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今滑稽联话二

某县令居官清廉,萧然四壁。尝于除夕作联自嘲,其语颇趣。联云:“放千枚爆竹,把穷鬼轰开,数年来被这小奴才,扰累俺一双空手;烧三枝高香,将财神请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十万缠腰。”

咸丰间,江苏某君为发匪所获,匪首闻其有才名,留司笔札,且嘱题联。某君题曰:“说什么天主教,妄称天父天兄,绝天理,灭天伦,把青天世界闹得天昏,有一日天讨天诛,天才有眼;看这些地方官,都是地匪地棍,掘地平,挖地坑,将大地山河弄成地狱,还要抽地丁地税,地也无皮。”又大书一额曰:“斌尖傀卡。”盖讥其文不像文、武不像武、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也。匪首不解文义,见联中有天父天兄字样,以为必系颂祷之辞也,因大喜厚礼之。后遇其同类之识字者为之解释,始大怒,以被絮渍油裹某生而火之,名曰烧大蜡烛,亦云惨矣。

龙阳才子易哭厂,老名士中之鼎鼎者也。晚年酷好戏剧,属意于女伶鲜灵芝,诗词称扬,不遗余力,灵芝之名因以大噪。易死后,长沙某君戏代灵芝作挽云:“灵芝不灵,百草难医才子命;哭厂谁哭,一生只惹美人怜。”

贺新婚联用谐谑语,最恶作剧,然亦因人而异。如施诸优妓,则未始不可也。往年海上某舞台男伶某旦新婚,欧阳元贺以联云:“安能辨我是雌雄,想华月金樽,也曾脂粉登场,为他人作嫁;毕竟可儿好身手,趁椒风锦帐,莫把葫芦依样,舍正路弗由。”语极佻达而不嫌者,以题目同而人不同也。

天地间物,苟从乐观,大而日星河岳,固属可喜;小而虫禽草木,亦无一非乐景也。昔何燕泉幼时随父乘凉郊野,父命对曰:“蛙鼓萤灯蚯蚓笛,芳塘夜夜元宵。”燕泉对曰:“莺簧蝶拍鹧鸪词,香陌年年上巳。”是即其明证也。否则鹧鸪、蚯蚓之声,正离人思妇之所畏恶者,安得组成如此巧丽之对乎!

《葵轩琐记》载邗江旅壁一对云:“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非男非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古今巧对录》云:苏长公偕释佛印、妓琴操泛舟赏月。佛印酒酣,出船头撑篙为戏,琴操云:“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佛印云:“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佛印又曰:“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琴操云:“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又一日,东坡与秦少游出游,见岸上一醉汉,骑驴摇摇欲堕,苏云:“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帐。”秦亦即景对云:“艄公摇掳,打恭作揖讨船钱。”

杨维桢与虞集至一妓家,见妓悬两镜梳头,杨云:“两镜悬窗,一女梳头三对面。”虞云:“孤灯挂壁,二人作揖四躬身。”

高季迪留姚孝广同饮,出一妓佐酒,貌甚明艳,姚戏之云:“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高代对曰:“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解大绅与同僚在舟中饮酒,有青蛙跃出水面,同僚云:“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时解方食虾,即举以对云:“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光绪间,阎丹初相国柄政,与张子青相国俱逾八旬。又乌少云、孙莱山二公亦年老,奉使涖鄂查办某事。都下有联云:“丹青不知老将至;云山况是客中过。”集句托讽,蕴藉可喜。凡作滑稽联者,当以此为正宗矣!

又李鸿章在相府,翁叔平绾度支时,都中亦传一联,嵌二公本籍县名,虽含蓄稍逊,而警策过之。联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红楼梦》寓言八九,可有可无,指往事以实之已觉可笑,乃妓女中竟有袭其名号以相号召者,更无谓之极矣。然作赠联者,正可因此而得佳句焉。某君赠林黛玉云:“我为黄浦江边客;卿是红楼梦里人。”又有号贾筱樵者,本非袭名红楼,而所欢以其姓贾,且筱樵二字声同小乔,戏赠一联,组织更巧。联云:“姓名疑在红楼梦;夫婿曾烧赤壁兵。”

