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逵传

郭逵,字仲通,他的祖先自邢州徙居洛阳。康定年间(1040),他的兄长郭遵在对敌作战中阵亡,朝廷因此录用他做三班奉职,隶属于陕西的范仲淹麾下。范仲淹勉励他读书学习。延安人清刚社募兵误杀熟羌,将依法处死,郭逵请求赦免他们,挽救了十三个青年壮士的生命。当时正讨论夺取灵武城的事,郭逵说:“此地距离很远而我们带的干粮不够,而且此城很大而我方士兵不多,攻夺灵武看不出对我们有利。”不久,泾原人任福攻打灵武时全军覆没,人们都佩服郭逵的先见之明。

陈执中任京东安抚使时,奏请调郭逵任驻泊将。陈执中曾与宾客助手谈论当代名将,他们都推崇葛怀敏。郭逵却说“:葛怀敏这样的人太容易做了,而且他日后必会坏了朝廷的大事。”陈执中听了很生气,过了几天问道:“你为何知道葛怀敏算不得名将而且要坏事呢?”郭逵说“:侥幸取胜,好大喜功,有勇无谋,因此可以断定。”陈执中叹道“:你真的精通军事啊,葛怀敏果然兵败了。”任真定兵马监押。

保州士兵叛乱,田况派郭逵前往招抚叛军。郭逵与叛乱的侍其臻曾同为范仲淹部下,他骑马飞驰到保州城下,用旧时佩戴过的一种紫袋作为标记信物。侍其臻识得此物,便与同党韦贵、史克顺等都来拜见,并邀请郭逵登城。见过之后,郭逵向他们讲谕叛乱的严重后果,众人有的疑惑不决,说:“若投降,恐怕也不免死罪。”郭逵便请用自己做人质,于是叛军开城门投降。郭逵因功升任..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遇上母亲过世,不准辞官,三次上奏请求后才被允许。环庆军帅杜杞赠送四十万钱作为吊丧礼费,他谢绝不受。服丧完毕,任泾原都监。攻占古渭城,升为通事舍人,调任河北缘边安抚都监。做吴奎的副手出使契丹时,因正值契丹君主受封尊号,便进去观看典礼。出使回来后,郭逵降职为汾州都监。

庞籍镇守河东时,使郭逵权知忻州。契丹人来要求天池庙一地,庞籍不能决定,把此事推诿给郭逵。郭逵寻访到一太平兴国时的旧木牍,证明此地本为宋国土地,于是发文书回答契丹,契丹人羞愧地服输。

湖北溪蛮彭仕羲叛乱,升郭逵带御器械、荆湖北路钤辖兼任澧州知州。他找得一个彭仕羲的亲信做向导,因此全部收复险隘要地,攻克叛军所居的桃花州,彭仕羲弃城逃走,部众全部投降。郭逵升礼宾使,调任荆湖南路钤辖、邵州知府。武冈蛮反叛,郭逵镇压了叛军。积功升任容州观察使。宋仁宗的陵墓,由郭逵负责保卫。又升殿前都虞候,离京出任泾原路副都部署。

治平二年(1065),以检校太保身份任同签书枢密院,随即又调出做陕西宣抚使、渭州知州。郭逵虽建立有战功,但骤然跻身政界,舆论不服,谏官、御史都议论过此事,但皇上不听。宋神宗即位后,升他为静难军留后,召还京城。谏官又极力反对,于是改任命郭逵为宣徽南院使、郓州知府。到郓州才七天,又调去镇守..延。

种谔接受西夏人嵬名山的投降,夺取绥州,西夏人因此杀了杨定。朝廷讨论后认为边境战争正在兴起,主张放弃绥州。郭逵说“:敌人已经杀了王朝的官吏,而如今又抛弃绥州不守,太示弱了。而且嵬名山举族来投奔,又将怎么处置呢?”后来西夏又要用塞门、安远两寨来交换绥州,朝廷同意。郭逵说:“此正是当年秦国许楚国商於六百里的计策,若不先交出二寨,就不能给绥州。”并派部下赵..、薛昌朝同西夏使者谈判,西夏使者只讲寨基,赵..说:“二寨北面,原还有三十六堡,而且以长城岭为分界线,西平王祥符(1008~1016)时所写的文书如今还在。”西夏使者惊讶得答不上话来,因此取消了换地的要求。当初,朝廷下诏焚毁、放弃绥州,郭逵却将此令隐藏不传达。这时,皇帝询问大臣是怎么回事,大臣们都不知道,郭逵才自己出来承认先前违旨的罪过,皇帝当即手写诏书褒奖。

