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185_1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李白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发高,   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 
-                     董君瑞,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小传称他:“隐语乐府,多传江南。”据说其一生落魄,仕途堰蹇, 颠沛流离。明·朱权《太和正音 
-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九	华幼武【字彦清无锡人】	次韵金别驾	世故忽云变岂意身及之出门复入门大道登巇旌旗卷风雨杀气凌清夷遑遑失归途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	韩琦	啄木	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营营求蠧心未获空我腹或露一裆红或展双翅绿捷缘都卢橦响弄羯鼓曲捜索不知疲利觜信摧秃忽尔破奸穴种类无遗族内孽固难 
- 						太后这次东幸的目的,原是偏重于游览天城内外各处与历史有关的胜地,实在毫无丝毫政治作用;故此伊在游览过狐仙塔后,又决议要上先清朝廷还不曾入关时的历代统治者常在那里练习弓马的射围中去走走。这射围的地位是大约 
- 天启六年八月庚子朔○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黄汝良引疾乞归  上慰留之章三上得旨○都察院左都御史房壮丽请申饬宪规一曰禁请托自升除文武官员以及钱谷讼狱无事不有请托臣愚谓凡有干请升补纵资俸如期 
- 古之学者即事以穷理谨乎彛伦日用以脩身不敢骛乎髙逺也故曰道不逺人性也者人所得乎天以为德具于人心宜至切矣孔门颖敏莫先子贡而其言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则圣人之设敎可知矣道絶于战国经燔于秦汉儒专门授受惟事口耳千 
-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十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刑司寇五刑禁士师五禁也再言宪邦之刑禁者上所言悬于畿内下所言悬于四方也曰及其都 
-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一       宋 苏辙 撰	周南	文王之风谓之周南召南何也文王之法周也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以交於诸侯者属之召公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故凡诗言周之内治由内而及 
-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憍睒弥国建吒迦林。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又与多诸大菩萨摩诃萨俱。时憍睒弥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妙月。诸根寂静心意寂静。多有男女及多僮仆。净信成就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七论法多种者嗢柁南曰论体论处所  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  论多所作法论曰。论法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 
-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论。又以觉心至非究竟觉 释曰。下广二觉。于中有二。先明始觉。后显本觉。前中又三。总标因果满非满觉。次广寄四相释成其义。后显始觉不异此初也。言心源者。有其三义。本觉真如为染心源。业相 
-   宋 士衡编天台九祖传(并序)云间沙门士衡敬编吾宗九世祖师示生东西两土。前后出兴相去赊远。故感应垂迹之事散在经传。傥非博览则不可得而详也。以山家传习者。而于祖师功德。罕测厥由。於乎先儒有言。其先祖无美 
-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二(收字号)	甲子(汉灵帝中平元年起)庚午(献帝初平元年)甲戌(汉改兴平)丙子(汉改建安)庚子(魏高祖黄初元年)辛丑(蜀汉昭烈章武元年)壬寅(吴太祖黄武元年)癸卯(汉后主建兴元年)丁未(魏明帝太和元年)己 
-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书复桐城汪刺史承念承施。至再至三。德薄行微。诚难消受。然草衣木食。穴处岩居。乃上古之风规。亦道人之本分。此贫衲所愿学而未能者也。嗣后幸勿以 
-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撰。又称《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等级之说。据此书前陶弘景自序,他撰《真灵位业图》,就 
- 诗别集。十卷。《补遗》一卷。唐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杜陵(今属陕西)人。少孤,家贫力学,工诗,尤善长短句。乾宁元年(894)进士第,授校书郎。转补阙。后仕蜀王建,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文献通考》载《庄集》 
- 梵名Abhidharma -prakaran!a-pa^da 。凡十八卷。印度世友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品类足论。略称品类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系因五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虽众多而流类不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