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九八清折(第一九七号之粘付)一一四○七—二

新竹县每年必须用款数目简明清折

谨将卑邑每年在所必需切实用款数目,开具简明清折,呈送宪鉴。

计开:一、训导年支俸斋各项银九十七两九钱六分。前件训导一员,年支俸银四十两;斋夫一名,年支半年工食银九两三钱;门斗一名,年支工食银九两三钱;廪膳生四名,支廪粮一十一两五钱七分三厘;膳夫一名,支工食银六两六钱六分七厘;文庙香灯银二两五钱二分。以上共合前数。一、春秋二丁、及祈晴、祷雨各项银一百七十二两三钱五分七厘。前件文庙、山川、社稷等坛祠祭品银一百二十三两二钱,武庙祭品银一十八两,文昌祠祭品银一十八两,祈晴、祷雨香仪银一两二钱,拜贺、救护香仪六钱,修理各坛银一十一两三钱五分七厘,以上共合前数。一、新科举人、进士花币等项银三十九两八钱五分八厘。前件会试举人盘川三十两,进士花红二两,举人花红银二两二钱三分三厘,县学岁贡生旗匾银六钱二分五厘,共合前数。一、铺司兵工食、火巨,年应支银一百四十八两四钱二分八厘。一、役食各项,年应实支番二千七百零七元二角。前件长班四名,茶房四名,听差四名,把衙二名,内外更夫四名,打扫夫二名,皂隶十六名,马快八名,轿、伞、扇夫九名,禁卒八名,库子一名,斗级四名,民壮二十八名,共九十四名。每名日给工食银八瓣,每月共支番二百二十五元六角。查额编仅支九十三名,每名年支银六两三钱,共支银五百七十六两六钱,核与现支不敷银一千三百七十二两五钱八分四厘。现在实支银应前数。一、囚粮年支番七百六十六元八角。前件囚犯十二名,日给口粮银四瓣,月支十四元四角;押犯四十名,日给口粮银三瓣,月支番三十六元;礅犯十五名,日给口粮银三瓣,月支番十三元五角。查额编仅银二十两,各犯不敷支食,势必饿毙,不得不捐筹支给,每年编支,核与现用不敷银五百三十二两零九分六厘,理合登明。一、道府每届岁试应缴考棚经费番一千五百元。前件科考之年,仅缴一千二百五十元,合并声明。一、供差项下,年支番一千八百元。

前件,除无定供应不计外,每届考试,道府过境一次,夫价办应一切计需番六百元,寻常过境及护送人役工食,每月约需一百元,共合前数。一、幕友年节敬岁需番银三百元。一、束修各项,年支番二千六百二十元。前件刑名年修一千元,钱榖年修八百元,书启年修二百四十元,账房年修二百四十元,阅卷年修一百元,征收年修一百二十元,朱墨年修一百二十元,共合前数。一、各衙门外费项下,年支番一千元。前件各辕向章年节酌给,并经承笔资、册费等项,约银前数。理合登明。一、养济院口粮、衣布项下,年支番一千元。前件月支口粮番八十元,共九百六十元;尚有病故收埋费约需四十元,共合前数。查例支一百九十两零六钱九分,核与现支不敷银五百二十九两三钱一分。一、护勇、庖丁、水火夫工食项下,年支番一千六百八十元。前件护勇二十名,每名月支工食五元,共一百元;庖丁四名,月支工食六元,共二十四元;水火夫四名,每名月支工食四元,共十六元。计合前数。一、添雇壮勇二十名,每名每月五元,年共一千二百元。

前件,遇有蛮横殴差,以及聚众、拐逃、奸赌等案,并赴乡分手催粮,押解课银,分派巡防,未便节节请兵,必须雇用。理合登明。一、粮书年支工食番六百元。前件系该承备办公文纸张,以及添贴雇倩书手,月需五十元,共支前数。一、年节赏项,年支番三百元。前件系犒赏勇丁、什役人等,每节约需一百元,共合前数。一、伙食项下,年支番一千六百九十六元。前件亲丁二十人,每日各支伙食银一角,月支六十元。跟丁等二十人,每日各支伙食八瓣,月支番四十八元。年节及酬应各酒席,约需番四百元。一、油灼,茶酒、点心什项,年支番六百元。前件月需番五十元,共合前数。共支银四百五十贰两六钱零三厘,折六百二十八元。番一万八千八百七十四元。每年统共应用壹万玖千伍百零贰元。以上各款,仅就应需定款,切实开呈。其儒学斋夫、巡典役食,系在别县协济者,均未开入。又有家乡、亲族,以及内地戚友,投奔而来,或供伙食,或送川资,每年不下千元。又亲丁、眷口用度添补、医药各项,每年亦不下千元,款目琐屑,未敢渎呈,不列此,连同正项一万八千余元,计全年用款总不下二万元,除所入之款外,年须赔累数千元。理合登明。

一、折式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承

印 新竹县印 红纸 私记

正堂方行 红纸 私记

猜你喜欢
  附录等·脱脱
  第四十五回 平全滇诸将班师 避大内皇儿寄养·蔡东藩
  ◎方域二·徐天麟
  卷二十九画二·何良俊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六·佚名
  二百六十二 上谕著内务府将三织造送来之缎疋立即入账销算·佚名
  通志卷第一百五·郑樵
  卷之五十·祁韵士
  陈奇瑜传·张廷玉
  闗中奏议巻十八·杨一清
  卷二十二·佚名
  ●晋政辑要卷之三·海宁
  兵一八·徐松
  卷七·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六·魏庆之

