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敦煌歌辞总编卷七

大曲 

阿曹婆辞(镇陇西 三首) 

斗百草辞(喜去觅草 四首) 

何满子辞(长城侠客 四首) 

剑器辞(上秦王 三首) 

苏莫遮(五台曲子 六首) 

○阿曹婆辞(镇陇西 三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昨夜春风入户来。动人怀。祗见庭前花欲发。半含咍。直为思君容貌改。征夫镇在陇西坏。正见庭前双鹊喜。君在塞外远征回。梦先来。 【 一五○一】 

第二 

独坐幽闺思转多。意如何。秋夜更长难可度。慢怜他。每恨狂夫薄行迹。一从征出镇蹉跎。直为思君容貌改。疆场还道□□□。□□□。 【 一五○二】 

第三 

当本祗言三载归。灼灼期。朝暮啼多淹损眼。信音稀。妾守空闺恒独寝。君在塞北亦应知。懊恼无辞呈肝胆。留心会合待明时。□□□。 【 一五○三】 

○斗百草辞(喜去觅草 四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一 

建寺祈长生。花林摘浮郎。有情离合花。无风独摇草。喜去喜去觅草。色数莫令少。 【 一五○四】 

第二 

佳丽重名城。簪花竞斗新。不怕西山白。惟须东海平。喜去喜去觅草。觉走斗花先。 【 一五○五】 

第三 

望春希长乐。南楼对百花。但看结李草。何时染缬花。喜去喜去觅草。斗罢且归家。 【 一五○六】 

第四 

庭前一株花。芬芳独自好。欲摘问旁人。两两相捻笑。喜去喜去觅草。灼灼其花报。 【 一五○七】 

○何满子辞(长城侠客 四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一 

半夜秋风凛凛高。长城侠客逞雄豪。手执钢刀利如雪。腰间恒挂可吹毛。 【 一五○八】 

第二 

秋水澄澄深复深。喻如贱妾岁寒心。江头寂寞无音信。薄暮惟闻黄鸟吟。 【 一五○九】 

第三 

城傍猎骑各翩翩。侧坐金鞍调马鞭。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 一五一○】 

第四 

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马上不知时历变。回来未半早经年。 【 一五一一】 

○剑器辞(上秦王 三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皇帝持刀强。一一上秦王。斗贼勇勇勇。拟欲向前汤。应手三五个。万人谁敢当。从家缘业重。终日事三郎。 【 一五一二】 

第二 

丈夫气力全。一个拟当千。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弯弓不离手。恒日在阵前。譬如鹘打雁。左右悉皆穿。 【 一五一三】 

第三 

排备白旗舞。先自有由来。合如花焰秀。散若电光开。喊声天地裂。腾踏山岳摧。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 一五一四】 

○苏莫遮(大唐五台曲子六首,寄在苏莫遮。)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一 

大圣堂。非凡地。左右盘龙。为有台相倚。岭岫嵯峨朝雾已。花木芬芳。菩萨多灵异。面慈悲。心欢喜。西国真僧。远远来瞻礼。瑞彩时时岩下起。福祚当今。万古千秋岁。 【 一五一五】 

第二 

上东台。过北斗。望见扶桑。海畔神龙斗。雨雹相和惊林薮。雾卷云收。化现千般有。吉祥鸣。师子吼。闻者狐疑。怕往罗筵走。纔念文殊三两口。大圣慈悲。方便潜身救。 【 一五一六】 

第三 

上北台。登险道。石径崚嶒。缓步行多少。徧地名花微异草。定水潜流。一日三回到。骆驼崖。风袅袅。来往巡游。须是身心好。罗汉岩头观渿河。 【 读如「号」。】 不得久停。为有神龙懆。 【 一五一七】 

第四 

上中台。盘道远。万仭迢迢。髣髴回天半。宝石巉岩光灿烂。异草名花。似锦堪游玩。玉华池。金沙畔。冰窟千年。到者身心颤。礼拜虔诚重发愿。五色祥云。一日三回现。 【 一五一八】 

第五 

上西台。真圣境。阿耨池边。好似金桥影。两道圆光明似镜。一朵香山。崪屼堪吟咏。师子踪。深印定。八德池边。甘露常清净。菩萨行时龙众请。居士谈扬。为有天人听。 【 一五一九】 

第六 

上南台。林岭别。净境孤高。岩下观星月。远眺遐方情思悦。或听神钟。感愧捻香爇。蜀锦花。银丝结。供养诸天。菡萏无人折。往日尘劳今消灭。福寿延长。为见真菩萨。 【 一五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彭定求
  林外·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五·吴景旭
  ●卷二·吴殳
  ●卷一·陈廷焯
  附录·郑文焯
  附録【下】·汪元量
  卷二十三·乾隆
  卷三十七·陈焯
  卷二十四·佚名
  △第三出·吴伟业
  后集卷五·蔡正孙
  ●霓裳续谱 卷一·王廷绍
  徐俯词作鉴赏·佚名
  25.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梁山五虎大劫牢·佚名

