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後传卷二     宋 陈傅良 撰

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自隐至文六君则曷为再书即位君薨既殡嗣子即位於柩前虽踰年恒称子必类见焉而後列於诸侯东迁之诸侯既踰年而即位改元视天子非周制也【啖说非是】自隐至文六君唯桓文书即位则亦唯桓文书锡命是不特类见之礼废虽请命亦废矣成公以後皆书即位而无锡命王室区区所以感讽诸侯之意不复讲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取许田则曷为谓之以璧假郑伯之辞也公羊氏曰为恭也春秋之初诸侯之为恶必有辞焉以自文郑伯以璧假许田齐侯郑伯如纪单伯送王姬筑王姬之馆于外皆善辞也夫子伤周之敝曰利而巧文而不慙於春秋着其事所以见王化衰风俗日趋於变且以?明郑庄之欺也爱段之辞立许叔之辞劳王问左右之辞足以祸五世矣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有传并公羊传】

华督则曷为但称督隐桓庄之春秋凡贼皆名之及其大夫孔父言不杀孔父则不能弑其君也牧息书及以尊及卑也督先杀孔父而後弑君书及则并也左氏得之死节人臣之极致也春秋贵死节虽太子不书【据传卫甯喜杀太子角楚比杀太子禄】必大臣也然後书大臣谊与其君存亡者也虽大臣也苟不能与其君存亡则亦不书是故晋栾书中行偃先杀胥童而後弑君不言及楚商人先杀鬭勃【子上】而後弑君不言及死节人臣之极致春秋重以予人也孔父嘉不名命大夫也

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会未有言其所为者其曰成宋乱弑君之祸接迹於天下於是焉始也向也合五国之君大夫以定州吁而州吁讫於讨今也合四国之君以立华督督遂相宋庄弑君之祸接迹於天下四君为之也春秋之褒贬至於变文严矣向也五国之君大夫书之复书之终春秋仅一再见焉以变文为犹未也而直言其所为舍此无复见者矣虽然有孔父焉则东迁之初国犹有臣子也是故华督但名之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於是宋以郜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则其书取何蔽罪於鲁也春秋严义利之辨苟以为利一以取书之是故郜鼎赂鲁也济西田赂齐也书取而已矣齐侯连五国之师抗王子突而纳卫朔则书曰来归卫俘非取之者之罪矣

秋七月?侯来朝蔡侯郑伯会于邓

传曰始惧楚也

九月入?

内恒言大夫帅师但曰入?何唯桓师非君将皆不言大夫桓师非君将则曷为皆不言大夫桓以大夫弑隐而後立故桓师非君将则其大夫专也【杜谔削公以着贬】

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有传】

始至盟也【说在十六年至伐郑例说在章指】

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胥命者交相命也相命也者相推长也诸侯不禀於天子而私相命於是始子颓之乱虢公郑伯胥命於弭不书以其谋王室也非王事也而胥命是相推长而已矣於是齐僖称小伯黎之臣子亦以方伯责卫宣桓文之事其所由来者渐矣【本薛氏】

六月公会?侯于郕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翬如齐逆女【有传】

翬何以得称公子大夫有好事於诸侯则各从其称无讥焉尔是故讥但称翬无讥则从其恒称为公子翬讥但称忽无讥则从其恒称为世子忽隐薨不地乱臣贼子之狱具矣则曷为书翬如他大夫翬弑隐而相桓鲁臣子无讨焉则固书翬如他大夫也桓立尚童年也於是长矣而相翬如故是德翬也德翬则是桓弑隐桓罪着矣名宰渠伯名邓谷之君春秋有以断斯狱矣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有谷梁传】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有年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有传说在章指】

周大夫不名名宰渠伯聘桓也王人未有书官者於是特书宰有聘桓者矣【据家父齐弟年】必宰自为使而後贬贬其甚者也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有谷梁传】

夏齐侯郑伯如纪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公羊谷梁有传】曰仍叔之子非见大夫也微者虽王人不书此何以书桓罪着矣再聘不可以不录也