平湖令某,无锡人,有才名,而贪于货贿。巡方将劾之,怜其才,讽以对云:“平湖湖水水平湖,未餍所欲。”令会其意,对曰:“无锡锡山山无锡,空得其名。”巡方颔之,遂罢劾。又某生以赝银市物,被控至官,郡守某出对云:“使假银,买真货,弄假成真。”生应声曰:“遇凶徒,见吉星,逢凶化吉。”守立释之。又有三女同通于一人者,事发到官,出对云:“三女为姦,二女皆从长女起。”盖欲重按其长也。长女对曰:“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官薄惩之。三对皆出于仓卒,有剖辨祈哀之意,行虽无取,才固足称。所谓人皆欲杀,我意独怜者也。

唐伯虎召乩仙,戏出对云:“雪消狮子瘦。”乩即书曰:“月满兔儿肥。”又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乩云:“五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时刑部郎中黄暐在座,亦请对云:“羊脂白玉天。”乩云:“问丁家巷田夫。”众疑其妄,往试之,见一耕者锄黄土,问之,曰:“此‘鳝血黄泥地’也。”五字的对,众始骇服,谓为真仙云。按此对《聊斋志异》亦收载之,惟改鳝血为猪血,觉更工整。

《聊斋志异》中载谐联甚伙,如三朝元老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上隐忘八,下隐无耻,颇滑稽含蓄。其他如狐谐之“妓女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龙王下诏求直谏,龟也得言,鳖也得言”,仙人岛之“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是玉;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又“戊戌同体,腹中只欠一点;已巳连踵,足下何不双挑”等,皆诙谐可喜,双关入妙,为吾滑稽联话之极好资料也。

陆文量与陈启东饮,陈年老发稀,陆戏之曰:“陈先生数茎头发,无计可施。”陈云:“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陆又笑曰:“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陈曰:“有犯,幸公勿罪:‘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相与抚掌,竟日而散。按此种恶谑,虽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总不可尚也。

嘉靖间,御史毛汝砺公宴,承差某斟酒太溢,毛曰:“承差差矣乎。”边廷实时为副使,亦在座,应声曰:“副使使之也。”四字上下异音,天然的对。

归安沈筠溪,少绝敏颖,有辩才。一日与弟偕出,值风雨暴作,过陈方伯兄弟邸中暂避。方伯戏曰:“大雨沉沉,二沈伸头难出。”答云:“狂风阵阵,两陈摇尾不开。”

明初某解元登第后,偕伴二人至某妓寮。妓闻其有才名,欲试之。适进茗者以不知客数,茶只两瓯,妓佯谢过,即二分之以进,曰:“三分分茶,解解解元之渴。”某解元应声曰:“一朝朝罢,行行行院之家。”或曰即解春雨事,不知然否。然对句殊不见佳,视妓当有逊色。

三衢人某,淫其里煅工之女,为工捉获,以铁钳钳去左耳,纵之。诸理斋为集成句一联云:“君子将有为也,载寝之床;匠人斫而小之,言提其耳。”

全椒王生,淳于髡之流亚也,敝衣垢貌,虮虱缘襟上行,效王景略故事。发一语,辄令人绝倒,人戏呼为王虱子。居之邻有寺,寺之僧亦好诙谐者,与王友善,时相嘲谑。一日僧摘瓜架下,王适至,出对曰:“葫芦种上声,葫芦种去声,葫芦种得葫芦用,葫芦架下摘葫芦,葫芦撞着葫芦痛。”僧笑应曰:“虱子长平声,虱子长上声,虱子长成虱子痒,虱子身上捉虱子,虱子掐得虱子响。”

西湖花神庙旧有联云:“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刘树屏仿之,题愚园花神阁云:“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尉香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鲽鲽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后人更广其途,作报馆联云:“好好丑丑,事事详详细细;非非是是,天天说说谈谈。”茶馆云:“鸨鸨鸡鸡,个个兜兜搭搭;烟烟茗茗,朝朝碌碌忙忙。”梨园云:“武武文文,出出吹吹打打;男男女女,人人听听看看。”剃头店云:“暮暮朝朝,洗洗梳梳剃剃;停停歇歇,光光挖挖敲敲。”赠妓紫云云:“紫紫红红,花花叶叶;云云雨雨,暮暮朝朝。”

联对正格,不能有重复字,然亦有故意重复以见长者。某君五十自寿云:“内无德,外无才,并无好无恶,无是无非,更无点些些产业,直弄到无米无柴,五十载光阴荏苒;老有母,长有兄,并有妻有女,有子有孙,还有个小小功名,也算有福有寿,两三代骨肉团圆。”有无二字凡九重,垒垒贯珠,愈觉可爱。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众未有对。会杨大年至,乃对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曰:“三代夏商周,可对乎?”贡父曰:“四始风雅颂。”荆公拊髀曰:“天造地设也。”