    出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头折(冲末宋江同吴学究领喽啰上)(宋江云)寨名水浒住梁山,好汉英雄透胆寒,四面方圆八百里,三十六里水面蓼花滩。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与阎婆惜作伴,有梁山上托

  • 第二出 矢忠 (正宫调先天韵)·丁耀亢

    【瑞鹤仙】(生儒服上)怀璧青云远,论雄才浩气,皋夔堪展。家贫叹炊短,况椿萱久弃,鹡鸰非伴。初谐伉俪,喜效梁鸿举案。且待时飞跃风云,抱膝暂藏书剑。落落生平气志雄,倚天孤剑吐长虹。阮生失路心常壮,原宪家贫道未穷

  • 卷十八·乾隆

    卷十八襄阳杜甫诗十草阁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江上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

  • 五帝德第二十三·王肃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禹汤文武周公,不可胜以观也,而上世黄帝之问,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言禹汤已下不可胜观乃问上世黄帝将为先生长老难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八月按是月辛卯朔壬辰张浚奏探报伪齐签军自六十以上则减之五十以下则增之科条之烦民不堪命出军之际自经于沟渎者不可胜计上蹙额叹息曰朕之赤子至于如此当思有以拯救之可谕江淮诸郡凡归附者加意抚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纪昀

    乐畧 【三】祀飨别声序论乐舞序论文武舞○祀飨别声序论(臣)等谨按郑樵于祀飨正声后系以别声葢凡非常祭所用又非古今通行体制乃出于一时之事被诸管弦形为歌咏者皆列入此 类焉所以条其流别而甄综之也顾自唐以后常乐而外朝

  •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佚名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旨: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并交聚珍版处排印。钦此。质郡王等纂办《明臣奏议》于是日恭进。【真按:不

  •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八人物志二十八大臣传十四【满洲正黄旗二 图赖 马福塔布延 谭布 伊尔德 满达尔汉舒里珲 努山 觉罗阿克善 赉图库 济席哈】图赖图赖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刘子卷六       北齐 刘昼 撰文武第二十八规者所以法圆裁局则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镜必背轮者所以辗地入水则溺舟者所以涉川施陆必踬何者方圆殊形舟车异用也虽形殊而用异而适用则均者盛暑炎蒸必藉凉

  • 燕燕·佚名

    ——人生自古伤离别【原文】燕燕于飞①,差池其羽②。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仁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

  • 卷十五·佚名

    △净饭王梦品第十七尔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欲令太子发出家心。即於其夜。与净饭王七种梦相。时净饭王。眠卧床上。於睡梦里。见如是相,第一所谓梦见。有一大帝释幢。其幢周匝。有於无量无边人。举从迦毗罗城东门出,第

  • 佛 法 要 略·太虚

    ──在武昌佛教会讲──佛法广大,约之可分三层:一、五乘共同佛法:五乘者,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是也。五乘共同教义,于世出世法无不包罗。世即生死义,在生死界内为世间;能解脱生死为出世间,故人、天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

  • 说无垢称经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妙吉祥言。汝今应诣无垢称所慰问其疾。时妙吉祥白言。世尊。彼大士者难为酬对。深入法门善能辩说。住妙辩才觉慧无碍。一切菩萨所为事业皆已成办。诸大菩萨及诸如来秘密

  • 四分律序·佚名

    夫戒之兴。所以防邪检失。禁止四魔。超世之道。非戒不弘。斯乃三乘之津要。万善之窟宅者也。然群生愚惑。安寝冥室。宛转四流。甘履八苦。开恶趣之原。杜归真之路。游游长夜。莫能自觉。时有出家庶几玄微者。徒怀远趣

  • 卷第二十三·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杂科篇 后周 慧瑱传 慧瑱。上党开元寺大德也。通经奉律。於世漠然。显德中。世宗行会昌之政。严缁度灭空门。瑱。抱持经像。徙居岩谷间。盗谋往劫。瑱未之觉也。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 举古上 侍者 明远等 编 举云门一日。拈拄杖云。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析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衲僧见拄杖。但唤作拄杖。行但行坐但坐。总不得动着。妙喜云。我不似云

  • 卷第十五·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等法事卷第十五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二十二上 叹佛 如来成正觉时。以方便入善觉智三昧。入己於一成正觉广大身。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如是

  • 治河图略·王喜

    元代水利学著作。元王喜撰。一卷。王喜曾任河工,继都实(又译作笃什)、潘昂霄之后据实绘图,详加图说成书,约四千字。绘有禹河之图、汉河之图、宋河之图、今河之图、治河之图、河源之图共十二幅,图末各系图说,据文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