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卷十八·纪实门中

  赵平叔客涟水军,郡守召置门下,数年,平叔以馆职守涟水。后守以所居为豹隐堂。石曼卿有诗云:“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客游今郡守,蔚然惟在立谈间。”士大夫留诗甚多,莫可偕者。〔《古今诗话》〕

  炀帝好食蛤,忽有一蛤,椎击不破,异之,置于几下。一夜有光,肉乃自脱,有一佛、二菩萨象,悔之,乃不食蛤。段成式有诗云:“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象,神功讵可成!”又云:“相好全如梵,端严只为谁?宁同蚌顽恶,且与鹬相持。”

  西洛上清官混元后有吴生画五圣,杜甫诗云:“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谓是也。

  刁纯使契丹诗曰:“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

  皆纪实也。移离毕,官名,如中国执政官;贺跋支如执衣防ト;匹裂,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如黄漆;貔狸,形如鼠而大,穴居,食谷粱,嗜肉,狄人为珍膳,味如豚肉而脆。

  川陕呼梢工篙手为三长。老杜诗云:“长年三老歌声里,白马滩前白浪中。”

  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四月方花。乐天《游大林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同前

  张乖崖镇宛丘,邸报王文正大拜,不悦,谓坐客曰:“朝廷肯用经纶康济人乎?余少以直节自誓,束发登用,无两府心。”幕中杜寿隆曰:“固知公无两府意。”公曰:“吾胸中事,尔安得知?”杜曰:“尝见公《柳诗》云:‘安得辞荣同范蠡,绿丝和雨系扁舟!’”

  雍陶知简州,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宾至则挫辱,投贽者少得见之。冯道明下第请谒,给阍者曰:“与太守故旧。”及见,呵责曰:“与公昧平生,何故旧之有?”道明曰:“诵公诗,得相见,何隔平生?”遂吟雍诗曰:“立当青草人初见,行近白莲鱼未知。”“闭门客到常如病,满院花开未是贫。”“江声秋入峡,雨叶夜侵楼。”雍厚之。

  元和十一载,李源公榜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有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并同前〕

  抚州有放生池,禁采捕。忽有乘小舟钓于其上,太守蔡大夫令人捕之。钓者为诗曰:“投却长竿卷却丝,手携蓑笠献新诗。明知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乃野人张项。同前

  薛能尚书镇彭门,时溥刘巨容周岌俱在麾下。未数年,溥领徐,巨容镇襄,岌领许,俱假端揆。故能诗:“旧将已为三仆射,病身犹是六尚书。”〔同前〕

  王拱辰守长安日,初礼上理掾口号云:“人间合作大丞相,天下犹呼小状元。”

  梅挚知钱塘,有一掾官撰礼上曲子云:“黄ト方开,金鼎调羹只待梅。”皆着题。

  〔同前〕

  孟宾于字国仪,连州辅国乡人。天福中,自湖湘越京洛应举。远人无援,遂卜命于华山神交,有如一年乞一交,凡六掷,得上上大吉。每年下第有诗,今略举一联用表其第:一年云:“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二年云:“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三年云:“仙岛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第四年云:“失意从他桃李春,嵩阳经过歇行尘。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五年云:“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天福九年礼部侍郎符蒙下及第,果六举。后往江南,官至水部郎中,致仕,居吉州玉笥山。复知丰城县,年七十余卒。!〔《郡阁雅谈》〕

