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九

都察院下

厯代建置下【六科给事中 国朝定制都察院已详具上卷官制内此卷専叙厯代沿革】三代【未置】

晋书职官志给事中秦官也

谨案给事设官虽始于秦而考晏子外篇云偏柎寄于路寝得为地下之臣拥扎笔给事宫殿中右陛之下愿以某日送未得君之意也则是给事宫殿拥札笔已肇后世给事之职矣

汉书百官公卿表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汉官解诂云掌侍从左右无员常侍中】册府元汉仪注曰诸给事中日上朝谒平尚书奏事分为左右以有事殿中故曰给事中多名儒国亲为之掌左右顾问

杜佑通典给事中加官也秦置汉因之位次中常侍侍中黄门无员汉东京省

谨案给事中在秦汉为加官初无员数汉书所载曽膺此职者如韦贤匡衡萧望之刘向魏相孔霸平当张禹龚胜谷永金敞金钦梁邱贺杜延年终军东方朔蔡义夏侯胜丙吉师丹辛庆忌张猛蔡千秋之类甚众考其本职或以博士或以谒者或以谏大夫或以前将军或以右将军或以宗正或以大中大夫或以光禄大夫或以御史大夫或以闗内侯葢皆如今之

内廷行走而非其官号故自两府九卿中二千石一千石以至比六百石皆得为之与齐隋以降设为额阙者不同然所掌在平尚书奏事则后来封駮之任亦已权舆于此矣

后汉书桓谭列传宋宏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后汉书郑众列传永平中辟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

谨案通典称东京省给事中而列传尚屡见其职疑其初亦尝承长安旧制章帝以还始行省废通典盖据其后而言之耳

三国

通典魏代复置给事中或为加官或为正员谨案据杜佑所言则给事中在曹魏时已有正员然考三国志裴松之注所载如邯郸淳蘓林俱以博士给事中虞松之以中书令给事中皆有本职是魏世亦当如汉制但为加官矣

晋书百官志给事中魏世复置至晋不改在散骑常侍下给事黄门侍郎上无员

唐六典晋氏无加官亦无常员散骑省位次散骑常侍晋令云品第五武冠绛朝服

欧阳询艺文类聚束晳集曰员外侍郎及给事冗从皆是帝室茂亲或贵防子弟

谨案晋给事中设有定品册府元龟载武帝授张建陈邵二诏俱不言以某官给事中可知并非加官是给事中之为正员实自晋始也至汉魏以后尚有给事黄门侍郎应劭所谓日暮入对青琐门拜谓之夕郎者即指此官而言其位本在给事中之下至隋去给事之名但称黄门侍郎其后遂为三省长官而给事中反在其下迨三省既罢其官已久废不置今所存者独给事中而已乃世俗相沿犹以夕郎为给事中故事殊考之未审矣

宋齐梁陈

唐六典给事中宋齐集书省位次诸散骑下奉朝请上梁陈秩六百石品第七

通典宋齐给事中集书省梁陈亦掌献纳省诸闻奏

宋书百官志给事中无员

谨案南史王韶之传称韶之徴为祠部尚书加给事中是宋世亦以为加官也

南齐书百官志给事中奉朝请皆集书省职置正书令史朝散用衣冠之余人数猥积永明中奉朝请至六百余人

谨案汉时给事中已多用名儒国亲为之如韦贤匡衡以经术刘向以宗室金敞金钦以勲戚皆由此入侍禁中然所择尚能得人也至晋而専用贵防渐失初意故册府元龟所引束晳集又有若悉从高品则非本意若精乡议则必有损之语【此四语艺文类聚未引余俱相同】其冗滥可以概见及南齐而人数更多殆由不置员额故除授者众未为高选欤

