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五出 误投

〖凤凰阁〗(末便服,丑、副净扮军士随上)干戈抢攘,惭愧官居屏障。闻知中道阻豺狼,难保来人无恙。

下官纬武将军范钦是也。奉命镇守川湖,且喜民安盗息。近日接得塘报,忽闻江右叛了宁藩。本待出兵援剿,一来不是下官的汛地;二来防他窥伺湖南,只得厉兵严守。我想江西虽有变乱,幸得王伯安现做巡抚。他一向忠心为国,又有文武全才,逆势虽张,非久自当扑灭。只是一件,下官差人去接女儿,此时一定来在路上,万一遇了叛兵,如何是好?已曾拨有兵马,沿途接去,还不见他到来,好生放心不下。分付外面的军士,家眷到门,即时通报。

(丑、副净应介)

〖前腔〗(旦同老上)(旦)心头话痒,盼到此时须畅。(老旦)衷情留待枕边详,见面言词休戆。

(老旦)一路行来,已到万官人的帅府,待我央人通报。守门的那里,烦你通报一声,说老爷的家眷到了。

(丑背对副净介)既是老爷的家小,怎么这等一个来法?

(副净)不要管他,进去通报便了。

(进介)禀老爷:家眷到了。

(末)有多少人役跟随?为甚么前站不来通报?

(副净)一个年纪小的,一个年纪老的,只得两位,并没有跟随的人。

(末)怎么有这等事?既然如此,他是坐轿来的,还是坐船来的?

(副净)也没有船,也没有轿,都是两脚走来的。

(末)岂有此理。你去问他,既是本府的家眷,为甚么徒步而来,又没有跟随的人役,是何道理?

(副净出问介)

(旦作怒声介)你去对他讲,说我受了千辛万苦,为他逃难而来。他若不认,待我们转去便了。

(副净禀介)

(末)呀!这等说起来,一定遇着乱兵了。快请进来。

(副净出请介)

(旦、老旦进介)

(末)我儿,你在途中受苦了。(欲搂旦介)

(旦细看,大惊,走避介)

(末)我儿,你为甚么不肯近身,倒走了开去?

〖集贤宾〗我看你娇痴腼腆惊又慌,把衣袖遮庞。难道是廉耻心随身段长?几多时不见爹行,便与生人一样,活现出多般疏状。(背介)我看他面上不但带着羞容,还像有些怒色。哦!我知道了。(转介)想是你埋怨做爷的,带累你受了惊吓,故此在我跟前使性么?这等说起来,倒是接你来的不是了。徒费想,不该迎取明珠入掌!

(旦背对老旦介)母亲,他是个青年的后生,怎么几时不见,就变了个白须老子?

(老旦)我也是这等说。

〖莺啼序〗(旦)多时不见游冶郎,怪满面秋霜。他说来的话,我一句也不懂。这等看起来,毕竟不是万郎,我和你走错路头了。似这等高年人呵,只好奉承他齿德兼优,怎夸才貌无双。还亏他知分量自称阿父,可知道论年纪尽堪生养。好教人劳意想,难道我生身的父母至今无恙?

(末)且住。当日服事的乳娘并不见面,那个老婆子是从那里来的?叫他过来问话。

(老旦见介)

(末)你与小姐想是大家逃难,无心遇着的么?

(老旦)这是老身的女儿,唤做刘倩倩,不是甚么小姐。

(末近旦细看,大惊介)呀!果然不是我女儿,为甚么面庞这等相似?既然如此,你娘儿两口为甚么假充本府的家眷,闯进内署里来?快些直说,不然就要动刑了。

(老旦跪介)禀老爷:小妇人是个青楼鸨母,自幼抚养这个女儿。只因他有志从良,曾与威武将军万老爷结为伉俪,只是不曾过门。后来皇上听了虚言,又差人来要选入宫去,女儿誓不改节,以致天使空回。我母女二人,恐怕皇上要来追究,只得星夜逃走。一路访问个威武将军,人都说在这边住扎,所以赶来投见。谁想不是那一个,又另是一位老爷。

(末)怎么有这等奇事?如今世上只有我是纬武将军,那里还有第二个,难道是假冒本府的不成?

(老旦起介)

〖黄莺儿〗他执意要从良,惹将来,祸几场,两条蚁命几乎丧。起先只说他是真话,据老爷这等讲来,竟是假冒的了。悔做了当车怒螳,吠尧跖庬,多情却被无情谎。可怜我们弃家而来,盘费又都用尽,叫我这两个妇人,再到那里去好?滞他邦,水穷山尽,归去又无乡。

(末)这等说起来,你那女儿竟是个贞节之妇了。难得难得!本府老年无子,止得一女在家,已曾差人去接,不久就到任上来了。你母女二人既无去路,不若住在这边,我把你女儿收作养女,替他择配何如?

(老旦)多谢老爷,待我同女儿商议。

(背对旦介)我儿,难得老爷有这片好心,你就拜他为父,也不玷辱了你。

(旦)如今也没奈何,只得将计就计,住在他衙中,再访万郎的消息便了。

(见末介)多承大人盛意,只恐风尘贱体,难侍晨昏,既辱垂怜,不敢自外。大人请坐,容孩儿拜见高堂。(拜介)

