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乡集补钞

道乡集补钞

邹浩

送俞秀老归维扬

踏雪驱驱原宪履,御风猎猎老莱衣。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远同剡水归。炀帝池边松荫远,维摩室内烛光微。携筇促席相羊处,应记当年接下机。

过永州澹山岩作

我入幽岩亦偶然,初无消息与人传。训狐戏学仙伽客,一夜飞鸣报老禅。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陶令今杜门,习懒殆成痼。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匡山正倚天,枕敕实幽趣。清壮增笔力,重规谪仙句。相望越千里,款段不获驱。何当继畴昔,把手论情素。惟有月下桐,秋声已如故。

效十二属体

区区鼯鼠技不优,鼓刀要使无全牛。力探虎穴必有获,纵如兔窟焉能谋。好龙既久乃龙至,画蛇添足岂蛇侔。聪马御史风烈在,瘦羊博士声名流。棘端犹作刻猴用,宝鼎忽患烹鸡求。相狗他年会见赏,牧豕海上非吾忧。

陶丘(得旁字)

山河融结皆奇状,此丘之形谁与创。一成为敦再为陶,二帝昌时已询访。至今《禹贡》名字存,气势仍容菏泽傍。普天率土此其中,杂遝舟车来四向。分茅开国南面尊,屡致千金谢齐相。尔来日月几春冬,兴废相寻人物上。纷纷万事已尘埃,此丘迤逦初无恙。平生苦死嗜登临,准拟携筇事疏放。冷云寒日满荆榛,蕞尔令人重凄怆。会须东走泰山颠,纵目乾坤更何障。

次韵罗正之提刑见寄

天边故人赠明月,恍惚如临沧海阔。几年麈尾阻清谈,一日中肠宽百结。钟君骨朽谁能琴,流水高山犹到今。平生宫征愧伯牙,邂逅夫子还知心。相期端欲追前古,诸事斯言逃责数。青云穷达岂须论,廊庙由来齐子午。

王景亮携晁无咎清美堂记来求诗为赋此一篇

先生不出二十年,幅巾种树老卢泉。卢泉水木清且妍,筑堂流水茂树间。晁侯作记笔如椽,画栏素壁青瑶镌。明珠白壁光射天,先生矜诧喜欲颠。春归野岸绿漪涟,青山东缺如断环。雪消风软山苍然,杏梢红破胭脂寒。先生醉狂梦思山,自驾革车束尘编。上堂读书门昼关,金徽朱丝弄猗兰。相思古人太古前,若非豪士鲁仲连,即是幽人梁伯鸾。先生好学老益坚,少时不信功名艰。青衫屡补靴决穿,晚知有命绝可怜。归来自买汶上田,<禾罢>稏香露凝秋殷。只知留客有酒钱,肯问釜粥寒齑酸。拖金曳绣卷晓班,何似布褐暖且宽。先生所愿一何廉,贵人孰与先生贤。朱门铜臭厨肉膻,夜阑白月照管弦。美人一笑夭桃燃,安知贤达死丘园。正恐后世终无传,此意已输先生先。我今欲归无由缘,蕙帐依约闻清猿。何时相从一醉眠,梨花杨柳傍禁烟。曾点浴沂春衣单,德公渡沔应已还,山中桂枝聊攀援。

三朘亭

结构安在哉,荒凉但郊薮。无言对斜阳,青天漫搔首。唯馀旧时春,年年暗榆柳。弃置勿复论,兴衰古来有。

成阳

茅茨土阶不图好,想见游宫滋草草。有时警跸从天来,谇语应无路傍老。可封之民纷万邦,岂独兹城知所保。谷林南畔今何如,烟草茫茫车马道。

韩园

春风挽我出,邂逅陪友生。滨湖足胜事,系马聊班荆。疏柳傲清浅,孤芳媚晴明。禽哢杂鱼跃,日转无人行。此间已深趣,继踵仍高情。犀局自胜负,玉轸谁亏成。盈樽不在饮,会意时一倾。岂减七贤游,亦云四者并。如何渺茫外,忽起丝竹声。未暇从尔为,目断陉山横。

