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含中集卷一

廌青山人李锴着 

乐府 

◆乐府◆ 

乐府自汉武立其体有短箫铙歌髀舞拂舞鼓角横吹胡角相和歌诸篇魏缪袭改汉制韦昭亦倡于吴逮何承天创新意而齐梁追拟声辞杂糅古情寖失矣夫曲必有谱声辞艳是也今世远既不可分仿其所为而为之辞或亦复古之一端云尔若夫声之为声郑樵则先我有言矣 

朱鹭 

艾如张 

巫山高 

将进酒 

临高台 

有所思 

君马黄 

芳树 

雉子斑 

圣人出 

钓鱼篇 

长歌行 

薤露 

鸡鸣 

乌生八九子 

艳歌罗敷行 

董逃行 

东门行 

野田黄雀行 

气出唱 

猛虎行 

上留田行 

饮马长城窟行 

折杨柳行 

前缓声歌 

枯鱼过河泣 

古咄唶歌 

豫章行 

远别离 

梁父吟 

行行且游猎篇 

飞龙引 

行路难二首 

长相思 

前有一樽酒行 

独漉篇 

登高丘而望远海 

杨叛儿 

于阗采花 

鞠歌行 

王昭君 

中山孺子妾歌 

古有所思行 

久别离 

扶风豪士歌 

○朱鹭 【 建鼓殷所作栖翔鹭于上或曰鹭鼓精】 

鹭飞来何常羊鹭将栖倡六茎尊则有象彝有黄器充厥实表乃章鼓之咽咽若存若亡 

○艾如张 【 刈草以为田之大防也】 

艾如张张于田之下左杀得鴽右杀得鼠前蹊芃芃立猛虎劝君莫走马走马马折跨 

○巫山高 【 大淮水深无梁远望思归】 

巫山长淮水深我有远心末由以南巫山高淮水浅沙口舟长棹尾短我欲褰裳涉之疾不治缓会稽无人靡视睍睍长镵归来刬巫山断 

○将进酒 【 游乐饮酒也】 

将进酒夜将半饥乌雅雅承曷旦梁郑女儿正操缦注耳回心入澶漫醉起更衣衣历乱匪手孰携匪口孰吹金罍之舟不可以自移于嗟兮奈何 

○临高台 【 超帝乡而会瑶台也】 

春日临高台高台凌四荒与客周顾之蜿蜿双飞龙关弓射龙脊下中鲤与鲂长跪烹鲤鱼牛羊夺臐膷贡君千秋万岁乐愿君乐未央 

○有所思 【 言离思也】 

食有炮牂不如黄粱邦有齐梁不如故乡浮舟九河徒怀望但见落日曛以黄磨我金错刀削我青竹简词组投人人莫辨鸳鸯失水鱼负巘昔有所思今则殄 

○君马黄 【 古辞】 

君马黄臣马黄两骖随靳相回翔纆牵冲冲从短长君马黄臣马白赠君黄棘之枉策可以南可以北 

○芳树 【 众芳歇也】 

芳树 【 脱汝字】 藉汝阴芳树汝 【 脱独字】 何心我有步光剑切玉不切泥我有昆吾刀杀牛不杀鸡我于汝奈之何哉双睫淫淫涕交注腹转车轮自归去旦晚寒阴湿生蠹 

○雉子斑 【 关雎之类】 

雉子斑河之梁童得雉子用以烹翁得雉子用以羹母乃引子口且黄母饮水子啄粻羣飞飞从公子公子去来得车已多公子归来得车已多 

○圣人出 【 本意】 

圣人出绥绥而圣人出它?见它?见而嫛弥黎老无殿屎期门羽林带刀跨马皆能闲礼仪醇德洽物无暌携河鱼呴以沫雉宿我栭圣人出出以时 

○钓鱼篇 【 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父其妻思之而为歌】 

鱼之洋洋避我钓竿鱼则无求维钓有干飞尘疾流实行路难影乱于目迹乱于足谓是寐言杲杲日瞩悠悠寸心系我河曲云乎归休谁我此复 

○长歌行 【 歌声缓也】 

