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话 八
三一六、李觏嘲陈烈诗
蔡君谟守福唐,会李太伯与陈烈于望海亭,以歌者侑酒。方举板一拍,陈惊怖越席,攀木踰垣而去。李作诗曰:"七闽山水掌中窥,乘兴登陆到①落晖。谁在画桥②沽酒处,几多鸣橹趂③潮归。晴来海色依希见,醉后乡心积渐微。山鸟不知红粉乐,一声檀板便惊飞。"盖讥其矫也。(《总龟》前三十七)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下,亦见《道山清话》。
----------------
①《道山清话》"到"作"对"。
②《湘山野录》"桥"作"帘";《道山清话》作"楼"。
③《道山清话》"趂"作"送"。
三一七、梅圣俞谢送鹅诗
梅圣俞过扬州,宋公序送鹅,作诗谢云:"尝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乞与江湖客,从交养素翎。"公序得诗不怿。(《总龟》前三十七)
三一八、张献图嘲贪污
张献图主簿,颍人,善嘲谑,以老榜得班行,寄书于家人曰:"汝作鸾孤,我为奉职不忝矣。"又讥州县官之贪污者云:"捧头旧血添新血,箧里黄金压白金。"(《总龟》前三十八)
三一九、巧对数联
太宗时,进士同年有数人名似姓者,或有取以为诗云:"郭郑郑东东野绛,马张张夏夏侯璘。"熙宁中有崔度、崔公度,王诏、王子诏,①皆的对也。又有章君陈,陈君章二人未有似者。唐东方虬欲为西门豹作对,亦当时好事者为此对耳。给事中马子山,穆王八骏,有山子马。王丞相云:"马子山骑山子马",莫有对者。相传久之,有姓钱人为衡水令,罢归,或取以为对云:"钱衡水盗水衡钱。"钱闻之变色。或者对云:"吾正欲作对耳,非有实也。"(《总龟》前三十八)
案:此则出《中山诗话》。
----------------
①《中山诗话》"诏"均作"韶"。
三二○、郑谷鹧鸪诗
《云台集》有郑谷《鹧鸪》全篇云:"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每①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唤②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总龟》前三十九)
案:此则当与前一○《郑鹧鸪》条合为一条。
----------------
①《全唐诗》二十五"每"作"乍"。
②《全唐诗》"唤"作"应"。
三二一、沈存中鼓吹凯旋曲
鼓吹部中有拱辰管,即古〔人〕①之叉手管也。太宗赐今名。边军捷回,则连队抗声凯旋,乃古之遗音。其词往往皆市井鄙俚语。沈存中在鄜延时制十数②曲,令士卒歌之云:"先取西山③十二州,别分子将到④衙头。始⑤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彤⑥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傀打球⑦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灵武西凉不用围,番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山⑧西种,犹有当时干⑨吃儿。"(《总龟》前四十)
案: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五。
----------------
①《梦溪笔谈》五无"人"字。
②《梦溪笔谈》"十数"作"数十"。
③《梦溪笔谈》"西山"作"山西"。
④《梦溪笔谈》"到"作"打"。
⑤《梦溪笔谈》"始"作"回"。