      香 山   五 长   白乐天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律诗百言以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以下长于情。诗苑类格   造 理   富贵于人,造物所靳。自古以来,多不在于少年,常在于晚景;若少年富贵

  • 风 筝·林徽因

    看,那一点美丽会闪到天空!高高推着它舞去,飘摇,它高高的去,错看了它的力量,逍遥在太阳边轻的一片,白云般飞动,挟住双翅,心,缀一串红。它知道,知道是风!它只是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太空里闪天穹,渺茫——天地间认得方向!几片颜色,像是希

  •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九姚合题凤翔西郭新亭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结构方殊絶高低更合宜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佛【一作僧】寺幽难敌仙家景【一作境】可追【一作遗】良工慙巧尽上客恨逢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十一月。乙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之。内记  ○广东巡抚倪文蔚奏、考官钱桂森等秋闱事毕。请假回籍。得旨、钱桂森、周銮诒、均着赏假两个月。此次摺件。

  •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庚申年正月初三,前去与五部喀尔喀诸贝勒盟誓之使者归。次日晨,有蒙古布塔齐贝勒属下一人逃来,截拿后交付恩格德尔台吉、魏斋桑、巴杨阿众使者。是月,扎鲁特地方卓齐特扣肯之使者来曰云:&ldquo

  • 五四五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五四五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臣杨景素跪奏,为遵旨查办奏覆事。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三十日前署督臣德保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闰六月十九日奉上谕:屡经

  • 神武娄后传·李百药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想聘娶她,但她没有同意。当看到在城上服役的神武后,很是吃惊,说:“此人就是我的丈夫。”于是打发婢女向神武通告心意,又多次赠送私财,好让他来家行定婚之礼,父

  • 第八节 罗马共和国之建设及其灭亡·梁启超

    其时之玛志尼、加里波的何在乎?加里波的上书教皇后,未几即发轫于南美,一心为皮阿士之后援。何图抵支布拉达海峡,忽遇撒的尼亚之商船悬三色旗,掠我舟而西,且喜且骇。寻其所由,乃知撒王阿尔拔起义之事,此壮快飒爽之将军,距跃三百

  • 卷二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三象纬考月五星凌犯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六月辛巳月犯心前星又犯中星十月丁酉荧惑入太微十一月庚申月入太微 十七年正月戊申荧惑留守太微垣东上

  • 卷六·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六宋 高闶 撰桓公三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此即齐侯卫侯郑伯也而书人者圣人恶三国之不能讨弑君之贼以正人之国而徒残民焉以逞其欲则此盟不足为神所听故前书来战此夺其爵与公会卫

  • 一、淮南王和他的著书·胡适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的私生子淮南厉王长的儿子。厉王在文帝时谋反,发觉后定了死罪,文帝不忍杀他,把他流徙到蜀郡严道邛邮安置。厉王坐在槛车里绝食而死。文帝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后来(前一六四)又封安为淮南王,勃为衡山王,赐

  • 大司徒·佚名

    大司徒的职责,掌管天下各国土地的地图与记载人民数[的户籍],以辅助王安定下天各国。依据天下土地的地图,遍知九州地域面积之数,辨别各地的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的名称与所出产之物,辨别天下的诸侯国和王

  • 卷五十九·佚名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四复次善现,空解脱门无来无去亦复不祝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来无去亦复不祝空解脱门本性无来无去亦复不祝无相无愿解脱门本性无来无去亦复不祝空解脱门真如无来无去亦复不祝无相无愿解脱门真如无来无

  • 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得诸佛智印持诸佛智拳。是诸佛究竟者,复说一切如来智印安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教。谓摄一切如来身印故。即是一切如来身。摄一切如来语印故。即得一切法自在。摄一切如来心印故。即得一切三摩地。摄一切

  • 卷第三十四·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四目录 大鉴下第十八世 &middot; 东林颜禅师法嗣一十一人 &middot;公安祖珠禅师 &middot;报恩法演禅师 &middot;净慈彦充禅师 &middot;智者真慈禅师 &middot;昭觉绍渊禅师(已上五人有录) &middot;万

  • 卷八·佚名

    第六篇第一章 阿瓦利耶品(渡守)三七六 渡守本生谭[菩萨=婆罗门]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渡守所作之谈话。此渡守为一无知愚钝之男,世间之人如是传说。彼既不知佛宝等三宝之功德,亦不知其他世俗贤者之功德;彼易怒、

  • 续北山酒经·佚名

    宋李保撰。保生平事迹不详,其《读朱翼中〈北山酒经〉》诗末署“朝奉郎行开封府刑曹掾”,小序称与朱“同僚”。此书即为续朱书而作,共记制曲酿酒46种。然今存《说郛》本有目无文。

  • 频婆娑罗王经·佚名

    梵名Bimbisa^=ra -pratyudgammana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频婆娑罗王闻佛声名,往诣佛所,见佛身旁有极受人崇敬之优楼频螺迦叶在座,遂疑二人何者为师?佛知王意,乃请迦叶说明归依佛之因缘,佛并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