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三

元 陈镒 撰

五言律诗

溪上晚步

散步斜阳外独行无与期鱼梁秋水落沙树夕云欹人事有闲日溪流无尽时悠然心景会盘礴得归迟

送孔鲁茂録事解官归永嘉

到老心常赤先忧髪易苍纪纲吾道重风节古人方山驿黄花雨江村乌桕霜孤帆又东去离恨满沧浪

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

细字看三藏明心閲大千受衣岩下寺卓锡涧南泉一峡清风远双峯白月圆灯灯传祖印自有雪堂禅

登善庵访张贞居外史不遇

窈窕湖山外延缘土径斜青林多佛屋白壁半人家鹤出云无侣梅寒雪未华令人惜清兴囬首望烟霞

次韵周子符过访二首

十里山川隔相过岂偶然浮云怀往事逝水叹流年径窈存松菊池平散芡莲开轩风日静共咏白云篇地僻景幽甚居安道自然饮泉甘胜乳种树老忘年生意自家草清香君子莲一尊延素月不愧北山篇

宜晚楼

楼小偏宜晚凉飈在曲棂月生沙觜白烟着树头青一壑藏灵籁羣山入画屏凴高无尽兴醉目豁然醒

早程

野日荒荒上岩花的的明水浑羣鹿过林静独禽鸣夜雨催农事春风厚客情肩舆堪坐凭诗兴等闲生

访隐者

偶然来访隐山崦有幽居日下看蒸药风前伴閲书竹光青满坞水色緑循除应笑尘中客终年几覆车

江村

景物佳如此游观意自如白云生岛屿红日下村墟水阔渔歌远天长鴈影疎偶同江叟语端欲此移居

晚泊

日落江村静风恬潮水平覉怀苦寥落岁事况峥嵘崕臈梅花白沙寒雪片明一杯篷下酒不放客愁萦

钱唐送友人之维扬

潇洒一尊酒江楼得共倾相逢俱是客离别易伤情树色迷春緑云光拂晓晴还思拄帆处淮海正潮生

次韵晚步

闭门春欲尽偶出惬幽寻桑叶人家晚桃花涧底深看云闲倚石听瀑懒擕琴萧瑟青林下岚霏满一襟

客旧馆

曾作芜城客重来又五秋鱼盐河上市箫鼓竹西楼地暖梅花发天寒江水流依然风月好且复寄优游

次韵访灵泉上人二首

携诗访禅老地僻景途幽红叶千林晚黄花一径秋崕云低屋角涧水落矶头渐扫江湖迹相从话旧游山径来云气烟林变晚容偶然成独出且喜得相逢此兴知谁会常时悔自慵长吟破寥閴凉月上高松

次韵村居

寂寞三家市龙锺七十翁相逢说生理自诧得农功雉雊来牟熟蚕登桑柘空时平人意乐邀我一尊同

再游西峯寺

西峯清浄地墖下有僧居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客至

客至衡茅下晴暾破晓新径花红半堕门柳緑初匀市远盘无馔村深酿颇醇呼儿具蔬笋聊尔见情真

林亭小酌

林亭多晚趣尊酒写清欢山近云侵座溪虚月满阑张琴深竹润拂石古苔寒自足成吾隐逍遥寄鶡冠

次韵游城东屠苏

寻僧朝偶出还似厌尘劳氷涧泉声细霜林树影高倦行聊解屦小坐暂旋袍且喜逢支遁酬诗染兎毫

旅怀

风雪岁将晚客行犹未休山前沽浊酒江上发孤舟杳杳飞云远栖栖去雁愁归欤是何日生理在林丘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冷泉涧

