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七

吕定

怀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僊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余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

山回宝华阁水遶金锁湾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顔疎钟日夕动老僧林下还天风吹白云悠悠满松关归猿有余悲月明啸空山僊人自何来翺翔八极间手把玉芙蓉吟笑锵佩环歌罢忽飞去千峰堆翠鬟

赴京

太白楼前雨乍收画船挝鼓上皇州肯因离别牵愁思要把勋名事壮游千里关河旗带月一天星斗劒横秋胸中賸有安边策此去应当献冕旒

奉天门朝贺

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僊乐五色云中识圣顔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调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旌旗影动秋风肃鼓角声回夜月高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扈驾

八月秋高战马肥观兵郊外振天威一声凤吹迎鸾驭五色龙文杂衮衣劒戟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彩云飞令严星火诸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班师

紫塞回銮雪正晴王师百万拥连营马嘶大地山河壮旗卷长空日月明龙虎台高千嶂耸凤凰城近五云生圣顔有喜天心顺中外欢闻奏凯声

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鹏程九万扶揺近世界三千指顾低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雪夜

漠漠同云徧海涯晓风寒逼绿窗纱飞扬鳞甲三千界粧点楼台百万家何处妙歌金帐酒谁人清对玉梅花便应石鼎融氷水乌?笼头自煮茶

望岱岳

岱宗东望郁嵯峨万丈僊桥鸟外过秦树千年空老大汉碑终古不消磨天坛夜静垂星斗石磴春深长薜萝记得旧游曾载酒颓然峰顶放长歌

望峄山

极目东山秀色浓紫霄千叶醉芙蓉题诗尚记僊人洞飞佩曾过玉女峰树老孤桐秋露下碑残古篆暮云封何时再醉天门月卧听清风万壑松

登彭城楼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父坟前草树稠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空余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戏马台

据鞍挥指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遶彭城

夜宿甓社湖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僊过佩环借问盂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金陵旅夜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银笺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过小孤山

八月灵槎泝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峰头楼阁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拥金盘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登翠云台

一柱中流亦壮哉分明世上有蓬莱帘开庐阜层层出船泛岷山滚滚来夜冷神龙蟠水府天青僊佩下瑶台闲将玉管吹明月勾引翩翩彩凤回

游匡庐山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彭蠡骤楼船一声长笑来丹壑千丈飞流下碧天洞里楼台无岁月云中鸡犬有神仙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

度大庾岭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斾过南雄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过峡山寺

峡江江上峡山寺落日峰峦翠作堆云拥半空楼殿出天然一幅画图开仙人采药和光洞释子翻经化乐台顾我红尘车马客题诗无暇扫苍苔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晩峥嵘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光揺宇宙花生眼影动栏干酒上顔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游海珠寺

何年神物抱珠游遗向沧浪第一洲五色化成金世界六鳌擎出宝香楼光涵蛟室星辰动影落龙宫日月浮万古团团天地里磬声敲彻海门秋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远游越王台上望南州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蜃家舟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谒金华寺六祖法堂

坐閲人间几百年双趺浑似後来禅空空明镜台前地寂寂红尘境外天风动法林从虎过云生咒鉢解龙眠至今月到层楼上应共祥光午夜圆

右说劒闲吟此三世列祖龙虎上将军吕公遗稿也吕氏出宋丞相正惠公裔其曾孙守袭庆府死金人之难详具宋史中子大理公因徙新昌家焉公固大理公第五孙也讳定字仲安以武显孝宗朝爵至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最贵倨矣吾吕家声赖公籍籍其一时功名富贵邑父老相传赫赫若前日事至其胸罗星斗腹笥经书发为诗歌引商刻羽直登作者之坛则槩乎尠有知者国初族祖从覆瓿中得公遗槁二十八首珍收焉今虽未覩其全书而亦可以想见其为人必忠孝英特有当年岳武穆刘顺昌之风噫若公者武备而兼文事宋人而踵唐音其流风余韵足以传矣余旧曾手摹一编寘之案头兹宰松溪偶简奚囊获此遂付剞劂以永其传读公诗者幸繇一斑窥全豹云裔孙继梗跋

附吕声之【雁山杂咏】

贺太常黄少卿

自从朝奏一封还便整归装问故山剩得清名千载重何妨晩节十年闲惯寻夜雪逵溪路却谢春风朶殿班国史旧编加简讨春秋直笔任诗删

次新邑钱宰黄丞韵

一邑何期获二贤花开满县总翩翩赋诗各出新机锦裕国还饶内府钱槐竹两行公事办丝桐三弄政声传作成和气农家好多稼如云咏大田

过杜潭题曾祖庆源庵

横江灏气欲欺裘木落千林水露洲偶为摉荒投陇亩因而展省到松楸神驹巳应当年兆祥笋还为後裔留寄与老僧勤洒扫庭前橘绿桂香浮

和张主簿喜雪

夜读书窗未觉贫朝看万瓦没鱼鳞飘来灞岸春风絮泻下瀛洲玉斛尘笑我冗怀多夺事羡君清思独凝神遥怜夜月山阴道还有扁舟乘兴人

题南岩寺

谁把长竿钓巨鱼至今蹲石倚空虚蜂房爱向山厓结鸟迹疑从海岛居入座翠岚生昼寂夹川红树照春余任公此去三千载为看芳碑一嘅吁

游石佛寺

金吾不必问行由此去逍遥物外游半坞白云藏宿鹭一声横笛下归牛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丛林四海州为写濯缨疎拙句谁言墨迹至今留