次韵仲弓见怀

与子风雨散,掩关非世喧。琴书到古人,危坐屡忘言。何当同此趣,脱略文物繁。岁晏犹清居,厉节真王尊。

次韵崔光先见简作诗催春色

春游有客忘朝暮,酷似经星好风雨。岂知仲蔚长蓬蒿,寂寂儒宫裁一亩。新诗故委黄耳来,舌在惊疑为频吐。鸿钧密运扫辙踪,万物终然归鼓舞。去年枯槁欲樵苏,今已蕃鲜媚农圃。我家吹律信参天,苗裔非才阒无睹。族寒官冷自离奇,安能仰赞娲皇补。庙堂燮理皆少年,伫见囊金罄花坞。

次韵德符过曾园

东方澹残星,车马各有之。心落声利间,摇摇无静时。幽人独朝彻,蟾光濯涟漪。赋诗鸥鹭边,妙绝中郎词。青眸正相向,白驹忽已驰。归来过我谈,闻风徒振衣。

戏世美

杨家绝艺十六弦,公卿往往趋宾筵。妙龄才子更豪酌,月中醉倒西湖船。楚宫残梦几春晓,五陵好事犹喧传。只今展江尝托足,香风带恨留苔钱。谁令故人不他寓,朅来亭上仍秋天。幽花脉脉鉴清潩,似与当日争蚩妍。此心如水亦滉漾,那堪銲拨还锵然。骅骝夜半解归镫,青灯炯炯空韦编。砧声渔唱起何许,坐久波面生寒烟。故应鸥鹭有深意,忽焉鼓趐鸣窗前。

次韵德符访世美

秋晨饭香积,举袂清风生。朅来展江道,老木森亭亭。织埃不随步,昨宵寒露零。人境两相值,简编焕新晴。迁固久黄壤,椽笔窥群英。崔子独异趣,一笑铅椠轻。诗成似金錀,为我开尘扃。

次韵和韩大资湖光亭对雪之什

岩廊未旋归,故国聊自晦。尘表澹崧高,胸中妙天对。丰年随政还,嘉雪遍境内。从容陟九层,指顾纷百态。经纶动初心,枯槁入长慨。虽陈北海樽,终念东皋耒。只应沙路乾,依前符帝赍。

次韵世美见寄

鼻端漫故蝇。心与天地远。判合亦何常,从古车轮转。君不见儒衣攘攘趋白头,几人管鲍情相投。我岂季子难之邹,行矣同听黄栗留。

再宿南堂分韵得星字

夕云不成雨,冉冉东南征。凉月挂河汉,鲜风起阶庭。蛩韵响新织,萤光驶流星。谁知亦有念,夙驾在青冥。

咏路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余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榴花

阁东阁西安石榴,两株相映花枝稠。山高江阔万木叶,独此烂熳开不休。有如牙门集缨绂,碧油幢外红光浮。又如青天驻羲御,火龙鳞鬛惊人眸。朝朝莫莫看愈好,直若有意宽离忧。无穷归念姑且置,栏边取醉商声讴。

仙宫岭

晓云生岭端,遮日成清阴。炎氛<辶居>辟易,兴逸安能禁。仙宫风尘表,高高百千寻。石路上曲折,健足犹难任。绰约两仙子,双鬟坐沉吟。巫觋意何许,门窗藤蔓深。樵叟向我言,自古传至今。去州五十里,有峒郁森森。陶家李家女,年各胜巾衿。恍惚若逢遇,相与登崎崟。一朝作蝉蜕,英魂不坠沉。乡人共祠之,仿佛来顾歆。水旱祷辄应,民吏同所钦。言已叟仙去,四望祛烦襟。回环万峰峦,插云皆玉簪。滔滔两川流,会合通梧浔。虚徐韵长松,飞鸣集珍禽。我罪贷五鼎,我躯重千金。虽居瘴疠乡,肯使瘴疠侵。囊衣完旧裾,匣剑存初镡。中和王度新,祈招咏愔愔。赐环谅匪朝,聊以写我心。

有感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山南山北树阴里,欢然相趁争飞鸣。伊余流窜止平乐,妻孥尚寄潇湘城。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

九日对菊

不雨江亦干,草木翳尘土。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少隐惠所画潇湘雪景

永州城北十五里,二水初同为一水。天花开玉满前飞,人在故人亭子里。

其二

将谓雪消无觅处,元来只在毫端住。为余展出冻云天,一片潇湘宛如故。

次韵钱岊雪中

六出飞琼玖,云愁正腊天。寒声生密竹,爽气彻纯绵。故苑风初静,重楼月向圆。何当酬此景,蘸甲引金船。

次韵王贤良赠阳先生

修涂几阅岁终穷,鹤唳猿啼蕙帐空。杖屦何当归旧隐,静看五柳飏春风。

戏孙扬休

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喧阗。羹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石适中

