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八十九

 

  卷489_1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舒元舆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繐帷冷尘席。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卷489_2 【坊州按狱】舒元舆

  中部接戎塞,顽山四周遭。风冷木长瘦,石硗人亦劳。

  牧守苟怀仁,痒之时为搔。其爱如赤子,始得无啼号。

  奈何贪狼心,润屋沉脂膏。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山秃逾高采,水穷益深捞。龟鱼既绝迹,鹿兔无遗毛。

  氓苦税外缗,吏忧笑中刀。大君明四目,烛之洞秋毫。

  眷兹一州命,虑齐坠波涛。临轩诏小臣,汝往穷贪饕。

  分明举公法,为我缓穷骚。小臣诚小心,奉命如煎熬。

  饮冰不待夕,驱马凌晨皋。及此督簿书,游词出狴牢。

  门墙见狼狈,案牍闻腥臊。探情与之言,变态如奸猱。

  真非既巧饰,伪意乃深韬。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

  恢恢布疏网,罪者何由逃。自顾孱钝姿,利器非能操。

  六旬始归奏,霜落秋原蒿。寄谢守土臣,努力清郡曹。

  须知所甚卑,勿谓天之高。

  卷489_3 【桥山怀古】舒元舆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今来古往无不死,

  独有天地长悠悠。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神仙天下亦如此,

  况我戚促同蜉游。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却思皇坟立人极,

  车轮马迹无不周。洞庭张乐降玄鹤,涿鹿大战摧蚩尤。

  知勇神天不自大,风后力牧输长筹。襄城迷路问童子,

  帝乡归去无人留。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

  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断髯成草风飕飕。

  卷489_4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寂寞因成诗寄之】舒元舆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卷489_5 【履春冰】舒元舆

  投迹清冰上,凝光动早春。兢兢愁陷履,步步怯移身。

  鸟照微生水,狐听或过人。细迁形外影,轻蹑镜中轮。

  咫尺忧偏远,危疑惧已频。愿坚容足分,莫使独惊神。

  卷489_6 【赠李翱】舒元舆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

  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

  

猜你喜欢
  卷一百零九·彭定求
  补遗 卷一O·袁枚
  卷三·丁绍仪
  ●卷四·江顺诒
  五集卷九十二·乾隆
  卷214 ·佚名
  孤雁·闻一多
  卷四百八十二·陈廷敬
  卷二十四·陈廷敬
  卷八百六十六·佚名
  卷八百五十六·佚名
  卷七百六十一·佚名
  卷六百三十五·佚名
  李俊民词作鉴赏·佚名
  疑雨集卷三·王彦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丁绍仪

    ○聂冠卿多丽词聂冠卿於李良定席上赋多丽词,一时传诵。蔡君谟诗所谓“多丽新词到海边,天涯回首重依然”也。词云:“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向其间、赏心乐事,古来难是并得。况东城、凤台沁苑,泛晴波、浅照金

  • 孔文卿·隋树森

    套数 【南吕】一枝花 禄山谋反 苍烟拥剑门,老树屯云栈。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近帝都景物凋残,伤感起人愁叹。只合在边寒间,只见那白茫茫莎草连天,甚的是娇滴滴莺花过眼。 【梁州】不幸遣东归蓟北,更

  • 卷十三·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三    宋 吕本中 撰全州与解子中向伯恭相会 五年流落判西东尚喜交游一再逢但得低头拜东野不妨下卧见元龙中原极目山千叠往事伤心酒一锺如我支离久无用敢因穷约废相从【一作费相从】

  • 卷八十三·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十三目录【起一百四字至一百五字】拜星月慢【又一体】周邦彦周密南浦【又一体】周邦彦安公子【又一体】晁补之看花回【又一体】赵彦端绮寮怨周邦彦赵文王学文赏南枝曾巩绮罗香【又一体】

  • 卷四十三·志第二十四·舆服上·脱脱

        ◎舆服上   ○天子车辂 皇后妃嫔车辇 皇太子车制 王公以下车制及鞍勒饰   古者军舆之制,各有名物表识,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别上下、明等威也。历代相承,互有损益,或因时创始,或袭旧致文,奇巧日滋,浮靡益

