来。画烛锦屏前,捧出那多娇丽也。〔丑捧贴出立介〕〔二净〕双双立地。大爷让新娘立在东边。列东西,金鼓喧欢。这番喝拜拜堂了。〔丑拜〕〔二净喝介〕拜高堂,拜高堂,新妇直立新郎拜,分明教是怕新娘。日间拜了夜又拜,双膝跪在席中央。往时大率新郎教新妇,如今倒都是新妇教新郎。〔丑〕怎么新妇教新郎?〔二净〕新郎不惯新人惯,你夜间仔细去参详。这番牵红进房了。两下高堂拜毕,喜孜孜,共牵红锦入罗帏。房里的事,不是我们教道的,须怜娘和大爷说。〔贴〕

【前腔】酒阑入洞房,大爷,你用斯文些,休教露村势。百般样温存,请他入到销金帐内也。大爷那时节呵,替他摘除宝髻,再替他脱掉绣衣。他肯便肯了,不肯时,须用双膝跪地。〔丑〕这怎使得?〔贴〕你道世间那个不跪老婆的?谅大爷也不消我教道。搂得他上床时,还怕他百样做娇痴。〔二净〕怜娘,那事儿一发细说一番。〔丑〕这个汉家自有制度,不说也晓得。〔贴〕大爷你用惯旧罐子,那新人须不比往常呵。

【前腔】你轻将玉体挨,那新人呵,少不得把春纤暗相抵,半羞半佯推。你须用轻怜疼惜也,摧残嫩蕊,摆腰肢,娇喘轻啼。〔丑做意介〕咦,说得我火动哩。〔二净〕连我也火动哩。〔丑〕走,这时节还要你媒人插嘴?〔贴〕那其间,风流可喜,美甘甘,胜如天上步云梯。〔二净〕好,新郎教完,只要谢帅父了。〔丑〕不消说,成亲后连媒人总谢。

【尾声】我把这桩桩件件从头记,盼到妆台贺喜时。那时节呵,谢了先生再谢媒。

〔二净〕桃之夭夭叶蓁蓁,〔丑〕之子于归宜家人。

〔贴〕有学养子而后嫁,〔合〕宜其家人教国人。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三·彭定求
  徐叔至·唐圭璋
  提要·陈廷敬
  第一出 标目·汤显祖
  曹祠部集序·曹邺
  初集卷二·乾隆
  卷326 ·佚名
  序·陈子龙
  卷三十·陈思
  卷二十二·陈思
  其实……·刘半农
  唐音巻十四·杨士弘
  卷六百五十·佚名
  卷六十·佚名
  竹斋诗集巻二·裘万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芸隐横舟稿轮差祝圣所拈香瓣香来谒玉宸宫月在觚棱绛阙东转向玉街西畔过朝天万马正匆匆防度来防几赋诗又因将命到灵芝三呼祝了君王夀偷眼湖光立片时

  • 卷十三 漢紀五·司马光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十年。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一八七年)   冬,太后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說,問左丞相平、太尉勃

  • 卷六十八 夏录三·崔鸿

    赫连定 赫连定小字直獖勃勃之第五子也凶暴无赖凤翔元年封平原公雍州牧镇长安既而率众赴安定进爵为王迁大将军领司徒昌为魏所败定遂收其余众数万还据平凉遂僣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承光四

  • ·上孔兵备论办贼事宜书·丁曰健

    南路贼匪,自二十二夜入城之后,百十成群,啸聚仑仔顶及黄梨山,截杀兵役;幸大兵到埤头,又檄属吏驻阿公店扼其要害,贼闻风惊散,道路始通。诚乃万民之幸,郡中人心大安。但闻摄总兵官按兵两日,不出剿贼;窃所不解。众人皆

  • 卷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宸章【四】乾隆五十五年皇上圣夀八十御制诗文四诗论昨自避暑山庄?至御园之作有慙德德无称四得之句盖引而未发兹乃叙而论之夫子思引孔子之言以为位禄名夀胥因德而得之则知有德而得之者为

  •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钱穆

    胡仔字元任,尝辑诗话,所谓苕溪渔隐者是也。其为孔子编年,乃奉其父舜陟汝明之命。舜陆序其书在绍兴八年,有曰:孔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者,杂出于《春秋》三传、《礼记》、《家语》与夫司马迁《世家》,而又多伪妄,惟《

  •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黥布者,六人也,【索隐】:地理志庐江有六县。苏林曰:“今为六安也。”姓英氏。【索隐】:按:布本姓英。英,国名也,咎繇之後。布以少时有人相云“当刑而王”,故汉杂事云“布改姓黥,以厌当之”也。【正义】: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县西南

  • 易经·说卦传·第三章·佚名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 卷一百七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八学礼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六年诏开贡举兴宗本纪重熙五年十月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

  • 杂篇&middot;寓言第二十七·庄子

    [题解]《寓言》以篇首头二字名篇,名篇方法同《外物》。“寓言”就是以假托他人之言来阐发自己的道理。这是庄子论述自己观点的一种手法。全篇的宗旨在于庄子的哲理是用大量的寓言作为论证的根据的,但也

  •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尔时世尊,则如其像而出顶光。便现神足感魔波旬。与诸兵众往诣佛所。白世尊曰:吾与眷属于如来前而自约誓。若斯经典所流布处。诸郡国土而有法师。敷陈经典宣于法会。又吾身誓益当加护。令得畅达不兴危害。于是世尊紫金色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定犍度中一行跋渠第五一行历六二七是修断三昧越智禅二定起。想拘律陀聚觉意断眼视彻听有逮凡夫果退。生界五通苦最在后三三昧空无愿无相。若成就空

  • 金刚经校勘记·江味农

    此本一依炖煌石室唐人写经。而柳公权所书,即石室藏经之一。久有影印本行世。可以覆按。故校勘记中,首列柳书。次列参校诸本。兹将所据各本名目,及有无单行本流通,一一详载于校勘记前。以便检校。柳书 经后题云:长庆四年四

  • 社会契约论·卢梭

    又名《政治权力的原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中 译本根据奥比蔼版、摩·哈伯瓦斯注释本译出。译本曾于1958年以《民约论》书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1963年初版、1980年2月

  • 默堂集·陈渊

    宋代诗文别集。22卷。陈渊撰。作者尝榜其室曰“默堂”,门人沈度编次其诗文,因以名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22卷,《宋史·艺文志》则称26卷、词3卷。《四部丛刊》三编据昆山徐氏传是楼所藏宋刊本影写本辑入

  • 莅政摘要·陆陇其

    二卷。清陆陇其辑。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鲠直不阿,严于律己,且崇奉程朱理学,贬斥王学,受到清世宗、高宗父子的表彰,成为有清一代第

  • 雷峰塔·方成培

    传奇剧本。清方成培著。作者《自序》说:此剧为“更定”他作而成,“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观其《自序》,煞费苦心。然剧中篇幅过狭,套数失次,亦非尽美之作。”日本青木正儿《

  • 中山世谱·佚名

    琉球国官修史书。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由摄政尚弘才,法司向世俊、马廷器、毛典相,总理司谱官尚弘德、向和礼(1652—1717)、传崇道,校正官蔡铎(1644—1724)等当官,对《琉球国中山世鉴》进行汉译、改订,但於1701年即中止。1724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