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六十一

 

  卷561_1 【荔枝诗】薛能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卷561_2 【丁巳上元日放三雉】薛能

  婴网虽皆困,褰笼喜共归。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

  卷561_3 【寓题(一作边城寓题)】薛能

  王泽犹来雅在新,尚词微事可愁人。

  淫哇满眼关雎弱,犹贺清朝有此身。

  卷561_4 【望蜀亭】薛能

  树簇烟迷蜀国深,岭头分界恋登临。

  前轩一望无他处,从此西川只在心。

  卷561_5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薛能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卷561_6 【自讽】薛能

  千题万咏过三旬,忘食贪魔作瘦人。

  行处便吟君莫笑,就中诗病不任春。

  卷561_7 【乞假归题候馆】薛能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

  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

  卷561_8 【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楼寓题】薛能

  几日监临向蜀春,错抛歌酒强忧人。

  江楼一望西归去,不负嘉州只负身。

  卷561_9 【过象耳山二首】薛能

  一色青松几万栽,异香薰路带花开。

  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

  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

  卷561_10 【圣灯】薛能

  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

  须知火尽烟无益,一夜栏边说向僧。

  卷561_11 【过昌利观有怀】薛能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卷561_12 【蜀路】薛能

  剑阁缘云拂斗魁,疾风生树过龙媒。

  前程憩罢知无益,但是驽蹄亦到来。

  卷561_13 【山下偶作】薛能

  零雨沾山百草香,树梢高顶尽斜阳。

  横流巨石皆堪住,何事无僧有石房。

  卷561_14 【伏牛山】薛能

  虎蹲峰状屈名牛,落日连村好望秋。

  不为时危耕不得,一黎风雨便归休。

  卷561_15 【老圃堂(一作曹邺诗)】薛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卷561_16 【春题】薛能

  柳莫摇摇花莫开,此心因病亦成灰。

  人生只有家园乐,及取春农归去来。

  卷561_17 【并州寓怀】薛能

  人多知遇独难求,人负知音独爱酬。

  常恐此心无乐处,枉称年少在并州。

  卷561_18 【中秋旅舍(一作中秋旅舍书怀)】薛能

  云卷庭虚月逗空,一方秋草尽鸣虫。

  是时兄弟正南北,黄叶满阶来去风。

  卷561_19 【符亭二首】薛能

  符亭之地雅离群,万古悬泉一旦新。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

  山如巫峡烟云好,路似嘉祥水木清。

  大抵游人总应爱,就中难说是诗情。

  卷561_20 【秋夜听任郎中琴】薛能

  十指宫商膝上秋,七条丝动雨修修。

  空堂半夜孤灯冷,弹著乡心欲白头。

  卷561_21 【留别关东旧游】薛能

  我去君留十载中,未曾相见及花红。

  他时住得君应老,长短看花心不同。

  卷561_22 【赠出塞客】薛能

  出郊征骑逐飞埃,此别惟愁春未回。

  寒叶夕阳投宿意,芦关门向远河开。

  卷561_23 【秋溪独坐】薛能

  黄叶分飞砧上下,白云零落马东西。

  人生万意此端坐,日暮水深流出溪。

  卷561_24 【蒲中霁后晚望】薛能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卷561_25 【宋氏林亭】薛能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

  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卷561_26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薛能

  暂寄空门未是归,上方林榭独儒衣。

  吾师不语应相怪,频惹街尘入寺飞。

  卷561_27 【关中秋夕】薛能

  簟湿秋庭岳在烟,露光明滑竹苍然。

  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卷561_28 【西县道中有短亭,岩穴飞泉隔江洒至,因成二首】薛能

  风凉津湿共微微,隔岸泉冲石窍飞。

  争得巨灵从野性,旧乡无此擘将归。

  一瀑三峰赤日天,路人才见便翛然。

  谁能夜向山根宿,凉月初生的有仙。

  卷561_29 【省试夜(一作韦承贻诗)】薛能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承平雅颂声。