南明山下读书堂,曾许寒生借烛光。高谊岂殊亲骨肉,令人无复念家乡。那知十载天涯别,忽起三泉薤露伤。追恨故时携手处,焉能执绋助棺傍。

祭山口堤上

烟笼官柳柳笼堤,风引澄波细细移。骏马不知鞍上意,回头已是获麟陂。

戏王宽之

晚来闻说醉黄封,弦管欣欣急雨中。应笑西邻少风味,一炉沉水对梧桐。

听泉

天中悬日月,激激正鸣泉。洗耳岂吾事,披襟聊石边。焦桐无杂弄,佩玉有群仙。欲识偃溪语,于今蹄与筌。

顺阳东山下小池

行尽江山知几重,山前池沼尚残红。尘埃满眼欣相见,驻马垂杨夹岸风。

送薛唐卿赴省试

河东文物久尘埃,之子亭亭郁有材。已见中天鸣鸑鷟,不应环堵更蒿莱。绿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倾耳西州人快意,玉阶曾上直言来。

次韵酬德符湖上春色

乘风曾到水晶宫,春色推轮目力中。几处梅花傲残雪,不随桃李事轻红。

与仲孺述之世美东禅纳凉校韩文世美以韩公召先去

清风多处是精庐,饭罢俱来校异书。车马焉能落吾事,未斜桐影且安居。

洗竹

欣欣花草不关心,绝倒宫庭一亩阴。夏箨陨风裁几日,秋筠要月拟千寻。携持斤斧从他怪,缭绕栏干着意深。全是吴中旧潇洒,过门应喜伴龙吟。

南堂

倦来搘策立阶除,深喜官中似隐居。寒日西流报衙鼓,纷纷清影上图书。

湖上访世美不遇

夜雨朝晴似蜀天,湖光山色故人边。琵琶不许陪犀尘,听水亭东一黯然。

次韵陈君益见寄

冉冉岁云暮,冷然流水心。他邦勤短策,今日慰孤斟。竹韵凌风远,花光受月侵。毫端落珠琲,三复故情深。

次韵罗正之朝散到临颍见寄

何事委天数,平生嗤李寻。同时得君子,如古惜分阴。白发日非故,黄花秋似深。谁知千里驾?中有岁寒心。

代书招德符

北风鸣四野,饥鸟下黄昏。寒烛照无寐,孤怀谁与论。伊余赋招隐,抚事倍销魂。莫使衡门下,朝来独负暄。

曾氏北园

苏郎北阙未寻盟,崔子西山尚掩扃。矫首空庭问怀抱,天高无路雁边青。

次韵君表送仲弓回有作

北野阴成幄,崇朝得暂休。班荆无浊酒,交辔有清流。风絮闲相逐,晴丝懒自游。吾行亦朝夕,未拟问功裘。

春阴

极目三封日易斜,无因重守故庭花。春阴又是怜芳草,燕子飞来知几家。

初夏过西苑呈商居平程良弼二年兄

红香吹尽绿阴垂,恰似当年锡宴时。今日玉津楼下过,午声依旧啭黄鹂。

池上

荷花荷叶满池塘,柄柄摇风作晚凉。忽忆新开湖里过,绕船终日送清香。

猜你喜欢
  卷七百·彭定求
  ●卷一·陈衍
  箧中集 全文·元结
  ●卷四·冒广生
  别拧我,疼·徐志摩
  红荷之魂·闻一多
  古乐府巻二·左克明
  卷八十九·冯惟讷
  唐诗镜卷十二·陆时雍
  “你指着太阳起誓”·闻一多
  卷十九·胡文学
  卷五百八十四·佚名
  韦应物诗鉴赏·佚名
  五集 二卷·钱德苍
  ●咏梅花集句序·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坚垒·李渔

    〖北醉太平〗(净骑象,引众上)刀锋剑铓,盔甲煌煌,浑如秋水接天光。笑官兵,战几场,马如齑粉人如酱,使俺象蹄血溅桃花浪。且先凭一箭定西方,取中原似探囊!自家掀天大王是也。自从起兵出洞以来,攻州州破,过县县残。虽有几个官兵,莫说不

