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正末引从众、华幡、法器上,云)行者,将香盒过来。(行者云)香盒在此。(正末云)南无阿弥陀佛。此一炷香愿吾主万寿,臣串千秋。此一炷香愿黎民乐业,五谷丰登。此一炷香愿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唱)

【双调】【新水令】爇龙涎一炷透穹苍,祝吾王寿元无量。八方无士马,四海罢刀枪。同泰国康,愿甘雨及时降。

(云)行者,你去两廊下僧院经阁钟楼叫者,但有那铜头铁额,钉嘴木舌,不能了达者,都来法座上问禅。(行者云)理会得。(做叫科)(东坡领牡丹上,云)牡丹,谢端卿在法座上问禅,我去问倒了他,你就过来。(旦儿云)是,晓得。(东坡云)上告我师和尚,苏轼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东坡云)佛印从来快开劈,苏轼特来闲料嘴。(正末云)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问到底。(东坡云)可被他说倒了。牡丹,你过去问禅。(旦儿云)上告我师和尚。牡丹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旦儿云)我白牡丹因何到此?慕风流特来嫁尔。(正末云)你本不是妓馆猱儿,堪做俺佛门弟子!(唱)

【水仙子】俺本是庐山长老恰升堂,(旦儿云)你的是东林寺。(正末唱)倒做了普救寺莺莺来闹道场。(旦儿云)你出家人比不得唐三藏。(正末唱)你道俺出家人不及那往西天的唐三藏,却原来你是曲江头黄四娘。(旦儿云)我只待坚心招你做新郎。(正末唱)你道是坚心儿招俺做新郎,(旦儿云)留了方丈,和你同归洞房。(正末唱)你教我留了方丈,同归那个洞房,(带云)那里有和尚做女婿的?(唱)俺可甚么帽儿光光。

(旦儿云)天香妓馆久沉埋,好向东林寺里栽。(正末云)若把牡丹移在此,几年能勾上莲台。(唱)

【落梅花】你素魄儿十分媚,慧心儿百和香,更压着魏紫姚黄。(旦儿云)牡丹花摘将来胆瓶儿里供养者。(正末唱)你道是牡丹花摘将来胆瓶里堪供养,休、休、休,只怕耽阁你浅斟抵唱。

(旦儿云)情愿离了花街柳陌不为娼。(正末唱)

【风入松】你道是离花街柳陌不为娼,(旦儿云)一心待弃贱要从良。(正末唱)你一心待弃贱要从良,(旦儿云)输情愿嫁你个山和尚。(正末唱)输情愿嫁这山和尚,兀的不是那画堂中别样风光?你明明的把禅机问答,怎知俺暗暗的把春色包藏?

(旦儿云)果然是真僧,问他不倒。告师父借金刀一把,削发为尼,跟师父出家。(诗云)礼拜庐山出世僧,一心向佛苦修行。免教莺燕频来往,不在尘中挂孽名。(下)(东坡云)我着牡丹魔障此人,倒被他脱度出了家。待我再过去问禅。那和尚,可惜巫山窈窕娘,梦魂偏嫁你秃襄王。(正末云)堂上教师无答语,坐中狂客恼柔肠。(四友上)(梅云)上告我师父和尚,红梅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梅云)玉骨冰肌谁可比,寂寞前村深雪里。(正末云)只愁昨夜梦中魂,一枝漏泄春消息。(竹云)上告,我师和尚,翌竹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竹云)冷气虚心效琴瑟,洒泪成斑憔悴死。(正木云)东坡节外便生枝,算来不是真君子。(桃云)上告我师和尚,夭桃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桃云)粉腮香脸淡匀红,普赚刘郎入洞中。(正末云)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柳云)上告我师和尚,嫩柳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柳云)傍路临溪不长久,落叶归秋又衰朽。(正末云)可惜南海观音柳,昨宵折入东坡手。(东坡云)敢问四位小娘子是谁氏人家?甚么姓名?(正末云)酒冷灯残月半昏,名花倾国两殷勤。武陵溪畔曾相识,今日佯推不认人。(唱)

【川拨棹】想昨夜在玉春堂,与东坡曾共赏。这一个竹影悠扬,这一个柳叶芬芳,这一个梅蕊馨香,这一个柳絮颠狂。都是咱使的伎俩,故将你嘶魔障。

(东坡云)小官已醉矣,委实不认的四位小娘子。(正末唱)

【七弟兄】你道是醉乡。(东坡云)敢是做梦哩。(正末唱)又道是梦乡,也不似这等忒乖张。昨夜个喜孜孜灯下相亲傍,今日里假惺惺堂上问行藏。可是你困腾腾全不记娇模样。

【梅花酒】呀!你从来有些技痒,你从来有些技痒。正夜静更长,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一个个逞歌喉歌婉转,一个个垂舞袖舞郎当。只教你似刘伶怎惜的酒量?似李白怎爱的诗章?似周郎待按着宫商?似宋玉待赴着高唐。