葬陈桓公城祝丘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王师不书书伐郑伐郑不服也伐郑不服而後王命不行於天下尝战矣而不言战尝败绩矣而不言败绩讳之也春秋之初王室多讳辞其曰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尊王也春秋之法有天子在则其诸侯称人有诸侯在则其大夫称人【据隐四年蔡卫僖十八年卫邾之类】东周之不竞郑庄公为之也庄公相平王王贰于虢至于交恶平王崩四年而郑始朝桓於是郑虢相桓为左右以王命讨宋不庭而合齐鲁之师于中丘入宋又入许鲁翬之相桓也宋督之相庄也郑有力焉王夺其政而遂不朝王固有以失郑矣自将以讨郑讨郑而克是仲康之师也春秋可以无作而战焉王卒大败故曰伐郑不服而後王命不行於天下

大雩螽冬州公如曹【有传】

六年春正月寔来【有传】

以为来朝则非朝也来奔则非奔也但曰州公来则疑於祭伯故书曰州公如曹春正月寔来是不复其国之辞也春秋之修辞谨矣古者君去其国大宰取羣庙之主以从而托於诸侯曰寓公先王所以通不得已也州公如曹寔来纪侯大去其国不书奔通不得已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曰蔡人杀陈佗是讨贼之辞也佗之罪不着於春秋曷为以讨辞书之佗杀太子免而自立者也然则佗之罪曷不着於春秋陈侯鲍卒公子与太子争立犹两下相杀而已矣两下相杀不道【本谷梁例】两下相杀不道则其讨之何以庶孽乱正统如定何勿讨也书杀免则疑於齐荼不书杀佗则疑於晋重耳春秋之修辞谨矣是故佗尝逾年矣不成君而蔡人虽微得书人

九月丁卯子同生

生子不书【据子般子恶】此何以书志庄公之不能为子也桓公不良死於齐而不怨文姜之淫诗人所为赋敝笱载驰猗嗟也而不耻生十有三年而立三十有五年而文姜薨制於其母必齐女也然後娶而不悔庄公不足以为人子矣故其年不可以不志也

冬纪侯来朝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有传】诸侯不名爵从其爵未爵称字【据邾仪父简叔】必微不能自通者也而後名之【据郳黎来介葛卢】未成君名之【据郑忽曹羁】卒名之失国名之【据郑伯突卫侯朔之类】尝失国矣虽复入归亦名之【据卫侯郑曹伯襄】舍是无名道矣而名之者贬也名邓谷之君朝桓也古者邻国世相朝鲁在泰山之下邓谷在方城之外两君之好不相及人而亟朝桓有朝桓者矣【据?侯纪侯】必若邓谷而後贬贬其甚者也【公羊失地之君谷梁失国也皆非案左氏传桓九年巴子告于楚请与邓为好庄六年楚子伐申过邓析侯享之十六年灭邓不见失国事迹○失地之君不曰来朝苟有出者如卫侯朔奔齐谭子奔莒是也苟有来者如郕伯来奔州公寔来是也】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天王使家父来聘夏五月丁丑烝【有公羊传】

秋伐邾

但曰伐邾何桓师非君将皆不言大夫

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逆后六书非公卿也而後书是故原庄公逆惠后于陈不书【事在前十八年】召桓公逆定后于齐不书【宣六年】则祭公何以书后妃母仪天下而以遂专之也祭公不称使则王者有成命也王者有成命而以遂专之是故书遂始於此凡遂讥也莫甚於逆后罪祭公且罪鲁也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后归不书【据传庄十八年陈妫传例非是说在章指】此何以书详纪事也后妃母仪天下以为天地社稷宗庙之主俄而宗国亡焉是不可不详也诸侯逆称女至称夫人尊夫人也天子称逆后归称季姜尊王也

夏四月秋七月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有谷梁传】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有传】

鲁自中丘之盟於齐郑未有异也於是齐郑谋纪会于成纪来谋齐难也而会卫弗周其曰来战于郎薄鲁之罪也

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此郎之诸侯也曷为战称君盟称人凡一役而再见者但人之畧之也犹曰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莫适为主则人自为盟而已矣郑败王师齐灭后之母家而卫亦抗子突以自立其无王甚矣自有参盟莫甚於恶曹略之也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秋七月葬郑庄公