⑥《梦溪笔谈》"彤"作"弯"。
⑦《梦溪笔谈》"球"作"回"。
⑧《梦溪笔谈》"山"作"关"。
⑨《梦溪笔谈》"干"作"轧"。
三二二、太白菩萨蛮词
鼎州沧水驿有《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泞立,宿鸟①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②短亭。"曾子宣家有《古风集》,此词乃太白作也。(《总龟》前四十、《玉屑》二十、《乐趣》十六)
案: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上。
----------------
①《湘山野录》"鸟"作"雁"。
②《湘山野录》"更"作"连"。
三二三、御选句图
刘综学士出镇并门,两制馆阁,皆以诗饯其行,因进呈章圣,深究诗雅。时方竞尚西昆体,垛裂雕篆,亲以御笔,选其平淡者得八联。句云:"夙驾都门晓,凉风苑树秋。"(晁迥)"秋声和暮角,膏雨逐行轩。"(李维)"置酒军中乐,闻笳塞上情。"(钱惟演)"关榆渐落边鸿度①,劝到②刘郎酒十分。"(杨亿)"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帐行尘起夕阳。"(朱巽)"汾水冷光摇画戟,蒙山秋色锁层楼。"(孙僅)"河朔雪深思爱日,并门春暖咏《甘棠》。"(王贻永)"极目关河③高倚汉,顺风雕鹗远凌秋。"(刘筠)章圣谓综曰:"并门,唐时皆将相出镇,凡之官,遣从事以题咏作宠其行,多刻诸道宫佛寺,纂集编制,久不闻有是作也。"后综写为御选句图,立于晋祠。(《总龟》前四十一、《乐趣》十三)
案:此则出释文莹《玉壶清话》一。
----------------
①《玉壶清话》"度"作"过"。
②《玉壶清话》"劝到"作"谁劝"。
③《玉壶清话》"河"作"山"。
三二四、送朱昂诗
朱昂字举之,扬历清贵二十年,晚为工部侍郎,恳求归荆南,踰年方允。时方剧暑,恩旨曲留,许秋凉始行。吴淑赠行诗云:"汉殿夜凉初阁笔,诸宫秋晚得悬车。"锡宴玉津园中,传旨令赋诗为送。李维丞旨云:"清朝纳禄犹强健,白首还家正太平。"陈文惠云:"部吏百衔通爵里,从兵千骑过荆门。"弟恊亦同时隐,皆享眉寿,谓之渚宫二疏。(《总龟》前四十一)
案:此则见《渑水燕谈录》。
三二五、冷潮阳诗送红线
唐节度使薛嵩有人献小鬟,十三岁,左右手俱有纹,隐若红线,因号为红线。十九年方辞嵩去,不可留,乃饯别,请坐客冷潮阳作诗曰:"采菱歌罢①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云②无际水长③流。"(《总龟》前四十一)
案:事见杨巨源《红线传》及《甘泽谣》。
----------------
①《全唐诗话》二、《唐纪》三十、《全唐诗》十一、《甘泽谣》"罢"作"怨"。
②《红线传》、《甘泽谣》、《全唐诗话》、《唐纪》、《全唐诗》"云"作"天"。
③《甘泽谣》、《全唐诗话》、《唐纪》"长"作"束",《全唐诗》作"空"。
三二六、徐月英作诗送人
江淮间有妓徐月英,作诗送人曰:"惆怅人间万事违①,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月②,忍照鸳鸯相背飞。"(《总龟》前四十一)
案:此则出《北梦琐言》卷九。
----------------
①《唐纪》七十九"违"作"非"。
②《唐纪》、《全唐诗》二十九"月"作"水"。
三二七、韦皋赠玉箫诗
崔涯者,吴楚狂生,与张祜齐名。其妻雍氏子荆宝有女青衣曰玉箫,才十岁,常令侍韦。姜入关,家属不行,韦乃从归头陀寺。荆宝遣玉箫往来,年稍长,乃与韦欢。后为廉使陈常侍发遣归,舟人趣行,乃以书别荆宝。荆宝与玉箫同至,相约曰:远不踰六七年当取玉箫归。因留玉箫指环一枚,并诗曰:"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难曾①赠家②人。长江不见双鱼③至,为遣相思梦入秦"。(《总龟》前四十一)
