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十九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九

传第二十三

四子部落总传

四子部落在张家口外至

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及北界苏尼特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察哈尔镶红旗牧厰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孙诺延泰与其兄昆都伦岱青游牧呼伦贝尔均称阿噜蒙古昆都伦岱青裔详阿噜科尔沁部总传诺延泰子四长僧格号墨尔根和硕齐次索诺木号逹尔汉台吉次鄂木布号布库台吉次伊尔扎木号墨尔根台吉四子分牧而处後遂为其部称天聪四年阿噜诸部长内附伊尔扎木来献驼马貂皮

赐晏

命坐大贝勒代善右以优异之五年僧格从征明大凌河

败锦州援兵献俘百余

赐酒劳饮给阵获甲仗六年僧格从征察哈尔七年索诺

木鄂木布伊尔扎木相继献驼马

赉甲胄雕鞍鞓带及币八年鄂木布伊尔扎木复献驼马命诸贝勒以次宴之寻

遣大臣赴硕翁科尔定诸藩牧以都木逹都腾格里克鄂多尔台为其部牧界九年夏伊尔扎木随大军收察哈尔汗子额哲尽降其衆冬献驼马貂皮崇德元年

宣谕朝鲜其部伊尔逊德齎书从遇明皮岛兵阻击斩二

人还得

优赉是年授鄂木布扎萨克俾统四子部落三年伊尔扎木从征明山东四年从征松山师旋以前遣兵不及额又弗朝正议夺所属人户

诏从寛罚牲畜五年来朝

赉甲胄弓矢彩币六年

上亲征明围松山其部将多尔拜随大军设伏高桥及桑阿尔斋堡追杏山逃卒获之顺治元年从入山海关击流贼李自成六年四月追叙所属昂安导鄂木布等来归功予世职康熙十年所部歉收

诏以宣府及归化城储粟赈之十三年调兵协剿陕西叛

贼王辅臣

谕嘉其闻命即赴十四年由寜夏进剿寻分防太原大同十五年调赴河南听江西大军檄剿逆藩吴三桂十七年以厄鲁特额尔德尼和硕齐等掠乌喇特牧

谕严防汛二十一年

诏发大同宣府储粟赈所属贫户复以察哈尔牧产赡之

二十七年噶尔丹侵喀尔喀仍

谕防汛二十九年选兵赴图拉河侦噶尔丹会噶尔丹由喀尔喀河追袭昆都伦博硕克图衮布

诏移兵驻归化城寻撤还三十四年

谕备兵听西路军调三十五年随大将军费扬古败噶尔丹於昭莫多复简兵百防喀尔喀亲王善巴汛三十六年朔漠平

赐从征及坐塘监牧诸弁兵银雍正九年从剿噶尔丹策

凌乾隆十八年议剿逹瓦齐

诏购驼马送军所部一旗驻乌兰额尔济坡与茂明安乌喇特喀尔喀右翼诸部统盟於乌兰察布其爵为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

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鄂木布列传鄂木布四子部落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六世孙天聪七年来朝八年偕兄僧格索诺木弟伊尔扎木等会大军於锡喇乌苏从征明入得胜堡克堡四有敌兵三百自大同城潜出追击之俘附明蒙古务巴什索诺木朗素等师旋以柰曼翁牛特部违令罪各罚驼马

诏分给鄂木布崇德元年献驼马貂皮

赐宴及甲胄雕鞍彩币授扎萨克

赐号逹尔汉卓哩克图二年遣使贡驼马三年春从征喀尔喀扎萨克图汗侦遁乃还冬随贝勒岳托征明败太监冯永盛军四年以巴林部从征喀尔喀私遣马先归罪议罚户口

诏赐鄂木布十之六六年春遣使蒙库色来朝

赉彩币复以其属博内从征索伦凯旋

赉甲胄弓矢裘服金币冬献驼马七年来朝寻以大军征

明锦州松山捷庆献驼马貂皮

赐币布顺治三年以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叛逃率衆往剿阵斩台吉乌班岱多尔济思喀莾固思额尔密克硕逹等擒叛属百五十余获驼马牛羊甚衆

命即赐之六年封多罗郡王

诏世袭罔替是年冬睿亲王多尔衮征喀尔喀鄂木布以兵会什巴尔台其属博内侦敌踪失实议罚牲畜以前屡効戎绩宥之十年鄂木布卒子巴拜袭一次袭巴拜鄂木布长子顺治十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康熙二年卒子沙克都尔袭

二次袭沙克都尔巴拜长子康熙三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十四年驻牧宣府左翼四旗察哈尔为叛贼布尔尼所煽毁边私遁沙克都尔驰奏

谕奬之

赐御服貂裘复以沙克都尔遣属额布根毕哩克等擒喀

尔喀右翼镇国公扎穆素叛卒五

诏给所获十六年卒子逹木巴琫素袭

三次袭逹木巴琫素沙克都尔长子康熙十七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三十一年卒子三济扎布袭

四次袭三济扎布逹木巴琫素长子康熙三十一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三十五年从西路大军击噶尔丹於昭莫多四十九年卒子阿喇布坦多尔济袭

五次袭阿喇布坦多尔济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

诏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堪防噶尔丹策凌十年移驻伯格尔十二年移驻扎布堪十三年撤大军还

