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要义卷第六

月令

一月令不合周法亦疑非吕不韦

案吕不韦集诸儒士著为十二月纪合十馀万言名为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与此文同是一证也又周无大尉唯秦官有大尉而此月令云乃命大尉此是官名不合周法二证也又秦以十月建亥为歳首而月令云为来歳授朔日即是九月为歳终十月为授朔此是时不合周法三证也又周有六冕郊天迎气则用大裘乗玉辂建大常日月之章而月令服饰车旗并依时色此是事不合周法四证也故郑云其中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然案秦始皇十二年吕不韦死二十六年并天下然后以十月为歳首歳首用十月时不韦巳死十五年而不韦不得以十月为正又云周书先有月令何得云不韦所造又秦并天下立郡何得云诸侯又秦以好兵杀害毒被天下何能布德施惠春不兴兵

二周天里度之数指诸星以为天

案郑注考灵耀云天者纯阳清明无形圣人则之制璸玑玉衡以度其象如郑此言则天是大虚本无形体但指诸星运转以为天耳但诸星之转从东而西必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星复旧处星旣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天如弹丸围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案考灵耀云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周天百七万一千里者是天圎周之里数也以围三径一言之则直径三十五万七千里此为二十八宿周廽直径之数也然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据四表之内并星宿内緫有三十八万七千里然则天之中央上下正半之处则一十九万三千五百里地在于中是地去天之数也

三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

郑注考灵耀云地盖厚三万里春分之时地正当中自此地渐渐而下至夏至之时地下游万五千里地之上畔与天中平夏至之后地渐渐向上至秋分地正当天之中央自此地渐渐而上至冬至上游万五千里地之下畔与天中平自冬至后地渐渐而下此是地之升降于三万里之中但浑天之体虽绕于地地则中央正平天则北髙南下北极髙于地三十六度南极下于地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之下三十六度常见不没南极之上三十六度常没不见南极去北极一百二十一度馀若逐曲计之则一百八十一度馀若以南北中半言之谓之赤道去南极九十一度馀去北极亦九十一度馀此是春秋分之日道也赤道之北二十四度为夏至之日道去北极六十七度也赤道之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去南极亦六十七度地有升降星辰有四游又郑注考灵耀云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于天之中冬至而下夏至而上二至上下盖极地厚也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复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下至夏季复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季复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冬季复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义也

四星辰亦随地升降

星辰亦随地升降故郑注考灵耀云夏日道上与四表平下去东井十二度为三万里则是夏至之日上极万五千里星辰下极万五千里故夏至之日下至东井三万里地

五日与星辰四游相反相去三万里

立春星辰西游日则东游春分星辰西游之极日东游之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夏则星辰北游日则南游夏至星辰北游之极日南游之极日与星辰相去三万里以此推之秋冬于此可知计夏至之日日在井星正当嵩髙之上以其南游之极故在嵩髙之南万五千里所以夏至有尺五寸之景也于时日又上极星辰下极故日下去东井三万里也然郑四游之极元出周髀之文但日与星辰四游相反春分日在娄则娄星极西日体在娄星之东去娄三万里以度言之十二度也则日没之时去昬中之星近校十度旦时日极于东去旦中之星远校十度若秋分日在角则角星极东日体在角星之西去角三万里则日没之时去昬中之星远校十度旦时日极于西去旦中之星近校十度此皆与历乖违于数不合郑无指解其事有疑但礼是郑学故具言之耳贤者裁焉但二十八宿从东而左行日从西而右行一度逆㳂二十八宿案汉书律历志云冬至之时日在牵牛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昭九年,尽十二年)·孔颖达
  白心第三十八·管仲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第十一·晏婴
  尚书古文疏证卷四·阎若璩
  提要·赵汸
  卷十三·赵汸
  卷十一·鄂尔泰
  卷二十八·乾隆
  卷十五·乾隆
  坐禅品第五·释法海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宋铭]·惟白
  中国佛教会两大问题·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谷先生俞远(豆亭集)·顾嗣立

    远字之近,江阴凤歌乡人。隐居教授,自号空谷,因称空谷先生。身癯神骨秀竦,目光烨烨,好着小冠,戴方山椶笠,衣白绮裘,俨然神仙中人。行出,一市尽惊。至正壬辰,乡寇窃发,所过残毁。乃筑土为室,啸歌其中,长吟短咏,语必惊人。如《龙门桐歌