隋书百官志梁集书省有给事中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时为駮陈承梁皆循其制官

谨案唐以后给事中杜佑谓用隋之职然观隋志所载梁制则駮正违失其职掌亦不始于隋也

北魏

魏书官氏志给事中给事从第三品上中给事从第三品中太和二十三年改制中给事中从第五品给事中从第六品

唐六典后魏史阙其员初从第三品上太和末从第六品上

魏书杨播列传父懿为选部给事中播为北部给事中

魏书李世安列传迁主客给事中

魏书李冲列传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

谨案北魏有中给事中给事中给事之名其品第亦分高下正如眀制之有都左右也其时固已设为正阙而魏书郑羲传载羲为太常卿加给事中太和以后太常第三品而得下兼从第六品是魏世亦有加官矣至魏之给事中史不言何省而选部给事中北部给事中主客给事中南部给事中志亦均失载其名殆各以职事而为区别耳

北齐

通典北齐给事中亦集书省凡六十人

唐六典北齐集书省署给事中六十员从第六品上

隋书百官志后齐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给事中六人

谨案自秦汉以后给事中并无员额其设为定阙实自北齐始然考唐六典通典皆作六十人独隋志作六人多寡不同疑隋志传刋脱误也

后周

唐六典后周天官府置给事中士六十人掌理六经及诸文志给事于帝左右其后六官之外又别置给事中四人

通典后周官品正二命天官给事中士

隋书百官志高祖受命置门下省有给事二十人掌部从朝直开皇六年吏部又别置给事郎散官畨直常出使监检炀帝即位移吏部给事郎名为门下之职位次黄门下置员四人从五品省读奏案

唐六典隋初置给事中二十人炀帝名给事郎减置四人从第五品

谨案给事中厯代多集书省至隋始定为门下之官而省读奏案正与今抄发本章相近则六科职掌所沿亦本于隋代也

旧唐书职官志给事中四员【正五品上隋曰给事郎置四员位次黄门侍郎武德定令曰给事中龙朔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复】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勑宣行大事则称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凡国之大狱三司详决若刑名不当轻重或失则援法例退而裁之凡发驿遣使则审其事宜与黄门侍郎给之其缓者给传即不应给罢之凡文武六品以下授职官所司奏拟则校其仕厯浅深功状殿最访其德行量其才艺若官非其人理失其事则白侍中而退量焉若文馆图书之缮写雠校亦课而察之凡天下寃滞未申及官吏刻害者必聴其讼与御史中书舍人同计其事宜而申理之録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令史十一人书令史二十二人甲库令史七人传制八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修补制勑匠五人

赵璘因话録北省班谏议在给事中上中书舍人在给事中下

程大昌雍録等之其为两省焉高下固有定序而立班之时谏议在给事上者有为为之也防昌二年牛僧孺等奏曰六典谏议在隋从五品下今正五品上自大厯间升门下中书侍郎为正三品两省遂阙四品望升谏议为正四品以补其阙诏从其奏则是谏议班乎给事之上者偶因大厯间四品阙官而从五品越取諌议充入四品以补其阙也以品叙班故谏议越立给事之上也然而班虽暂上而其进迁之序犹仍旧不改于是方为諌议则班乎给事之上以其尝从五品而升补四品故也及其进迁则諌议复在给事之下以其官品同在五品而位序在下故也此上坡下坡之详也至周显德五年敕谏议依旧正五品上班在给事下其説曰諌议虽升班给事之上及其迁拜官虽叙迁位则降等故改正焉

通典唐改给事郎为给事中前代虽有给事中之名非今任也今之给事中盖因秦之名用隋之职马端临文献通考有侍中给事中之官而未尝司宫禁之事是名内而实外也【唐以来以侍中为三公唐以处勲臣又以给事中为封驳之官皆以外庭之臣为之并不预宫中之事】

白居易长庆集给事中之职凡制勅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寃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率是而行号为称职

新唐书百官志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给事中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李藩列传藩迁给事中制有不便就勅尾批却之吏惊请聫它纸藩曰聫纸是牒岂得云批勑耶】田锡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疏臣又读唐书见给事中得以封駮诏书封谓封还诏书而不行駮谓駮正诏书之所失