春秋之初罪莫甚於郑庄宋鲁齐卫次之而父子兄弟之祸亦莫甚於此五国者庄公卒高渠弥杀世子忽齐人杀子亹傅瑕杀子仪国乱者二十年鲁隐公弑宋殇闵相继弑卫桓公弑宣杀汲夀而立朔国人黜朔而立黔牟齐襄公弑雍廪杀公孙无知小白杀子纠是可为不臣者之戒矣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

祭仲足何以不名命大夫也祭仲以大夫专废置君者也以大夫专废置君则曷为从其恒称而不名春秋之襃贬名号不足以尽意则见于辞书曰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斯其为辞也详矣则从其恒称不名可也

突归于郑

出非其罪归罪也则但书归凡归皆讥也凡归讥也莫甚於突故弗系之郑归未有不系国者突庄公子也而弗系之郑以为是簒郑也【据小白阳生称齐去疾展与称莒皆争国也唯突弗系之郑赤弗系之曹则簒辞也】

郑忽出奔卫【有谷梁传】

郑忽何不能为子也身为冢嗣而废立自权臣不可以言子矣是故书奔始於此州公如曹纪侯大去其国未可以言奔必若忽而後可以言奔尔虽然奔君未有言故者於是特言故犹愈於自取也

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柔者何以大夫会诸侯盟於是始也故贬之【内大夫可以会外诸侯谷梁例不侔】至公子结不贬矣【事在庄十九年】

公会宋公于夫锺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会?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

再书日日卫晋之卒也於以见春秋之有日例也春秋之日例莫谨於崩卒以往日赴则书往日以来日赴则书来日再赴则亦再日之舍卒而称日皆大事也是故非日辞必战也弑君也灭国而执杀其君世子大夫也则日之会不日会有盟焉则日盟有灭焉则日灭侵伐不日入之则日入溃之则日溃围不日灭之则日灭宜日而不日者不得日也凡日必甚之也是故公即位不日日定公夫人至不日日哀姜诸侯奔不日日卫侯衎入不日亦日卫侯衎执不日日鄫子外灾不日日宋卫陈郑外败不日日顿胡沈蔡陈许皆甚之也非甚之也者而称日则天变也郊荐之事也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此公及郑伯也曷为前称君後称师【本杜谔】略之也一後而再见者但人之用衆焉称师於是欲平宋郑期岁之闲会于折于夫锺于阚于谷丘于虚于龟而宋辞平遂舍宋而会郑师以伐宋战焉战不言伐【公羊氏例】战而言伐有不与战者也【据僖十八年宋曹卫邾伐齐宋及齐战而曹卫邾不书哀十一年公会吴伐齐齐及吴战而鲁不书】未始有不与战者而亦言伐则甚伐者也曰战于宋薄宋之罪也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已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有传】

三月葬卫宣公

凡君在丧恒称子【据僖九年宋子二十五年卫子定四年陈子】卫宣公未葬则其称卫侯何不以居丧之礼出也卫朔宋固【成三年】陈溺【襄五年】犹踰年也郑费【成三年】未踰年亦曰郑伯甚矣春秋之法苟在丧也未踰年不成君是故卫戴公不书卒郑忽曹羁之奔也但书名此亦未踰年也而自称卫侯吾从而志之无改焉何也以其不成君则春秋不可以弗辨苟继世矣则春秋弗辨也从而志之徒见其悖礼焉耳故凡春秋辞从主人皆实录而已非修春秋之辞也

夏大水秋七月冬十月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氷夏五【谷梁有传】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公羊谷梁有传】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伐未有言以者则其言以何用诸侯之师於是始也东迁之後诸侯虽会伐非一国之志也非一国之志也则会者序爵而已矣【据隐四年伐郑十年伐戴桓十五年十六年伐郑十七年伐邾皆先宋】虽主兵也而小国序大国之上【据隐五年邾郑伐宋庄五年齐宋伐卫】亦非一国之志也以一国而用诸侯之师於是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有以一国而用诸侯之师者矣书以此伯之所由兴也伯者之令行於天下自是无书以者书以者必中国用外域者也【据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师定四年蔡侯以吴子】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有传说在章指】三月乙未天王崩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五月郑伯突出奔蔡奔君未有无故者郑忽尝言故矣於是祭仲专郑厉公与雍纠图之祭仲杀雍纠而後奔则其但言奔何以是为自失国也春秋之法苟其道足以失国虽有权臣亦以自致之文书之是故郑祭仲杀雍纠而突出卫孙林父杀子蟜子伯子皮而衎出燕大夫杀外嬖而款出书奔而已矣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忽尝不称世子此其加世子何从其恒称也以其失国也不称子以其归国也称世子春秋无加损焉正其名实而已矣不称郑伯以是为终失国也春秋无二尊苟失国虽见杀不书是故郑无昭公晋无怀公【称世子以正忽之反正以反突之不正】

