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六      宋 邵雍 撰答人吟

筋骨得似常年否气血能如旧日无却喜一般增长处樽前谈笑有工夫

岁寒吟

松栢入冬看方能见岁寒声须风里听色更雪中观

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

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蹟未超形体逍遥终未至更知魂梦与逍遥

齐郑吟

子产何尝辞郑小晏婴殊不愿齐衰二贤生若得其地才业当为王者师

代书寄吕库部

周王八骏走天涯争似君家四宝奇郑洛风烟虽咫尺恨无由往一观之

和王安之少卿雨後

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蛙鼔不足听蚊雷未易驱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

和和丞制见赠

自度无能处世间经冬经夏掩柴关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疎有分闲犹许艶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顔年来老态非常甚长惧英才未易攀

清和吟

清而不和隘而多鄙和而不清慢而鲜礼既和且清义无定体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异同吟

俊快伤灭裂厚重伤滞泥趋造随所尚不免有同异异巳必为非同巳必为是是非战异同终身不知义

即事吟

生求媚於人死求媚於鬼媚人幸富贵媚鬼免罪戾生死虽殊途人鬼岂异理哀哉过用心妄意何时已

观物吟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淳厚之人少秀慧秀慧之人少审谛安得淳厚又秀慧与之共话人间事

对酒吟

有酒时时泛一瓯年将七十待何求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

秋怀吟

一番春了未多时云外征鸿又报归节物眼前来若此岁华头上去如斯当年志意虽然在今日筋骸宁不衰赖有寸心常自喜圣人难处却能知

和王安之少卿秋游

春夏而来可作诗虽然可作待何为屡空滥得同顔子历物固难如惠施风月情怀无奈处云山意思不胜时一歌一咏聊酬唱敢拒安之与静之【张少卿湍字静之】和王安之同赴府尹王宣徽洛社秋会

後房深出会亲宾乐按新声妙入神红烛盛时飜翠袖画桡停处占青苹早年金殿旧游客此日凤池将去人宅冠名都号蜗隐邵尧夫敢作西邻

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韩持国传钦之杜天经】

秋霖积久泥正滑念念何日天开晴亲朋延望固巳甚衰躯怯寒难远行一程相去虽不远两次讲行终未成二事交战乎胷中隐几愁坐无由平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

升沈恶足论事体到头均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长子伯温失解以诗示之

儒家所尚者行善与文章用舍何常定枯荣未易量干求便黾勉得失是寻常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

岁暮自贻吟

天道无长春地道无常珍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樗栎蓬蒿类止能充恶薪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济时为美事悟主为珍意奈何此二者我独无一与

君子饮酒吟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閈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读张子房传吟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直疑後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古人巳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观物吟【熙宁九年】

柳性至柔软一年长丈余虽然易得荣奈何易得枮百谷仰膏雨极枯变极荣安得此甘泽聊且振羣生

治乱吟五首

乱多于治害多于利悲多于喜恶多于美一隂一阳柰何如此

中原一片闲田地曾示三皇与五帝三皇五帝子孙多或贱或贫或富贵

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出入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藏诸用而显诸仁

火能胜水火不胜水其火遂灭水能从火水不从火其水不热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絶妻能从夫妻不从夫其妻必孽

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天地尚犹无全功水火何由有全能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三十年吟

比三十年前今日为艰难比三十年後今日为安闲治久人思乱乱久人思安安得千年鹤乘去游仙山

答甯秀才求诗吟

林下闲言语何须要许多几乎三百首足以备吟哦

有病吟

身之有病当求药医药之非良其身必亏国之有病当求人医人之非良其国必危事之未急当速改为事之既急虽悔难追

对花吟

今年花似昔年开今日人开昔日怀烦恼全无半搯子喜欢长有百车来光隂已过意未过齿发虽颓志未颓人问尧夫曾出否答云方自洞天回

自述

春暖秋凉人半醉安车麈尾闲从事虽无大德及生灵且与太平装景致

去事吟

君子去事民有余祥小人去事民有余殃

策杖吟

策杖南园或北园春来尤足慰衰年初晴天气上元後乍暖风光寒食前池岸微微装嫩草林梢薄薄罩轻烟东君此际情何厚非象之中正造妍

不愿吟

不愿朝廷命官职不愿朝廷赐粟帛惟愿朝廷省徭役庶几天下少安息

量力吟

量力动时无悔吝随宜乐处省营为须求骐骥方乘马亦恐终身无马骑

戏答友人吟

邵尧夫者是何人岁岁春秋来谒君车小半年行一转【余春秋一出】非如骏马走香尘

偶得吟

皋陶遇舜伊尹逢汤武丁得傅文王获姜齐知管仲汉识张良诸葛开蜀玄龄啓唐

观事吟

一岁之事慎在春一日之事慎在晨一生之事慎在少一端之事慎在新

知音吟

仲尼始可言无意孟子方能不动心莫向山中寻白玉但於身上覔黄金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

