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国初之制,伶人常戴绿头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布毛猪皮靴,不容街中走,止于道旁左右行。乐妇布皂冠,不许金银首饰,身穿皂背子,不许锦绣衣服。

祝希哲,名允明。长洲人。生而右手指枝,因自号“指枝生”。为人好酒、色、六博,不修行检,常傅粉黛,从优伶间度新声。侠少年好慕之,多赍金从游,允明甚洽。

村老曰,“余尝读《四声猿》杂剧,其《渔洋三挝》,有为之作也,意气豪侠,如其为人,诚然杰作,然尚在元人藩篱间,馀三声,《柳翠》犹称彼善,其馀二声及其书、绘,俱可无作。”

衡州太守冯正伯,,名冠,,邑人,少善弹琵琶歌金、元曲,五上公车,未尝挟筴,惟挟《琵琶记》而已。村老曰,“余友秦四麟为博士弟子,亦善歌金、元曲,无论酒间、兴到,辄引曼声,即独处一室,而呜呜不绝口。学使者行部至矣,所挟而人行笥者,惟《琵琶》、《西厢》二传。或规之‘君不虞试耶’,公笑曰,‘吾患曲不善耳,奚患文不佳也,’其风流如此。”村老又曰,昔苏子瞻“无盐”诸咏,李定、舒禀辈指为谤讪朝政,而《咏桧》一诗。王珪直以为不臣,欲服上刑。非宋裕陵神圣,宁有免法。吁,可畏哉,近王弇州作《卮言》,作《别集》,汤临川作《紫箫记》,亦纷纷不免于猪嘴关,乃知古人制作,必藏名山大川,有以也。余小子,何足比数,然亦每以作词见嫉于人。夫余所作者,词曲,金、元小技耳,上之不能博高名,次复不能图显利,拾文人唾弃之馀,供酒间谑浪之具,不过无聊之计,假此以磨岁耳,何关世事,安所□□,而亦烦李定诸人毒吻耶,庚戍成《红梨》后,遂烧却笔砚。既而阅《楚记》,“当肃皇帝幸楚,胡孝思,缵宗,为一律记事,其落句云‘穆天八骏空飞电,湘竹英、皇泪不磨’,刻之石。后以他事坐罢,家居者数载矣。尝朴一贪令王联,其人为户部主事,以不职免,杀人下狱当死,乃指‘穆天’、‘湘竹’为怨望咒诅,奏之。捕下狱,论死。孝思时将八十矣,了不怖惧,取锦衣狱中柱械之类八,为诗记之,名《制狱八景》。众争咎掣其笔曰,‘君正坐诗至此耳,尚何吾伊为,’孝思澹然吟不辍,曰,‘坐诗当死,今不作诗,得免死耶,’人服孝思意气。”因思,死生祸福,不宰之谗慝,亦宁关乎口语,固自有天公主之。乃复理铅椠,为《投梭》——记谢幼舆折齿事,又作《梧桐雨》——记玉环马嵬事,而纷纷复如故、未几,其人死,遂绝无议者。

邑入孙氏又有名孙柚者,亦有才情,常取司马长卿以琴心挑文君事作传奇,名《琴心记》,亦俊逸可喜。„„柚,其〔孙七政,字齐之,〕从子也,与余善,性粗豪,不修曲谨,喜饮,喜摴蒲,居藤溪,箫然一室,无谵石储,而好客不衰。其所著《琴心记》,极有佳句,第头脑太乱,脚色太多。大伤体裁,不便于登场,曲亦时有未叶,以故反不若梁长,名辰鱼,字伯龙,。《浣纱》之传,然较之宣城之嵌宝、拣金,临川之字觋、句鬼,则大有迳庭矣。每欲取而改订之,有志焉,而未逮也。