  更报第三条烛尽,文昌风景画难成。

  卷561_30 【过骊山】薛能

  丹雘苍苍簇背山,路尘应满旧帘间。

  玄宗不是偏行乐,只为当时四海闲。

  卷561_31 【曲江醉题】薛能

  闲身行止属年华,马上怀中尽落花。

  狂遍曲江还醉卧,觉来人静日西斜。

  卷561_32 【参军厅新池】薛能

  帘外无尘胜物外,墙根有竹似山根。

  流泉不至客来久,坐见新池落旧痕。

  卷561_33 【太原使院晚出】薛能

  青门无路入清朝,滥作将军最下僚。

  同舍尽归身独在,晚风开印叶萧萧。

  卷561_34 【寒食日曲江】薛能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卷561_35 【盩厔官舍新竹】薛能

  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

  无端种在幽闲地,众鸟嫌寒凤未知。

  卷561_36 【京中客舍闻筝】薛能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卷561_37 【铜雀台】薛能

  魏帝当时铜雀台,黄花深映棘丛开。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卷561_38 【寿安水馆】薛能

  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悬星月更无云。

  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

  卷561_39 【雨后早发永宁】薛能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卷561_40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薛能

  公门身入洞门行,出阱离笼似有情。

  僧语夜凉云树黑,月生峰上月初生。

  卷561_41 【秋题】薛能

  独坐东南见晓星,白云微透泬寥清。

  磷磷甃石堪僧坐,一叶梧桐落半庭。

  卷561_42 【和友人寄怀】薛能

  从来行乐近来希,蘧瑗知言与我违。

  自是衰心不如旧,非关四十九年非。

  卷561_43 【子夜】薛能

  嫖姚家宴敌吴王,子夜歌声满画堂。

  此日相逢眉翠尽,女真行李乞斋粮。

  卷561_44 【雁和韦侍御】薛能

  肃肃雍雍义有馀,九天莺凤莫相疏。

  唯应静向山窗过,激发英雄夜读书。

  卷561_45 【和府帅相公】薛能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卷561_46 【又和留山鸡】薛能

  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

  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卷561_47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薛能

  锦楼春望忆丹楹,更遇高情说早莺。

  江上境寒吟不得,湿风梅雨满船轻。

  卷561_48 【寒食日题】薛能

  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

  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

  卷561_49 【杏花】薛能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卷561_50 【黄蜀葵】薛能