  • ●卷一百五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四。   起绍兴二年十二月一日丁亥,尽其日。   十二月一日丁亥朔布衣吴伸上万言书。   十二朋初一日布衣吴伸谨斋沐裁书昧死百拜献於皇帝陛下臣尝读太史公叙布衣王状於田单赞曰:昔燕之妆入齐闻

  • 卷十九·吴广成

    皇元年、夏延嗣宁国元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群臣以幼主改元,元旦日食,天象可畏,请慎政刑,讹庞不听。 二月,契丹留贺正使。 曩霄临终遗言曰:“异日力弱势衰,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

  • ●序·梁章钜

    自雍正庚戌设立军机处,迨兹九十余年,纲举目张,人才辈出,而载稽故实尚缺成书。章钜于嘉庆戊寅选充章京,亻暴直余闲,翻阅旧档,辄思辑为一书。随笔甄综,日有所积,至道光壬午春季奉命守郡,匆匆出直,此后遂无由再缀一词。因思五年以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五·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六月辛未朔南京吏科给事中杨铨等条奏考课四事一核考注言有一人之身而举剌互异当视其所举剌之人举者贤必非比周剌者贤必非诖误因是以折衷众论参验是非则臧否可弗眩也一严面诘言大计时过堂例得面质贤否但咨

  • 绎史目録·马骕

    世系图年表太古计十卷【卷一至卷十】卷一开辟原始卷二皇王异说卷三太皥纪【女娲附】卷四炎帝纪卷五黄帝纪卷六少皥纪卷七髙阳纪卷八高辛纪卷九陶唐纪卷十有虞纪三代计二十卷【卷十一至卷三十】卷十一禹平水土卷十二夏

  • 第三节 泾师之变·吕思勉

    德宗时国力之疲敝,首于其财政见之。《旧唐书·卢杞传》曰:度支使杜佑,计诸道用兵,月费百余万贯,京师帑廪,不支数月,且得五百万贯,可支半岁,则用兵济矣。杞乃以户部侍郎赵赞判度支。赞亦计无所施。乃与其党太常博士韦都宾等谋行

  • 卷十三·戴锡章

    西夏称群都五年谅祚杀讹庞,遂亲政。谅祚益长而骄,心忌讹庞专,且通讹庞之子妻梁氏,讹庞患之。梁氏密告讹庞将叛。又有漫咩者,其官高于讹庞,然势力反出其下,于是亦恶讹庞。谅祚乃与漫咩等举兵诛讹庞,灭其族,并杀其妻没藏氏,而以梁

  • 论语学案卷五·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上论子罕第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功利之学圣人所不言命与仁圣人亦不轻言恐滋人玄逺之惑也今人动喜说无声无臭是言命也又喜说不学不虑是言仁也朱子辟子静心行路絶善恶双冺曷不曰圣人罕言命与仁 古人之学先拔

  • 卷四·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四明 王志长 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注式灋作酒之灋式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月令曰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饎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

  •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佚名

    【题解】 《仪礼》中专言祭礼者凡三篇,即《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撤第十七》。《特牲馈食礼》记述诸侯之士岁时祭其祖祢之礼。所谓特牲,就是一豕。凡牲一为特,二为牢。所谓馈食,简言之,就是用

  •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二]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浮彌比丘住耆闍崛山.時有衆多 外道出家詣尊者浮彌所共相問訊慶慰.共相問訊慶慰已退坐一面語尊者浮彌言. 欲有所問甯有閑暇見答與不。尊者浮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本)(论第九)·慧沼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论云。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等者。解此前后。略为三释。一云无性先陈。三性后说。今释外难即指论。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经中后时解说三种无性。虽前总说诸法无性。不为显说三种无性。后方分别

  • 天妃显圣录·佚名

    《天妃显圣录》刻本一册,原为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博物馆所购,后移交总督府图书馆典藏,故书上既有博物馆购书日期的签注,又盖有“台湾总督府图书馆藏”之篆章。台湾光复后,该书归台北“国立图书馆台湾分馆”收藏。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