〖猫儿坠〗寻夫不见,犹幸得爷娘。倘遇当时薄幸郎,莫言同姓不鸾凰。休忘,自古道,言断其初,有话难藏。

〖尾声〗无端闯入中军帐,不见罪翻擎掌上。(末)我又添了代舞斑衣的半个郎。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二·彭定求
  陈达叟·唐圭璋
  第八卷·佚名
  ◆段侍郎辅·顾嗣立
  第十二出 摧落·叶宪祖
  吴昌龄·隋树森
  第一折·李直夫
  卷十三·梅鼎祚
  古诗镜卷三十四·陆时雍
  在哀克刹脱(Exeter)教堂前·徐志摩
  卷六·魏源
  文公集钞·吴之振
  卷五十六·陈邦彦
  卷六·康熙
  卷三·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集卷三·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后集卷三    元 孙存吾 编薛宗海【国子助教】闲闲真人生朝天正子月一阳回春入环枢已放梅夀酒淋漓倾九醖仙阶缥缈接三台凾关昔日青牛渡华表他年白鹤来更向何方覔鳌岛帝垣东畔是蓬莱送马伯庸南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叶隆礼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後,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東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沒里,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復賜后族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徐乾学

    刑部尚书徐干学撰宋纪一【起上章涒滩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姓赵氏涿郡人四世祖朓唐幽都令生珽唐御史中丞誔生敬涿州刺史敬生殷周检校司徒马军都指挥使殷娶杜氏生

  • 第三一五清折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一二一○四--四·佚名

    考棚应修各处估需工料之清折谨将考棚应修各处,估需工料银元数目,开具清折,呈送宪鉴。订阅:一、奎楼后路壁,补草衫砖,厅换破砖,加三合土附基脚,工料银三拾元一、奎楼砖棚,换枋栏杆椅,及大堂厝顶,工料银贰拾元

  • 别集上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五 宋 李幼武 纂集 廖刚 字用中南剑顺昌县人崇宁五年第进士历县主簿州判官録教五任改漳州録召除监察御史以亲老引外得兴化军靖康初以左正

  • ·会擒首逆沿途搜捕凯旋赴郡到任摺·丁曰健

    奏为自彰化宝斗街会擒首逆后拔队南下,沿途搜捕;至嘉义县城,督县妥筹善后事宜;并凯旋赴郡到任日期:恭摺驰报,仰祈圣监事。窃臣于十二月十三日,派主事周懋琦、参将田如松、绅士军功范义庭等各带兵勇赴宝斗街会剿;

  • 卷十七·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七圣德【十三 谦德二】乾隆四十五年福建抚臣摺奏夀民夀妇特谕不得藉陈符瑞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奉上谕据富纲彚奏夀民郑国玺夀妇郑柯氏等俱年逾百岁洵属熙朝人瑞盛世嘉祥理合缮摺奏

  • 聂云台·佚名

    聂云台先生小传聂先生名其杰字云台湖南长沙人聂仲芳中丞之公子也中丞曾任苏松太道及江南制造局总办中国之有铁甲兵舰与十二英寸大炮中丞之功也先生生甫二周即随宦上海稍长延师授读肄习英文旁及电化工程诸学皆能无师自

  • 马承康·佚名

    马承康先生小传马先生名骥良字承康以字行鄞人而生于沪十一岁而孤家四壁立母甘太夫人抚以成人读书于澄衷学堂淬励攻苦同学者皆为动容少长以家寒辍读习商于瑞生洋行寄父尤公葛民之门克勤克慎尤公激爱之无何瑞生收业人咸

  • 卷二 曲礼上第一·郑玄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尊不二也。先生,老人教学者。○从,才用反,下皆同。)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为有教使。○拱,俱勇反。)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为其不欲与已并行。)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为远

  • 泾野子内篇卷十八·吕柟

    鹫峰东所语壬辰八月二十一日顾与叔应熊谒先生于鹫峰东所先生却其币顾跪曰自行束脩以上学者之礼先生笑曰拜即是礼焉以币为吾不能依本画葫芦也问学曰圣人教人只是立志志定则学成问夫子吾衰之叹独归梦于周公者岂以尧舜之

  • 卷七·姚炳

    <经部,诗类,诗识名解>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七 钱唐 姚炳 撰 草部 荇 荇【周南关雎篇】荇释草作莕别名接余陆玑以为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茎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是也但今世鲜闻食之

  • 公食大夫礼第九·佚名

    【题解】 《公食大夫礼》记述主国国君以礼食招待来小聘的大夫的礼仪。篇中首先对如何通知主宾,如何摆放待宾之物,宾至如何迎接的礼节仪式作了详细说明。接着记述如何设俎,如何为宾设正馔、加馔。宾如何祭馔,公如何侑宾,宾

  • 卷之十七·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七 临济第三世祖 讳慧颙。河北人。嗣兴化。住汝州南院。一名宝应。 昭宗(名杰在位一十六年)。 昭宗己酉龙纪元年。 临济第三世汝州南院祖嗣宗统(四十二年)。 祖上堂曰。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僧出问。

  •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刘经臣明道篇曰世尊拈华而妙心传于迦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华竞秀分宗别派各有门庭荆南天王禅师自贞元元和间振铃鹤泽卓锡荆湖于时荫法云而曜慧日靡不出火宅而濯清凉迄今智炬虽微

  • 寒松阁集·詹初

    宋代诗文别集。3卷。詹初著。首卷《翼学》10篇,为论述儒学的文章。次卷《日录》,内容皆为谈修生养性之道的语录。卷3为诗。其中有以诗阐道的枯燥乏味的理学诗,如《读〈易〉》:“先天本无言,有言即后天。欲知先天易,须

  • 洪秀全演义·黄世仲

    《洪秀全演义》,又名《太平天国演义》、《洪杨豪侠全集》。历史小说,五十四回,未完。黄小配著。1905年连载于香港《有所谓报》和《少年报》; 1906年香港《中国日报》社印行单行本。卷首有章炳麟丙午(1906)九月序,又有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经。本经乃叙述迦波利婆罗门之子弥勒之本生谭。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册。谓往昔弥勒佛示现在胜花敷世界,宣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一切智光明婆罗门因闻此经而发菩提心,誓愿持诵该经,并愿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