山东解元王化,发解时年甚少,不矜细行,绸缪二娼,遂不娶。久之,不为人齿,乃挈二娼直抵杭州,藉之为衣食。杭,剧郡也,守日夜迎宾水次,逮夜方归。有子年十七八,日私出衙与娼狎,夜必归,曰,“欲了帅父课程耳。”化令且带题来,为之代作。居逾月,师异其气大进,以呈诸守,曰,“某且愧为师矣,”守索视之,立呼面试。其子既凡,笔又荒落,久不能下一词。诘其来自,势不可隐,具言之。守乃逮化及二娼至。异其状,叩以来历,化请屏人,言曰,“某山东王化,正德八年解元也。”守矍然,骂曰,“畜生何至是,”则曰,“为昵二娼,遂忘羞耻。”守乃立递二娼去,即日新其衣冠,置之师席,令诲其子,不听出入。又一年,赴会试,得第。选为御史,巡监浙江,每赴席当筵,辄狎歌童,或为按拍,其不矜细行卒不改云。村老曰,“此事今有传奇,俚甚,不足观,且以为郡人唐解元子畏事,遂不知有王化。余得之连抑武先生所记,当不谬。”三张,吴人也。长伯起,名□□,□□□□□□□□□季叔贻,名燕翼,。伯起□□□□□□□□□□□□古诗文辞及八法以文征仲□□□□□□出,乃兼有之。每伯起造待诏,未尝不倒屣出迓,把臂促膝,尽尔汝之分。耳恒自喜,以得及伯起,复恨其晚。伯起有《处实堂集》,著述甚富。诗宗老杜、王摩诘,然不求甚似。晚喜为乐府新声。天下之爱伯起新声,甚于古文辞。乐府有《阳春堂六传》,而世听最行者,则《唐李药师红拂记》也。甲子,以《易》荐京兆,试南宫,辄报罢。迨庚辰,以母老,不复应公车辟。然绝足不入公府,虽两台使者,若监司郡邑大夫,旌旄日及门,去,未尝以一刺报也。吴人以此重之。王弇州常称,“伯起才无所不际,聘其靡丽,可以蹈跻六季而鼓吹《三都》,骋其辨,可以走仪、秦役犀首,骋其吊诡,可以与庄、列、邹、慎具宾主。高者醉月露,下者亦不失雄帅烟花。”盖实录云。伯起善度曲,自晨至夕,口呜呜不巳。吴中旧曲师太仓魏良辅,伯起出而一变之,至今宗焉。常与仲郎演《琵琶记》,父为中郎,子赵氏,观者填门,夷然不屑意也。

我吴音宜幼女清歌按拍,故南曲委宛清扬。北音宜将军铁板歌“大江东去”,故北曲硬挺直截。今学士大夫凡为文章、骚、赋、铭、诔、诗、词,所斤斤奉若三尺,不敢一字相假者,非沈约《四声韵》乎,其金、元词曲、传奇、乐府,始宗周德清《中原音韵》,特作词人与歌工集之耳,学士大夫不知也,然二公之韵,大有可商。„„大率吾辈为唐律、绝句,自应用唐韵,为古体,自应用古韵,若夫作曲,则断当从《中原音韵》,一入沈约四声,如前所拈出数处,不但歌者棘喉,听者亦自逆耳。试观元人马、关、王、郑诸公杂剧,有是病否,或曰,“若然,则‘新篁池阁’,当作‘池果’唱乎,恐笑破人口也。”曰,“不然。以阁字轻出,而后收之以果。此在凡入声皆然,不但一阁字,触类可通。此唯吾友秦季公知之,近唯松陵沈平舆,若张伯起,则纯是庚青零丁齿音矣。

猜你喜欢
  古今滑稽联话一·范左青
  卷二·邵雍
  ◆刘处士诜(桂隐集)·顾嗣立
  第四出 探留·陆采
  八教授颂·闻一多
  卷六十·徐世昌
  卷十八·佚名
  卷九十六·冯惟讷
  卷九十五·冯惟讷
  乾坤清气卷一·偶桓
  道乡集补钞·管庭芬
  宛陵羣英集巻九·汪泽民
  卷六百二十七·佚名
  序·佚名
  卷五·马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八    明 汪广洋 撰七言律诗过黄州有感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万竈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快阁西昌杰阁连城阙胜日登