西夏人又请求用逃亡到西夏的景询一人来交换嵬名山,郭逵说:“景询,庸人一个,于事无足轻重!如果接受他就不得不将嵬名山送还西夏,我担心从此外蕃夷蛮没有人再敢投奔我教化之邦了。”郭逵又询查到杀害杨定的首犯姓名,间谍告诉他西夏人将会在他们境内处斩这两人以向宋朝请罪,郭逵说:“这只不过是用死囚枭首来骗我国。”因此对西夏人说“:一定要抓李崇贵、韩道喜二人送来。”西夏人说“:已经杀了。”郭逵下令根据这两人的形状面貌来查问西夏人,果然找到了两人,于是抓来献给朝廷。后升任检校太尉、雄武军留后。

韩绛想采用种谔的计谋来夺取横山,就此跟郭逵商议出兵。郭逵说:“种谔,狂生一个,朝廷只因为他家世显贵才任用他,一定会误大事。”韩绛发怒,以为郭逵在给他泼冷水,上奏请求朝廷将郭逵召回去。第二年,庆州发生叛乱,郭逵出任永兴知府,后调任秦州知府。王韶主持开挖熙河,郭逵举报他犯法。朝廷派蔡确调查,认为郭逵诬告,降职为宣徽使、潞州知府。后调到太原,复任宣徽使。

交趾人李乾德攻占邕管,朝廷召回郭逵,任命他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广南宣抚使。郭逵请他在..延、河东的旧部下吏士随他同往。出发前,皇帝在便殿设宴送行,赏赐他中军旗章剑甲,以示荣宠。停驻长沙,先遣将收复邕州、廉州;到广西后,攻下广源州,逼降守将刘应纪;又攻下决里隘,乘胜夺取桄榔、门州,大战富良江,斩杀伪王子李洪真。李乾德被围困,只好被迫表示归服听命宋朝。当时士兵役夫三十万人,冒着酷暑涉险毒瘴地带,结果死者过半。到此时,与叛贼隔一条河,不能再前进,因此撤兵。郭受到处分,被贬为左卫将军,安置在西京,隐居十年。哲宗即位后,郭逵复职,并以左屯卫大将军身份退休。后又被重新起用为潞州知府,升广州观察使、河中知府。辞职回到洛阳,改任左武卫上将军、提举崇福宫,后去世。皇帝为他停止上朝一天,追赠他为雄武军节度使。

郭逵为人慷慨,喜欢军事学,神宗曾向他询问孔明八阵遗法,他回答说:“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形,此八阵也只不过是奇正相生的一种兵法罢了。”并为皇帝讲述详情。在延安时,派人以八阵法教练士兵,长期没有成效。郭逵便挑选众校官中熟习金鼓和屯营扎寨者六十四人,使每一个人教练一队士兵,不多久便练成了。他尤其善于使用偏将、裨将,每到所带领的部队中,便命令各人自己报说有何技能特长,有空时便翻看记住,所以临阵作战都能充分发挥各人的特长技能。

李复圭给庆州兵败的将领治罪,既斩了李信、刘甫,又想要将..延都巡检使白玉治罪。白玉求见郭逵,将后事托付给他,且悲泣地说自己不能给母亲养老送终。郭逵很同情他,不放他回去,并尽力营救,使他免于一死。后来白玉在新寨一战大捷,宋神宗对郭逵说:“白玉能将功补过,是你的功劳。”每次作战,都先招抚怀柔,然后再打,爱惜士卒,不妄加杀戮。对杀过敌方妇女老弱病残者的将士,一概不予奖赏。虽然因南征无功之罪,被长期废置不受重用,但他威武壮烈,仍不失为一时宿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六·志第一百九·选举二等·脱脱
  卷二十 漢紀十二·司马光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九○七 吏部为知照清字经馆等承办《清文鉴》人员清册事致典籍厅移会(附连单)·佚名
  忠贞录后序·李维樾
  卷九十八·张守节
  王峻传·李百药
  郭荣传·魏徵
  萧奉先传·脱脱
  萧拜住传·宋濂
  金忠传·张廷玉
  谭襄敏奏议巻六·谭纶
  卷三·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413_1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元稹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尘壁暗埋悲旧札,   风帘吹断落残珠。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   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