诏阿喇布坦多尔济以兵千留驻乌里雅苏台乾隆元年自军还二十四年大军平回部以督购驼马功

奬给币三十六年以病罢子三长车棱旺扎勒袭次敏珠尔旺舒克授台吉次拉什雅木丕勒亦袭郡王六次袭车棱旺扎勒阿喇布坦多尔济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寻卒无嗣弟拉什雅木丕勒袭

七次袭拉什雅木丕勒阿喇布坦多尔济第三子

乾隆三十六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四十九年卒子朋楚克桑鲁布袭

八次袭朋楚克桑鲁布拉什雅木丕勒长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四十九年袭扎萨克多罗逹尔汉卓哩克图郡王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九

猜你喜欢
  邺侯外传 全文·李繁
  ●序·张唐英
  卷五十四·朱熹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别集上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附录二·佚名
  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班固
  窦泰传·李百药
  王谦传·令狐德棻
  谢良佐传·脱脱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钱穆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十一·戴锡章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玉·唐圭璋

      玉字宁翁。词综补遗卷十一云:柴望秋堂遗稿有石头寺和王宁翁诗。   朝中措   杨花绕昼暖风多。晴云点池波。戏数翠萍几靥,零星未碍圆荷。   软人天气,半如溽暑,半似清和。说与香篝温火,酒痕梅却衣罗。

  • 石耆翁·唐圭璋

      耆翁,蜀人。   鹧鸪天   借问枝头昨夜春。   已传消息到柴门。   频看秀色无多艳,   拖得清香不见痕。   山矗矗,水潾潾。   村南村北冷销魂。   人间不识春风面,   羞见瑶台破月明。   蝶恋花

  • 第一出--第十五出·张凤翼

    开场家门【东风齐着力】〔末上〕华屋珠帘。寿山福海。别是风烟。玉觥满泛。正好醉琼筵。多少赏心乐事。笙歌沸似听钧天。新声奏。一翻金缕。不改靑编。往事演齐燕。叹忠臣慷慨。孝子迍邅。窜身灌溉。潜地结良缘。幸有

  • 卷二百二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菊坡集崔与之字正子广州增城人绍熙四年进士理宗朝累除广东安抚使拜参知政事右丞相致仕卒累封南海郡开国公諡清献有菊坡集夀邕州赵守大夏开朱明物态

  • 卷十一·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欧阳文忠诗钞上欧阳修字永叔吉州永丰人天圣中进士补西京留守推官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以书诋谏官高若讷贬夷陵令徙乾德改判武成军迁太子中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常理院

  • 本纪第五 元帝·姚思廉

    世祖孝元皇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高祖第七子也。天监七年八月丁巳生。十三年,封湘东郡王,邑二千户。初为宁远将军、会稽太守,入为侍中、宣威将军、丹阳尹。普通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

  • ●繆荃孫跋·姚汝能

      《安祿山事迹》三卷,署華陰尉姚汝能撰。汝能始末,陳振孫《書錄解題》云:「里居未詳。」則在宋時已無可考矣。是書上卷序祿山始生至玄宗寵遇,起長安三年,盡天寶十二載。中卷序天寶十三、四載祿山構亂事。下卷序祿山僭號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三卷 元·缪荃孙

    加封至圣父母及王夫人制在句容学宫拓本连额高四尺六寸,广二尺五寸,正书十八行,行三十字,字径七分许。制词篆书一行,二字,字径三寸五分。上天眷命,皇帝圣旨:阙里有家,系出神明之胄,尼山请祷。天启圣人之生,朕聿观人文,敷求往哲,惟孔

  • 书籍简介·应廷吉

    本书(一册六六面三九六○○字)分二卷,应廷吉撰。廷吉本名喜臣,浙江慈谿人;书题「慈谿应喜臣著」,盖有所避也(「南疆绎史」作鄞县人,误)。明祟祯戊辰(元年),成进士(「小腆纪传」作天启丁卯,并误),授砀山知县。南都立,擢淮安推官,赴扬督师

  • 夏原吉传·张廷玉

    夏原吉,字维吉吉,祖先是德兴人。父亲夏时敏,任湘阴县教谕官,遂在那里成家定居。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以赡养母亲。获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有时太学生们大声喧笑,原吉却端坐不动。太祖看见后觉得他很不平凡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一礼部仪制清吏司贡举凡贡举之法太学及直省府州县学诸生三年宾兴试於顺天府各布政使司曰乡试取其中式者贡於部合天下贡士大比之曰会试取其中式

  •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母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忠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

  •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佚名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附北凉录  修学品第二之余  复次毗舍佉。云何修行身黄金色光明照耀犹如金山。如来往昔无量劫中。常乐修善不嗔不恚。若有众生恶骂捶打。悉皆能忍不生嗔恨。恒自惭愧生大悲想。皆是过去先业所

  • 总释陀罗尼义赞·不空

    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解释如来于百千俱胝阿 僧祇劫。积集菩提资粮加持陀罗尼真言文字。令顿悟菩萨与此相应。顿集福德智慧资粮。于大乘修菩萨道二种修行。证无上菩提道。所谓依诸波罗蜜修行成佛。依真言陀罗尼三

  • 无碍解道·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论母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诸法所决定之慧是会得智。观现在诸法变坏之慧是观生灭智

  • 番社采风图考·六十七

    风俗志。六十七编撰。辑入孙殿起、雷梦水辑,叶祖孚编《台湾风土杂咏》,时事出版社1984年12月初版。本集原作者署为“白麓六十七居鲁甫”。“白麓”是作者籍贯。六十七,字居鲁,清代满族人,乾隆时官至给事中,曾任巡台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