  炀帝时,洛阳进合蒂迎辇花,得之嵩山坞中,人不知名,采者异之,因以名迎辇花。浓艳芬馥,或惹襟袖,移时不散,嗅之令人不睡。命宝儿持之,号司花女。宝儿姓袁,长安进御车女,年十五,腰肢纤弱。时诏虞世南草《征辽德音》于侧,宝儿注视久之。炀帝谓世南曰:“旧传飞燕可掌上舞,今得宝儿,方昭前事。注目于卿,卿才人,可便嘲之。”世南应诏为绝句曰:“学画鸦儿半未成,垂肩大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帝悦。龙舟凤舸,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檀金楫,号殿脚女。一日,炀帝凭殿脚女吴绛仙肩,喜柔丽不与群辈齿。爱绎仙善画长眉,将拜婕妤,适早嫁万邰,故不克。顾内谒者云:“古人云秀色若可餐,如绎仙真可乐饥矣。”因吟《持楫篇》赐之曰:“旧曲歌《桃叶》,新妆艳落梅。将身倚轻楫,知是渡江来。”诏殿脚女千辈唱之。越溪进耀花绫,绫文突起,有光彩。越人乘樵风泛舟石帆山下,收野茧。缫丝女夜梦神人告云:“禹穴三千年一开,所得茧,即《江掩文集》中壁鱼所化,丝织为裳,必有奇文。”织成,果得所梦。独赐司花女洎绛仙。萧妃恚怒不怿,由是稍稍不亲幸。炀帝尝醉游宫中,偶戏宫婢罗罗,畏妃,不敢迎帝,辞有程姬之疾,不可荐寝。帝嘲曰:“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龙颅簇小娥。幸有留侬伴成梦,不留侬住意如何!”炀帝往往为妖祟所惑,游鸡台,恍惚与陈后主相遇,唤帝为殿下。后主戴单纱皂帻,绰袖长裾,绿锦纯缘,紫文方平履。舞女数十侍左右,一人迥美,炀帝累目之。后主云:“殿下不识此人!即丽华也。”以绿文测海蠡酌红粱新酝劝帝饮。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丽华辞以抛掷岁久,自井中出,腰肢旅拒,无复往时。再三索起,终一曲。后主咏十数篇,炀帝不记,独爱《小窗诗》及寄《侍儿碧玉诗》。云:“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后二句《诗史》谓是唐人宋咸作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碧玉诗》云:“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愁魂若飞散,凭仗一相招。”丽华拜求帝一章,辞以不能。

  丽华笑曰:“尝闻‘此处不留侬,自有留侬处’,安可言不能!”炀帝强为之操觚曰:“见面无多事,闻名尔许时。坐来生百媚,实个好相知。”丽华赧然不怿。

  后主问:“龙舟之游乐乎?始谓殿下致治尧舜之上,今日复此逸游!人生各图快乐,曩时何见罪?三十六封书,使人至今快快。”炀帝叱之,不见。帝幸月观,清景晴明,左右皆寝,凭萧妃肩说东宫时事。适黄门映蔷薇丛调宫婢,衣肉蔷薇,吃吃声笑。帝望腰肢纤弱,意望宝儿,披单衣亟擒,乃雅娘。萧妃喟然不止。

  帝曰:“往年幸妥娘时,情态正如此。曾效刘孝绰为《离忆诗》,尝念与妃,记之否?”萧妃即念云:“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沉水永成灰。”“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上林春,除却司晨鸟。”炀帝云:“日月遄迈,今已几年事矣。”〔《大业拾遗》〕

  襄王僭伪,逼李拯为伪官。拯尝吟曰:“紫宸朝罢缀鸾,丹凤楼前驻马看。

  惟有终南山色好,晴明依旧满长安。”拯终为乱兵所杀。〔《南部新书》〕

  裴官至礼部尚书,放三榜,四人拜相:桑维翰窦正固张砺马裔孙。清泰二年,马裔孙知贡举,才放榜,谢恩,引诸生诣座主宅谒拜,裴公以诗示云:“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著盛名。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未开宴,裔孙登庸。〔《郡阁雅谈》〕

  吴长文使虏诗云:“奚车一牛驾,朝马两人骑。”〔《杂志》〕

  昔执政有诗云:“躁因修贺刺,懒为答空书。”又有省判者云:“省府旧例不答空书。”同前

  文德殿,百官常朝之殿。宰相奏事毕乃来押班,常至日旰。守堂卒好以厚朴汤饮朝士。朝士有久无差遣厌苦常朝者,戏为诗曰:“立残庭下梧桐影,吃尽阶头厚朴汤。”〔《古今诗话》〕

  李德诚加司空,守临川。殷文圭草麻。德诚濡毫之赂,久而未至,以诗督之曰:“紫殿西头月欲斜,曾草临川上相麻。润笔已曾关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

  时皆少之。〔《南唐近事》〕

  冯延鲁公出讨闽中,催督军粮,急于星火。李建勋以诗寄之曰:“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既而福州之兵,果为越人所败。及归,迁司空,累表乞致政,自称钟山公,诏授司徒,不起。学士殷悦致状贺之,建勋以诗答曰:“司空犹不作,那敢作司徒。幸有山公号,如何不见呼?”先是,宋齐丘自京口求退于青阳,号九华先生。未周期,一诏而起,时论薄之。建勋年德未衰,时望方隆重,或有以比宋公者,因为诗曰:“桃花流水虽相似,不学刘郎去又来。”