古时各省皆有地讳,莫知所始。如畿辅曰响马,陕西曰豹,山西曰瓜,山东曰胯,河南曰驴,江南曰水蟹,浙及徽州曰盐豆,浙又曰兽,江西曰腊鸡,元时江南亦号腊鸡,福建曰癞,四川曰鼠,湖广曰干鱼,两广曰蛇,云贵曰象。苟不知而误犯之,必为土人所厌恶矣。然亦有明知故犯,特以此为嘲戏者。成化中司马陕西杨鼎,与司寇福建林聪会坐,林以杨多须且年少,戏曰:“胡儿十岁能窥豹。”杨曰:“癞子三年不似人。”又河南焦芳过李西涯邸,见檐曝干鱼,戏曰:“晓日斜穿学士头。”西涯曰:“秋风正灌先生耳。”以谚有“秋风灌驴耳”之句也。又廖鸣吾戏伦白山曰:“人心不足蛇吞象。”伦曰:“天理难忘獭祭鱼。”又蜀中张士俨与广东王某善,每见辄曰:“委蛇委蛇。”王应声曰:“硕鼠硕鼠。”又李时尝以“腊鸡独擅江南味”戏夏言,言亦以“响马能空冀北群”七字报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要皆明知而故犯者,今则不闻有此矣。

一清客书门对云:“心中无半点事;眼前有十二孙。”有人续其下曰:“心中无半点事,两年不曾完粮;眼前有十二孙,六个未经出痘。”见者绝倒,真滑稽之尤矣。

万历中,湖广张孝廉某悦李屠儿之妻,方执手调笑,屠儿适归,乃扃户操杖击伤其胫。哀求得脱,告屠于官,称往渠家买盐被殴。县令已悉前情,因署一联于状尾而掷还之。联云:“张孝廉买盐,自牖执其手;李屠儿吃醋,以杖叩其胫。”

西湖花神庙旁月老祠,有金书旧联云:“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盖集《西厢》、《琵琶》两院本成句也。

江苏某处有一庙,正殿奉关帝,左右祀火神龙神。彭文勤公过之,题句云:“心之光明犹火也;神而变化其龙乎。”就地起义,移他处不得。

广东省城真武庙有一联云:“逞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语气岸异,相传为苏文忠公手笔。

安徽育婴堂落成,陶云汀宫保题联云:“父兮生,母兮鞠,俾无父母有父母,此之谓民父母;子言似,孙言续,视犹子孙即子孙,所以保我子孙。”又各省育婴堂有旧传通用一联云:“子不子,亦各言其子,委而弃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先王斯有不忍人之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而同之,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集语颇能浑成,不知作者何人也。

滇南赵某仕楚中为郡守,好出对句。一日见坊役用命纸糊灯,得句云:“命纸糊灯笼,火星照命。”思对未得。至岁暮,有老人高捧历日叩头献上,猛然触机,拍案大叫,对前句云:“头中顶历日,太岁当头。”老人大骇,误为怒己,叩头乞哀不止。守语其故,厚赏令出,然已饱受虚惊矣。岂真如俗语所云太岁当头欤?一笑。

泰兴令胡瑶昵一门子。坐堂时,见一吏挑之与偶语,令怒,欲责治之。吏漫云:“渠是小人表弟,叙家常耳。”令乃出对云:“‘表弟非表兄表子’,汝能对免责。”吏曰:“丈人是丈母丈夫。”令笑而释之。

唐原休受朱泚伪官,自比萧何,入长安日,首收图籍,时人目之曰“火迫酂侯”。宋南渡,有郭某为将,自比诸葛,酒后辄咏“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之句,屏风便面,一一书此。未几败于江上,仓皇涕泣而逃,时谓之“尿汁诸葛”。遥遥数百年,一将一相,正堪作对。

《代醉编》载:宋陈绎好为敦朴之状,时号“爇熟颜回”。熙宁中,台州推官孔文仲举制科,对策言事,有“痛哭太息”语,执政恶而斥之。时陈绎为翰林学士,语同官曰:“文仲狂躁,真杜园贾谊也。”王平甫笑曰:“‘杜园贾谊’,可对‘爇熟颜回’。”同官皆大笑,绎面赤而退。按爇熟、杜园皆当时之俗语也。