朝出上东门走马平原间箭截姈胡笴弓张麻林弦射鸟亦射狼一发矜双联妙技跨燕赵谁能为之先生年且七十累积青铜钱积钱欲何为日买东皋田岂知流光催年寿不长假骷髅化狐冠夜拜青林下 

○薤露 【 丧歌虞殡之属】 

草长不离根枯杨且生稊人生百年间一去无还期原上累累冢其下瘗者谁昨日乡里中白马耀金羁一语不得意按剑成恣睢精魄既失我骨肉如涂泥亲戚环咨嗟娇儿捧故衣少妇等畴昔茕茕为鬼妻 

○鸡鸣 【 天下太平置酒作乐兄弟近侍荣耀道路当相为表里也】 

鸡长鸣天苍苍腷腷膊膊锦翼张旦气感召蒙阴阳丈人何所为丈人非寻常大男骑都尉小男典文章女壻金爵冠诸孙罗雁行生存谋鼎食死亦飨膻芗瑟瑟春风来井上桐花黄招招唤俦匹与吾同翱翔 

○乌生八九子 【 寿命各有定分死生何待前后也】 

乌生八九子同生不同死野火烧树空危巢坐成毁朝被千金裘莫着百结衣物情自增减何者为是非春菊不有华冬蚕不结丝谁怜青青草岁晚随风靡乌生八九子同生不同死 

○艳歌罗敷行 【 邯郸秦氏女嫁王仁赵王欲夺之罗敷弹筝以自明】 

张弦弹秦筝秦筝代人语请君侧耳听听明秦氏女秦女自采桑何与行路人使君自行路何与秦女言使君既有言秦女亦有愿我欲从使君胭脂污人面我欲从使君充耳厌双钿我欲从使君纤手不任钏我欲从使君帬带斜憎襻长箭须配弓金针各随线秦女如善从多时入楚宫 

○董逃行 【 古仙人也】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下视九州岛人民薨薨蠕蠕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吾谁从乎董逃 【 一解】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吾谁从乎董逃 【 一解】 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不拒跖又安得拒惠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吾谁从乎董逃 【 三解】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吾谁从乎董逃 【 四解】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吾谁从乎董逃 【 五解】 

○东门行 【 贫士不安其居也】 

长剑不守故乡班马临歧多悲鸣与宛转向亲故无宁仆赁于野假以容挥手奋将东去曾无一钱实我囊丈夫贫贱死不若埋殊方出东门唶高柳啼鹂黄行矣慎努力它日富贵毋相忘 

○野田黄雀行 【 咏黄雀】 

宿草上大田岁岁移新陈夜风自东来扇此伤心春浍洫岂不具隧路中横分故鬼耿不化重以新死魂百年老狐狸其间化为人气机沮羣疑仡仡徒苦辛大鸟不生角哀哉野田雀 

○气出唱 【 游仙】 

宁北山有人上下五色随飞烟谢陶正却不顾乃含生于火传体若薪我欲从之长死死则浑沦一气超炎燀回视故乡一何漫漶骨肉为土精血埏顾以离愁沈痛之火陶我以甄鹪鹏闻之大笑望酰鸡而耸肩垂天之云自东飞来屏息歆羡蟪蛄教我以大年 

○猛虎行 【 志士远役不以艰难改节】 

走马射猛虎可杀不可玩道旁呻吟人固知少柔曼老父前过之劝君且强饭昔我少年时短小复精悍二十塞瓠子十五征善鄯短刀挥秋风快马白于练生死不后人论功拙为衒白头归故乡今作侯家佃去去毋自苦还家学格五 

