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一

 

钦定四库全书

二皇甫集卷一

唐 皇甫冉 撰

四言古诗

刘方平璧画山

墨妙无前性生壁先廻溪已失逺嶂犹连侧径樵客长林野烟青峯之外何处云天

五言古诗

与张补阙王錬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朝朝春事晩泛泛行舟逺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防任逺风钟声野寺逈草色故城空送别高台上徘徊共惆怅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屏风上各赋一物得携琴客

不是向空林应当就磐石白云知隠处芳草迷行迹如何祗役心见尔携琴客

寄刘方平

坐忆山中人穷栖事南畆烟霞相亲外墟落今何有潘郎作赋年陶令辞官后逹生贵自适良愿固无负田取颍水流树入阳城口歳暮忧思盈离居不堪久

曽东游以诗寄之

出郭谁言多廻车始知逺寂然层城暮更念前山转緫辔越成臯浮舟背梁苑朝朝劳延首徃徃若在眼落日孤云还邉愁迷楚关如何椒花发复对游子顔古寺杉松里连樯洲渚间烟生海西岸云见吴南山惊风扫芦荻翻浪连天白正是扬防时偏逢江上客由来论佳句况乃惬所适嵳峩天姥峯翠色春更碧气栖湖上雨月净剡中夕钓艇或相逢江蓠又堪摘迢迢始宁野芜没谢公宅朱槿摧列墉苍苔徧幽石顾予任踈懒期尔振羽翮沧洲未可行湏售金门防

崔十四宅各赋一物得檐栁

官渡老风烟浔阳媚云日汉将营前见胡笳曲中出复在此檐端重隂仲长室

送段明府

遥夜此何其霜空残杳霭方嗟异乡别蹔是同公防海林秋更踈野水寒犹大离人转吴岫旅鴈从燕塞日夕望前期劳心白云外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贫居依栁市闲歩在莲宫高閤宜春雨长廊好啸风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

见诸姬学玉台体

艶唱召燕姬清弦侍卢女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传杯见目成结带明心许寜辞玉辇迎自堪金屋贮朝朝作行云襄王迷处所

题裴二十一新园

东郭访先生西郊寻隠路久为江南客自有云阳树已得闲园心不知公府步开门白日晩倚杖青山暮果熟任霜封篱踈从水度穷年常牵缀徃事皆沦悮唯见耦耕人朝朝自来去

寄高云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独恋青山久唯令白髪新每嫌持手板时见着头巾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

马卿工词赋位下年将暮谢客爱云山家贫身不闲风波杳未极几处逢相识富贵人皆变谁能念贫贱岸有经霜草林有故年枝俱应待春色独使客心悲

送薛判官之越

时难自多务识小亦求贤道路无辞逺云山并在前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

赋得檐燕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逺带雨归偏驶今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送魏中丞还河北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辛勤戎旅事雪下防羌营

又赋得越山三韵

西陵犹隔水北岸已春山独鸟连天去孤云伴客还祗应结茅宇出入石林间

送窦叔向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樵径未沾霜茅檐初负日今看泛月去偶见乗潮出卜地防为邻还依仲长室

题高云客舍

孤兴日自深浮云非所仰窻中西城峻树外东川广晏起簮葛巾闲吟倚藜杖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五柳转扶踈千峰恣来徃清秋香秔获白露寒菜长吴国滞风烟平陵延梦想时人趋缨弁高鸟违罗网世事徒乱纷吾心方浩荡唯将山与水处处谐真赏

之京留别刘方平

客子慕俦侣含凄整晨装邀欢日不足况乃前期长离袂惜嘉月逺还劳折芳迟回越二陵回首但苍茫乔木清宿雨故关愁夕阳人言长安乐其奈缅相望

出塞

吹角出塞门前瞻即胡地三军尽回首皆洒望乡泪转念关山长行看风景异由来征戍客负得轻生义

酬裴十四【得宴字】

淮海各聨翩三年方一见素心终不易髪何湏变旧国想平陵春山满阳羡邻鸡莫唱共惜良夜宴

送郑二贠外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逺道羁心看旅鴈晩泊依秋草秋草尚芊芊离忧亦然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明日是重阳登高逺相望

二皇甫集卷一

猜你喜欢
  沈长卿·唐圭璋
  赵龙图·唐圭璋
  张友仁·唐圭璋
  吕渭老·唐圭璋
  第四折·秦简夫
  第二折·孙仲章
  第二折·郑光祖
  卷二十四·佚名
  卷五十三·陈思
  鸿庆集钞·吴之振
  卷二百九十七·陈廷敬
  卷二百一·陈廷敬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瑶台小録》·张次溪
  第八回 孝义神威灵显著 阴阳报祸福分明·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叙·高启

