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熈乐府卷之十一

随机推荐

  • 第十齣~第十八齣·沈龄

    第十齣 遣妾【如梦令】〔生上〕曾记寻常俗谚。说道人离鄕贱。匹马走风烟。吹得京尘满面。开筵宴。逆旅议成姻眷。卑人且喜到京。投下媒主婆家。说娶妾之事。适有张氏之女。将欲嫁人。我已央媒主婆去了。如何不见他来

  • 第一出 开场·丁耀亢

    【蝶恋花】阅尽浮云堪问世,青史茫茫多少英雄泪。笔下风雷招鬼泣,还将浩气留天地。赋柳评花何所益,万古千秋止有忠和义。一统山河归顺治,熙朝重表忠臣记。【满庭芳】报国孤忠,捐生赴义,明朝独著椒山·严嵩首相,父子擅朝

  • 卷三百七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 郭厪 登石室山 夙昔志幽寻闲来即登历天淸海上秋木落林间夕琴樽集华缨歌吟坐台石醉归覔前途暝岩起寒色 台江宴集分得料字 沧洲趣不常靑云竟谁料緑

  •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   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   乙未,城潼川仙侣山。   蒙古皇弟

  • ●卷一百八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三。   起绍兴八年正月,尽六月。   八年正月车驾驻跸临安府。   八日乙未知临安府吕颐浩召赴行在。   十四日辛丑伪知蔡州刘永寿杀兀鲁孛堇(改作乌噜贝勒)率城中老小来降。   刘元寿伪知蔡州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七·王称

    列传二十  张洎滁州全椒人也江南李景开贡举登进士第爲上元尉擢监察御史景徙豫章留洎掌李煜记室李煜袭位擢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清辉殿学士参预机密洎旧字师黯煜令字偕仁王师围金陵与枢密使陈乔引符命劝煜勿降又云茍有不

  • 鲁迅眼中的自己·许寿裳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

  • 许智藏传·李延寿

    许智藏,高阳人。祖父许道幼,常常因母亲患病,四处寻觅医方,因而深究医理,当时号称名医。告诫他的几个孩子说“:做晚辈的,父母吃饭吃药前,先尝后进。不知医术,能够称为孝顺吗?”因此,便世代相传。出仕梁朝,官职员外散骑侍郎。父亲许

  • 卷一·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圗式卷一祭器一天坛祈谷坛地坛暨各坛祭器天坛正位苍璧 谨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疏苍皆是天色故用苍也本朝定制天坛正

  • 八年·佚名

    (壬寅)八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以徐憙淳爲兵曹判書。1月2日○辛亥,以李憲球爲刑曹判書,朴永元爲漢城府判尹。1月4日○癸丑,中批,以金左根爲吏曹判書。○給晋州牧渰死人,恤典。1月7日○丙辰,復拜趙寅永爲領議政,以

  • 卷五十三(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以乾侯致,不得见晋侯故。)[疏]注“以乾”至“侯故”。○正义曰:二十五年,“公孙于齐,齐侯唁公于野井”。二十六年经书“公至自齐”。公虽不至齐都,既入齐竟,得与齐侯相见,故书“公至自齐

  • 尚同下第十三·墨子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

  • 经学启蒙·陈淳

    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万物备。仁义实,礼智端。圣与我,心同然。性相近,道不远。君子儒,必自反。学为己,明人伦。君臣义,父子亲,夫妇别,男女正,长幻序,朋友信。日孜孜,敏以求。愤忘食,乐忘忧。讷于言,敏于行。言忠信,行笃敬。思毋邪,居

  • 第三章 22·辜鸿铭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辜讲当谈到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相当于当

  • 卷六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五宗庙制度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注楬无异物之饰也献疏刻之】【方氏慤曰楬豆未有他饰以木为柄若蜡氏之楬而已玉豆

  •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佚名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大约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称元始天尊于三元宝宫大放光明,依次叙说十方地狱罪人之苦状。天尊告众人曰:若能缮写经文,葆称其旨,静念而建坛立像,志心

  • 御纂孝经集注·雍正

    共1卷,雍正五年(1727)作序颁行。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本行世。作为清朝第三位皇帝的世宗胤禛,继续坚持以孝治天下的传统,对《孝经》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加明确和自觉。其所制序文说:“《孝经》者,圣人所以彰明彝训,觉悟生

  •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佚名

    凡二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北凉(397~439)。又称优婆夷净行经、净行经、净行品。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为毗舍佉之母而说优婆夷之净行。共分三品:(一)修行品,列举优婆夷应修学之十法及应远离之五十八法。(二)修学品,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