  •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臧懋循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杂剧(元)张国宾撰●相国寺公孙合汗衫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东岳庙夫妻占玉珓 正名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第一折〔正末扮张义同净卜儿张孝友旦

  • 卷二百九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屋诗稿许棐字忱父海盐人嘉熙中隠居秦溪种梅数十树搆屋读书自号梅屋慕香山东坡画二像悬室中事之尝曰四壁天地万卷春风庾岭香孤山玉乐而可以忘死着有

  • 卷四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四元稹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观象楼前奉末班绦峰只似殿庭间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岳阳楼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寄庾敬

  • 四集 二卷·钱德苍

    鸣凤记河套(众引外上)【引】官居台鼎,广集忠良同辅政。漫忧朔漠有王庭,还惧朝廷添奸佞。愁脉脉,忍见塞鸿飞北阙。傍午羽书盈案积,闷怀堆几尺。不惮汗流终日,岂作中书伴食?咳!朝内奸雄除不得,谁人仝着力?我夏言志存报国,力恢河套,前

  • 名山藏卷之一百二·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方技记◆方技记推步相地卜筮星命遁甲人相医○推步皇甫仲和△皇甫仲和皇甫仲和睢州人精天文推步之学成祖北征与袁忠彻并从师忠彻以相仲和以占上至漠北不见虏召仲和占之曰今日未申当从

  • 八一四 军机大臣奏节年各省解到销毁书板难以铲用俱作烧柴片·佚名

    八一四 军机大臣奏节年各省解到销毁书板难以铲用俱作烧柴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臣等遵旨将节年各省解到应营销毁书板,分别铲改应用及作为烧柴两项,共有若干数目,并节省银两若干之处,交查武英殿。兹据覆称:乾隆三十八年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三下·袁枢

    宋 袁枢 撰藩镇连兵兴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赦天下改元制曰致理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徳诚莫追扵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扵将来眀徴其义以示天下小子惧徳不嗣罔敢怠荒然以

  • 八年·佚名

    (癸丑)八年大明嘉靖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戊寅朔,日暈,兩珥。○日有食之。〈史臣曰:「日食之變,陰脅陽,臣侵君之象也。賊衡動搖慈殿,以乙巳之說,人有異己,卽成大獄,脅制君上,多行己意,少不如意,輒訴慈殿,使誚責加於主上,天之示警,其或

  • 孟子说卷一·张栻

    宋 张栻 着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逺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乗之家千乗之国弑

  • 读书劄记卷二·徐问

    明 徐问 撰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防稽【在今浙江防稽县】正南曰荆州其镇曰衡山【在今湖广衡山县】河南曰豫州其镇曰华山【在今陜西华隂县】正东曰青州其镇曰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河东曰兖州其镇

  • 气寿篇第四·王充

    【题解】本篇论述人的寿命与承气的关系,故篇名叫“气寿”。王充认为,人寿命的长短不是上天有意安排的,而是取决于人在母胎里承受气的多少厚薄。承受气多的厚的,身体强健,寿命长,能活到百岁;反之则体弱,命短,夭

  • 第四章 《玉历》可证佛家·佚名

      一, 古德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  二、宝监编云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三、因果录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 主席雪窦寺法语·太虚

    ──二十一年重阳日记──步抵山门下,说法语云:  八字打开,  一尘不立,  四明第一山,  中道从容入。暨向弥勒佛又说法语云:  摄化阎浮,  应居兜率,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复又转入弥勒佛龛后,向韦驮菩萨说法语

  •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业品第二十四之余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是故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四·牧云通门

    姑蘇西華山秀峰寺門人(行瑋)等編偈憫迷(三十首)三界一火宅,諸子恣嬉遊,認苦以為樂,惟其疾之憂。其二無常火燒世,貴賤未暇擇,嘗懷千歲憂,何其不明白?其三愛源時滴瀝,苦海渺沉浮,胡然有情癡,至竟團圞頭。其四順情鍾愛念,反愛陡嗔機

  • 善女人传·彭绍升

    一卷。清代知归子撰。知归子即彭际清或彭绍升之法号。《善女人传》是知归子居士在撰写完毕 《居士传》之后,就在家女信佛者择其较著名的汇集成书的佛教传记体史书。《善女人传》一书,收载了汉代至清代历朝历代以来的

  •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佚名

    一卷,唐般若三藏译。佛说那罗延力之量,比较佛力。因说为施食者得此佛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