  • ●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任中敏

    大曲 阿曹婆辞(镇陇西 三首) 斗百草辞(喜去觅草 四首) 何满子辞(长城侠客 四首) 剑器辞(上秦王 三首) 苏莫遮(五台曲子 六首) ○阿曹婆辞(镇陇西 三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昨夜春风入户来。动人怀。祗见庭前花欲发。半含

  • 第二回 太后下诏备火车·德龄

    近来太后的脾气似乎已变得很欢喜动的样子。我想,也许伊是受了上回那一次热河之行的影响。在没有到热河去之前,伊的足迹所至,总是跳不出紫禁城和颐和园这两个地方。虽然在庚人拳匪之乱的时候,伊曾经到西安去过一次,然

  • 卷之四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七四四 军机大臣奏请交总纂纪昀等再加详阅选剩明末奏疏片·佚名

    七四四 军机大臣奏请交总纂纪昀等再加详阅选剩明末奏疏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昨发下明末人奏疏各种,查系选剩之书。其从前拟选各篇已经掣出,但现在编辑《明季奏疏》,不厌精详,恐其中尚有酌应入选者,应请交总纂纪昀

  • 一一七 谕内阁着窦光鼐随同校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一一七 谕内阁着窦光鼐随同校办《日下旧闻考》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现在纂订《日下旧闻考》,着窦光鼐随同校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之三十九·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九传第二十三四子部落总传四子部落在张家口外至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及北界苏尼特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三 夜见土肥原·溥仪

    在这里所处理的时期之初,土肥原是日本陆军大住,一九四一年四月 升到将官阶级,在“九一八”事变前约十八年间居住中国,被视为陆军部内的中国通。他对于在满洲所进行的对华侵略战争的发动和进展,以及嗣后受日本支配的伪满

  • 卷二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七雍正二年十二月上谕二十一道初二日发下田文镜奏摺交九卿詹事科道阅看奉上谕朕览此奏一片至诚激切朕甚怜之嘉之若谓言不由衷则是欺君诳上之大奸慝田文镜非惟不爲亦且不能也此等

  • 卷十九·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九都察院下厯代建置下【六科给事中 国朝定制都察院已详具上卷官制内此卷専叙厯代沿革】三代【未置】秦晋书职官志给事中秦官也谨案给事设官虽

  • 卷之十 缪称训·高诱

    缪称训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员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裹,洞同覆载而无所碍。碍,挂。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

  • 尊孟续辩卷下·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苏子辩孟【为论语说与孟子辩】说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其于颜子试之也熟而观之也审矣盖尝黙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而其颠沛造次无不一出

  • 序·王柏心

    序  昔人云有治人无治法,吾以为有治人即有治法。法者,依人以立者也,人之所不至,而法生焉。法制于人之所显为,而人遁乎法之所不及,于是乎法穷。枢言者,所以济乎法之所不及,而使人以自为者也。监利王君柏心,字子寿,博学笃行,名闻

  • 卷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七四望山川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爲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

  • 第十六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辰三 四不思议 分五  巳初 标承圆通自在力  二 同体形咒不思议三 异体形咒不思议  四 破贪感求不思议  五 供养佛生不思议  今初世尊!

  • 格古要论·曹昭

    文物鉴赏专著。三卷。明曹昭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

  •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文集。闻一多杂文集,收文16篇。闻一多著。收于《闻一多全集》第3卷。这是由别人记录的一篇讲演稿。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遭国民党反动派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在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作了这一讲

  • 芬陀利室词话·蒋敦复

    词论,三卷,清蒋敦复撰。敦复(1808~1867)字剑人,始名金和,字纯甫,又易名尔谔,字子文,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性傲慢,好诋肆人,江淮间人因名之曰“怪虫”。避仇为僧,号铁岸,亦号妙尘,后返初服,始名敦复。所交多江南名士。工诗词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