案:此当是二事误合为一。考《唐诗纪事》五十二云:"崔涯吴楚人,与张祜齐名。其妻雍氏乃雍秘校之女,夫妇相欢,而涯不礼其妻父,妻父不平之,夺其女为尼。涯不得已为诗留别,曰:'陇上泉流陇下分,断肠呜咽不堪闻。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此为崔涯事。又卷四十八云:"韦皋少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有小青衣曰玉箫,才十许岁,常侍皋。皋后告别与约后会,因留玉指环一枚,并诗寄情云:'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此韦皋事。《诗话总龟》盖误合为一也。又案:玉箫事出《云溪友议》。《云溪友议》谓:"姜氏孺子曰荆宝,荆宝有小青衣曰玉箫。"因知此节崔涯数语,全与此文无涉,以脱误过多,故不校改。
----------------
①《云溪友议》"难曾"作"留解"。
②《云溪友议》"家"作"佳"。
③《云溪友议》"双鱼"作"鱼书"。
三二八、盛小丛
李纳①尚书夜登越城楼,闻歌曰:"雁门山上雁初飞。"其声激切。公召至,乃去籍之妓盛小丛也。梁园供奉南不嫌女甥,所唱者,乃不嫌昔所授也。崔元范自幕府拜侍御史,饯于鉴湖光候亭,命小丛歌饯坐客,各赋诗送之。李尚书曰:"绣衣奔命去情多,南国家人敛翠娥。曾向教坊听国乐,为公重唱盛丛歌。"崔御史曰:"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午夜清。②独向柏台为老吏,可怜林木响余声。"杨判官曰:"燕赵能歌有几人?落③花回雪似含嚬。声④随御史匹⑤归去,谁伴文翁过⑥九春。"彦升⑦曰:"莲府才为绿水宾,忽乘骢马入咸秦。为公⑧唱作《西河⑨调》,日暮偏伤去住人。"卢邺文使曰:"何郎戴豸⑩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莫道江南不同醉,即陪舟楫上京游。"⑾举子高湘曰:"谢安春渚饯名卿,⑿千里仁风一扇清。歌黛惨时方酩酊,不知公⒀子重飞觥。"卢溵处士曰:"乌台上客紫髯⒁公,共捧天书静鉴⒂中。桃叶⒃不须歌《白苎》,耶溪日暮⒄起樵风。"崔下句云:"独向柏台为老吏",皆曰御史即其任也,何老于柏台?众请改之。崔曰:"某但止于此任,宁望九迁乎?"是年秋鞫狱谯中而卒,是终于柏台之任也。(《总龟》前四十一)
----------------
①《唐纪》五十九、《全唐诗》二十九"纳"作"讷"。
②《唐纪》"午夜清"作"五夜情"。
③《唐纪》"落"作"为"。
④《唐纪》"声"作"频"。
⑤《唐纪》"匹"作"西"。
⑥《唐纪》"过"作"怨"。
⑦《唐纪》"升"作"卿"。
⑧《唐纪》"公"作"君"。
⑨《唐纪》"河"作"歌"。
⑩《唐纪》"戴豸"作"载酒"。
⑾《唐纪》"游"作"沟"。
⑿《唐纪》五十九、《全唐诗》二十一"名卿"作"袁宏"。
⒀《唐纪》"公"作"父"。
⒁《唐纪》"紫髯"作"绣衣"。
⒂《唐纪》"鉴"作"镜"。
⒃《唐纪》"叶"作"朵"。
⒄《唐纪》"日暮"作"暮雨"。
三二九、张又新牡丹诗
张又新郎中,与杨虔州友善,杨妻李氏,即庸①相之女,有德无色。杨未尝介意。张尝语杨曰:"我少年擅美名,不复仕宦②,惟得美室平生足矣。"既成婚,殊失所望。乃作《牡丹诗》云:"牡丹一朵值千金,将为后③来色最深。今日满园④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总龟》前四十二、《乐趣》十三)
