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懋

  懋字勉仲。洛师(今在河南省)人。以乐府知名。卒于淳熙间(十三年或以前)。有静寄乐府,词七十五篇。或作静寄居士乐章二卷,今不传,仅有赵万里辑本。

  忆少年

  寒食

  池塘绿遍,王孙芳草,依依斜日。游丝卷晴昼,系东风无力。

  蝶趁幽香峰酿密。秋千外、卧红堆碧。心情费消遣,更梨花寒食。

  石州引

  别恨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飞云特地凝愁,做弄晚来微雨。谁家别院,舞困几叶霜红,西风送客闻砧杵。鞭马出都门,正潮平洲渚。

  无语。匆匆短棹,满载离愁,片帆高举。京洛红尘,因念几年羁旅。浅颦轻笑,旧时上二字从阳春白雪补风月逢迎,别来谁画双眉妩。回首一销凝,望归鸿容与。

  洞仙歌

  春雨

  愁边雨细。漠漠天如醉。摇飏游丝晚风外。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

  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杏花天

  春思

  海棠枝上东风软。荡霁色、烟光弄暖。双双燕子归来晚。零落红香过半。

  琵琶泪揾青衫浅。念事与、危肠易断。馀酲未解扶头懒。屏里潇湘梦远。

  画堂春

  秋思

  西风庭院雨垂垂。黄花秋闰迟。已凉天气未寒时。才褪单衣。

  睡起枕痕犹在,鬓松钗压云低。玉奁重拂淡胭脂。情入双眉。

  武陵春

  惜别

  门掩东风人去后,愁损燕莺心。一朵梅花淡有春。粉黛不忺匀。

  我亦青楼成卷客,风月强追寻。莫把恩情做弄成。容易学行云。

  霜天晓角

  桂花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风流子

  行乐

  少年多行乐,方豪健、何处不嬉游。记情逐艳波,暖香斜径,醉摇鞭影,扑絮青楼。难忘是,笑歌偏婉娩,乡号得温柔。娇雨娱云,旋宽衣带,剩风残月,都在眉头。

  一成憔悴损,人惊怪,空自引镜堪羞。谁念短封难托,征雁虚浮。念夜寒灯火,懒寻前梦,满窗风雨,供断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却悔风流。

  念奴娇

  中秋呈徐叔至

  霁天湛碧。正新凉风露,冰壶清彻。河汉无声光练练,涌出银蟾孤绝。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西厢往事,一帘轻梦凄切。

  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知有愁如髮。此夕常娥应也恨,冷落琼楼金阙。禁漏迢迢,边鸿杳杳,幽意凭谁决。阑干星斗,落梅三弄初阕。

  鹊桥仙

  七夕

  钩帘借月,染云为幌,花面玉枝交映。凉生河汉一天秋,问此会、今宵孰胜。

  铜壶尚滴,烛龙已驾,泪浥西风不尺。明朝乌鹊到人间,试说向、青楼薄幸。

  解连环

  雁空辽邈。衬鱼鳞浪浅,护霜云薄。念故人、千里音尘,正山月朦胧,水村依约。见说瑶姬,拥十二、碧峰如削。倚孤芳澹伫,冷笑岁华,可堪寂寞。

  情多为谁瘦弱。爱吹芗弄粉,斜搴珠箔。自然林壑精神,想回首东风,万花羞落。梦绕南楼,对皓月、忍思量着。但销凝、夜阑酒醒,数声画角。

  蓦山溪

  厌厌睡起,无限春情绪。柳色借轻烟,尚瘦怯、东风卷舞。海棠红皱,不奈晚来寒,帘半卷,日西沉,寂寞闲庭户。

  飞云无据。化作冥濛雨。愁里见春来,又只恐、愁催春去。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题欲偏,琐窗纱,总是伤春句。

  风入松

  老年常忆少年狂。宿粉栖香。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笑舞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

  事随春梦去悠扬。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浪淘沙

  黄道雨初干。霁霭空蟠。东风杨柳碧毵毵。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

  倦客亦何堪。尘满征衫。明朝野水几重山。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四·皎然
  第二十二出 画策·李渔
  卷之二名胜--庙祀·梁章钜
  ◆张承旨翥(蜕庵集)·顾嗣立
  卷十三·杜文澜
  西岩集原序·翁卷
  七言巻五十三·洪迈
  上巳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卷十九·乾隆
  卷三十六·曹学佺
  卷三十三·陈焯
  ●女状元·沈泰
  石屏诗集巻首·戴复古
  卷三·陈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邵桂子·唐圭璋

