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660_1 【送支使萧中丞赴阙】罗隐    八年刀笔到京华,归去青冥路未赊。今日风流卿相客,   旧时基业帝王家。彤庭彩凤虽添瑞,望府红莲已减花。   从此常僚如有问,海边麋鹿斗边槎。   卷660_2 【送人归湘 
-   宋齐丘   宋齐丘,字子嵩。世为庐陵淦阳皂山人。父诚,因巢寇之乱与南昌人钟传同起于草野,唐王不能制。时高骈镇淮南,遂表传为洪州节度使,寻封南平王,以诚为副使,卒于任所。齐丘因是以为故里焉。齐丘少孤,好学为文,其体颇 
-   楚語下   1 昭王問於觀射父〔一〕,曰:「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二〕?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三〕?」   〔一〕 昭王,楚平王之子昭王熊軫。觀射父,楚大夫。   〔二〕 周書,周穆王之相甫侯所作呂刑也。 
-   ○褒赠伊川绍兴元年九月二日,敕通直郎程颐:“朕惟周衰,圣人之道不得其传,世之学者违道以趋利。舍已以为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亦孰从而求之?闲有老师大儒不事章句,不习训传,能自得于正心诚意之妙,则曲学阿 
-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一上前汉窦婴 田蚡 灌夫 韩安国 李广【孙陵】苏建【子武】衞青 霍去病【李息等】董仲舒 司马相如 公孙 卜式 儿寛 张汤【子安世 安世子延夀】杜周【子延 
-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一礼部四十祭祀二时享太庙庙号洪武元年上高祖考尊諡曰玄皇帝庙号德祖妣曰玄皇后曾祖考尊諡曰恒皇帝庙号懿祖妣曰恒皇后祖考尊諡曰裕皇帝庙号熙祖妣曰裕皇后考尊諡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陈氏曰淳 
- 吴致觉 原名康。字致觉。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苏州。父藻章。字仲明。本籍住址。江苏苏州黄鹂坊桥弄三十四号。未婚。初学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复旦公学。及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 
- 经传长厯第四十五之四宣公元年正月己卯小 二月戊申大 三月戊寅大四月戊申小 五月丁丑大 六月丁未小七月丙子大 八月丙午小 九月乙亥大十月乙巳小 十一月甲戌大 十二月甲辰小宣公二年正月癸酉大 二月癸卯小  
- 一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 
- 禅师名桂琛。生李氏。常山人也。幼卓越。绝酒胾。见万寿寺无相律师。即前作礼。无相拊其首曰。若从我乎。乃欣然依随之。父母不逆也。年二十余。即剃发为大僧。无相使习毗尼。一日为众升堂。宣戒本布萨已。乃曰。持犯 
- 八识前五识 “眼”,九缘生。“耳”,八缘生,不择明暗,故不缘明缘。“鼻”“舌”“身”三,俱七缘;香、味、触俱合境方取,不缘空缘。第六意识 即意即识,五缘生。不倚五根,别 
-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七嗣法门人德麟编录住湖州弁山龙华禅寺语录师于康熙戊午年在洞山礼庵受请上堂拈疏云此是浙江护法向毛锥子头上转大法轮了也然虽文彩已彰莫若当阳拈示。法座一着高一着 
- 一卷。唐萧颖士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 (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 (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桂州参军。天宝初年,补秘书正 
- 印学论著。明末清初方以智著。一卷。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 号曼公, 清初又字无可, 号弘智、药地、浮山愚者, 桐城 (今属安徽) 人。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 兼擅篆刻, 著有 《通雅》、《浮山集》、《物理小识 
- 小说。唐薛用弱撰。二卷,又作一卷或三卷。用弱字中胜,河东(今山西)人。长庆、太和时曾任光州刺史等职。是书所记多为隋唐时奇闻异事,主人公多为士人、诗家、释道者流。故事情节完整,亦较曲折,有形象刻画,叙述颇具文采 
- 章炳麟在苏州国学讲习会的讲演稿,由其时在讲习会任讲师的王乘六、诸祖耿记录,孙世扬校订成书。作者对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方面作了系统讲述。 
-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目次前题《新编清平话史炎凉岸》,下题“生花梦三集”。8回。无名氏撰;题“古吴娥川主人编次”,“青门逸史点评”。今大连图书馆藏有日本抄本。书叙袁化凤与冯女爱情故事。明弘治时抚院书吏袁七襄与 
-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又对佛学理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