  • ◆袁处士裒·顾嗣立

    裒字德平,与伯长为族兄弟。善书法,隐居沙家山。常作求志赋以叙次先世遗业,诗多失传,并附联句诸作。 东湖联句 远游 秋雪联句 送仇仁父分教溧阳兼寄张仲寔 送屠存博分教溧水 ○东湖联句 旧学芜三史,新居隘一廛。煎熬鱼煦辙,

  • 第四十出 仆侦·汤显祖

    【孤飞雁】〔净扮郭驼挑担上〕世路平消长,十年事老头儿心上。柳郎君翰 墨人家长。无营运,单承望,天生天养,果树成行。年深树老,把园围抛漾。你 索在何方?好没主

  • 第二折·杨景贤

    (搽旦扮卜儿上,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家刘婆婆是也,人则唤我做虔婆。我在这汴梁城里居住,有个女孩儿,唤做刘行首。我这孩儿吹弹歌舞,吟诗对句,拆白道宇,顶真续麻,件件通晓。官

  • 卷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一 宋 陆游 撰 别曾学士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忽闻高轩过驩喜忘食眠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所愿瞻德容

  • 卷七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四伍乔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僻居谢何明府见访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满斋尘土一牀藓多

  • 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二百十七·西域三·张廷玉

        ◎西域三   ○乌斯藏大宝法王 大乘法王 大慈法王 阐化王 赞善王 护教王 阐教王 辅教王 西天阿难功德国 西天尼八剌国 朵甘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董卜韩胡宣慰司   乌斯藏,在云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徐乾学

    宋纪八十【起黓困敦正月尽昭阳赤奋若十二月凡二年】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五年春正月己丑诏聴降羌归国 己亥置京城逻卒察谤议时政者收罪之 辛丑司天监灵防郎尤瑛言天乆隂星失度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五月癸丑朔录三十五年辽阳等处死事官军万显等三十三人大同乾沟子河死事官军费小甲等一十六人各恤录升授有差 泰州倭转掠杨州山东及徐州官兵御之皆溃贼遂薄新水关矢及城中○甲寅 升大理寺左少卿刘学易为都

  • 卷二十一·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卷 春秋臣传卷二十一    宋 王当 撰襄公五 楚申无宇 申无宇楚芈尹也公子围杀大司马蒍掩而取其室无宇曰王子必不免善人国之主也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祸国也且司马令尹

  • 卷一百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八雍正十年五月上谕十五道初一日奉上谕据山东巡抚岳濬奏称东省自冬春以来济兖东三府雨泽稀少今济南幸得透雨而兖东二府尚未均沾目前二麦未能畅发谷豆亦欠滋生粮价渐昂民间乏食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九户部十四廪禄二俸给一诸司职掌凡在京五军都督府首领官吏并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官吏俸给本部每岁於秋粮内会定数目起运拨赴各衙门仓内收贮按月造册照依品从等第分豁该支粮数委官验名支给

  • 卷十六·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六列传韩延徽韩延徽幽州人也仕刘仁恭为幽州观察支使後又事守光为幕府参军守光与六镇构怨自称燕帝延徽谏之不从守光置斧鑕於庭曰敢谏者斩孙鹤力谏守光杀之延徽以幕府之旧且素重之得

  • 卷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八      婺源江永撰喪禮    凶禮一經【鄭目録云天子以下死而相喪衣服年月親疎隆殺之禮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存居於彼焉已亡之耳喪服於五禮

  • 三十三  小取·墨子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

  • 卷之四·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四 第七世祖 婆须蜜尊者北天竺国人也。 襄王乙酉十五年。 第七世祖婆须蜜尊者嗣宗统(四十七年)。 丙戌十六年。 祖住世传法。 丁亥十七年。 戊子十八年。 己丑十九年。 庚寅二十年。 辛卯二十一年。 壬

  • 舒州投子青和尚语录卷下·投子义青

    颂古(一百则)举思和尚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云汝曾作什么来。思云圣谛亦不为。祖云落何阶级。思云。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云。如是如是。汝善护持。吾当有偈。心地含诸种云云。无见顶露云攒急。劫

  • 正一出官章仪·佚名

    正一出官章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出官上章醮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出身中五体真官诸神,收录、斩杀恶人,追捕叛逃,拘鬼打入地狱,并有其他禁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