谢维新合璧事类晏公类要贞元中上命卢杞为饶州刺史给事郎袁高宿直当草制遂执以谒宰相宰相不悦遂改命舎人草制按此则给事宿直亦草制耶当考

谨案唐制凡诏防及百司奏疏由中书宣出者皆当经给事中书读然后付外奉行今中外奏章既上

防下内阁者日以给事中一人诣阁只领备録其副以授所司即其例也惟草制乃中书舎人事不关给事中故袁高不肯为卢杞作诏谢维新颇以为疑然考六典称中书进画事繁或以诸司官兼者谓之兼制诰通鉴载高此事谓宰相改命它舎人为之既曰它舎人足知高所行者实舎人之事其殆以给事中而兼司诏命者欤

五季

五代史张允列传废帝皇子重美为河南尹掌六军以允刚介乃拜允给事中为六军判官五代史贾纬列传纬除知制诰累迁中书舎人谏议大夫给事中复为修撰汉隠帝时诏与王伸窦俨等同修晋高祖出帝汉高祖实録

谨案五季台省虽沿旧制然多不举其职据二传所载给事中大扺皆兼他官非能専司封駮之任也

宋书职官志给事中四人分治六房掌读中外出纳及判后省之事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駮正之凡章奏日录目以进考其稽违而纠治之故事诏防皆付银台司封駮官制行给事中始正其职而封駮司归门下元丰五年五月诏给事中许书画黄不书草着为令六月给事中陆佃言三省宻院文字已读者尚令封駮虑失之重复诏罢封駮房六月诏駮正事赴执政禀议七年有防举駮事依中书舎人封还词头例既而令禀议如初给事中韩忠彦言给舎职位颇均一则不禀白而聴封还一则许举駮而先禀议于理未允且朝廷之事执政所行职当封駮则已与执政异自当求决于上尚何禀议之有诏从之绍圣四年叶祖洽言两省置给舎使之互察今中书舎人兼权封駮则给事中之职遂废诏特防书读不回避余互书判元符三年翰林学士曽肇言门下之职所以駮正中书违失近日给事封駮中书录黄乃令舎人书读行下隳壊官制有损治体愿正纪纲为天下后世法重和元年给事中张叔夜言凡命令之出中书宣奉门下审读然后付尚书颁行而宻院被防者亦録付门下此神宗官制也今急速文字不经三省而诸房以空黄先次书读则审读殆成虚设矣乞立法禁从之凡分案五曰上案主宝礼及朝防所行事曰下案主受发文书曰封駮案主封駮及试吏校其功过曰諌官案主关报文书曰记注案主录起居注其杂务则所分案掌焉绍兴以后止除二人或一人

合璧事类防要淳化四年以右諌议大夫魏庠知制诰柴成务同知给事中事凡制勅有所不便宜凖故事封駮九年诏停废知给事封駮公事自是始以封駮司银台

王栐燕翼贻谋录唐朝职掌因五季之乱遂至错乱或废不举给事中掌封駮不可一日无皇朝淳化四年太宗皇帝推考废职始于唐末乃命魏庠柴成务同知给事中未防银台通进司为封駮司陈恕乞铸印命取门下印用之因改其名为门下封駮司

文献通考元丰五年四月知谏院舒亶试给事中自是给事始除为职事官

王应麟玉海元丰官制门下増设后省以左散骑常侍左諌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给事中为门下后省设案六建炎三年诏諌院别置局不两省又因后制置门下后省以给事中为长官四员为额掌封駮书读设案四

谨案宋初给事中皆以他官兼之自元丰改制始有专职其后复置门下外省以给事中为长官则已别为一曹故其官不随省俱废又唐时中书舎人分署尚书六曹事宋则以给事中分治六房明之分给事中为六科其源盖本于此也