----------------
①《本事诗》"庸"作"墉"。
②《本事诗》"不复仕宦"作"不忧仕矣"。"复"当作"忧"。
③《唐纪》四十、《全唐诗》十八"后"作"从"。
④《本事诗》、《唐纪》、《全唐诗》"园"作"栏"。
三三○、鱼玄机诗
唐女冠蕙兰有才思,咸通中,为李亿补阙侍婢,爱衰后,隶咸宜观为女道士。有怨李诗曰:"易求无价宝,难买有情①郎。"②又有云:"蕙兰消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总龟》前四十二)
案:此则出《北梦琐言》卷九。
----------------
①《北梦琐言》、《全唐诗》二十九"买有情"作"得有心"。
②《唐纪》七十八"郎"作"夫"。
三三一、吴后主渡江诗
杨氏为宋齐丘闭于泰州永宁宫,有诗曰:"江南江北旧家乡,六十年来梦一场。吴苑楼台皆①冷落,广陵宫阙②亦凄凉。云凝③远岫愁千片,④雨打孤舟泪两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⑤更思量。⑥"(《总龟》前四十二、《乐趣》十三)
案:此则见《十国春秋》。又《说诗乐趣》引《古今诗话》亦谓此诗李煜所作。
----------------
①《十国春秋》"楼台皆"作"宫闱今"。
②《十国春秋》"宫阙"作"台榭"。
③《十国春秋》"云凝"作"烟迷"。
④《十国春秋》"片"作"点"。
⑤《十国春秋》"端坐"作"回首"。
⑥原注:"《江南野录》谓此是李煜所作,未知孰是。"
三三二、唐文宗诗
唐文宗大和九①年,诛王涯郑注后,仇士良秉权,或登临游幸,往往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题诗曰:"辇路生秋②草,上林花满枝。③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总龟》前四十二)
案:此则出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及《唐语林》卷四。
----------------
①"九"原作"元",据《杜阳杂编》、《全唐诗》改。
②《唐纪》二、《全唐诗》一"秋"作"春"。
③《唐语林》、《全唐诗》"满枝"作"发时"。
三三三、武士作诗
有一武士忘其姓名,志乐闲散,而家甚贫,尝作诗曰:"人生本无累,何用买山钱?"遂投檄而去。(《总龟》前四十四)
三三四、卖墨人题诗
宿州天庆观西庑下,有石刻二诗,盖至道中有卖墨人尝游于此,一日题诗曰:"秋景萧萧叶乱飞,庭松影里坐移时。云迷鹤驾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又曰:"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或以为名①吕仙翁诗也。(《总龟》前四十四、《全唐诗话续编》下)
----------------
①"名"字疑衍。
三三五、吕仙题白鹤寺诗
岳阳楼有碑极大,乃李观记吕仙翁笔迹。李知贺州日,有道士相访,自云吕先生,诵《过岳阳诗》云:"唯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李亦不晓。后知岳州,有白鹤寺僧见过,道及吕仙翁尝憩于寺前松下,有老人自松梢冉冉而下,致恭于先生之前,曰:"某松之精也,今见先生过,礼当致谒。"吕书一绝于寺壁而去:"独自行来①独自卧②,无限世③人不识我。唯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后郡守为创亭于松下,名曰吕④先生⑤云。(《总龟》前四十四、《全唐诗话续编》下)
----------------
①《宋纪》九十"来"作"时"。