荦确山中径徐行暂卸鞍藓青粘屐冷松翠滴衣单石窦留云湿岩泉泻月寒语来天已夕归步向盘跚

次韵道元上人岁晚二首

山踪迷落叶天气正深冬崖雨添寒瀑溪云向晚舂客凭临水阁僧叩隔林钟倚杖无余事招猿下碧松地偏人迹罕境寂自无譁云湿松窗砚风清竹屋茶石梁融雪液山沼落泉花臈近寒梅发相看髩易华

病起述怀二首

居闲无世虑块独守吾庐病起方除药行来暂閲书秋花慰岑寂老髪任萧疎何事驰駈者无心赋遂初溪边成小隐竹里结茅庐养鹤忧无料盟鸥喜有书山深寒到早门静客来疎风俗饶淳朴游心太古初

次韵荅杨文学

江湖成久客归思忽然生富贵非吾愿交游亦世情头颅今已老生计尚无营一舸沧洲外梅花兴自清

武陵送友人之维扬

西淛同为客维扬子独游持杯酌别酒挂席促行舟夜月千灯市春风十里楼琼花正堪赏到日却迟留

丙戌元旦客中

开门春满室旅况尚凄凉椒柏迎新岁萍蓬在异乡历头忘检閲贺客少迎将独有高堂念今晨阻奉觞

重游南明山佛日寺

重到南山寺清凉一壑风慧光明佛日梵语隐天宫岩洞留云在池泉与海通三平人去後石虎势穹窿

次韵叶子西

万山秋欲尽邂逅古城中霜径寒花晚风林落叶空笑谈情自厚酬和句难工明日还分手看君马首东

次韵春夕旅怀

此身同倦翮暂托一枝安山近春常雨溪深夜更寒灯花频剪落香篆暗烧残明日寻归路松隂满石阑

次韵郊居

细水黄泥路空山白板门一身安畎亩万事信乾坤架上旧书满瓮头新酒浑小儿能采药粗可给晨昬

饯别杨贯道山长归钱唐

杨生别我去故国在天涯野店投鞭早江系?迟行装无长物吟卷有新诗留取怀中橘还家慰母思

己丑九月抵金华旅馆和旧题诗韵

冉冉岁华换悠悠道路长老来兼病肺秋末尚殊方池水荷衣尽林霜橘子黄故园何日返已负菊花觞

旅愁

莽莽深春雨江花落渐多客舟偏阻滞兵甲屡经过深逝鱼惊槮高飞鸟避罗伤怀逢世乱吾道竟如何

次韵同友人宿山家

偶然逢故友擕手玉山西涧水穿林响崕云压树低东风楝花老落日子规啼共宿松窗夜篝灯和旧题

赠常悦道

老年豪气在衰髪已盈簪时扫先亲墓难忘孝子心奚囊兼贮易行李只擕琴莫问穷通事相逢酒满斟【亲墓在吾里】

题悦道预挽诗卷

达人穷至理视死即如归且愿此身在何忧生事微卜茔垂後计学道觉前非羡尔超然者令人早息机松阳学舍读张修撰诗因用韵述怀二首

冷官无一事诗思日来添幽鸟闲窥沼游丝静挂檐煮茶然小鼎看竹卷疎帘无怪居连市盘飡味可兼门深无俗轨春晚緑隂添竹色侵衣袂松花拂?檐清风自开户明月忽当帘况有佳山水真成吏隐兼

次韵友人移居二首

知尔因离乱移家住白云已逃狼虎患且友鹿麋羣消日惟凭酒伤时懒着文从今成小隐荣辱两无闻强饮心先醉狂歌兴易阑登楼忆王粲闭户学袁安柏叶岁新改梅花春尚寒何时定相访剪烛话艰难

午溪集卷三

猜你喜欢
  ●卷一·陈诗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夫之
  第四出 寄扇·李渔
  ◆林学士泉生(觉是集)·顾嗣立
  卷二十四·馀编二·冯金伯
  第四折·郑光祖
  甲集第四之下·钱谦益
  二集卷十八·乾隆
  乾坤清气卷一·偶桓
  原序·纪容舒
  卷五百二·佚名
  卷三十五 【宫掖】·陈衍
  山中·徐志摩
  日涉园集巻十·李彭
  ●渔阳三弄·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挽李幹人·徐志摩

    李长吉赴召玉楼,立功立德,有志未成,年少遽醒蝴蝶梦;屈灵均魂报砥室,某水某邱,欲归不得,夜深怕听杜鹊啼。李幹人,名超,是徐志摩上中学时的同学,去世时尚未毕业。这是作者为他写的挽联,载于1942年5月杭州一中校刊《友声》第二期。

  • 难忘·徐志摩

    这日子——从天亮到昏黄,虽则有时花般的阳光,从郊外的麦田,半空中的飞燕,照亮到我劳倦的眼前,给我刹那间的舒爽,我还是不能忘——不忘旧时的积累,也不分是恼是愁是悔,在心头,在思潮的起伏间,像是迷雾,像是诅

  • 卷九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东臯诗钞戴敏字敏才号东臯子复古之父乾道间人平生不肯作举子业独以诗自适终穷而不悔且死复古方襁褓语亲友曰吾病革矣而子幼诗遂无传乎太息而卒语不及他其笃好如此遗稿