      桂子字德芳,号玄同,淳安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有雪舟脞。   沁园春   李娶塘东曾   知是今年,一冬较暖,开遍梅花。有一朵妖娆,塘之东畔,东君爱惜,云幕低遮。小萼微红,香腮传粉,把寿阳妆取自夸。谁知道,忽移来秀水,深处

  • 第一折·罗贯中

    (正末赵匡胤引赵普、郑恩、曹彬、楚昭辅常服上,诗云)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这个是幽州赵普,曾参随

  • 卷三十八·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八易静兵要望江南占天第十 【十一首】天之道,为父又为君。清静丽明为顺吉,昏暗阴散缺忠臣,谄佞近王庭。天气赤,荫地一般红。人物尽来如屠血,来兵必战有灾凶,兵败莫西东。 【宋咸淳甲戌七月初六日庚辰酉时,在

  • 卷二百二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七 吕定 怀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僊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余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 山回

  • 卷四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唐庚眉山诗钞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年十四能诗文赋明妃曲题醉仙崖诸作老师匠手皆畏之中绍圣进士为州县官至大观始入为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

  • 卷二·孔克齐

    别业蓄书古人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此言甚好。吾家自先人寓溧阳,分沈氏居之半以为别业,多蓄书卷,平昔爱护尤谨,虽子孙未尝轻易检阅,必有用然后告于

  • 后汉书补逸卷十四·姚之骃

    张璠汉记第一明徳马后明帝马皇后不喜出游未尝临御窓牖【案此与东观记同坤道主静明徳之母仪深矣】张酺张酺事太常桓荣讲论不怠每朝防辄讲于御前以论难当意音动左右【案酺事详见东观记】卢芳芳安定人属国【阙】数千畔在

  • 马枢传·姚思廉

    马枢字要理,扶风..人。其祖父马灵庆,为齐竟陵王录事参军。马枢几岁时父母俱丧,其姑收养了他。六岁时,他能背诵《孝经》、《论语》、《老子》。长大后,他博览经文史籍,尤其善解佛经及《周易》、《老子》义。梁邵陵王萧纶任南

  • 梁周翰传·脱脱

    梁周翰字元褒,郑州管城人。其父梁彦温,曾为廷州马步军都校。梁周翰年幼时十分好学,十岁即能做词。周广顺二年(952),考中进士,被授虞城主簿,但他称病未赴任。宰相范质、王溥认为梁周翰是有名望的人,不应当让他到外地做官,因此

  • 商书·太甲中·佚名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

  • 卷二十三·陆九渊

    卷二十三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明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恐未能有益也。......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之

  • 卷二·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二     宋 陈傅良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自隐至文六君则曷为再书即位君薨既殡嗣子即位於柩前虽踰年恒称子必类见焉而後列於诸侯东迁之诸侯既踰年而即位改元视天

  • 卷四·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四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庄公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陈人杀其公子御寇谷梁传公子而不言大夫公子未命为大夫也其曰公子何也公子之重视大夫命以执公子【执一作视】二十有六年夏曹杀其大夫【左氏无传】公羊

  • 卷五·佚名

    △爱品第三夫人无止观,多欲观清净。倍增生爱着,缚结遂固深。夫人无止观者,如有人不善观染着。身心缠裹不解。于其中间不能思惟善法。是故说曰:夫人无止观。不得至于道。多欲观清净者,或有众生。染着于欲。不染着于结。或有

  • 卷第三十一·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一目录 大鉴下第十七世 &middot; 虎丘隆禅师法嗣一人 &middot;天童昙华禅师(见录) 育王裕禅师法嗣九人 &middot;清凉坦禅师 &middot;净慈师一禅师 &middot;道场法全禅师 &middot;延福慧升禅师(已上

  • 八闽通志·黄仲昭

    福建地方志。明陈道修、黄仲昭纂。八十七卷。仲昭,名潜,字以行,人称未轩先生,福建莆田人。成化进士。授编修,官至江西提学佥事。后乞归专事著述。有《未轩集》、 《兴化府志》、 《延平府志》等。八闽,为福建省别称。

  • 药性歌括四百味·龚廷贤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

  •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佚名

    太上消灾祈福醮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老子称混元上德皇帝,玉皇称昊天上帝。本仪当出自宋后。述科仪,包括卫灵咒、发炉、复炉、三上香、三献、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