②《岳阳风土记》、《宋纪》"卧"作"坐"。
③《宋纪》"世"作"时"。
④《全唐诗话续编》"吕"作"回"。
⑤案《岳阳风土记》作"过仙亭"。
三三六、罗道成诗
庆历中有一闲人,游岳,谒主簿郭及甫,既坐,视其刺,乃罗道成也。询其乡里,言郴州人。及甫留饮。曰:"久思东州之游,前日游太山,已遍到佳处,旦夕回南方山。"索纸笔为诗,曰:"因思灵秀偶来游,碧玉寒堆万叠秋。直上太山高处望,根盘连接十余州。"后自和云:"水云踪迹自闲游,夏谷阴寒冷胜秋。猿鸟性情犹恋旧,飜身却去海边州。"①及甫不胜叹羡,及去,令人送之,又得诗曰:"白骡代步若奔云,闲人所至留诗迹。欲知名姓问源流,请看郴阳山下石。"后问郴人,有成真君观,得道乘白骡行石壁上,其迹至今存焉。(《总龟》前四十五、《宋纪》九十、《全五代诗》六十五)
----------------
①《宋纪》、《全五代诗》均无此首。
三三七、归真子诗
唐子正著作,桂州人,治平中赴举,至全州途中,雇一仆,负重担,健若飞羽,虽鞭马疾进,常去马百步外,恐其逸去逐遣之。其仆即日自全州二千七百里日午已到唐州,①留书驿吏曰:"候桂州唐秀才至,即投之。"唐月余到驿,驿吏出书,题云呈桂州唐秀才,归真子封。唯一诗,曰:"袁州相见又之全,不遇先生道未圆,②大抵③有心求富贵,到头无分学神仙。箧中灵药宜频施,鼎里丹砂莫妄传。待得角龙为④宴会,好来黄壁卧林泉。"唐甚怪之,诘其状貌,乃全州仆也。留书之日,乃全州所遣日也。始悟其为神仙。唐后为邕倅,熙宁丙辰,交趾寇邕,唐遇害,乃诗所谓角龙也。(《总龟》前四十五、《宋纪》九十)
案:此则亦见《湘山野录》卷下及《孔氏谈苑》卷三。
----------------
①《孔氏谈苑》"唐州"作"蔡州"。
②《湘山野录》"圆"作"缘"。
③《孔氏谈苑》"大抵"作"知汝"。
④《孔氏谈苑》"为"作"危"。
三三八、许宣平诗
许宣平,新安人,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枝,每醉即独吟曰:"负薪朝去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同归何处,①穿白云行入翠微。②"好事者于洛阳同华间是处题之,李太白见曰:"此神仙也。"(《总龟》前四十五)
案:《太平广记》二十四出《续仙传》。
----------------
①《唐纪》七十五"处"作"地"。
②《续仙传》作"穿入白云行翠微"。
三三九、殷七七开顷刻花
殷①七七名文②祥,周宝旧于长安识之。及宝镇浙西,〔七七忽到,召之,益加礼遇。〕③鹤林寺有杜鹃花,寺僧相传云,贞元中外国僧自天台钵中,以药养其根,来殖于此寺。僧创餙花院,人或见女子红裳艳丽,游于花下,俗传花神也。④一日,宝谓七七曰:"鹤林寺⑤天下奇绝,尝闻能开顷刻⑥花,此花能开赴重九乎?"⑦曰:"可也。"乃前二日经鹤林寺宿,中夜有女子来,谓七七曰:"妾为上苍⑧所命,下司此花,非久即归阆苑,今为道者开之。"⑨〔晨起,寺僧讶花渐坼〕,⑩至九日烂熳〔如春。宝惊异,游赏累日。〕⑾后为兵火,其花遂亡,信归阆苑矣。⑿(《总龟》前四十五)
案:《太平广记》五十二出《续仙传》。
----------------
①"殷"原作"韦",据《太平广记》、《唐纪》、施注《苏诗》等书改。
②《太平广记》"文"作"天"。
③施注《苏诗》无此语。又《唐纪》七十五于此句后有"每醉吟曰:'琴弹碧玉调,药炼白原砂。解酝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数语。《太平广记》作"解酝顷刻酒,能开非时花"。
④"鹤林寺"云云至此,见施注《苏诗》卷八引。
⑤施注《苏诗》"寺"下有"杜鹃花"三字。
⑥施注《苏诗》"顷刻"作"非时"。
⑦施注《苏诗》作"今重九将近,能开花副此日乎"?