  娇黄新嫩欲题诗,尽日含毫有所思。

  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

  卷561_51 【春咏】薛能

  春来还似去年时,手把花枝唱竹枝。

  狂瘦未曾餐有味,不缘中酒却缘诗。

  卷561_52 【赠欢娘(八岁善吹笙)】薛能

  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当时纵使双成在,不得如伊是小时。

  卷561_53 【戏瞻相】薛能

  失意蹉跎到旧游,见吹杨柳便遮羞。

  瞻相赵女休相拽,不及人前诈摆头。

  卷561_54 【赠解诗歌人】薛能

  同有诗情自合亲,不须歌调更含嚬。

  朝天御史非韩寿,莫窃香来带累人。

  卷561_55 【赠韦氏歌人二首】薛能

  弦管声凝发唱高,几人心地暗伤刀。

  思量更有何堪比,王母新开一树桃。

  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

  朝来为客频开口,绽尽桃花几许香。

  卷561_56 【加阶】薛能

  二年中散似稽康,此日无功换宠光。

  唯有一般酬圣主,胜于东晋是文章。

  卷561_57 【野园】薛能

  野园无鼓又无旗,鞍马传杯用柳枝。

  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

  卷561_58 【郊亭】薛能

  郊亭宴罢欲回车,满郭传呼调角初。

  尚拥笙歌归未得,笑娥扶著醉尚书。

  卷561_59 【老僧】薛能

  清瘦形容八十馀,匏悬篱落似村居。

  劝师莫羡人间有,幸是元无免破除。

  卷561_60 【僧窗】薛能

  不悟时机滞有馀,近来为事更乖疏。

  朱轮皂盖蹉跎尽,犹爱明窗好读书。

  卷561_61 【题平等院】薛能

  十里城中一院僧,各持巾钵事南能。

  还应笑我功名客,未解嫌官学大乘。

  卷561_62 【影灯夜二首(一作上元诗)】薛能

  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

  此日将军心似海,四更身领万人游。

  十万军城百万灯,酥油香暖夜如烝。

  红妆满地烟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

  卷561_63 【许州旌节到作】薛能

  两地旌旗拥一身,半缘伤旧半荣新。

  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雕堂报国真。

  卷561_64 【重游通波亭】薛能

  十年抛掷故园花,最忆红桃竹外斜。

  此日郊亭心乍喜,败榆芳草似还家。

  卷561_65 【戏舸】薛能

  远舸冲开一路萍,岸傍偷上小茅亭。

  游人莫觅杯盘分,此地才应聚德星。

  卷561_66 【偶题】薛能

  到处吟兼上马吟,总无愁恨自伤心。

  无端梦得钧天乐,尽觉宫商不是音。

  卷561_67 【折杨柳十首】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

  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

  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处处轻阴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齐垂旭日初,楼边轻暖好风徐。

  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

  卷561_68 【柳枝四首】薛能

  数首新诗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畔将军即大粗。

  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狂似纤腰嫩胜绵,自多情态竟谁怜。

  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

  卷561_69 【柳枝词五首】薛能

  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

  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

  晴垂芳态吐牙新,雨摆轻条湿面春。

  别有出墙高数尺,不知摇动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楼,因挂垂杨立地愁。

  牵断绿丝攀不得,半空悬着玉搔头。

  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

  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卷561_70 【吴姬十首】薛能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滴滴春霖透荔枝,笔题笺动手中垂。

  天阴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诗。

  钿合重盛绣结深,昭阳初幸赐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红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

  娇泪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后庭花。

  取次衣裳尽带珠,别添龙脑裛罗襦。

  年来寄与乡中伴,杀尽春蚕税亦无。

  画烛烧兰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

  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楼台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鼍世上闻。

  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冠剪黄绡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

  因将素手夸纤巧,从此椒房宠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卷561_71 【题于公花园】薛能

  含桃庄主后园深,繁实初成静扫阴。

  若使明年花可待,应须恼破事花心。

  卷561_72 【登城】薛能

  偶作闲身上古城,路人遥望不相惊。

  无端将吏逡巡至,又作都头一队行。

  卷561_73 【好客】薛能

  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

  谁人肯信山僧语,寒雨唯煎治气汤。

  卷561_74 【赠普恭禅师】薛能

  一日迢迢每一餐,我心难伏我无难。

  南檐十月绳床暖,背卷真经向日看。

  卷561_75 【赠无表禅师】薛能

  笠戴圆阴楚地棕,磬敲清乡蜀山铜。

  秋来说偈寅朝殿,爽爽杨枝满手风。

  卷561_76 【彭门偶题】薛能

  淮王西舍固非夫,柳恽偏州未是都。

  直到春秋诸列国,拥旄才子也应无。

  卷561_77 【嘲赵璘】薛能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

  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

  卷561_78 【句】薛能

  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北梦琐言》:能以诗自负,

  还刘得仁卷,题诗云云)

  坐久仆头出,语多僧齿寒。(《南部新书》)

  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古今诗话》)

  李白终无取,陶潜固不刊。(《论诗》见《郑谷集注》)

  我身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寄符郎中,

  见《郑集》)

  

猜你喜欢
  卷之三·魏庆之
  第六出 倒嫖·李渔
  康节先生伊川击壤集后序·邵雍
  ◆杨提举敬惪(仲礼集)·顾嗣立
  ◆姚承旨燧(牧庵集)·顾嗣立
  第四本·杨景贤
  楔子·谷子敬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三·杨慎
  ●卷三·冒广生
  卷八十六·王奕清
  卷六·查慎行
  东归乱藁序·佚名
  卷八十四·陈焯
  卷一百五十三·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三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十七·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九 李白【新唐书云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母梦长庚星而生因名之十岁通诗书既长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客任城与孔巢父辈居徂徕山

  • 卷七十·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兵部主事陈焯编卢 摰【字处道号疎斋涿郡人坐右大书一天字其下细注六字云有记性不急性善诗尤工词曲与戴表元同为至元中名士历官学士湖南亷访】寄萧徵君惟斗秦中幽胜

  •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

  • 卷之九十四·佚名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 上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人情甚矣乃敕翰林学士宋濂等曰养生送死圣王之大政讳亡

