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涅槃經師子吼品

  涅槃以四句讀.如來性品是法句.三行德王諸品是法行句.迦葉品是法用句.而師

  子吼品是法義句也。師子吼者.大無畏.決定說.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也。何爲佛性.

  一切諸佛以此爲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佛.其種子爲佛性.其體爲觀十二因

  緣智。十二因緣.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是因非果如正因了因佛性.是果非因如

  涅槃.是因是果如緣所生法.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非因非果.云

  何不是佛性.故曰煩惱卽菩提.十二因緣卽佛性。何爲衆生皆有.衆生者上至除佛

  下至一闡提.而皆有者.非已有而當有.又決定有也。一因不成事.有正因.有緣因.正

  緣時合有了因.正因爲衆生.緣因爲六度萬行.了因爲佛性.但正無緣不了.了非先

  時有也.但緣無正不了.緣且不了緣.焉能了物.了是合時有也.是故非因中有果而

  當有也。菩提無常.而佛性是常.覆而不見故說爲無.然能修道決定見性.皆有正因

  ********************

  皆能修道.是故非因中無果而決定有也。唯識談所生得.生則一切生.一法不可生.

  故有漏無漏種子.有雜染清淨現行.而後得異熟.而後得四智相應心品.涅槃談所

  顯得.顯則一切顯.一因不可顯.故有衆生正因.修道緣因.而後得佛性了因也。就佛

  徧照邊言曰菩提是用.就佛寂靜邊言曰涅槃是體.而皆以見性而得.是故經言修

  集戒定慧道爲見佛性故.見性爲得菩提故.得菩提爲得涅槃故.又經言.受持禁戒

  爲心不悔故.乃至解脫爲得涅槃故.得涅槃爲得常樂我淨乃至爲見佛性故.見性

  爲轉依.轉依爲見性.是故見性重也。衆生性覆.闇昧不見.初地無漏種現而見道.見

  道以還極至九地.性少分見.是爲聞見.十地以首楞嚴三昧見.如來則了了見.是爲

  眼見.是故須修道也。涅槃爲無相三昧.無相三昧以十相得.以修定慧捨得.以成信

  戒等得.是故須修道也。云何修道.讀大涅槃經受持禁戒其始.漸次得第一義空頂

  三昧等其竟也。讀師子吼品能尋其義.於大涅槃經思過半矣.是又始中之始也歟。

  ********************

  一辨佛性義

  │

  ┌──────────┴────────┐

  次廣說佛性義            初正說佛性義

  │四                 二│

  │                   │

  ┌───┴─────┐           ┌─┴───────┐

  四 三 二 非 非 初           次         初

  共 三 解 因 因 因           答        問三

  有 學 縛 中 中 果          問兩        見問

  各   │ 無 有 二          四種         性

  有   │ 果 果             三         三

  ┌──┴┐│ ┌─────────┐   ├──────────┐

  三 二 一│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不 四    三 性 次 性 初

  力 積 業│ 緣 不 過 了 種 正 了 答    答 四 答 中 答

  勝 習 有│ 不 見 未 因 種 缘 │三菩    見   何 道 何

  陰 巧 無│ 相 非 有 明 喻 二 │ 薩    性   義   名

  │ 有 有 明   明 因 │ 見    二   佛   佛

  │ 明 明       明 │     │   │

  │             │          │   │

  ┌───┴────┐      ┌─┴───┐ ├─┐ ├─────┐

  二        一      三    次 初 二 初 四 三 二 一

  解        難    眼 廣 見 聞 十 受 破 我 首 一 觀

  │ ┌──────┴──┐ 見 辨   見 法 經 惑   棱 乘 緣

  │ 僧 菩 不 發 闡 業 │五聞   非 見 見 見    嚴   智

  │ 常 提 退 心 提   │ 見   眼   性 性

  │    依 人 人 人   │

  │    緣         │

  ├───────┐     ├──────────────────┐

  菩 五 四 三 二 一     五     四        三   二   初

  提 退 義 性 遲 心 見 辨 以 见 辨 以 見 辨 以 見 以 眼 以

  非 不 非 非 非 非    聞 色    聞 見   聞 佛 眼 戒 見 釋

  性 退 世 佛 退 性   見 非      見 不   見 二 見 辨   聞

  是           眼 色    眼 見   眼 身 眼 聞   見

  ********************

  三辨餘義           二辨涅槃義

  四│              │五

  ┌───┴─┐   ┌────────┴───────┐

  四 三 二 一 乃 五 乃 四 得 非 定 二    一

  佛 八 不 難 得 讀 得 修 涅 報 名 無    時

  不 不 可 行 涅 經 涅 道 槃 定 涅 住    地

  化 思 思 苦 槃 見 槃 見   不 槃 無    莊

  生 議 議 行   性 │ 性     │ 相    嚴

  ┌─┴─┐   ┌─┴─┐   ┌┴──────┐

  三 二 一 之 次 之 初 唯 三 時 次 入 一

  性 空 修 修 涅 無 涅 無 佛 莊 入 二 涅 拘

  須 等 見 得 槃 相 槃 住   嚴 涅 月 槃 尸

  修 爲 性   │三生   生   雙 槃 十 │二那

  得 佛     │ 死   死   樹   五 │ 地

  ┌─┴─────┐       ┌─┴─┐

  三    二    一        次   初

  得 成 得 修 無 無      而 窮 聖 拘

  無 信 無 定 相 十      降 逐 事 尸

  相 戒 相 慧 涅 相      於 六 蹟 那

  等   捨 槃 名      此 師   爲

  ********************

猜你喜欢
  卷第三·道忞
  卷第六十四·佚名
  维摩经略疏卷第四·智顗
  佛地经论卷第七·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七·延寿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卷一·性音
  卷第十四·佚名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卷·宝亮
  佛说灌顶梵天神策经卷第十·佚名
  卷第四十三·霁仑超永
