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石湖诗集原序

予畴昔之晨与客坐堂上遥见一健步黄衣负一笈至庭下呼而诹其奚自曰自参政公范氏也发其笈公之文集在焉索其书读之则公之子莘叩头请曰莘不夭不自霣越而先公一夕奄忽弃其孤莘欲死而不敢者有先公付托之重任在方先公之疾而未病也日夜手编其诗文数年成集凡若干卷逮将易箦执莘手而授之且曰吾集不可以无序编有序篇非序篇宁无序篇也今四海文字之友惟江西杨诚斋与吾好且我知微斯人畴可以属斯事小子识之若莘则何敢请而先公之治命不敢坠惟先生哀而诺之予执书抱遗编而泣曰万里与公同年进士也公先进至为朝廷大臣与天子论道发政坐庙堂进退百官而万里环堵荒寒之士也何敢与公友公不我薄陋而辱友之万里不敢拒公亦不敢以执政俟公也今忍死丁宁之托其何敢辞初公以文学材气受知寿皇自致大用至杖汉节使强敌即其庭伏穹庐不肯起袖出私书切责之君臣大惊有自阶闼之嬖窃位枢臣者其势方震赫公沮之竟不奉诏而去其所立又有不凡者矣若夫刿心於山水风月之场雕龙於言语文章之囿此吾辈羁穷酸寒无聊不平之音也公何必能此哉古语曰争名者必於朝争利者必於市是二人者使之以此易彼或以彼易此二人者其肯乎哉非不肯也不愿也非不愿也亦各乐其乐也诗人文士挟其所乐足以敌王公大人之所乐不啻也犹将愈之故王公大人无以傲夫士而士亦无所折於王公大人今公乃自屏其所可乐而复力争夫士之所甚乐所谓不虞君之涉吾地者其不多取乎然公之诗文非能工也不能不工耳公风神英迈意气倾倒拔新领异之谈登峰造极之理萧然如晋宋间人物他人戛戛吃吃而不能出诸口者公矉呻噫欠之间猝然谈笑而道之则其诗文之工岂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之谓也哉甚矣文之难也长於台阁之体者或短於山林之味谐於时世之嗜者或漓於古雅之风牋奏与记序异曲五七与千百不同调非文之难兼之者难也至於公训语具西汉之尔雅赋篇有杜牧之之刻深骚词得楚人之幽婉序山水则柳子厚传任侠则太史迁至於诗大篇决流短章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儁伟穷追太白求其只字之陈陈一倡之鸣鸣而不可得也今海内诗人不过三四而公皆过之无不及者予於诗岂敢以千里畏人者而於公独敛袵焉於是文士诗人之难者易偏者兼矣其不盛矣乎嘻人琴今俱亡矣广陵散今此声遂絶矣惠子不生庄子不死复何道哉公之别墅曰石湖山水之胜东南絶境也寿皇尝为书两大字以揭之故号石湖居士云公讳成大字至能世为姑苏人其世次言行职官则有少保大观文大丞相益公周公之铭诗在绍熙五年六月十一日诚斋野客杨万里谨序

石湖居士范公待制敷文阁来帅成都兼制置成都潼川利夔四道成都地大人衆事巳十倍他镇而四道大抵皆带蛮夷且北控秦陇所以临制扞防一失其宜皆足致变故於呼吸顾盻之间以是幕府率穷日夜力理文书应期会而故时巨公大人亦或不得少休及公之至也定规模信命令施利惠农选将治兵未数月声震四境岁复大登幕府益无事公时从其属及四方之宾客饮酒赋诗公素以诗名一代故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己更传诵被之乐府弦歌或题写素屏团扇更相赠遗盖自蜀置帅守以来未有也或曰公之自桂林入蜀也舟车鞍马之间有诗百余篇号西征小集尤隽伟蜀人未有见者盍请於公以传屡请而公不可弥年乃仅得之於是相与刻之而属游为序淳熙三年上巳日朝奉郎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山隂陆游序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一·彭定求
  丁宥·唐圭璋
  卷三十六·董康
  卷四·林逋
  第一折·佚名
  第二折·刘君锡
  张子坚·隋树森
  五、宋官本杂剧段数·王国维
  丁集第五·钱谦益
  二妙集卷第四·段克己
  太阳吟·闻一多
  提要·李蓘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周文璞词作鉴赏·佚名
  提要·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信孺·唐圭璋

      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生于乾道四年(1168),以荫补官。开禧中,假朝奉郎使金,三往返不诎。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至广西漕。嘉定十五年(1222)卒,年四十六。有好庵游戏,不传。   西江月   再游龙隐岩,追和陶商翁韵   碧洞