许叔入于许

出罪也入亦罪也则悉书之【据郑良霄宋鱼石晋栾盈之类】出非其罪入罪也则但书入【据齐小白阳生莒去疾之类】凡入皆讥也凡入讥也则其曰许叔何以是为宜入也昔者齐郑鲁三师入许许庄公奔卫郑人以许东偏奉许叔而使其大夫获处许西偏许无君者十有五年忽突之乱於是叔始得许若许叔可谓能复庄公之宇矣是故入未有书字者虽公子也弗谓公子此其曰许叔所以别有罪也叔不书字则疑於齐小白阳生莒去疾

公会齐侯于艾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朝未有书人者旅见非邦交之旧自参以上甚矣凡朝不胜讥莫甚於自参以上是故贬人之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

纳厉公也会伐会盟会救会侵皆前定之辞也未前定则书会于某而後伐【宣元年棐林定四年召陵同】会于某而後盟【重丘】会于某而後救【牡丘】会于某而後侵前定同欲也未前定继事也【谷梁地而後伐疑辞也】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始至伐也凡至危之也隐行不至桓至盟戎而已庄之适齐皆至之桓文有诸侯之事苟不得意则书至【桓至牡丘文至围许】讫於断道而後不至者鲜矣成之琐泽襄之鄬之戏之役仅不至焉耳昭定之世无不至者哀或不至至会吴伐齐至黄池之会皆危之也是故夫人不至至出姜大夫不至至季孙意如叔孙婼

冬城向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此卫人立公子黔牟而後奔则其但书奔何以为自失国也春秋之法苟其道足以失国虽有簒公子亦以自致之文书之是故卫人立黔牟而朔出蔡人立东国而朱出郕人立君而朱儒出书奔而已矣春秋之初人犹有让心也鲁隐之奉其弟轨也宋穆之舍其子冯也卫汲夀之不爱其死以立朔也则皆让千乘之国者也俄而鲁宋弑祸起卫亦废置君焉而诸侯相与成三国之乱於是翬相鲁桓督相宋庄卫朔拒天子之师而自立春秋於是为乱臣贼子作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出罪也归亦罪也则悉书之【据陈黄楚比之类】出非其罪归罪也则但书归【据郑突曹赤之类】凡归皆讥也凡归皆讥则其曰蔡季何以是为宜归也蔡桓侯卒无子蔡人召季於陈而立之是故归未有称字者虽公子也弗谓公子此其曰蔡季所以别有罪也季不称字则疑於郑突曹赤

癸巳葬蔡桓侯及宋人卫人伐邾冬十月朔日有食之【有传】

自文以上日食有不书日者自文而下皆书日是故曰桓庄之世多阙文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内讳弑书薨不地其曰公薨于齐所以别弑也是故弑贼不讨不书葬见杀于他邦虽讐不复书葬【本谷梁】可以考春秋责臣子之葬矣

丁酉公之丧至自齐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见杀於他邦虽雠不复书葬

 

 

春秋後传卷二

<经部,春秋类,陈氏春秋後传>

猜你喜欢
  题春秋经传辨疑后·童品
  凡例·钟泰
  卷九·沈棐
  礼记析疑卷三十九·方苞
  群经补义卷三·江永
  卷四十四·康熙
  车舝·佚名
  卷六·敖继公
  政经·真德秀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戴圣
  卷六·佚名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五·唐慧琳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佚名
  重刻禅关策进后序·祩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六·彭定求

        卷296_1 【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张南史   南楼渚风起,树杪见沧波。稍觉征帆上,萧萧暮雨多。   沙洲殊未极,云水更相和。欲问任公子,垂纶意若何。   卷296_2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见寄】张南史   秋日金