观物吟

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利不能胜义自然多至诚义不能胜利自然多忿争

金玉吟

圣在人中出心从行上修金於沙里得玉向石中求

风霜吟

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陨者亦草也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上下吟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自上观下无限贱贫自心观物何物能一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吾庐吟

吾庐虽小粗容身且免轻为僦舍人大有世人无屋住向人檐下索温存

瀍河上观杏花回

瀍河东看杏花开花外天津暮却回更把杏花头上挿图人知道看花来

娶妻吟

人之娶妻容德威仪傥或生子不臯则夔

好事吟

好事固难将力取贤人须是着心求浮生日月无多子时过千休复万休

不再吟

春无再至花无再开人无再少时无再来

毛头吟

谁剪毛头谢陆沈生灵肌骨不胜侵人间自有回天力林下空多忧国心日过中时忧未艾月几望处患仍深军中儒服吾家事诸葛武侯何处寻

忧国心深为爱君爱君须更重於身口中讲得未必是手里做成方始真妄意动时难照物俗情si处莫知人厚诬天下凶之甚多少英才在下尘

六得吟

眼能识得耳能听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六者尽能与天同德饮食起居出处语默不止省心又更省力

盛衰吟

势盛举头方偃蹇气衰旋踵却嗟吁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

富贵吟

大舜与人同好恶以人从欲得安乎能知富贵寻常事富贵能骄非丈夫

无妄吟

耳无妄听目无妄顾口无妄言心无妄虑四者不妄圣贤之具予何人哉敢不希慕

善恶吟

人善不趋巳恶不除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春日园中吟

春暖游园乃是常城中殊不异仙乡竹间日日同真侣水畔时时泛羽觞雨後鸟声移树啭风前花气触人香林间富贵一般乐更纵其来更不妨

解字吟

人言为信日月为明止戈为武羔美为羹

感事吟

芝兰种不荣荆棘剪不去二者无柰何徘徊岁将暮

穷逹吟

穷不能卷达不能舒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宇宙吟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緜緜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久旱吟

久旱望雨久雨思晴天之常道人之常情

成性吟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路径吟

面前路径无令窄路径窄时无过客过客无时路径荒人间大率多荆棘

大人吟

天道远人道迩尽人情合天理

先天吟示邢和叔

一片先天号太虚当其无事见真腴胷中美物肯自衒天下英才敢厚诬理顺是言皆可放义安何地不能居直从太宇收功後始信人间有丈夫

感事吟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几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後疑难入力量分时事自平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荆榛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浩歌吟

何者谓知几惟神能造微行藏全在我用舍系於时每恨知人晚常忧见事迟与天为一体然後识宣尼

利名吟

利名都不到胷中由此胷中气自冲既爱且憎皆是病灵台何日得从容

凴高吟

谁将酷烈千般毒变作恩光一派深惆怅先民不复见更凴高处尽沈吟

意尽吟

意尽於物言尽於诚矫情镇物非我所能

浩歌吟二首

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毛间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笛声方远听草色正遥看何处危楼上斜阳人凭栏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

温良吟

君子温良当责备小人情伪又须防因惊世上机关恶遂觉壶中日月长

君子吟

君子与义小人与利与义日兴与利日废

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树恩尚力树敌

君子作福小人作威作福福至作威祸随

君子乐善小人乐恶乐恶恶至乐善善归

君子好誉小人好毁好毁人怒好誉人喜

君子思兴小人思坏思兴召祥思坏召怪

君子好与小人好求好与多喜好求多忧

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好生道行好杀道絶

先天吟

先天天弗违後天奉天时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爽口吟

爽口之物少茹爽心之行少虑爽意之言少语爽身之事少做

至诚吟

不多求故得不杂学故明欲得心常明无过用至诚

书事吟

他山有石能攻玉玉未全成老巳催有限光隂随事去无涯衰朽逐人来陶熔情性诗千首爕理筋骸酒一盃六十六年无事日心源方始似昭回

诗酒吟

圣人难处口能宣何止千年与万年心静始能知白日眼明方会看青天鬼神情状将诗写造化功夫用酒传传写不干诗酒事若无诗酒又难言

白头吟

何人头不白我白不因愁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忧不忧缘不动多欲为多求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头

击壤集卷十六

 

猜你喜欢
  张仲殊·唐圭璋
  卷一·郑用锡
  第二折·佚名
  第一折·王子一
  卷七十三·陆游
  卷134 ·佚名
  七言巻二十四·洪迈
  第二十歌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刘半农
  春之末章·闻一多
  卷九·王翰
  卷三十·沈德潜
  卷六十三·高棅
  卷四百五十四·陈廷敬
  卷二百六·陈廷敬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一·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巧体第二十九·王骥德