猜你喜欢
  止禅师·唐圭璋
  谢直·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九·吴景旭
  第五出 结蜃·李渔
  第四十六回 考文才怀疑莫释·陈端生
  第八出 胜敌·姚茂良
  ●卷四·江顺诒
  ●含中集卷一·李锴
  丁集第二·钱谦益
  四集卷五·乾隆
  卷399 ·佚名
  卷72 ·佚名
  卷二百九十一·陈廷敬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原序·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五月按是月壬戌朔甲子直龙图阁知建康府张澄言临安建康均为驻跸之地而财赋所入多寡殊绝本府所得仅支半年不惟军储窘乏兼虑阙于供亿以速罪戾欲望许依驻跸近例参酌应副诏与权免分拨二年乙丑上与辅臣

  • 第五十回 勤政楼童子陈箴 范阳镇逆胡构乱·蔡东藩

      却说杨贵妃盅惑玄宗,经长生殿密誓后,愈得宠幸,就是三国夫人,也连同邀宠,每届赏赐,不可胜计。韩国夫人得照夜玑,虢国夫人得鏁子帐,秦国夫人得七叶冠,均是希世奇珍,得未曾有。又赐贵妃虹霓屏,贵妃转赠国忠,屏系隋朝遗物,雕刻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辛亥营建 大行皇帝陵寝于天寿山荐名 茂陵命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提督军夫人匠营造赐之敕曰尔等须同心协力区画有方抚恤得宜作急用工俾人劳逸均而事易

  • 卷之六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纪昀

    宋纪 【十】高宗 【一】○高宗一高宗皇帝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也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旋封广平郡王又进封康王靖康元 年正月金人逼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帝慷慨请行钦宗

  • 卷九十二·班固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游侠传第六十二 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

  • 郭逵传·脱脱

    郭逵,字仲通,他的祖先自邢州徙居洛阳。康定年间(1040),他的兄长郭遵在对敌作战中阵亡,朝廷因此录用他做三班奉职,隶属于陕西的范仲淹麾下。范仲淹勉励他读书学习。延安人清刚社募兵误杀熟羌,将依法处死,郭逵请求赦免他们,挽救

  • 李如松传·张廷玉

    李如松,字子茂,是李成梁的长子。因为父亲的战功荫封为都指挥同知,充当宁远伯勋卫。李如松骁勇刚强,敢于作战,小时候跟父亲熟悉兵机。再次提升代理都督佥事,担任神机营右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派出担任山西总兵官。给事中黄

  • 第五节 贞元后边患·吕思勉

    德宗兴元,虽获返跸,然东方犹梗,而边患复滋,真一艰难之会也。边患之亟,莫如吐蕃。《旧书·吐蕃传》曰:贞元二年(786年)八月,吐蕃寇泾、陇、邠、宁,京师戒严。初尚结赞累遣使请盟会定界。九月,遣左监门将军康成往使。与其使论乞陀

  • 18.流亡公子重耳·林汉达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浄等奉詔譯   觀有爲品第[一]七   復次或有人言.勝義諦中有彼貪等諸雜染法.以有爲故.譬如眼等。論者言.若如是   說徧所成故立喻不正.何以故.勝義諦中若有眼等應有生等

  • 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揵陀勒一訶羅竭二竺法慧三安慧則四涉公五釋曇霍六史宗七杯度八釋曇始九釋法朗十邵碩十一釋慧安十二釋法匱十三釋僧慧十四釋慧通十五釋保誌十六   揵陀勒者。本西域人。來至洛陽積年。

  • 慈悲水忏法卷下·知玄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总法今当归命一切诸佛。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龙自在王佛 南无宝胜佛 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 南无袈裟幢佛 南无师子

  • 卷第十二·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十二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七世 碧眼开禅师法嗣 石霜憨峰南翁慧禅师 佛殿小参。刬却竹筋鞭。趁开三脚驴。扬下乾矢橛。拈退麻三斤。佛聻。喝一喝曰。几成话

  • 第二 色品·佚名

    一 论母一种色聚五八三云何为无记法耶?即善不善法异熟之欲缠、色缠、无色缠、非所摄之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以及诸所有之非善非不善非业异熟所应作法及一切之色与无为界&mdash;&mdash;是等为无记法。五八四云何此中

  • 普济本事方·许叔微

    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本事方》,中医方书著作。十卷。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现存刻本10余种,包括清康熙刊本、《四库全书》本、日本刻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排印本。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

  • 受新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丘行‘自恣’戒仪之情况。佛陀于大众中首先行自恣法,舍利弗即为佛说清净;继而舍利弗请求自恣,佛即为舍利弗说清

  •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