⑧施注《苏诗》"苍"作"玄"。
⑨此二句,施注《苏诗》作"今与道者开之,然此花非久即归阆苑矣"。又出句后有"女子俄不见"五字。
⑩施注《苏诗》无此八字。
⑾此数语,据施注《苏诗》补。
⑿"其花遂亡"九字,施注《苏诗》作"焚寺树失根株云"。
三四○、田霖题茅山燕洞诗
女真钱氏二姊妹,依止陶隐居,诵《黄庭经》,即茅山燕洞也。至今有紫菖蒲碧桃焉。其姊披白练衣,得道入洞,及女弟至,则户已扃矣。淳化五年,夏侯嘉正与道士五人,往彼投龙,是夜雷震,其洞复开。有一吏深入,遇道士与林檎一枚食之,遂绝粒。田霖作诗题之曰:"燕口龙泓气象清,钱真此处有遗灵。仙兄去后师犹在,女弟回时户①已扃。云片尚如披白②练,泉声长似诵《黄庭》。碧桃花发菖蒲紫,留与人间作画屏。"(《总龟》前四十五)
----------------
①《宋纪》五"户"作"洞"。
②《宋纪》"白"作"素"。
三四一、滕王蛱蝶图
王建宫词百首,多言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①得滕王峡蝶图"之类。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言其工蛱蝶也。〕②惟见于建诗耳。〔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③唐世一艺之善,如公孙大娘舞剑,曹刚琵琶,米嘉荣歌,皆见于唐贤诗句,遂知名于后世。当时山林田亩,潜德隐行君子,不闻于世者多矣。而贱工末艺,得所附托,乃垂名不朽,亦各系乎幸不幸尔。(《总龟》前四十六、《乐趣》十八、《全唐诗话续编》上)
案:此则出《六一诗话》。
----------------
①《全唐诗》十一"传"作"搨"。
②《乐趣》无"惟《名画录》"云云二句。
③《乐趣》无此语。
三四二、王钦若命书
合淝人传论言曹谷善星历术数,谈事如神,为王冀公作命书云:"七十年中一一加,弄珠滩上事堪夸。碧油幢下闻鸣①鸟,千日催②还上汉槎。"公年七十二,知襄阳,正得千日,召还。又云:"周匝将临壬戌岁,定鼎门前春色异。一千日上少三环,再入和羹宜尽醉。"③后冀公判西京,将七百日,再入政府,壬戌岁也。又云:"临去尚犹闻禁漏,异姓佳名在史书。"冀公薨谢之夕,漏将尽,无子,其婿张环掌丧事。(《总龟》前四十六)
----------------
①《古今类事》"鸣"作"啼"。
②《古今类事》"催"作"招"。
③《古今类事》"醉"作"瘁"。
三四三、宫人用辟寒金
嗽金鸟出昆明国,形如雀,色黄。魏明帝时,其国来献,饲以珍①珠及兔脑,常吐金屑如粟,宫人争取为钗钿,谓之辟寒金,以此鸟不畏寒也。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不服辟寒钿,那得帝王怜!"(《总龟》前四十七、《岁时广记》四)
----------------
①《岁时广记》"珍"作"真"。
三四四、刘山甫题诗侮南岳神
刘山甫随侍官于岭外,北归,泊舟洞庭,登岸,见有北方毗沙门天王庙祠,因谒之,见庙宇颓圮,乃题云:"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仙①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是夜梦神责曰:"我南岳神也,汝何相侮?"俄而风涛大作,舟几覆,悔谢彻去诗牌乃止。(《总龟》前四十八)
案:此则见《北梦琐言》九,言出山甫《自序》。
----------------
①《太平广记》三百十二、《北梦琐言》九"仙"作"明"。
三四五、抛球曲
海州士人李慎①言,尝言梦至一处,水殿宫观,一女戏球,②山阳蔡绳作传叙③其事甚详。有《抛球词》十余首,言皆清丽,今但记其两篇云:"侍燕黄昏晚未④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醉,⑤笑倩傍人认绣球。""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裀揉⑥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球处,不是金炉旧日香。"(《竹庄》二十二、《乐趣》十五)
案:《总龟》前三十三有此则,不注出处。惟其前为《古今诗话》,当即《诗话》中语。又《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十八、《诗话总龟》后集四十二,均据《侯鲭录》录李慎言《抛球曲》,并言"《古今诗话》中,载此诗只有二首,不及此详备,故尽录之"。考何溪汶《竹庄诗话》二十三谓:"刘贡父所记仅二阕";又此则全与《梦溪笔谈》同。考《古今诗话》中多录《中山诗话》及《梦溪笔谈》二书之文,知此则所据,亦不出此二书。今《中山诗话》中无此则,则其所据盖出《梦溪笔谈》矣。又案《侯鲭录》及《竹庄诗话》,尚有一首云:"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飏绣球。金钥玉箫俱寂寂,一天明月照高楼。"
