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

  古诗《三百篇》,孔子取《思无邪》一言以盖之。夫思无邪者,诚也。人能以诚诵诗,则善恶皆有益。学诗之要,岂有外於诚乎?余观历代工诗者,在汉魏晋则有曹刘陶谢辈,在唐则有李杜柳岑辈,在宋则有欧苏黄陈辈,在元则有虞杨揭范辈。诸贤诗,刊行久,固足以为後学法矣。余同乡宗吉瞿先生早以明经荐,筮仕於仁和临安宜阳三邑庠,升国子助教,文名播於篇章,脍炙人口旧矣。复升籓府长史,克胜辅导之任。无何居闲寓多台,太师英国张公延为西宾,甚加礼貌。先生不以夷险易心,暇日则笃嗜评古人篇什,取其旨趣微妙者著之。及触景动情,形於吟咏以自遣者,亦录之。凡百二十条,析而为上中下三卷,目曰《归田诗话录》,先生自述其事弁诸首。一日,其侄德恭暨弟德定量德润共图锓梓,持以示余,展玩再四,不能释手。观诸录中所载先生诵少陵诗,则有识大礼之称;诵太白诗,则有大胸次之美;诵唐人采莲诗,则美其用意之妙;诵晦庵感兴诗,则知其辟异端之害;诵东野诗,而服前人穷苦终身之论;诵晏元献诗,则叹斯人富贵气象之豪。及见前人林景熙《咏陆秀夫》诗,而知表殉国之忠;《咏家铉翁》诗,而知表持身之节。以至录自己《香奁八咏》之诗,和他人《西湖竹枝》之作,并杂述之类无遗。非先生以诚而得古人作诗之要,蕴蓄之久,安能记之详而评之当哉?殆与宋儒辅氏读《国风》《凯风》篇而引文王《羑里操》以为证,硃文公注《小雅》《大东》篇。而叹非老於文墨者,有不能默契之妙,其致一也。先生敬以夷险殊涂,一动其心,则困苦抑郁之不暇,安能肆情於风月,而评前人之述作乎?余恨生晚,不得侍函丈以聆其绪论为慊,姑书是於先生自序之次。时成化二年,岁次丙戌,冬十月穀旦。

  赐进士前翰林院庶吉士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浙江辛卯

  解元八十翁钱塘木讷书

  钱塘瞿存斋公著《归田诗话》三卷,盖述其师友之所言论,宦游四方之所习闻,而有关於诗道者。自序其端,藏之於家久矣。其侄德恭德定量德润共谋刻梓以传。德恭之子中书舍人廷用,求余一言志之。公生长多贤之里,山川奇诡秀丽之州,而又嗜好问学,取诸外以充於内者多矣。既壮而仕,历仁和临安宜阳三庠训导,升国子助教,亲籓长史,皆清秩也。因得以温燅旧学,其所造诣尤深,时时发为诗歌,寄兴高远,世谓“诗必穷而後工”,岂信然哉!及谪居塞外,羁穷困约之中,吟咏不废。晚岁归休故里,自顾其才无复施用於世,乃益肆情於诗,以自娱逸於清湖秀岭烟云出没杳霭之间,浩然与古之达者同归。间录是卷,谓将时加披览,如见师友,聆其训诲之勤,而受其劝勉之益。於此见公之问学自脩,老而弥笃,非寻常浅学,辄矜持其所有者为可及也。余观卷中所载,如谓陆秀夫殉国,家铉翁持节,汪水云赐还,实足以丑奸臣,壮义士,岂独娱戏风月,以资人之笑谈而已哉?故为之序。

  成化三年,四月二十又九日

  翰林院学士奉议大夫兼经筵官同脩国史蒲田柯序

  钱塘存斋瞿先生宗吉,在国初时,著诗话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扬可法之旨,非汗漫无稽之词,久成全梓。或取而观之,可资多识,特其名号近於订顽砭愚起争端之谓,不若直谓之“存斋诗话”也。昔范文正见片文只字有关世道,不忍轻弃,况此其全编乎!予不敏,敢以正于诗坛君子。

  弘治庚申冬赐进士知钱塘县事安成胡道识。

  予久羁山後,心倦神疲,旧学荒芜,不复经理。每间居默坐,追念少日笃於吟事,在乡里侍尊长游湖山。及胜冠以来,结朋俦,入场屋。迨尸教席,登仕途,至覆患难,谪塞垣。少而壮,壮而老,日迈月征,骎骎晚境,而呻S吟Y占毕,犹不能辍。平日耳有所闻,目有所见,及简编之所纪载,师友之所谈论,尚历历胸臆间,十已忘其五六。诚恐久而并失之也,因笔录其有关於诗道者,得百有二十条,析为上中下三卷,目曰《归田诗话》,置几案间,时加披览,宛然如见长上而接师友,聆其训诲之勤,而受其劝勉之益也。不觉欣然而喜,喜极而悲,悲而掩卷堕泪者屡矣。昔欧阳文忠公致仕後,著《归田录》,叙在朝旧事,谓追想玉堂如在天上。今予老与农圃为徒,亦窃“归田”之号。虽若僭妄,然辍耕垅上,箕踞桑阴,与凉竹簟之暑风,曝茅檐之晴日,以求一息之快。地位虽殊,而心事则无异也。知我者见此,或能为之一慨云。