题陈岩庵寄诸兄弟

地接丹邱姥岭赊山盘曲折状如蛇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傍置万家孝悌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

开禧丁卯重过龙门有怀方丈老子

翠屋交空结夏阴征鞍亭午喜登临披开草棘千丛路洗出氷壶一片心禅老还寻江浙去诗家谁作楚梁吟须知珠玉元无踵不惜西风惠我音

谢张漕荐剡

谁人洗甲挽天河玉宇无尘海不波汉使褰帷将命出淮民挟纩被恩多流离岂惮身安集雕瘵亲曾手拊摩惠利才施催召亟其如席未及温何

贺叶司业兼中书舍人

英妙才华四十年山林朝市姓名传何妨万斛横江上不碍千帆过目前我肯尾书干木纸人饶首着祖生鞭金銮何日商风雅伴直能呼孟浩然

寄太湖黄县尉

立顷谈余袂辄分乖离数数异朋羣君如天揭行空日我亦风吹过岭云不许范张同饭黍空慙李杜共论文暌违动涉经年里碁垒诗坛要策勲

与丁抚干

两年肥水喜相逢托契门墙今已重士有祢衡心肯荐侯如雍齿首先封更看谋略称筹幄会见精神坐折冲败走苻坚兵百万围碁别墅意从容

悼止斋陈先生

万里长江发自岷作兴一代有斯人六经疑难言前解千古兴亡笔下陈爱向田间看耜耒肯留天上掌丝纶如公到处镌佳句今日池塘草自春

舒城道中

还辕天作十分晴泻出秋光一派清走笔欲题人到迹扬鞭不住马嘶声顷禾晩熟黄云色篱菊朝含白露英得似渊明便归去候门童稚出欢迎

重阳桐城道中

万古长淮一带流从来战地不容休间关千里军前饷牢落重阳客里秋怅望白衣来送酒了无黄菊与簪头何人早断楼兰首试解君王宵旰忧

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樽同好天风月闲相寄早晩南来有过鸿

西寺留题

白石孤云自在闲红尘一事不相关寺遮翠霭青萝外人到落花流水间欲効锦囊收胜槩惭无玉带镇名山白莲喜结当年社未厌朝来暮便还

题龙翔观

曾到龙翔不记年两峰巍压水中天潮生潮落青芜外人去人来白鹭边四接远游僧万笠重新旧观屋千椽东南送目秋无际隔岸人家问钓船

和黄教授山堂招饮

鼎彛事业未渠休鸥鹭寻盟暂与俦路入芝岩真絶地客延蓬岛尽名流不辞一洗陶巾醉更拟双飞谢屐游谁赏洪都高阁句落霞孤鹜唱渔舟

谢石主簿和章

多君养就大椿年便腹诗书昼欲眠绦阙当年名籍甚白云他日迹飘然千军笔扫人谁敌九转丹成世莫传倦眼功名旁袖手剩看月露出新篇

咏桂花

独占三秋压衆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晩烟苍高枝巳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和王子寛韵