----------------
①《侯鲭录》"慎"作"真"。
②《梦溪笔谈》作"尝梦至一处水殿中,观宫女戏球"。
③《墨客挥犀》七"叙"作"说"。
④《梦溪笔谈》五"晚"作"晓"。《侯鲭录》"晚未"作"未肯"。
⑤《侯鲭录》"醉"作"最";《竹庄》作"重"。
⑥《侯鲭录》"揉"作"挼"。
三四六、飞龙药
相州栖霞谷有乔顺二子,服飞龙药,二子十年不饥。魏文帝诗曰:"西山有仙童,不饮亦不食。"谓此。(《总龟》前四十五)
三四七、张志和渔父词
元真子张志和,会稽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颜鲁公守湖州日与宾客唱和,为《渔父词》。志和曰:"西塞山前①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蒻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坐客叹服不已,后果传之。(《总龟》前四十五、《乐趣》十七)
案:《太平广记》二十七云出《续仙传》。
----------------
①《太平广记》"前"作"边"。
三四八、吹皱一池春水
江南成文幼,为大理卿,词曲妙绝,尝作《谒金门》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闻之,因案狱稽滞,召诘之,且谓曰:"卿职在典刑,一池春水,又何干于卿?"①文幼顿首。(《总龟》后三十九、《总龟》后三十二)
案:此词《南唐书》称为冯延己词,《本事曲》又云赵公,苕溪《渔隐丛话》已未详其孰是。又《总龟》前四十有此则,不注出处;但此则后为《古今诗话》,当亦《诗话》中语。
----------------
①《总龟》前集"又何干于卿"作"干卿何事"。
三四九、福州僧诗
南方浮图能诗者多〔矣〕,①〔士大夫鲜有汲引,〕②多汨没不显。③福州僧有诗百余篇,其中佳句如:"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又有诗云:"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子低。"〕④不减古人也。(《丛话》前五十七、《玉屑》二十、《竹庄》二十二、《乐趣》十八、《名言》七)
案:虹收一联见《中山诗话》,为僧朋多诗。胡仔云:"此一联乃体李义山诗'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所谓屋下架屋者,非不经人道语,不足贵也。"又案《总龟》前三十引此则,不注出处,但其前为《古今诗话》,故知为《诗话》中语。
----------------
①《玉屑》二十有"矣"字。
②《总龟》无此语。
③《总龟》作"往往多不显其名"。
④此数语,据《总龟》、《玉屑》及《乐趣》、《名言》诸书补。又《中山诗话》亦有此联。
三五○、东坡听琵琶词
"呢呢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坐起①不能平。携手从归去,②无泪与君倾"。曲名《水调歌头》,东坡居士听琵琶而作也。旧都野人曰:"此词句外取章,无一字染着,后学卒未到其阃域,反复味之,见居士之文采窃处:'呢呢儿女语',取白乐天'小弦切切如私语'意;'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便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携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则又翻'江州司马青衫湿'公案也。子瞻凡为文,非徒虚语。'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之句,皆自喻耳。后人吟咏,患思而不得,既得之,为题意缠缚,不解点化者多矣。"(《丛话》后十)
----------------
①《东坡乐府》"坐起"作"起坐"。
②《东坡乐府》作"推手从君去"。
三五一、海棠诗