  • 第四十六回 考文才怀疑莫释·陈端生

    第四十六回考文才怀疑莫释诗曰:谓他人父莫我顾,巧语能诗路女装。鱼目混珠虽暂饰,乱玉岂能藏碔砆。话说孟春廿二日,假丽君进了京师。那督抚的本章,先已奏闻了天子。元帝一观此本,立刻驾临午朝。一面急召孟龙图父子,一面飞宣

  • 第三折·佚名

    (净扮张千引祗从排衙上科,云)喏,在衙人马平安抬书案。(外扮包待制上)(诗云)冬冬衙鼓响,书吏两边排。阎王生死殿,东岳摄魂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仁,乃庐州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氏,现为南衙开封府尹之职。因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

  • 卷三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寒集宋无字子虚旧以晞顔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呉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无丐以身代许之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

  • 卷四百三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二 周莹【字次玉号鹤洲正德乙丑进士官至江西抚州府知府】 菊坡为单大尹宇赋 解印归来日黄花尚故坡理荒除蔓草习静偃垂萝篱下寒香满山南佳气多此

  • 卷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四 王勃【字子安绦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孙也】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清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春日宴乐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广蛮区希范内寇   庆历四年二月。广西环州隶宜州羁縻,领思恩、都亳二县。蛮区希范者,思恩人也,狡黠颇知书。尝举进士试礼部,景祐末,与其叔正辞应募,从官军讨安化州叛蛮,既而希范击登闻鼓求录用。事下宜州

  • 卷十四史十·何良俊

    夫量田必须先正经界,《孟子》之论井田亦曰正经界。先须令各区粮长踏勘,报出某区某图有田几丘。盖东西两乡之田皆有界水,以界水所限为一丘,每丘编作一号,逐丘画作图本。其尖斜凸出凹进之处,照地形画出攒册。一样二本送道,然后

  • 卷之一千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戌。夏四月。丁卯朔。享太庙。遣公爱星阿行礼。  ○授和硕额驸尚之隆、耿聚忠、俱为三等精奇尼哈番  ○升大理寺少卿高辛允、为太仆寺卿。  ○升江南池太道副使周体观、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

  • 清代文字狱档编辑略例·佚名

    一本编用纪事本末体分案编纂每一案中材料之顺序以年月为次二本编材料取之于本馆所藏下列三种清代文书之中一军机处档二宫中所存缴回朱批奏折三实录编印时逐件于标题之下注明出处三本编内容约有上谕奏折咨文供状等数种

  • 三 新台门·周作人

    《鲁迅的家世》的第一节说,覆盆桥周家分作三房,叫作致房中房及和房,中房的大部分移住在过桥台门,致房的大部分移住在新台门,还有一部分留在老屋里。这话是说得很对的,但末了一句稍欠明了,或者可以改为和房以及致房中房的小部

  • 宋之问传·欧阳修

    宋之问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人。父宋令文高宗时任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二十岁时,武后召他与杨炯分别代行掌管习艺馆。多次迁升为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

  • 孙寳鉴·周诒春

    孙宝鉴 字秋澄。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无锡。本籍住址。江苏无锡石塘湾。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及南洋公学。宣统三年。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电气工程。民国三年。得电气工程师学位。又在美国电话电

  •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晏婴

    景公予鲁君地,山阴数百社,使晏子致之,鲁使子叔昭伯受地,不尽受也。晏子曰:“寡君献地,忠廉也,曷为不尽受?”子叔昭伯曰:“臣受命于君曰:‘诸侯相见,交让,争处其卑,礼之文也;交委多,争受少,行之实也。礼成文于前,行成章于后,交之所以长久

  • 卷六·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六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诗经常棣诗常棣燕兄弟也悯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毛注云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以亲之史记谯周皆以召公为周公之庶兄弟左氏传王怒以狄伐郑富辰谏

  •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佚名

    简名《连环计》。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剧写东汉末董卓专权,司徒王允与太尉杨彪谋锄卓。学士蔡邕向王允献连环计,杀卓。是夜,王在花园闻养女貂蝉烧香祈祷,知其为吕布失散之妻,遂说服貂蝉

  • 解脱道论·佚名

    梵名Vimoks!ama^rga -s/a^stra 。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内容系依坐禅人解脱之阶次分别解释戒、定、慧等解脱法门。共有十二品,即:因缘品、分别戒品、头陀品、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