○上留田行 【 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作歌以风之】 

鸿雁不乱序未必皆同母如何连根蓬枯菀两不同寄言爷娘知慎莫举小儿小儿实无罪有生即为累不见上留田小儿诚可怜 

○饮马长城窟行 【 离思】 

阶前促织悲女儿织素丝素丝镇相乱不绞心愁断高楼扃网户悉索跳梁鼠佳期夕已张明月刚三五明月裁入楼风断珊瑚钩大海在东南众水谁西流脉脉复脉脉求缯误成繴 

○折杨柳行 【 人事不齐也】 

惠逆凶吉从匪以人事配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态 【 一解】 

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 二解】 

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 【 三解】 

申徒昔蹈河三闾亦怀沙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则那 【 四解】 

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余囊瓦秉国程宛爇已不居 【 五解】 

君一臣则二大易精义昭扶抑每不胜天道时增忧 【 六解】 

○前缓声歌 【 歌声缓也】 

琢楮叶以良玉煽洪垆而造冰是不得之于天欲专之以人固矣哉其冬之为冬夏之为夏秋之为秋春之为春其有措瓦于危措户于枢与与于于乎抑又何求 【 脱已字】 

○枯鱼过河泣 【 杂曲】 

枯鱼过河泣委骨何拉杂坐令老蛟头尾缩鰦乌囓鳞鳅撼角将子无怒聊相谑须知得此即为乐 

枯鱼过河泣鲤鱼飞上天附书寄鲤鱼此去好周旋 【 全行皆衍文】 

○古咄唶歌 【 荣谢自时也】 

卖肉苦天热卖浆苦天寒不值桑阴人初不值一钱晨鸡倘夕鸣明日充盘餐 

○豫章行 【 尚本也】 

侵晨上北山北山行采薪蓬蓬豫章木不惜施斧斤百年一日尽宛转同飙尘从君绝我干慎毋绝我根我根蟠黄泉绝之厚地穿 

○远别离 

远别离谁为之有情不断如游丝君为飘风我为木枝乃可与君长东西白日不上天海水不入地乃使天地间人生两无事攀龙须拔龙角乌号在手争逐逐我谓黄帝骑龙仙去惨不乐君不见桥山姬水两无涉一身终始何尝合 

○梁父吟 

齐云阴鲁水深上客如有意听我梁父吟梁父在何许乃在泰山下时有白云如白马蔽翳三十六凤皇雄如乌雌如鸦翩然即之喑以哑日月大明雷霆震惊纩塞睫合夺重于轻不如假我双羽翼吾欲御之东过临菑城城中管鲍化为土不见泰山见梁父 

○行行且游猎篇 

青丝络头金盘陀男儿须用好马驮南山麋鹿苦不多左杀右杀随手获前者丽龟后折骼归来买醉长安肆封侯自是寻常事自来马上不读书偶然识得刀头字 

○飞龙引 

形而下者无不死仙人伐毛且洗髓树金盘而射大鱼天子不得宁其居存我丧我两无着谁能服我长生不死之妙药揉木为耒斲木为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飞龙下来谢少年羲农黄帝寿万千 

○行路难二首 

蒲桃美酒留所欢酒底对面藏波澜几人三五寻甘言为君一歌行路难君不见优施尊前好起舞臧会无言成面阻又不见二子戕三士死杀人如杀鸡宛转当前死行路难可若何南邻鸡犬自唱叫老死慎勿相经过 

吾闻泰山之巅不可以走马吕梁之壑不可以荡舟伯昏下垂二分足丈人被发且习流乃知岩形外张非至险至险伏在阴之幽我将探索之不可得其繇前揖问夫子劝我长归休 

○长相思 

长相思无已时昨日今日梦见之秋光荧荧夜将半杂花向人各零乱玉漏无声转星汉黄姑识 【 识:织】 女遥相盼春不得而承春秋不得而承秋如何寸心上愁罢复添愁 

○前有一樽酒行 

君不见首阳祠宇秋草闲又不见高冢远象祁连山古来贤达一二数尺寸生前竟何补十千走买新丰酒鹦鹉杯深不离手了不知南有箕北有斗麒麟凤皇鸡犬走七尺珊瑚如弊帚醉起进余觞还为乃翁寿 