又案唐宋台谏为两官台则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谏则谏议大夫左右拾遗补阙左右司谏正言【谏议大夫秦汉以来皆有之属门下省拾遗补阙唐垂拱中始置宋端拱初改为司谏正言俱分两省】掌侍从规諌宋世亦称为谏院而台官则专主纠劾官邪各分职守宋真宗诏亦有令谏官奏论宪臣弹举之文洪迈容斋随笔谓台谏官例不往来相见盖职事各殊故諌官御史得以互相纠駮也至给事中虽与谏议同居门下而其职但主封駮书读亦与谏议不同自后世不置三省而諌议司谏正言之在门下者随之俱废諌院已久无其官明初立制复以其职并入于科道故邱濬有给事中实兼前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语【见大学衍义补】而流俗相沿遂称御史为台谏给事中为给谏亦殊未考设官之本制矣

叶梦得石林燕语舎人于中书事皆得于检后通书押而给事中则但书録黄而已舒道信为给事中以为言王文恭为相时以白上神宗曰造令与行令职分宜别给事中不当书草遂着为令岳珂愧郯録唐李藩在琐闼以笔涂诏谓之涂归国朝严重此制银台既设封駮亦许缴奏元丰改官名门下省则有给事中中书省则有中书舎人然中兴以后三省合为一均为后省封还或同衔则曰未敢书读书行否则析之其辞止此而已珂案典故元祐四年五月乙酉权给事中梁焘缴蒲宋孟知虢州及胡宗回范锷孙升杜天经等放罪罚金指挥其駮文皆曰所有録黄谨具封还伏乞圣慈特付中书省别赐取防施行语意乃与今异以时考之盖官制既行分省治事谨审覆揆议之训故其制如此耳

李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绍兴二年韩世忠赏功文字给事中贾安宅除工部侍郎门下后省阙官乃诏检正李与权书读此事亦前所未有

辽史百官志给事中圣宗统和二年见给事中郭嘏

王圻续文献通考辽南面门下省有给事中次于散骑常侍

金史百官志给事中从五品属宣徽院

金史选举志承安四年勑宰臣曰凡除授恐未尽当今无门下省虽有给事中而无封駮司若设之使于拟奏未授时详审得当然后授之可也乃立审官院凡所送令详审者以五日内奏或申省谨案金世立谏院置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补阙拾遗等官而无门下省以主封駮故给事中独无所掌至别设审官院以代其职与厯代不同然门下省既废仍置给事中一官其原实自金始也

元史百官志给事中秩正四品至元六年始置起居注左右补阙掌随朝省台院诸司凡奏闻之事悉记録之如古左右史十五年改陞给事中兼修起居注左右补阙改为左右侍仪奉御兼修起居注皇庆元年陞正三品延祐七年仍四品后定置给事中兼修起居注二员右侍仪奉御同修起居注一员左侍仪奉御同修起居注一员令史一人译史四人通事兼知印一人

谨案唐宋给事中与起居郎同为门下省官而宋给事中所掌五案其一曰记注案则主録起居注元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盖沿宋制也明凡日朝科员轮班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防亦犹记注之任今制记注官以翰林充【详见起居注表】凡