  〔《南唐近事》〕

  化度寺内有无尽藏院。京城施舍,日渐崇盛。武德贞观后,钱帛金玉,积聚不可胜计。常使名僧监藏,为等分:一分供天下伽蓝修理之用,一分施天下饥饿,一分充旧供无遮之会。城中士女奔走舍施,争次不得,至暮收获亦巨万。有大车载钱帛舍了弃去,不知姓名者多矣。藏内物,天下寺院许容来取供给,亦不可胜数不阻。贞观年中,有裴元智戒行修谨,宛是修行高人。入寺洒扫十年有余。寺中观其行无玷缺,使之守藏。不觉被盗去黄金极多,将去不可知数。寺众见潜走去后不还,众僧惊异,遂于元智寝房内看,壁上有诗四句曰:“将肉遣狼守,置骨向狗头。自非阿罗汉,焉能免得偷!”后莫知所之。武后遂移藏东都福光寺。

  日久,钱物渐耗,却移归旧寺。至开元九年,发散钱帛于京师诸寺。〔《二京灵异小录》〕

  仆在吴兴游诸寺卿诗曰:“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非至吴越,不见此景。〔《百斛明珠》〕

  旧读苏子美《六和寺诗》云:“沿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初不喻此语。

  及ヘ钱塘,乃知寺后池中有此鱼如金色。复游池上,投饼饵,久之,略出不食,后入不可见。自子美作诗至今四十年,已有迟留之语。苟非难进易退而不妄食,安能如此寿耶?同前

  京师风物繁富,士大夫牵于事役,良辰美景,罕宴游之乐,其诗至有“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前听管弦”之句。〔《玉堂闲话》〕

  张乔,九华人。咸通末,取京兆府解。李建州时为京兆府参军主试。同时有许棠及乔俞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其年府试《月中桂诗》,乔擅场,诗曰:“与月长洪,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每向圆时足,还随缺处空。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未种丹霄日,应虚白兔宫。何当随羽化,细得问元功。”其年以许棠在场屋多年,为荐首。乔许坦之在许下,薛能尚书深知,以诗唁二子云:“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何当见尧日,重与啜浇漓。”〔《摭言》〕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言“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悔前言之谬,又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往来南北山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总老游西林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余庐山诗尽于此。〔《百斛明珠》〕

  余在岐下,见秦州进一马,鬃如牛项垂胡,侧立颠倒,毛生肉端。蕃人云:“此肉鬃马也。”乃知《邓公骢马行》云“肉骏碾连钱动”,当作“肉鬃”。

  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据此,则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然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

  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

  德麟以饮予,为作诗,醉后信笔,颇有沓拖风气,云:“去年洞庭秋,香雾长巽手;于今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贤王文字饮,醉笔龙蛇走。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瓶开香浮坐,盏凸光照牖。方倾安仁,潘岳赋云:“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莫遣公远嗅。要当名字奇,未可论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君知葡萄恶,正是嫫母丑。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并同前

猜你喜欢
  李商英·唐圭璋
  赵功可·唐圭璋
  郭章·唐圭璋
  刘山老·唐圭璋
  渔洋诗话卷下·王士祯
  第七章 僊佛同途·屠隆
  第三十六出 逃难·孔尚任
  卷十三·孙默
  卷九·陈焯
  唐音巻四·杨士弘
  卷五百十三·佚名
  卷三·康熙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九·朱隗
  潮剧传统剧目《金花女》·佚名
  所安遗集·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途逅·叶宪祖

    〔小生上〕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琼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小生温飞卿。自去冬与绿翘相约。道明春二月花朝。在宾贤巷口与鱼玄机会面。今日正是花朝也。被我盼到了。天色将晚。不免先去候他则个。

  • 卷七·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七 元 房祺 编 菊轩段先生成已诚之 题容安堂 陈子少英迈逸气不可挫典刑肖乃翁出语辄惊座行止非所能造物听掀簸功名鹰在鞲岁月蚁旋磨区区一室中十载供史课结庐慕渊明志向有许大淡墨写形

  • 剧目索引·钱德苍

    初集副末一卷牧羊记:庆寿、颁诏、小逼、望乡金锁记:送女、探监、法场三国志:刀会二卷邯郸梦:扫花占花魁:劝妆牡丹亭:冥判、拾画、叫画白罗衫:贺喜永团圆:逼离、击鼓、闹宾馆、计代、堂婚三卷琵琶记:辞朝、盘夫西川图:芦花荡一文

