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五出 回生

【字字双】〔丑扮疙童,持锹上〕猪尿泡疙疸偌卢胡,没裤。铧锹儿入的土 花疏,没骨。活小娘不要去做鬼婆夫,没路。偷坟贼拿到做个地官符,没趣。

〔笑介〕自家梅花观主家癞头鼋便是。观主受了柳秀才之托,和杜小姐启坟。好 笑,好笑,说杜小姐要和他这里重做夫妻。管他人话鬼话,带了些黄钱,挂在这 太湖石上,点起香来。

【出队子】〔净携酒同生上〕玉人何处,玉人何处?近墓西风老绿芜。《竹 枝歌》唱的女郎苏,杜鹃声啼过锦江无?一窖愁残,三生梦余。〔生〕老姑姑, 已到后园。只见半亭瓦砾,满地荆榛。绣带重寻,袅袅藤花夜合;罗裙欲认,青 青蔓草春长。则记的太湖石边,是俺拾画之处。依稀似梦,恍惚如亡。怎生是好? 〔净〕秀才不要忙,梅树下堆儿是了。〔生〕小姐,好伤感人也。〔哭介〕〔丑〕 哭甚的。趁时节了。〔烧纸介〕〔生拜介〕巡山使者,当山土地,显圣显灵。

【啄木鹂】开山纸草面上铺。烟罩山前红地炉。〔丑〕敢太岁头上动土?向 小姐脚跟挖窟。〔生〕土地公公,今日开山,专为请起杜丽娘。不要你死的,要 个活的。你为神正直应无妒,俺阳神触煞俱无虑。要他风神笑语都无二,便做着 你土地公公女嫁吾。呀,春在小梅株。好破土哩。

【前腔】〔丑净锹土介〕这三和土一谜锄。小姐呵,半尺孤坟你在这的无? 〔生〕你们十分小心。〔看介〕到棺了。〔丑作惊丢锹介〕到官没活的了。〔生 摇手介〕禁声。〔内旦作哎哟介〕〔众惊介〕活鬼做声了。〔生〕休惊了小姐。

〔众蹲向鬼门,开棺介〕〔净〕原来钉头锈断,子口登开,小姐敢别处送云雨去 了。〔内哎哟介〕〔生见旦扶介〕〔生〕咳,小姐端然在此。异香袭人,幽姿如 故。天也,你看正面上那些儿尘渍,斜空处没半米蚍蜉。则他暖幽香四片斑斓木, 润芳姿半榻黄泉路,养花身五色燕支土。〔扶旦软軃介〕〔生〕俺为你款款偎将 睡脸扶,休损了口中珠。〔旦作呕出水银介〕〔丑〕一块花银,二十分多重,赏 了癞头罢。〔生〕此乃小姐龙含凤吐之精,小生当奉为世宝。你们别有酬犒。

〔旦开眼叹介〕〔净〕小姐开眼哩。〔生〕天开眼了。小姐呵! 【金蕉叶】〔旦〕是真是虚?劣梦魂猛然惊遽。〔作掩眼介〕避三光业眼难 舒,怕一弄儿巧风吹去。〔生〕怕风怎幺好?〔净扶旦介〕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 魂丹,秀才翦裆。〔生翦介〕〔丑〕待俺凑些加味还魂散。〔生〕不消了。快快 热酒来。

【莺啼序】〔调酒灌介〕玉喉咙半点灵酥。〔旦吐介〕〔生〕哎也,怎生呵 落在胸脯。姐姐再进些,才吃下三个多半口还无。〔觑介〕好了,好了!喜春生 颜面肌肤。〔旦觑介〕这些都是谁?敢是些无端道途,弄的俺不着坟墓?〔生〕 我便是柳梦梅。〔旦〕眳矇觑,怕不是梅边柳边人数。〔生〕有这道姑为证。

〔净〕小姐可认得道姑幺?〔旦看不语介〕 【前腔】〔净〕你乍回头记不起俺这姑姑。〔生〕可记得这后花园?〔旦不 语介〕〔净〕是了,你梦境模糊。〔旦〕只那个是柳郎?〔生应,旦作认介〕咳, 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棺中宝玩收存,诸余抛散池 塘里去。〔众〕呸!〔丢去棺物介〕向人间别画个葫芦。水边头洗除凶物。〔众〕 亏了小姐整整睡这三年。〔旦〕流年度,怕春色三分,一分尘土。〔生〕小姐, 此处风露,不可久停。好处将息去。

【尾声】死工夫救了你活地狱,七香汤莹了美食相扶。〔旦〕扶往那里去? 〔净〕梅花观内。〔旦〕可知道洗棺尘,都是这高唐观中雨。

〔生〕天赐燕支一抹腮,(罗隐)〔旦〕随君此去出泉台。(景舜英) 〔净〕俺来穿穴非无意,(张祜)〔生〕愿结灵姻愧短才。(潘雍)