  • ◎内务部·费行简

    内务兼有前清吏、户、工、民四部之权,事务繁赜,冠于各部。总务厅外有民治、职方、警政、土木、礼俗、卫生公司。每司分设四科或五科,主事多至九十人。朱启钤任部事时,锐意市政,土木司公务旁午,司官无一非总长之戚友,以有调查

  • 三○五 盛京将军弘晌等奏查出函可语录碑记字迹及支派承袭人折·佚名

    三○五 盛京将军弘晌等奏查出函可语录碑记字迹及支派承袭人折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一日奴才弘晌、富察善谨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九日,接准军机处寄字内开,闰十月二十三日奉上谕:朕检阅各省呈缴应毁书

  • 卷之八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五 传第六十九 固山贝子车凌敦多布列传【後授扎萨克】 车凌敦多布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察罕丹津从弟曾祖瑚噜木什为顾实汗第七子有子四长根扎次哈坦巴

  • 卷四十七 蜀书二 吴主传第二·陈寿

    (孙权传)吴主孙权传,孙权,字仲谋。他的哥哥孙策平定江东诸郡时,他时年十五岁,被任命为陽羡县县长。曾被郡里察举为孝廉,州里推荐为茂才(秀才),代理奉义校尉。汉朝廷考虑到孙策远在江东,还能够尽臣子的职责交纳贡物,于是派遣使者

  • 冯坚传·张廷玉

    冯坚,不知何许人,为南丰典史。洪武二十四年(1391),上书谈九件事。一为养圣躬。请求皇上清心省事,不干涉具体事务,给百姓造福。二为择老成。诸王年方壮盛,左右的辅佐之臣,就要挑选老成的大臣担任王官,如有正直的建议,对治国有利

  • 卷十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八武功六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二月丙戌山西道御史周士星疏言噶尔丹计日就戮请御驾不必再临沙

  • 卷十六 十六之五·孔颖达

    《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民者,冥也。其见仁道迟,故于是乃附也。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春秋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为备故

  • 卷七十七·陈祥道

    骨體周禮王之牲事冢宰太僕贊之【太宰及納亨贊王牲事太僕祭祀贊王牲事】五官共奉之内饔外饔割亨之【内饔凡宗廟之祭祀掌割亨之事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司士帥其屬而割羞【司士凡祭祀帥其屬而割羞俎豆】諸子正其牲體蓋司

  • 卷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衍至德之义信易干文言曰九三忠信所以进德也朱熹本义曰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诚也又曰忠信只是实且如孝须实是孝方始孝之德一日进一日如弟须实是弟方始弟之德一日进一日若不实却自无根了

  • 四书正误卷一 大学·颜元

    大学章句序先生辈何不如此学,如此教?【第三段】孔子与三千人习而行之,以济当世,是圣人本志本功;删述是老来无奈何方作底,朱子认作诵而传之,误矣。【第五段】大学在记中通是一篇,而朱子务将古人书装裁就训诂式样,分作十一章,竟指

  • 卷三·道世

    ▲身量部第六依《杂心论》云:“七极微尘成一阿耨池上尘。彼是最细色,天眼能见及菩萨轮王得见。七阿耨尘为铜上尘。七铜上尘为水上尘。七水上尘为兔毫上尘。七兔毫上尘为一羊毛上尘。七羊毛上尘为一牛毛上尘。七牛毛上尘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三·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文殊宝藏经一卷 慧琳  文殊十八胜慧经一卷  文殊辩才法一卷 无  文殊闻持法一卷 无  六门陀罗尼一卷 无  智炬经一卷 玄应  拔除罪障经一卷  大普贤经一卷 慧琳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七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七卷复次大慧愚痴凡夫(至)清净真实离四句法 因上偈言彼无智非智。是名妄见者。欲明愚夫不知如来如实宗趣法。及言说法。故为无始虚伪恶邪妄想之所幻惑。故不能觉知自心妄想。明菩萨知此二种

  • 大忏悔文略解·书玉

    一卷,清书玉略解(依驹本印),夫欲求生净域。先须洗浣身心。入圣超凡。必使根尘迥脱。所以如来。示忏悔之方。先德述修净之法。摄生之要。无逾此也。惟智者觉照愚者沉迷。故我本师见月老和尚。每于布萨之期。先令忏摩。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