      古诗有离合、建除、人名、药名、州名、数目、集句等体。元人以数目入曲,作者甚多,句首自一至十,有顺去逆回者。《辍耕录》载【折桂令】起句“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名曰“短柱”,为极难作;虞邵庵作“銮舆三顾茅庐”

  •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司马迁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

  • 卷二十六·吴广成

      元丰五年、夏大安八年春正月,辽人为国请和。  辽燕京留守司委涿州牒雄州云:“夏国来称,南朝兵起无名,不测事端,请全两国之欢,言寻旧好。”神宗报以“夏国主受宋封爵,昨边臣言秉常见为母党囚辱,比令移问事端,同恶不报,继引

  • 卷之六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 【起己未齐高帝建元元年四月魏孝文帝太和三年二月 止癸酉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凡十四年有奇 表例说 见第四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 钦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狄武襄公青神道碑王珪至和三年八月上以枢宻使护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河中尹天水狄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三月感疾于州未几以薨闻天子尽然辍视朝二日发哀苑中赠中书令太常诔行谥曰武襄既葬于汾之

  •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一。·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四一卷列传一金庾信零零列传第一。[金庾信]上。四一卷列传一金庾信零一○[金庾信],王京

  • 江悦之传·魏收

    江悦之,字彦和,济陽考城人。七世祖江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勒之乱时,渡江南迁。祖兴之、父范之,都被刘裕所杀。江悦之少孤。任官刘骏,历官诸王参军。爱好兵书,有将略,善待人士,有部下数百人。萧道成初年,任江悦之为荆州

  • 石家奴传·脱脱

    石家奴,蒲察部的人,世代居住在案出虎水这个地方。他的祖父斛鲁短,是金世祖的外孙。桓赤皮、散达叛乱时,昭肃皇后父母兄弟都在敌人境内,斛鲁短使用计策迎回了他们。石家奴自幼时起被太祖家抚养,到长大以后,太祖把自己的女儿许

  • 马八儿等国传·宋濂

    海外诸藩国,唯有马八儿与俱蓝足为诸国之首,而俱蓝又是马八儿的靠山。自泉州至俱蓝约十万里。俱蓝至阿不合大王城,水路如得顺风,约十五日可到,它是诸国中之最大国。世祖至元年间,行中书省左丞唆都发诏书十道,招谕诸藩归顺。不

  • 周敬心传·张廷玉

    周敬心,山东人,是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令访求通晓历数者,敬心上疏进谏,谈及时政数事。大略为:“我听说国祚长短,在于德的厚薄,不在于历数。三代久矣,三代而下,朝代最长的莫过是汉、唐、宋,最短的莫过是秦、隋、五代,长久

  • 常德·沈从文

    我本预备到北京的,但去不成.我本想走得越远越好,正以为我必得走到一个使人忘却了我的存在种种过失,也使自己忘却了自己种种痴处蠢处的地方,才能够再活下去.可是一到常德后,便有个亲戚把我留下了.到常德后一时什么事也

  • 汉纪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前98)·司马光

    汉纪十四 汉武帝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98年) [1]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杀,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1]春季,二月,王卿因罪自杀,汉武帝任命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2]初榷酒酤。 [2]开始实行酒类专卖。 [3]三月,上行幸泰山,修封

  • 卷八六·邱濬

    ▲都邑之建(下)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郑玄曰:“建,立也。周公相成王营邑于土中,是为雒邑。” 吴澂曰:“周公居摄,营邑于洛中,七年致政,成王使居洛邑治天下而立国都焉。辨,别

  • 祝南洋佛教之联合·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福州会馆讲──太虚此次南来,承诸同志殷勤招待,不胜感谢!星洲诸山长老及各大居士,发起讲经会,邀太虚主讲,自问虽于佛学曾事研究,然并未有何切实之成就,殊为抱愧!今天与诸位见面之始,洵为难得之因缘,从欣慰之

  • 入楞伽经卷第十·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总品第十八之二  依诸佛住持  诸愿力清净  受职及三昧  功德及十地  虚空及兔角  及与石女儿  分别法如是  无而说名字  因熏种世间  非有非无处  能见得解脱  解

  • 日本考略·薛俊

    明薛俊辑。一卷。俊字梓山,浙江定海人。庠生。历官训导、宗正。嘉靖初目击倭寇猖獗,为御边计, 乃历稽载籍,博访故老而成是书。一万三千余字。分沿革、疆域、州郡、属国、山川、土产、世纪、户口、制度、风俗、朝贡、

  • 茶酒论·王敷

    唐宋之际茶书,王敷撰,1卷,今存。此为敦煌石室中发现的通俗文学作品,全用拟人化代言体对话形式写成。作者王敷,唐代王敷是一名乡贡进士,他的 《茶酒论》久已不传,自敦煌变文及其 他唐人手写古籍被发现后,才得以重 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