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后吴中复诗亦云:"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石曼卿云:"杜甫句何略,薛能诗未工。"至杨诚斋乃云:"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诗林》二)
三五二、影略句法
郑谷有《咏落叶诗》云:"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满廊僧不厌,一个俗嫌多。"未尝及彫零飘坠之意,人一见之,自然知为落叶,亦影略句法也。(《诗林》二)
三五三、红袖拂碧纱笼
寇莱公典陕日,与处士魏野同游僧寺,观览旧游,有留题处,公诗皆用碧纱笼之,至野诗则尘蒙其上。时从行官妓之慧黠者辄以红袖拂之。野顾公笑,因题诗云:"世情冷暖由分别,何必区区较异同。但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诗林》二)
三五四、东坡独乐园诗
东坡《独乐园诗》:"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只头四句已都说尽,便可以入图画矣。(《诗林》三)
案:此则出《诗话总龟》引作《王直方诗话》。
三五五、魏野赠寇莱公诗
寇莱公镇洛,凡三邀魏野不至。莱公暇日写刺访之,野服葛巾袍长揖莱公,礼甚平简。顷之,议论骚雅,相得甚欢。将别,谓莱公曰:"盛刺不复还,留为山家之宝。"及公再秉钧轴,野游门下,献诗云:"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公得诗不悦。后二年贬通州,每题前诗于窗,朝夕吟哦之。(《诗林》四)
三五六、魏野教鹤舞
章圣幸汾阴,回望林岭间,亭槛幽绝,意非民俗所居。时魏野方教鹤舞,俄报有中使至,抱琴踰垣而走。(《诗林》四)
三五七、工于押韵
寇莱公延僧惠崇于池亭,分题为诗。公探得池上柳"青"字韵,崇探得池鹭"明"字韵。自午至晡,崇忽点头曰:"得之矣,此篇功在明字,凡五压不倒。"公曰:"试口占。"曰:"雨歇方塘溢,迟回不复惊。暴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公笑曰:"吾柳之功,在'青'字,而四压不倒,不如且已。"(《玉屑》七)
案:此则亦见《闲居诗话》。
三五八、兴与讪异
自古工诗未尝无兴也,睹物有感焉则有兴。今之作诗者以兴近乎讪也,故不敢作,而诗之一义废矣。老杜《莴苣诗》云:"两旬不甲拆,空惜埋泥滓。野苋迷汝来,宗山实于此。"皆兴小人盛面掩抑君子也。至高适《题处士菜园》则云:"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则近乎讪矣。作诗者苟知兴之与讪异,始可言诗矣。(《玉屑》九)
三五九、到处说项
杨祭酒尝见江表士人项斯诗,赠之诗云:"度度①见君诗句②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相逢说项斯。"由是四方知名。(《玉屑》十、《乐趣》七)
案:此事出《尚书故实》。又《总龟》前四引此不言出处,惟其前为《古今诗话》,知即《诗话》中文。
----------------
①《乐趣》"度度"作"几度";《尚书故实》作"处处"。
②《乐趣》"句"作"最"。《尚书故实》"见君诗句"作"见诗诗总"。
三六○、赵倚楼
杜紫微览赵渭南《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因目之为赵倚楼。①〔赠诗曰:"今②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霸③陵鲸海动,秦④苑鹤天寒。今日访君还有意,三条冰雪借今⑤看。"〕⑥(《玉屑》十)
案:《乐趣》卷四引此则作《直方诗话》,疑误。此则出《摭言》七。又《总龟》前四引此则不言出处,但其前为《古今诗话》,知亦《诗话》中文。
----------------
①《玉屑》引至此。
②《全唐诗》十九"今"作"命"。
③《全唐诗》"霸"作"少"。
④《全唐诗》"秦"作"翰"。
⑤《全唐诗》"借今"作"独来"。
⑥以上据《总龟》补。
猜你喜欢 ◆吴文正公澄 【亦作澄。】·顾嗣立 第一场·老舍 第二折·关汉卿 卷六·叶昌炽 卷二·贯休 转调满庭芳·徐志摩 卷七十一·徐世昌 第三十出 惊别(仙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卷二十五·王奕清 巻一·皇甫冉 卷三百四十一·陈思 巻十八·袁表 御选元诗卷三十四·康熙 道峡似巫山·张说 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