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集隽诗话(记者)

粤东荔支湾,有南汉废苑多处,销夏纳凉,人多游止其地。陈鹤侬有断句云:“寥落故宫三十六,夕阳明灭荔支红。”亦佳句也。

梧州城外准提阁,为一郡名胜,诗酒文宴,恒集于此。寺僧静云,雅好文字,四壁皆诗。有云:“会仙桥下雨潇潇,翠绕羊肠路转遥。几树芙蓉夹杨柳,一僧扶伞过虹桥。”为顺德诗人黎君荫棠所题,真诗中有画焉。

孙琴西(衣言),诗笔高迈,同时作者无与抗衡。尝与俞曲园论诗,各有意见,不相合焉。盖孙所师者黄山谷,而俞所师者白乐天也。然孙所著《逊学斋集》,只有曲园一序,此犹黄仲则与洪稚存论诗不合,而黄诗卒经洪手选定之也。

苏州太湖,前清官制,有同知驻东山,车山即所谓莫厘峰也。有朱守和字璞山者,曾居是官,乐其民情之朴,山水之佳,谓仕宦清福尽此矣。尝因京师旧友,问太湖政绩,以诗报之云:“万仞青山当西城,一湖烟雨放轮行。地真山水争奇处,人是羲皇向上情。大半渔樵为世业,无多雀鼠任乡评。武陵何用官经理,不必桃源问政声。”诗体俊逸,然官则赘疣而巳。

杜牧之《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仆尝谓此诗为二十八字史论。

画米家山水者,有大米、小米之分。所难者层峦叠翠之中,须有层次,而分阴面阳面尤要,且点法亦极有考究,非可孟浪为之者。尝见东台朱雨秋仿画米山一幅,蓊苍翠之气,直入南宫室矣。自题一诗云:“米老从来不爱晴,画山最怕是分明。而今识得分明害,又觉莫糊学不成。”

罗隐诗云:“只知事遂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此殊有味。“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此陈无己得意句也。

李洞王孙《终南山诗》二十韵,全篇皆绝唱。又《赠司空侍郎》云:“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送人归日本》云:“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人但诮其僻涩,而不知其奇贵。惟吴子华深知之。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百篇示洞,洞曰:“大兄所云百篇中,有一联绝唱。《新亭》云:‘暖漾鱼遗子,晴游鹿引麋。”子华不怨所鄙,而喜其所许。(秋心)

李义山诗云:“留得残荷听雨声。”与余意极合。悼秋庭中,有白荷一缸,秋来风雨,零落尽矣。惟剩败叶数枚,斜欹缸际。有客谓余曰:何不剪去之?余即以义山句答之。客无言而退。噫,俗夫焉知余哉!

余二十初度,诗一绝云:“难遣愁魔与病魔,华年廿载太蹉跎。比来疲骨支离甚,嬴得填胸药汁多。”余友仲康谓余曰:此诗萧瑟极矣。吾子正少年英俊,何故作此等语耶?余曰:诗人之性情,不期然而然者。

作诗譬如画山水,不可显见蹊径,而蹊径自显,所谓贵曲不贵直也。

莺湖范天籁有《寻诗读画图》一幅,徵题诗词。云间高天梅题二十言云:“落叶下萧萧,湖上秋风晚。欲唤画中人,诗心天际远。”语极高妙。

徐菱字镜如,逵源第四女,吴县宋守训聘室也。性贞淑,能诗。所作不多,时有寄托。如《白秋海棠诗》云:“一掬西风泪,瑶阶独立时。可怜断肠处,只有月明知。”《对菊》云:“无人怜瘦影,有月映霜姿。”《侍家大人奕》云:“明知无活计,难断再生情。”贞孝之思,宛然可想。(垂钓客(编者按:以上原载第四集)

猜你喜欢
  比大节·唐圭璋
  台湾诗乘卷六·连横
  尾 声·老舍
  第二折·郑光祖
  沈禧·隋树森
  ●卷一·郭麐
  诗镜原序·陆时雍
  卷一百九十三·陈廷敬
  卷八百七·佚名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九十七·康熙
  奉答燕公·张说
  司马光词作鉴赏·佚名
  卷九·贾岛
  提要·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三楝花类七言絶句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宋】杨万里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巳黄深李緑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寄友          【元】朱希晦雨过谿头鸟篆沙谿

  • 卷三百二十一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二月盡其月   十二月癸丑朔,詔:「高遵裕自去月丁酉後未有奏報,不聞軍前攻戰次第。令鄧繼宣厚以金帛募勇士齎書閒道走軍前取報,及體探見今措置次第以聞。仍移文與潘定、劉僅等,亦令選募或差人展轉往