  • 卷六·沈德潜

    徐祯卿祯卿字昌穀,吴县人。弘治乙丑进士,官国子博士。迪功诗,大不及李,高不及何,而丰骨超然,故应鼎足。朱锡鬯云:&ldquo;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大复是也。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不尽无,空同是也。人所应有不尽有,人所应无尽

  •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崇儒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甲辰赐衍圣公孔彦缙

  •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黄士衡

    话说楚汉两军在广武地方相拒数月,汉兵早得敖仓,粮食丰足。楚兵远道运粮,又不时被彭越引兵截击,以致军饷缺乏,项王几次搦战,汉兵坚守不出。项王心想:“我兵食少,利在速战,似此长日相持,如何是好?”正在寻思无策,忽然念起:“太公、吕

  • 桐阴委羽·胡兰成

    桐陰委羽李义山诗:&ldquo;溪山十里桐陰路,雏凤清於老凤声。&rdquo;我爱它比西洋文学里的《父与子》更有与人世的风景相忘。《舆地志》里尚有委羽山,云是千年之前,凤凰曾来此山,栖於梧桐,飞鸣饮水,委羽而去。如今我来写我父母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五 会见亲属·溥仪

    人民可以宽恕,问题在于自己能否“做个正经人”——我从这次参观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还不只是这一个道理。从前,就是在开始参观的那天,我还用旧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政府同群众的关系,认为任何政府同人民之间都没有书上所说

  •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孙中山

    或曰:&ldquo;诚如先生所言,今日文明已进于科学时代,凡有兴作,必先求知而后从事于行,则中国富强事业,非先从事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按以先生之新发明&lsquo;行之非艰,知之惟艰&rsquo;,又按之古人之言&lsquo;

  • 卷九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七雍正八年八月上谕十八道初三日奉上谕前闻直隶地方有被水之州县朕心轸念已星遣侍郎副都统等分路前往蠲赈兼施兹据署督唐执玉奏称各属被水情形消长不一有上谕所及之处而水势实已

  • 卷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二国用考赈恤宋宁宗庆元元年正月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初闽人生子多不举高宗绍兴中朱子请立举子仓孝宗乾道五年三月诏福建路贫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十六恩赉三【加恩臣僚】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以万寿覃恩诏给内外大小各官新衔封赠文官在亰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各送一子入监读书其余文武官各加一级现在论罪者除大计军政

  • 卷二十·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阳货阳货欲见孔子章 按叙此章者只孔子不见一语括尽通章大防可以时亡自可以涂遇可以涂遇自可以互相问答孔子自是孔子阳货自是阳货即谓货未尝见孔子可即谓孔子始

  • 卷二十·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 孟子【下之二】 离娄章句下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後也千有余岁得志

  • 卷四十三·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四十三    元 郑玉 撰哀公 公名蒋定公之子敬王二十八年即位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报柏举也里而裁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蔡人男女以辨使

  • 幸偶篇第五·王充

    【题解】本篇主要阐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一切好的结果都具有侥幸性和偶然性,所以篇名“幸偶”。王充在本篇里,用各种事例反复说明,人和万物“遭祸福”都是因为“有幸有不幸”,“有偶有不偶”,就是说,都是偶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尔时除盖障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得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若得彼者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相应。即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解脱门见涅盘地。贪

  • 通玄百问·佚名

    玉溪通玄庵圆通大禅师设问摩诃菩提兰若万松和尚仰答龙严林泉老人颂华亭生生道人梓问。行玄犹是涉崎岖。如何是平坦处。答。东西南北。颂。东西南北。侵天荆棘。没足石人。不消劳力。更须透过那重关。自在纵横方脱缠。

  • 語錄卷下·铁壁慧机

    慶忠鐵壁機禪師語錄卷下嗣法門人燈來編機緣問鐵書記大地是箇紅爐書記向那裡安置記云桐柏山與龍屋撕結師云嗄。師問雙松昔日潤侍者如何是侍者事松云與和尚過杯茶來師云今朝松西堂如何是西堂事松云大眾不得亂語師云著。

  • 卷十·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十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稗乘玄圃积玉安石碎金在刘生七略之余置茂先十乘之外义有取乎毗昙事或殊于左道。秦穆公时获一石佛公不识问由余由余曰穆王时有化人来此国或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