绿荫千重竹清流一带溪子真耕谷口杨震讲关西手摘星辰近名登泰华齐古来公相业谁不起锄犂

春郊

胜日游郊外岚光入眼新桃花开万树又是一年人

山行

山花雨後红野草风前绿浩歌归去来不辱在知足

先春【梅花】

不把春光较後先清香自是压羣妍微酸一点功成日桃李从他逞少年

云锦【桃花】

拥盖难遮万脸红烂然云锦直连空更看雨过新粧洗百媚都含一笑中

紫霄亭二首

半空烟雨有无间碧玉屏开四面山我欲紫霄亭上望吹笙人去几时还

未把浮沤閲世间蓬莱一水隔三山试穷千里登临目望断青山白鸟还

芙蓉

枫叶飘林竹隔墙偏于冷淡逞浓粧天教不趂繁华月要是秋来独耐霜

括苍山行杂咏

微风吹雨湿栏干薄雾笼晴带浅寒一树红梅墙外发谁家美丽倩人看

丹邱道中

夜宿溪头十里村数星渔火照篱门雁山峭絶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缙云道中

缙云通道入皇都花满京城水满湖借问今来丞相府後园人有醉歌呼

右沃洲雁山杂咏此吕氏五世列祖节度公遗稿也公讳声之字大亨为宋宁宗时人博学笃行名重一时所着诗数百篇宋儒龙泉水心叶适为之序大略云新昌吕大亨师陈君举友蔡行之仝升太学壁记名在陈下蔡上二先生既贵公独遗落不偶或戏曰此所谓厄于陈蔡之间也恩授平阳丞再转节度推官诗篇博雅冲旷邑人至小胥皆能诵之叶又作吕丞行深以公官卑为慨陈君举先生为公父修职郎撰墓志为诸昆弟作字说又与考亭朱先生讲学笔札相往还吕氏文献赖之公诗既出当时名人徐宏应镛洎胜国许汝霖国初王节王霖陈东之皆有序赞谓其自出一家机轴与文学政事相表里云刻本传自宋迄今宝藏于家余携至松溪公暇展玩命副墨子录授之梓人俾与龙虎上将军诗并传不朽云裔孙继梗跋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二·彭定求
  江开·唐圭璋
  李铨·唐圭璋
  陈师道·唐圭璋
  第四十七回 访丽君圣旨颁行·陈端生
  第十一回 华堂客佩紫衣朱·陈端生
  楔子·萧德祥
  楚昭公疎者下船·臧懋循
  端平诗隽卷四·周弼
  谷城山馆集卷九·于慎行
  五集卷五·乾隆
  四集卷十一·乾隆
  卷210 ·佚名
  卖萝卜人·刘半农
  高适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云樵唱集卷二·王恭

    (明)王恭 撰○歌行赋髙漫士适安堂题于方壶所寄画小隠翻成大隠媒终南捷径近蓬莱君家草堂独萧洒半占峯南松际开草堂松际秋声里四壁清晖映乌几卷幔朝眠日出髙野鹤孤云祗如此孤云野鹤澹忘形嬴得丘园养性灵飞腾未应郎官宿嘉

  • 半夜深巷琵琶·徐志摩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啊,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

  • 类书与诗·闻一多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的把“江左余风”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

  • 卷一百三十二上·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二上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上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昔别如飞蓬飘荡随所适那知十六载巵酒对今夕渺然思旧游间不容一息百年讵几何会合难屡得复古君子人志行重金锡皎如百链

  • 花蕊诗钞·吴之振

    费氏口占答宋太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宫词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绕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九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六十八·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二月。癸亥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辰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皇懿旨、御史赵炳麟奏、请定教育宗旨一摺。学术人心。关系至大

  • 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八月。壬寅。谕内阁、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自开埠通商以来。中外一家谊应不分畛域。即如各国教士之在内地者。晶■宜经谕令各地方官实力保护。不啻三令五申。各省

  •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佚名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经筵讲官 太子太保 议政大臣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领阁事 管理吏部、户部三库事务 领侍卫内大臣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 诚谋英勇公臣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刘展之叛唐肃宗上元元年冬十一月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皆领淮西节度副使铣贪暴不法展刚彊自用故为其上者多恶之节度使王仲舁先奏铣罪而诛之时有谣言曰手执金刀起东方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展

  • 杨公则传·姚思廉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父亲杨仲怀,宋泰始初年为豫州刺史殷琰的部将。殷琰反叛,辅国将军刘面力讨伐殷琰,仲怀力战,死于横塘。公则随父在军,年未弱冠,冒死闯入阵内抱尸号哭,气绝良久,刘面力于是命令归还仲怀的首级。公则把父

  • 郑孝穆传·令狐德棻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匠郑浑的十一世孙。祖父郑敬叔,曾任魏国颍川、濮阳郡守,又任本州中正。父亲郑琼,任范阳郡守,追赠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郑孝穆自幼谨慎宽厚,以清和简约自守。不到二十岁时,就广泛阅读经史

  • 卷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一选举考童科宋度宗咸淳二年七月礼部侍郎李伯玉言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穉良心诏自咸淳三年为始罢之自宁宗嘉定十四年定童子科岁取三人之制至是罢仍诏须卓絶能

  • 卷第十六(附高僧神僧传)·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六(附高僧神僧传) 昭觉丈雪 释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青城竹浪 彻生 编 道因 濮阳侯氏子。禀祜居醇。含章纵哲。覃吁之岁粹采多奇。髫齓之辰殊姿特茂。孝爱之节。慈顺之风。卒志于斯。年甫

  • 卷上·济悟

    鹤峰悟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上震等编升座住嘉禾濮镇龙潭福善禅寺进院日佛眉和尚洎绅衿檀护设斋请升座。师挥拂子云。一生难避者此也。尘中作主者此也。有时丕振其风。人天不得不惊。有时一合其相。凡圣无欠无余。释

  • 药性切用·徐大椿

    本草著作。6卷。旧题清徐大椿(灵胎)撰。该书将《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书内容再加编排,每药数据,简述性味归经,功效宜忌。其学术思想、撰述风格均与徐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迥异,实非徐氏之作。此书被收入《徐

  •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佚名

    十四卷,尊者胜友集,唐义净译。集萨婆多部之戒律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