  • 卷十八 文帝·王夫之

      〖一〗   文帝既以从子继高祖而立,宇文氏遣高祖之子昌归陈,文帝与侯安都毙之于江,帝之贪位安忍,其恶无所逃矣。所可重伤者,昌之愚而为狡夷投之死地以乱陈也。   昌在关中,高祖屡请之,而宇文氏不遣,持重质以胁陈。高

  • 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陈平走谒 过洛阳董老献谋·蔡东藩

      却说汉王整缮兵马,志在东略,且闻项羽攻齐,相持未决,正好乘间出师,遂与大将韩信等,出关至陕郡。关外父老,相率欢迎,汉王传令慰抚,众皆喜悦,额手称庆。河南王申阳,望风输款,由汉王复书许降,惟改置河南郡,仍令申阳镇守。会接韩地

  • ●绎史摭遗卷七·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篡目录粤中阁辅留守从难诸臣列传瞿式耜(张同敞)堵胤锡吴炳(侯时伟)焦琏(朱闵如、白常灿附)瞿、堵勋名,当时并驾;然一则晋文、一则齐桓也。文忠于苍梧力定祸乱、于桂林力保危疆,初不以定策自矜,而翻受李成栋之间。至

  • ·防夷书·丁曰健

    尝读前史有云:“远人请和,弭兵省财为上策,惟当以百姓为念。”又云:“夷狄之患,自古而然。”议者以许和示弱,为非国计;要在令其畏我之威、喜我之赂。鸱鸣狼踞,不足喜怒;惟宏之以大度、制之以

  •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文皇帝名宝炬,是孝文皇帝的孙子,京兆王元愉的儿子。母亲为杨氏。他在正始初年因父亲的罪名受牵连,兄弟都被关在宗正寺里。到宣武帝去世后,才得到昭雪。正光年间,被任命为直阁将军。当时,胡太后有许多宠爱的男人,宝炬和明帝密

  • 崔圆传·刘昫

    崔圆,清河东武城人。后魏左仆射亮的后代。父亲景日至,官职达到大理评事。圆年少时孤苦贫寒,志向宏大,喜欢阅读兵书,有治理宇宙之心。开元年间,皇上诏令汇集逃散的官员,圆参加射策形式的考试选上,授予执戟。圆自认为文学很好,却

  • 洪迈传·脱脱

    洪迈字景庐,洪皓第三子。幼年时每天读书数千言,过目便不忘,博览群书,即使是杂记小说、佛道等书,无不涉猎。随从两位兄长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只有洪迈不中。绍兴十五年(1145)年才中第,任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

  • 正第四十三·管仲

    制断五刑,各当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惊,曰刑。正之、服之、胜之、饰之,必严其令,而民则之,曰政。如四时之不貣,如垦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曰法。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亲之,曰德。无

  • 卷十四·曾国藩

    卷十四品格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品格是一个人能否立世的内在素养。《呻吟语》日:财、色、名、位,此四字考人品之大节目也。曾国藩说:君子当以不如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提升人格方能使人行为高尚

  • 卷十五·佚名

    △利养品下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贪自丧。芭蕉以实死者,皮皮相裹叶叶相连。欲求其实终不可得。彼树常宜根生一芽树便辄死。竹芦实亦然。是故说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也。士以贪自丧者,所谓土者勇猛大将能

  • 大涅槃經師子吼品·欧阳竟无

      涅槃以四句讀.如來性品是法句.三行德王諸品是法行句.迦葉品是法用句.而師   子吼品是法義句也。師子吼者.大無畏.決定說.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也。何爲佛性.   一切諸佛以此爲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佛.其種子

  • 卷四十二·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二殷陈顾朱周蔡虞黄庄鲍传殷时训名迈。号秋溟居士。应天人也。早岁肆业南京国子监。与江西何善山游。闻阳明王子之学。又受教於司业欧阳南野。遂屏居山寺。反求诸心。期於自得。嘉靖二十年登进士第。授户部

  • 序论 ·佛音

    经中这样说。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说:世尊在舍卫城时,于夜分中,来一天子,为除自己的疑惑,提出这样的问题:内结与外结,人为结缚结,瞿昙我问汝,谁当解此结?这问题的大意是:“结&rd

  • 台湾诗乘·连横

    近代诗话。6卷。连横著。初版本不详。1960年1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编印。卷首有苏镜潭《序》、作者《自序》、陈其采题诗。卷后附刊连横《台湾诗荟杂文钞》。该书著于民国初年。评介范围仅限于明末至民初台湾籍诗

  • 春秋属辞比事记·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氏认为“属辞”是“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比事”是“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既反对汉儒所谓“属合辞令,比次战伐”之说,亦不赞成后儒所谓“辞有褒讥,事有功罪,皆于书法乎例之,书

  •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