  • 卷五百一 列传二百八十八·赵尔巽

      ◎遗逸二   李孔昭单者昌 崔周田 刘继宁 刘永锡彭之灿 徐枋戴易 李天植 理洪储 顾柔谦子祖禹 冒襄陈贞慧 祁班孙兄理孙 汪沨 余增远周齐曾 傅山子眉 费密 王弘撰 杜濬弟岕郭都贤陶汝鼐 李世熊 谈迁   李孔昭,

  • 大事记续编卷一·王祎

    汉孝武皇帝征和四年春正月帝幸东莱欲浮海求神仙羣臣谏弗听大风海涌而止【以通鉴目録稽古録修】二月丁酉雍县无云如雷者三陨石二【以本纪修】三月帝耕于钜定【以本纪荀悦汉纪稽古録修】解题曰武帝一纪征伐宫室祭祀诗乐

  • 卷之一百零五·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十二月。甲戌朔。以牛录章京黑勒布、为兵部理事官。  ○升河南河南道参政朱衣助、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广东提学道副使钱朝鼎、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山西冀宁道参政王舜年、为江西按察

  • 一一○一 直隶总督刘峩奏奉旨送往文津阁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折·佚名

    一一○一 直隶总督刘峩奏奉旨送往文津阁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折【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五十年五月初八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奏明事。窃照前准武英殿修书处咨会,奉旨送往热河文津阁陈设四库全书,奏明于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西晋之乱【贾氏 诸王 胡羯江左中与附】魏元帝咸元年 初晋王娶王肃之女生炎及攸以攸继景王后攸性孝友多材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炎晋王爱之常曰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炎立髪委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刑法略【六】赦宥【臣】等谨按郑志刑法略所述赦宥凡大赦曲赦?置不録盖以历朝赦令繁多难於枚举故从简略我朝刑法协中毋枉毋弛列圣以来恭遇庆覃大典或逢水旱偏灾则必有德音下逮以施法外之仁

  • 卷五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九选举考【十三】考课【臣】等谨按虞书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周官六计弊羣吏以亷为本重有守也汉法刺史以六条察二千石唐以四善二十七最课其属分九

  • 卷第三十五·佚名

    亲王十就学建资善堂诏大中祥符元年二月甲午朕利建元子。肇开懿藩。将崇乐善之规。式务从师之教。眷惟丹禁。夙敞清都。就兹曲密之廷。以为弦诵之地。其元符观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命如京副使、入内押班周怀政

  • 卷五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六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给舍上上太宗论封駮故事    柴成务臣等昨奉敇命差臣等同知给事中事制敕如不便依故事封駮臣等寻检会到门下省故事并合起

  •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吕思勉

    第一节 政体古者一国之主称君,为一方所归往者称王;战国之世,七雄并称王,加于王者则称帝;已见《先秦史》第十四章第一节。故赵高弑二世,欲使秦去帝号复称王;诸侯之相王,亦尊楚怀王为义帝也。义帝仅据虚名,实权皆在霸王,盖放东周

  • 传第二章·王夫之

    君德可言新,于民不可言明。&ldquo;明明德于天下&rdquo;,固如朱子所云&ldquo;规模须如此&rdquo;,亦自我之推致而言,非实以其明明德者施教于民也。新则曰&ldquo;作新&rdquo;,则实以日新之道鼓舞之矣。 明是复性,须在心意知上

  •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上·玄沙师备

    光化三年岁次庚申 参学小师智严集师上堂。示众云。你诸人还委得清净本然性相般若智海也未。若未委得。只如诸人相聚在此。还见面前青山么。若道见。且作么生见。若道不见。青山作么生说不见。还会么。诸上座。只是你

  • 哈弥野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五卷五回。题“东岳道人编演”。东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中后期。现仅存清抄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在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有个人皮国,国王哈弥大王,令文武众臣选取一个品貌

  • 注大乘入楞伽经·佚名

    佛典注疏。唐宝臣撰。十卷。是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的注释书。据作者自序称,此书集前此诸译本之注疏解本经。注文先释经题,次释经文。释文将十八品科为三分:初品“罗婆那王劝请品”为序分;问答品至偈颂品凡十

  • 菩提资粮论·龙树

    六卷,龙树菩萨造,自在比丘释,隋达摩笈多译。明般若波罗密为菩提初资粮,布施波罗密为第二资粮,次明持戒、忍辱、精进、禅那、方便、愿、力、及智。次明慈、悲、喜、舍,及五悔胜行,勿于他菩萨起瞋心,勿谤所未解甚深经,善修三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