○独漉篇 

独漉泥沙泥污沙白污水洁水实如过客大鱼工食鱼小鱼唯食泥葭菼何苍苍网罟不得施渔人有梦方舟以行风习习兮云冥冥海若振辔冯夷举旌丰隆赫怒天吴鸣龙母股栗长鼍轰保况虾蟇彭蜝及石鲮海潮江雨一夕罢天地万里皆清宁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海上浮云白如纸不见若木华但见日小如粟米当欲腾身直上乘日车周流极彼四海之津涯天帝下相接羣仙如虫沙瀛洲与三山蛙 【 蛙:跬】 步何污邪知不可得还故家彼往此来良足嗟富贵已极可奈何可怜汾水上落日摇空波 

○杨叛儿 

乐莫乐乐平阳番禺翠羽擎珠珰紫罗衫子白霓裳一夕富贵毋相忘男趋女趋生男弃诸今日杨叛儿昔日卫子夫 

○于阗采花 

采花女儿于阗姝颜色比玉玉不如金舆迎之不肯出千回万转犹自殊飞燕合德亲姊妹闻道同宫还作态潇湘之竹一色碧迄今不染皇英泪欲出不出心自怜春风只在秋风前与归长信归于阗 

○鞠歌行 

骊马曰黄黄马骊目有真主纔知之将军门下号多士独重舍人能好衣闻乐欲寐乐必古苦言中人人必怒丈人芒然毋自苦暮四朝三栗难数舂有相杵厩有厮养击缶呜呜且高唱玉衡在空长十丈称物深凭极其量 

○王昭君 

凤皇虽为媒鸩鸟能闲之美人在宫中衾枕宁自移艳色自骄矜安怪它人为当轩拜天子流光耀前墀所愿在一见去去无所辞 

○中山孺子妾歌 

桃华开春在双颊谷 【 谷:縠】 衣稳称偏诸緁可怜中山孺子妾流波转盼空光接情深不如线穿珠不成串塘上对秋风秋荷瓣瓣红 

○古有所思行 

吾闻大海之外环以瀛其中之人不死不生十二应龙傥可乘瑶象金虎来将迎文昌摄提共上下南极一星时争明于嗟乎蜉蝣蟪蛄之世太短促尔乃低头笑蛮触 

○久别离 

淅淅梧桐叶几向秋窗落但见金井阴欲朽银床索关河不必远边山不必近乡心宛转托尺书云中岂少南飞雁女萝与乔松那得长相守君心傥弃捐一日即为久 

○扶风豪士歌 

长虬不受泥束缚神马何尝劳刻雒关中耳目龌龊多未若扶风豪士信然诺将军能知郭解贫季布肯赦曹丘恶黄金为注就君博绝胜求田问舍苦不乐君不见平津侯脱粟饭一过汲长孺清浑一朝判 

含中集卷一 

猜你喜欢
  陈成之·唐圭璋
  刘镇·唐圭璋
  范端臣·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六·郑方坤
  春酒堂诗话 全文·周容
  第六出 微行·李渔
  古今滑稽联话七·范左青
  第三十七出 授计·陆采
  第二十二出·李开先
  卷九·王十朋
  四集卷六十五·乾隆
  丽则遗音卷四·杨维桢
  卷四百二十一·曹学佺
  第四回 武宗爷过山遭渴难 云魔女送水动君心·蒲松龄
  第三十八出 词告知州·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李开先

    【菊花新引】(净上唱)万民逃窜乱纷纷,处处干戈起战尘。(丑上唱)车马往来频,粮草看看尽。(净白)走为侵农下草场,强如冷落坐空仓。粮储若得支销尽,儿子归家也鬓霜。(丑白)你这厮夸言,取笑我仓官不如你草大使。你半夜偷了十担草,不如怀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三卷 徭役·缪荃孙