    故嘉议大夫戸部侍郎前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授 诸王经青丘先生髙啓文集二十四卷旧一千若干篇今二千若干篇儒士徐庸字用理之所广也用理既以

  • 梦·刘半农

    正做着个很好的梦, 不知怎的忽然就醒了! 回头努力的去寻吧! 可是愈寻愈清醒:梦境愈离愈远了! 眼里的梦境渐渐远, 心里的梦影渐渐深: 将近十年了, 我还始终忘不了! 要忘是忘不了, 要寻是没法儿寻。 不要再说自由了, 这点儿自由我

  • 卷三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 岳正 游栢林寺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沈檀室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载登大雄殿俯瞰衆僧窟

  • 唐僧弘秀集卷五·李龏

    宋 李龏 编文益二首覩木平和尚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相防陌路同论心秋月皎壊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沤曾已晓防牡丹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髪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曳【一作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

  • 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七贾棱贾棱贞元八年进士第诗一首御沟新柳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秀质方含翠清隂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褭褭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刘遵古刘遵

  • ●崇禎長編卷之十六·汪楫

      崇禎元年十二月   ○崇禎元年十二月   崇禎元年十二月   丁亥朔左副都御史賈毓祥疾免   廣西道試御史劉士禎疏紏輔臣周道登初無寸善可稱但聞其錯亂票擬貼羞綸扉乞加罷黜   戊子吏部騐封司主事林廕

  • 卷四十·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大学士朱轼譔名臣传三十二金梁襄梁襄字公赞绦州人登大定三年进士调耀州同官主簿三迁邠州淳化令有善政察廉升庆阳府推官召为薛王府掾世宗将幸金莲川襄上疏极谏曰臣闻上古帝王高城浚池深居邃

  • 尤世威传·张廷玉

    尤世威,榆林卫人。他和哥哥世功、弟弟世禄三个人都作战勇敢,知名当时。天启年间,世威做官做到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告警,他跟着大帅满桂赴援,在城东力战,立下战功,得到提级和赏赐。崇祯二年(1

  •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司马光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1]齐伐魏,取观津。[1]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2]赵侵齐,取长城。[2]赵国入侵齐国,占领长城。三年(乙卯、前366)三年(乙卯,公元前366年)[1]魏、韩会于宅阳。[1]魏国、韩国在宅阳举行会议。[

  • 大学衍义卷二十七·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四察民情生灵向背之由泰誓【周武王伐纣作此以誓众士】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后君也】虐我则雠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臣按武王举古人之言以明民之常情如此也若君民之分岂以虐我而遂雠之哉然君民之分不可恃

  • 卷四十五·陈祥道

    扆覲禮天子設斧依於戶牖之間左右几天子衮冕負斧依【依如今綈素屏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司几筵凡大朝覲大饗射凡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依前南鄉左右玉几【斧謂之黼其繡白黑采以絳帛為質依其制如屏風然依前設席左右有

  • 春秋管窥卷九·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寗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防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次鄫以待晋师非观望不前故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及陈而晋衞二君

  • 卷三·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三     宋 林岊 撰郑缁衣之宜兮敝子又改为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好敝予又改造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蓆敝予又改作适子之馆还予

  • 卷第四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大会中有诸菩萨作是念:“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诸佛本愿云何不思议?诸佛种性云何不思议?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诸佛身云何不思议?诸佛音声云何不思议?诸佛智慧云何不思议?诸佛自在云何不思议?诸佛无碍云何

  • 唯识三十论颂·世亲

    世亲菩萨造 大唐 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辨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辨唯识相。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三(修证亦有漏亦无漏禅)今约三种法门。以辩亦有漏亦无漏禅。一者六妙门。二者十六特胜。三者通明观。此三法门亦得说为净禅。此中明净禅与阿毗昙有小异浅

  • 澎湖续编·蒋镛

    曾名《纪略续编》。地方志。作者蒋镛,字怿葊,湖北黄梅人。曾任澎湖通判。1829年(清道光九年)撰成此书,为胡建伟《澎湖纪略》之续编。循胡著十二纪先后次序,续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以后之事,达60余年。共二卷,上卷列十

  • 咒五首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玄奘(602~664)译。又称咒五首、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仅列出五项咒文,即:(一)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咒,(二)六字咒(文殊之六字真言),(三)七俱胝佛咒,(四)一切如来随心咒,(五)观自在菩萨随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