  洪熙乙巳中秋日存斋瞿佑自序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六·彭定求
  赵昂·唐圭璋
  谢绛·唐圭璋
  卷之六诙谐·梁章钜
  第十二折 书生扣马·冯梦龙
  御定曲谱卷十二·王奕清
  卷四十八·唐圭璋
  卷四十八·陆游
  卷十一 茕斋歌诗三十二首·李白
  回声·刘半农
  卷三十四·吴之振
  卷三·王安石
  卷二百四十八·陈廷敬
  第二回 两地相思·蒲松龄
  甲乙集卷第六·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九 费昶【江夏人善爲乐府尝作鼔吹曲武帝重之勅曰才气新拔有足嘉异赐绢十疋】 巫山高 巫山光欲晚【一作晓】阳台色依依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朝云触石起暮

  • 卷二十八·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八嘉善曹庭栋编橘潭诗藳何应龙字子翔钱唐人嘉泰间进士曾知汉州橘潭诗藳一卷俱七言絶句其诗本法晩唐所存之作兼多纒绵旖旎之思如写情云青箱再展牋云看蠹却相思字不完东风云新裁白纻春衫薄

  • 王以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以宁(1090?—1146?)一名以凝,字周士,湘潭(今属湖南)人。徽宗朝由太学生佐鼎沣帅幕。宣和五年(1123),任发运司管勾文字,交张元斡、胡仔。靖康初宁为李纲幕官,以知兵称。建炎初,知鼎州。四年,为京西制置使。绍兴二年贬永州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六·张岱

    钱谦益、王铎列传(阙)

  • 第十四回 袁世凯·德龄

    列车逐渐南进,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候,号称华北第一大商埠的天津,渐渐地可以望见了。先是只见一个很模糊的轮廓,后来那几座比较高大的建筑物也见到了,于是车上的人,自太后以下,都知道是天津快要到了!这时候,方才所下的那一

  • 西征随笔·汪景祺

    ○与胡别驾遵王宇别后大风,初更始至柏乡,即往晤旧令张君。张君握手大恸,母妻两丧,皆不能返故土,此地人口尚多,每日须啖小米石余,他物称是。已雇驮轿四顶、车四辆、骑骡二十头,先遣其侄子女东归,而不能起身。连夜往见韩六哥,韩付

  • 一百十六 曹寅奏陈米价并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七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米价如常,各处田禾俱好。 所有六月晴雨录,理合恭呈御览,谨具摺一并奏闻,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第八卷 南宋·缪荃孙

    驻军首领 御前诸军都统制张 俊 少师、镇兆崇信奉宁军节度使、淮南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兼营田大使、齐国公,随车驾驻跸临安府。于绍兴四年三月内、将所带神武右军人马前来建康驻。五年十二月,改充行营中军。

  • 九五 望越篇·周作人

    辛亥革命的前景不见得佳妙,其实这并不是后来才看出来,在一起头时实在就已有的了。且不说大局,只就浙江来看,军政府的都督要捧一个汤寿潜出来,这人最是滑头,善于做官,有一个时候蒋观云批评他最妙,他说,蛰仙的手段很高,他高谈阔论

  • 穰侯列传第十二·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穰侯魏冉的专传。魏冉是秦宣太后之弟,运用杀伐手段拥立宣太后之子昭王即位,又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被封为穰侯,四次为相,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城略地,战绩卓著。太

  • 卷十·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豳七月周礼迎暑迎寒则龡豳诗祈年于田龡豳雅祭蜡龡豳颂【籥章氏】郑氏三分七月之诗既无所据而后儒迄无定论朱子以雅之楚茨四篇或为豳雅颂之噫嘻四篇或为豳颂亦未确指以为是也窃

  • 功德品第四·佚名

    复次帝释。是天下如来舍利满中施与。有持智度无极书施与。尔取何所。释言:我取智度。何以故?我不敢不敬舍利。天中天舍利由斯明度出。天人所尊矣。如我与诸天共坐坐持异床。我未至诸天子为坐作礼绕以去。是坐尊故。吾於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一·法藏

    归依大智海  十身卢舍那充满诸法界  无上大慈尊方广离垢法  圆满解脱轮普贤文殊等  海会大菩萨我在具缚地  悕心大法门唯愿见加哀  令增念智力开此秘奥藏  广益于自他愿令法久住  传灯报佛恩夫以法性

  • 跋·书玉

    是仪式也。目之极易。而行之实难。若非具大根器。得大忍力者。不能信是法也。佛谓女人惑乱。多诸烦恼。或因瞋起。而障精进修持。或因慢生。而障如法授受。因此烦恼。惑乱心田。便障圣道。所以佛姨母大爱道。与五百释

  • 维摩经疏之四·佚名

    辩才已下叹有中智。辩才者。言辞清当称之为辩。秀觉过物目曰才也。无碍者。世人之才有穷有竭。菩萨辩才无有穷竭。游戏神通者。或世人游戏或山林池沼以适其志。明此大士五通化物于己心犹若游戏也。又解。游戏者。率尔

  • 定川遗书·沈焕

    宋代诗文别集。2卷,另有附录4卷。沈焕著。沈焕有文集5卷,已散佚。1936年张寿镛辑《定川遗书》2卷。卷1收诗文5篇,卷2收训语4条。附录卷1为有关书、诗,卷2为行状、《定川言行编》、墓碣、祭文、跋记等,卷3为定川传记,

  • 备忘集·海瑞

    又称《海忠介先生备忘集》。文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

  • 忠介烬余集·周顺昌

    诗文集。明周顺昌撰。三卷。顺昌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文选司郎中。任推官时曾逮税监高寀之爪牙问罪,后因斥责魏忠贤被捕。吴中因此民变。入京后下狱,受酷刑死。崇祯初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