猜你喜欢
  刘南翁·唐圭璋
  ◎序·瞿佑
  卷二·皎然
  江南新词·向子諲
  ●目录·臧懋循
  提要·李贺
  寻梦者·戴望舒
  巻十一·胡震亨
  卷393 ·佚名
  卷一百八十三·曹学佺
  卷一百五十一·陈廷敬
  卷四百七·佚名
  御选宋诗卷七十二·康熙
  陆淞词作鉴赏·佚名
  九集 三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王世贞

      《檀弓》、《考工记》、《孟子》、左氏、《战国策》、司马迁,圣於文者乎?其叙事则化工之肖物。班氏,贤於文者乎?人巧极,天工错。庄生、《列子》、《楞严》、《维摩诘》,鬼神於文者乎?其达见,峡决而河溃也,窈冥变幻而莫知其

  • 洞庭湖柳毅传书·臧懋循

    洞庭湖柳毅传书杂剧(明)尚仲贤撰●洞庭湖柳毅传书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泾河岸三娘诉恨 正名 洞庭湖柳毅传书楔子〔外扮泾河老龙王领水卒上

  • 卷一百四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三旌旗类五言古扬旗          【唐】杜 甫江雨飒长夏府中有余清我公防賔客肃肃有异声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庭空六马入駊騀扬旗旌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来纒风飇急

  • ●卷一·毛先舒

    ○总论维诗作诂,赜有烦名,六艺群纬,义洽理备,均以宣其堙郁,节其波荡,陈美以为训,讽恶以为戒,上既足以彰知贞淫,而下亦得婉寓怨讥,而亡所讳。故乃微之以词指,深之以义类,之以风力,调之以匏弦,质之以捡括,文之以丹彩。用之当时,感人灵

  • 章良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章良能(?—1214)字达之,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庆元六年(1200)自枢密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次年,除起居舍人。开禧二年(1206),以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累迁权兵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御

  •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蔡东藩

      却说晋主得杨光远奏报,不欲遽允,仍敕光远进攻魏州。光远意存观望,遇有军事调度,辄与朝廷龃龉。晋主曲意含容,且令光远长子承祚,尚帝女长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光远乃整军徐进。到了魏州城下,驻立大营,亦不过虚张声势,迁

  • 卷之一千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189.狄青不怕出身低·林汉达

    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狄青的事迹详细说一下。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一个普通兵士。他从小练得一身武艺,骑

  • ●竹窗二笔·袾宏

    般若咒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盖指般若为咒。非指揭谛揭谛四句也。今人但知咒属密部。而般若心经显部也。是显部亦咒也。此持咒家所忽焉而不察者也。又阿弥陀佛四字。

  • 卷十二·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二安溪 李光坡 撰士丧礼第十二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疏曰此当诸侯之士知者下云君若有赐不言王直云父母不言妻与长子按下记云赴曰君之臣某死赴

  • 大雲初分至心健度第二十七·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至心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住善界法门。大海智法门。潮法门。神通行法门。虚空神通法门。无热法门。初成法门。随行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五(别录之五)·智升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  一百二十五部 二百六十五卷中阿鋡经五十九卷。  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增壹阿鋡经五十卷(房云四十卷祐云三十三卷或为二十四卷)

  • 怎样去作军官·太虚

    ──十八年十一月在长沙第一军官讲习所讲──一 绪言  二 动于慈悲而止于所宜  三 精于智能而忠于所信  四 勇于为公益牺牲而耻于为私利争斗  五 本于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一 绪言今日承胡所长的雅意,邀来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四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四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四 弥勒成佛经一卷(初出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太安二年出见聂道真录及僧佑录) 一十七纸 十二因缘经一卷(第四出亦云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见佑录) 温室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一·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上堂一崇禎六年四月初七日,紳衿林朝龍、薛秉鉉、林正立、夏春暉、龔士龍,請師住福建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於十月初五日入院,至山門云:「盡大地是個解脫門,且道從何處入?」良久云:「從腳跟下入。」便進

  • 天元余义·蒋大鸿

    余既作《天元歌》五篇,授山阴吕子门人于鸿猷辈,为之章句,其余山龙、平原阴阳二宅之真义,既已大畅厥旨,无后遗义。然其为文,犹引而不发,世之览者,若已知真诀,则寻文会意,表里洞然;若未知真诀,徒推测于辞句之余,鲜不循涯而浩叹者矣。

  •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佚名

    卷1、2题沈庭瑞述。沈,五代至北宋初人。卷3题“道士章元枢编《华盖山事实》”。章,北宋真宗至南宋高宗时人或稍迟。卷5、6有南宋时事。南宋刘祥、王克明集黄弥坚等二本所长列为14卷。明初江碧澄较其残缺,重刊。述三君传

  • 优填王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法炬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此经有三译,与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为同本异译。叙述优填王之后归依佛陀,证得须陀洹果,而王却因听信无比夫人谗言,欲以百箭射杀王后。然所射之箭均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