御门聴政则记注官四人自西阶升立

御榻之右而给事中御史满汉各二人以次侍立阶下凡章疏之出科者钞发既毕以所奉

谕防及原疏别録二通敬谨校对钤盖印信一送内阁曰史书一贮科垣曰録书职掌所存视前代益为详慎矣

明史职官志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并从七品】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勑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钞出防署付部驳正其违误吏科凡吏部引选则掌科同至御前请防外官领文凭皆先赴科画字内外官考察自陈后则与各科具奏拾遗纠其不职者户科监光禄寺嵗入金谷甲字等十库钱钞杂物与各科兼莅之皆三月而代内外有陈乞田土隠占侵夺者纠之礼科监订礼部仪制凡大臣曽经纠劾削夺有玷士论者记録之以核赠諡之典兵部凡武臣贴黄诘勑本科一人监视其引选画凭之制如吏科刑科每嵗二月下旬上前一年南北罪囚之数嵗终类上一嵗蔽狱之数阅十日一上实在罪囚之数皆凭法司移报而奏御焉工科阅试军器局同御史巡视节慎库与各科稽查寳源局而主德阙违朝政得失百官贤佞各科或单疏専逹或公疏聫署奏闻【虽分六科其事属重大者各科皆得通奏但事属某科则列某科为首】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防凡题奏目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其诸司奉防处分事目五日一注销覈稽缓内官传防必覆奏复得防而后行乡试充考试官防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朝防门籍六科流掌之遇决囚有投牒讼寃者则判停刑请防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鞫六掌科皆预焉明初统设给事中正五品后数更其秩【与起居注同】洪武六年设给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为六科每科二人铸给事中印一推年长者一人掌之九年定给事中十人十年承勑监十二年改通政司十三年置谏院左右司谏各一人【正七品】左右正言各二人【从七品】十五年又置谏议大夫【以兵部尚书唐铎为之】寻皆罢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增至八十一人【初魏敏卓敬等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改为源士】未几复为给事中二十四年更定科员每科都给事中一人正八品左右给事中二人从八品给事中共四十人正九品【各科分设员数如前所列】建文中改都给事中正七品给事中从七品不置左右给事中増设拾遗补阙成祖初革拾遗补阙仍置左右给事中亦从七品寻改六科置于午门外直房莅事【六科衙门旧在砖门内尚寳司西永乐中灾移午门外东西毎夜一科直宿】宣德八年増户科给事中専理黄册

孙承泽春明梦余録洪武十七年九月给事中张文辅言自九年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劄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上谕廷臣曰朕日总万防岂能一一周徧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为天下之害卿等能各悉心封駮则庶事自无不当此六科稽查号件封驳章奏之例也

夏言桂洲奏议六科额设都左右给事中给事共五十八员中间事有烦简故员有增损然以司諌诤备献纳则六科之职均也祖宗以来额员俱备后来乃有不尽补者然遇都左右给事中缺五员以上则必奏请陞补各科给事中缺十五六员以上则必奏请选补永着为例又凡给事中有缺止于进士年三十以上者考选奏补宏治间始以行人博士兼选正德间始以在外推官知县照御史例选补正德末年大臣畏忌新进敢言乃始尽废进士考选之例

谨案给事中在秦汉本加官其后置为正员或属集书省或属门下省规制不一明初不设门下省尝以给事中属之通政司后遂自为一曺称六科都给事中凡章疏案牍得与部院衙门平列迨其末季廷论纷嚣科道虽并为言官实则党援相持务彼此攻撃以求胜春明梦余録载管志道疏谓拾遗一节六科拾御史之已陞者一人则十三道亦拾给事中之已陞者一人迹似调停实争门户台垣水火即此而大概可知特御史尚聴考察于堂官而给事中以无所属益得恣情自肆如赵兴邦在兵科至以红旗督战敢干预兵事机宜侵挠国政其流复何所底止我

朝初设六科尚沿明志未遑厘正

世宗宪皇帝特命改都察院整纲饬纪班序秩然体统益昭严肃洵当万世恪遵之令典也

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九

猜你喜欢
  让县自明本志令 原文注释·曹操
  路史卷二十三·罗泌
  卷一百五十六·杨士奇
  卷之三百三·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一·佚名
  一二一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令陆费墀罚赔事致金简函·佚名
  三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呈续获应选应毁书籍折·佚名
  钦定兰州纪略卷二·阿桂
  四五 考先生·周作人
  秦王李从荣传·薛居正
  徽宗纪·脱脱
  李忽兰吉传·宋濂
  十三、孔子相夹谷堕三都考·钱穆
  礼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俞克成·唐圭璋

      蝶恋花   怀旧   梦断池塘惊乍晓。百舌无端,故作枝头闹。报道不禁寒料峭。未教舒展闲花草。   尽日帘垂人不到。老去情疏,底事伤春瘦。相对一樽归计早。玉山不减巫山好。

  • 解人颐 懿行集·钱德苍

    圣谕广训第一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 圣祖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法祖尊亲,孝思不匮,钦定《孝经衍义》一书,衍释经文,义理详贯,无非孝治天下之意。故圣