  • 卷七十二·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十二     宋 陈起 编宋伯仁雪岩吟草西塍集 诗如五味所嗜不同宗江西流派者则难听四灵之音调读日高花影重之句其视青青河畔草即路旁苦李心使然也古人以诗陶写

  • 卷二·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二(元)贡奎 撰元日书怀二首今日复何日人事宁得安萧萧马声中杖履尤所难岂无知心者礼法与我寛闭门求圣贤展卷一长叹我爱陶渊明梦幻视今古浊酿亦何味弃官乃归去谁言千金躯终作一坏土人生贵相逢不饮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籓镇魏博·欧阳修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遂使其人自视犹羌狄然。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

  • 后汉书补逸卷十·姚之骃

    谢承后汉书第二陈宠陈宠曾祖咸字子成为廷尉监议人常从轻比论报多所全活皆称恩也【案宠见东观记咸系前汉哀平间人谢书序宠先世独详范亦畧同但咸以律令为尚书未为廷尉监也案咸生钦钦生躬躬乃宠父曽为廷尉左监此其躬事耶

  • 卷三十·佚名

    八月初九日(甲辰),常青、恒瑞同奏言:南潭、中洲各处之贼,又纠众三千余人,三面来攻大营。当派侍卫乌什哈达、章京岱森宝、总兵梁朝桂等,各带弁兵,并令臣常青之子希明,随同乌什哈达等,迅往迎击。施放枪炮,约打毙贼五、六十人,贼即败

  • 徐世昌·陶菊隐

    自清末至民国,以权术窃高位者多矣,术之愈工者,位亦愈显。然皆饱涉风波,或有所凭借,始得蒸蒸日上。独徐世昌者,侥幸入词苑,学问非所长,终身未绾军符,戎事更非所习,谈笑从容,取功名如拾芥,仕清室忝握机枢,佐民国俨居元首。士林称之曰

  • 褚该传·令狐德棻

    褚该字孝通,河南阳翟人。晋朝末年,迁居长江以东。祖父褚长乐,任齐国竟陵王的录事参军。父亲褚义昌,任梁国鄱阳王的中记室。褚该自幼谨慎宽厚,在乡里享有美名。特别精于医术,在当时很有名气。在梁国当官,曾任武陵王府参军。随

  •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晏婴

    晏子朝,杜扃望羊远视也待于朝。晏子曰:“君奚故不朝?”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或有朝字。”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扃入歌人虞,变齐音。”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怒曰:“何故而拘虞?”晏子曰:“以新乐淫君。”公曰

  • 卷九十六·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薄敛下 唐高祖武徳七年夏四月庚子初定均田租庸调法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疾减十之六寡妻妾减七皆以十之二为世业八

  • 四库全书提要·惠周惕

    四库全书提要诗说三卷国朝惠周惕撰。周惕字符龙,长洲人,康熙辛未进士,由庶吉士改密云县知县。惠氏三世以经学着,周惕其创始者也。是书于毛传郑笺朱传无所专主,多自以己意考证。其大旨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

  • 卷二十四·赜藏主

      ○潭州神鼎山第一代(洪)諲禅师语录神鼎禅师。名洪徕。襄水扈氏子。自游方一衲以度寒暑。尝与数耆宿至襄沔间。一僧举论宗乘颇敏捷。会野饭山店中供办。而僧论说不已。师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是

  •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二十四年六月在江苏第一监狱讲──今天因谢次长、王司长、钮典狱长介绍,到此与大众见面谈话,甚为有缘!现在依据佛法的做人道理,与大众略谈。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征。明理皎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五浊恶世。五阴烦恼三毒炽盛。轮转生死无有竟已。昔佛在世时。人民数如恒沙。今渐凋微万不遗一。何以故尔。为善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二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二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三此四念住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念住。若有漏是断遍知所遍知。若无漏非断遍知所遍知。几应断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诸念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二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巧度。先列即次第三观通名为巧望拙得名。若大论中引喜根等名巧度者。即指三教。是则次第与不次第。俱名为巧。今从初说故亦名巧。次正释。初次第中先止后观。初明

  •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佚名

    亦称《存思图注诀》。道教书名。一卷,共十篇。主言道教存思之法。凡存思,必闭目内视,以存五脏神为主。存思五脏,见其形,著其用,兼思五岳、五星、五帝,其次坐卧存思,修身积德。既言存思之法,又配有图形、注文、咒诀,故

  •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一字顶轮王之修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