  卷十·僧祐
  第九卷·佚名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溪集李昴英字俊明番禺人寳庆丙戌廷对第三淳祐初官吏部郎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归隐文溪卒諡忠简有文溪集送广帅赵平斋汝暨解印趋朝海濒老同年五载依

  • 卷一·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一蒲州吴雯撰五古行行重行行离亭送君去三里闻马声五里马无迹十里云树平嗟彼云树繁不知人有情乾坤静如掌万里见君行遥题王咸中石隖山房积水浮九州东南益荡潏人家半洲岛萝筱互蒙密具区我旧游石隖

  • 卷一·张籍

    钦定四库全书张司业集卷一唐 张籍 撰五言古诗野居贫贱易为适荒郊有安居端坐无余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苖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煖贱躯四肢渐寛柔中肠鬰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时节晚览

  • 帝纪第一 宣帝·房玄龄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

  • 第八十二回 托公民捣乱众议院 请改制哗聚督军团·蔡东藩

      却说黎政府接到川电,才知刘存厚拥兵自逞,不服命令,只好变软为刚,将他免职示惩,随即下令云:  前因川、滇两军在成都省城冲突,叠由院部电饬双方停止争斗,兹据戴兼督电称,刘存厚于中央停止争斗之命,置若罔闻,仍攻督署等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九月戊子朔○礼部进明年祀册○己丑祭历代帝王遣镇远侯顾寰行礼○蓟镇总兵胡镇久病不视事抚按官劾其旷官黩货宜罢斥 上请镇先年有战功令以原职餋病升副总兵王孟夏代之○辛卯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 一一五二 军机大臣奏留京王大臣传询御史祝德麟所见浙人书籍情形片·佚名

    一一五二 军机大臣奏留京王大臣传询御史祝德麟所见浙人书籍情形片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十三日臣等前奉谕旨,令留京王、大臣传询御史祝德麟,从前伊见浙江人着有一书,祝德麟訾其撰述未妥。其书系何名目,有何不妥,及著书人系何名

  • 袁继咸传·张廷玉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任行人。崇祯三年(1630)冬天,升任御史,参加会试监考,因听任与试的举人挟带,被贬为南京行人司副,后来升为主客员外郎。七年春天,升任山西提学佥事。尚未赴任,总理户、工二部的官员

  • 王之诰传·张廷玉

    王之诰,字告若,石首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进士。授职为吉水知县。升任户部主事,改任兵部员外郎,出京担任河南佥事。讨伐师尚诏有功,转为参议。调迁为大同的兵备副使。因为捣毁蒙古居屋的功劳,增加一级俸禄,晋升为山西右参

  • 卷八下 离娄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三者,皆谓事可出入,不至违义,但伤此名,亦不陷于恶也。)[疏]正义曰:此章指言廉、惠、勇,人之高行也,丧此三名,则士病诸,故设斯科以进能者也。“孟

  • 卷十九·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九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祈父之什 祈父刺宣王也 毛传宣王之末司马职废羌戎为败 虞惇按国语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牙音吾】赋也 毛

  • 卷七·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七     宋 陈则通 撰盟会门王臣会盟例庄十有四年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僖五年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诸侯盟于首止八年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

  •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佚名

    如果纵欲就会学业无成周思敏说:“人生在天地之间,要成为圣贤豪杰,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然而必须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做成十分的事业。如果不先在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便保守精神,筑好根基,那么虽然有特大的志愿,想

  •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二空。虽知诸法一切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皆非实有无性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诸法差别皆无

  •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五卷一百一南岳下第三十六世随录  香严蜀叟古禅师 丹霞古宿尊禅师  大同辨海言禅师 东禅天泽霖禅师  五祖无弦琴禅师 衡石笑玉禅师  黄蘖嵓禅师 黄蘖亦苇岸禅师  清凉现幡隐禅师 福

  • 史氏菊谱·史正志

    又名《史老圃菊谱》、《菊谱》。植物谱录。南宋史正志撰。1卷。正志晚年致仕,居苏州养花消遣,见牡丹、芍药、海棠与竹皆有谱,遂以所见撰为此谱。前有自序,称所收27种,实为28种,其中黄色13种,白色10种,杂色红紫5种。其论色素演

  • 医暇卮言·程林

    医论著作。二卷。清程林(云来)辑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此书以辑录医林掌故、笔记为主。程氏以天人合一之理,分述治法、本草、养生、气功等内容。书中以五脏之积为例,介绍治积宜先理气之法。以医话体裁论述日月星辰、

  • 太上金华天尊救劫护命妙经·佚名

    太上金华天尊救劫护命妙经,又名《昊天玉皇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为五言韵文,篇幅不长。大旨言金华天尊奉元皇玉帝之命,救人劫难。凡诵持此经者,则有七元天星君、破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