    周周小司徒之职,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 《周礼》乡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

  • 二三七 谕内阁黄寿龄将书携归情尚可原著从宽罚俸三年·佚名

    二三七 谕内阁黄寿龄将书携归情尚可原著从宽罚俸三年乾隆四十年二月初七日乾隆四十年二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庶吉士黄寿龄上年因遗失《永乐大典》,经部议以降一级留任,仍罚俸一年。因该员尚未散馆授职,无任可留,再令学习三

  • 卷三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晋世家第九 唐叔虞者周武主子而成王弟【索隐唐叔以梦及

  • 孝景本纪第十一·司马迁

    解惠全白晓红译注【说明】这篇本纪以大事记的形式,简略地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间所发生的要事。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本纪虽然记载简略,但从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国策上对文帝的继承和发展。如“除

  • 李杲传·宋濂

    李杲字明之,出身镇之富豪家。幼好医学,曾捐千金就学于燕赵名医易人张元素,数年就学到了张元素的医术。因家境富裕,不愿以行医为业,只作为业余爱好,所以人们不敢称他为医生。士大夫也怕他禀性清高正直,很少圆通,如非危急之症,也

  • 张芹传·张廷玉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年期间,召封为南京御史。宁夏平定以后,大学士李东阳也晋官荫子。张芹抗疏说:“李东阳谨厚有余,正直不足;儒雅足重,节义无闻。逆贼刘瑾乱政,李东阳作为顾命大臣,既不

  • 卷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四宋 徐天麟 撰帝系四皇太子下【杂录下】孝景前三年梁孝王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明年汉立太子前七年上废栗太子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嗣大臣及爰

  • 吉验篇第九·王充

    凡人禀贵命于天,必有吉验见于地。见于地,故有天命也。验见非一,或以人物,或以祯祥,或以光气。传言黄帝妊二十月而生,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长大率诸侯,诸侯归之;教熊罴战,以伐炎帝,炎帝败绩。性与人异,故在母之身留多十月;命当为帝,故

  • 卷十一·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一宋 夏僎 撰汤诰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此篇成汤胜夏而归至于亳邑四方毕朝新君故汤诞诰其众以伐夏之意所以正始也黜废也谓废其命使不得复承大綂也此葢叙书者推原汤所以作诰之意谓既胜夏

  • 法镜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骑都尉安玄译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闻物国胜氏之树给孤独聚园。与大众除馑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开士。慈氏。敬首。始弃。窥音。开士之上首者也。彼时若干百众。围累侧塞。众祐而为说经。尔时闻物城中有

  •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增上戒学分第七论曰。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

  • 卷第七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一 尔时善财童子。於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闻普喜幢解脱门。信解趣入。

  • 醉经楼集·唐伯元

    《醉经楼集》为晚明唐伯元手编之诗文集。唐伯元,字仁卿,号曙台,明广东澄海人。万历二年进士,曾任地方知县与朝廷部司官员。师事吕怀,崇尚朱子学,反对阳明学,曾上书反对王阳明从祀文庙。唐伯元是晚明政界、儒林中的知名人物。

  •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赵道一

    简称《仙鉴》,中国道教神仙故事及人物传记。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收入《正统道藏》。民国间上海广仓学窘有铅印单行本。作者自称有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独缺斯文”。因

  • 金七十论·佚名

    音译《波罗末陀》,亦名《拘罗那陀》。又译《拘那罗陀》,意译《亲依》。印度数论派哲学经典。作者生卒年不详,约在公元350年(2—5世纪各种推论均有)。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后被保存在汉文佛典大藏经内。译者真谛(Paramar

  •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又作八大摩拏罗经、大乘八大曼拏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属于八大菩萨法,内容系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曼殊师利、除盖障、地藏等八大菩萨之根本心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