  • 御选元诗卷五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二七言律诗十吕思诚桂林八景【録二首】尧山冬雪尧山絶秀岭南天雪压林峦飘素烟高倚暮云屏掩翠半消晴日玉开田驿梅逢腊岩前发羽檄冲寒徼外传何日楼头闲拄笏两堦舞罢对琼筵西峰晩照西风吹向桂

  • 志第四十三 食货三·欧阳修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自高宗已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初,江淮漕租米至东都输含嘉

  • 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脱脱

        曹翰 杨信 党进 李汉琼 刘遇 李怀忠 米信 田重进刘廷翰 崔翰   曹翰,大名人。少为郡小吏,好使气陵人,不为乡里所誉。乾祐初,周太祖镇邺,与语,奇之,以隶世宗帐下。世宗镇澶渊,署为牙校,入尹开封,留翰在镇。会太

  • 卷一百0五 晉紀二十七·司马光

      起昭陽協洽(癸未),盡閼逢涒灘(甲申),凡二年。   烈宗孝武皇帝太元八年(癸未、三八三年)   春,正月,秦呂光發長安,以鄯善王休密馱、車師前部王彌窴為鄉導。   三月,丁巳,大赦。   夏,五月,桓沖帥衆十萬伐秦,攻襄陽;遣前將軍

  • 卷四十七·宋·蒋一葵

    【韩琦】 〔字稚圭。弱冠举进士,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嘉中,拜平章事。时曾公亮为亚相,赵概、欧公参政。凡事关政令,则曰:“问集贤。”典故,则曰:“问东厅。”文学,则曰:“问西厅。”至大事则自决

  • 第三节 启 程·老舍

    ①1949年7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周恩来说,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铲除了障碍,南北两路文艺队伍大会师了,就是缺少我们的老朋友老舍,已经邀请他回来了。10月,老舍接到受周恩来嘱托的冯乃超、夏衍先后写来

  • 李礼成传·魏徵

    李礼成,字孝谐,陇西狄道人,是凉王李嵩的第六代孙。 他祖父李延实,是魏国的司徒。 他父亲李..,是侍中。 礼成七岁时,与姑妈的儿子、兰陵太守荥陽人郑颢,随魏武帝入关。 郑颢的母亲常对亲近的人说:“礼成这孩子,平生不曾回头,以后

  • 王鹗传·宋濂

    王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曾祖名成,祖父名立,父名琛。初生时有大鸟停庭院内,因名鹗。自幼聪敏,能每天背诵诗文千余言,长大长于词赋。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科举中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

  • 卷四十八·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八 乐 锺律篇 总叙 象数与天地而生锺律出於象数皆天造地设之自然也故黄锺为声气之元万物之本觅声於气起於伶伦取嶰谷之竹制十二管吹以准凤鸣用生六律六吕之

  • 第九章 24·辜鸿铭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辜讲孔子说:“将尽职尽责和真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准则,不同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旦发现坏习惯,应毫不犹豫地去改正。”(重复了第一章第八条。)

  • 卷一百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九    宋 卫湜 撰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 权修第三·管仲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

  • 四辈品第六·佚名

    颰陀和菩萨白佛。难及天中天说三昧者,若有菩萨。弃爱欲作比丘。闻是三昧已,当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佛言:若有菩萨。弃爱欲作比丘。意欲学是三昧者,诵是三昧者,持是三昧者,当清净持戒。不得缺戒大如毛发。何等为菩萨不缺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入旷野大城受食品第十八之余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又过夜分即告四大天王言。诸仁者。汝等当知我今请佛并大菩萨诸声闻众。降我所止秘密宫中期满七

  • 御制官箴·朱瞻基

    御制官箴,一卷,明宣宗朱瞻基撰。朱瞻基,明朝第五个皇帝,在位十年,年号宣德,事迹详明史本纪。官箴,凡三十五篇,前列圣谕及目录,后附御制广寒殿记。圣谕称:「凡中外诸司,各着一篇,使揭诸厅事,朝夕览观,庶几有儆。」盖宣宗时皆颁行之。

  • 神女赋·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