  • 卷一百八·志第六十一·礼十一等·脱脱

        ◎礼十一   ○时享 荐新 加上祖宗谥号 庙讳   时享。太祖乾德六年十月,判太常寺和岘上言:"按《礼阁新仪》,唐天宝五年,诏享太庙宜祭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将来享庙,欲每室加牙盘食,禘祫、时享亦准此制

  • 隆武遗事·顾炎武

      乙酉五月,南都失守。总兵官郑鸿逵、郑彩退师回闽,会唐王从河南来,奉之至福州;与巡抚张肯堂、巡按吴春枝、原任礼部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共议唐王监国。王太祖后,封南阳。初失爱于祖父,两叔谋夺嫡,未得请名;及祖端王

  • 一百三十一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带领桑额连生等引见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四月初十日 奉旨:著将取中之旗笔帖式、候缺之吏员、监生、俊秀、官学生等二十九人具奏,拣放膳茶、鹰犬各处之缺。钦此。现在宁寿宫茶房总领哈尔科奏请,增取茶上人三名。(中略)兹为补放此项缺额,将正黄旗公波尔潘

  • 一四九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拟缮写《石渠宝笈》人员名单进呈片(附名单一)·佚名

    一四九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拟缮写《石渠宝笈》人员名单进呈片(附名单一)【真按:据正文此处应脱一赏字.拟赏也.】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遵旨拟赏缮写《石渠宝笈》周兴岱等二十员,每员拟照前次缮写《天禄琳琅》之例,各赏

  • 萧确传·李延寿

    萧纶的二儿子萧确,字仲正,从小骁勇过人,有文学才能,尤其工于楷隶书,公家立碑碣都让他书写。被任命为秘书丞时,梁武帝对他说:“因为你能文,所以特地授给这个职务。”大同二年(536),封为正阶侯,又改封永安侯。他时常在府第中练习

  • 孔谦传·欧阳修

    孔谦,魏州人,任魏州孔目官。魏博归附晋,庄宗用他当度支使。谦为人勤劳敏锐,善于侍奉人,庄宗和左右的人都喜欢他。年少为吏,善于书法算学,精通钱粮聚敛的事。晋与梁相峙河上十多年,大小百余战,谦调拨供应没有缺乏过,庄宗能胜利,谦

  • 卷一·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一同知吴廷华撰士冠礼第一【冠古乱反加冠之称○士三等之士男子二十而冠四十始仕而冠以士称者父兄之为士者主之且其子亦学士也如下记元子犹士则自元子以下凡学士皆同此礼其异者特如襄九年左氏传

  • (十六)微子篇·钱穆

    殷有三仁章。朱子曰:“以其皆无私而各当理也。无私,故得心之体而无违。当理,故得心之用而不失。此其所以全心之德,而谓之仁欤。”今按:心,人人有之而相通,不限于身,故言心必言公。若限于其身,则为私心,失其心之体矣。

  •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是时城中有一族姓兜泥耶子。名曰净意。来诣佛所。到佛所已。见佛相好。心生欢喜。种种称赞。合掌恭敬

  • 卷第七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五 【经】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住普贤行念念入百亿不可说三昧然不见普贤菩萨三

  • 祛疑说·储泳

    一卷,宋储泳撰。储泳学问渊博,儒佛道无所不通,尤精于术数。早年笃好术数,后尽知其情伪,因作此篇以辩之,故曰《祛疑说》。全书分条记事,一事一记,共分易占说、辨脉、辨针、墨说、行持是正心诚意之学、符印吮诀不灵、吮

  • 易经存疑·林希元

    明林希元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体例,用孔颖达《周易正义》之本。训解经传,则宗主朱熹《周易本义》,兼取蔡清《易经蒙引》之说,其大旨在阐发“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用《注疏》本。其解

  • 后山诗注·陈师道

    宋诗别集注本。宋陈师道撰,宋任渊注。十二卷。任渊的《后山诗注》与其《山谷内集注》并行,《山谷内集注》刊行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由此推断《后山诗注》问世也不会晚于此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中说:“原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

    凡二卷。略称心经幽赞。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般若心经最早之注疏,全书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而随文解释心经之内容。初引解深密经之三时教判,与辩中边论辩相品之颂以赞中道之义,次则释经题,并拈出五种般

  •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