【收江南】呀!这的是主人情重出红妆,怎做得司空见惯只寻常?不由你不坐中狂客恼柔肠。一句句对当,一句句对当,总不离一曲[满庭芳]。

(东坡云)佛印从来多调笑,到被花枝夸俊俏。(正末云)高烧银烛照红妆,灯光不把自身照。(东坡云)果然是真僧,问他不倒。苏轼从今忏悔,情愿拜为佛家弟子。(正末云)学士请尊重。(行者云)上告我师和尚,行者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行者云)搂住牡

丹,胜坐莲台。师父咳嗽,徒弟便来。(正末云)痴迷性改,分毫不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识破了人相我相众生相,生况死况别离况,永谢繁华,甘守凄凉。唱道是即色即空,无遮无障。笑杀东坡也忏悔春心荡,枉自有盖世文章,还向我佛印禅师听一会讲。

题目 云门一派老婆禅

正名 花间四友东坡梦

猜你喜欢
  第九出 姻阻·李渔
  乙酉十首·许南英
  序幕·老舍
  于伯渊·隋树森
  卷十五·唐圭璋
  卷九·王昶
  五集目录七·乾隆
  初集卷六·乾隆
  卷九·陆游
  卷十一 十国一·佚名
  卷十九·方回
  卷九·佚名
  登途遇贼·佚名
  韩偓诗鉴赏·佚名
  自堂存藁巻一·陈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王实甫

    (末引仆骑马上,开)离了蒲东早三十里也。兀的前面是草桥店里宿一宵,明日赶早行。这马百般儿不肯走。行色一鞭催去马,羁愁万斛引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薄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

  • 卷二百七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三荠类五言古荠菜          【宋】陆 游舍东种早韭生计如庾郎舍西种小果戏学蚕丛乡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候火地炉暖加

  • 卷一·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 太白山人漫藁卷一 明 孙一元 撰 古乐府 拊劒篇 天风扬蓬海水啸波白日惨光严霜被柯【一解】 广野千里豺虎滋多朝无英雄守土奈何【二解】 余本秦人久客吴中楛矢不忘志念忡忡【三解】 十年无家被褐不完

  •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四卷 农业二·缪荃孙

    棉产 区江苏得运河、长江之中贯,为吾国产棉首区。气候适宜,无酷暑严寒。土质优良,多轻松沙土。复以陇海、津浦、沪宁、沪杭诸铁路线贯通,南北贸易之盛,亦为全国之冠。全省产棉区域,可分为长江南北两部。江南棉市多集中于上

  • 志卷第十九 高丽史六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七。宾礼。迎北朝诏使仪。○王出坐干德殿阁门副使以上先入殿庭肃拜次宰臣侍臣阁门南班肃拜 立后屈使馆伴执事俱入殿庭肃拜讫。 阁门舍人

  • 卷四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也【师古曰食音异其音基】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郑氏曰魄

  • 元岩传·李延寿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父元祯,魏时任敷州刺史。  元岩喜爱读书,不拘守文章字句,刚硬耿直,有气量,以名节高雅不俗自许。少年时和渤海高赹、太原王韶成为朋友,相互友好。出仕周朝,任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见到他而加以器重

  • 高赹传·李延寿

    高赹字昭玄,一名敏,自称是渤海..人。祖先因在北部边疆做官,死在辽东。曾祖父高詗,太和中从辽东回到魏国,官至卫尉卿。祖父孝安,曾任兖州刺史。  ..父高宾,出仕东魏,官居谏议大夫。大统六年(540),为避谗害弃官投奔西魏,独孤信

  •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佚名

    【提要】“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开首的此篇。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作为日渐衰落的东周的重臣颜率,为应对国难,在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和

  • 卷一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三歌颂五十三【生监诸臣四】万夀诗【五言排律五十韵】监         生【臣】谭一豫带砺山河壮升恒日月长一人膺五福万夀嫓三皇花甲周

  • 本训 第三十二·王符

    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幷,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二〕,和气生人,以统理之。〔三〕〔一〕○铎按:此节信集中表现其唯物主义天道观之重

  • 第十三章·王夫之

    一&ldquo;道不远人&rdquo;,与上章所引旱麓诗词原无二义。云峰谓上章言性体之广大,此言率性者之笃实,大是妄分支节。率,循也,言循其性之所有而皆道也。岂率性者之别有阶梯,而不必遽如性之广大乎? &ldquo;以人治人&rdquo;,观乎

  • 四 老猾俏皮·林语堂

    不妨随便谈谈,中国人最富刺激性的品性是什么?一时找不出适当的名词,不如称之为“老猾俏皮”。这是向西方人难以导传而最奥妙无穷的一种特性,因为它直接导源于根本不同于西方的人生哲学。倘把俏皮的人生观与西方人的文明

  • 第九 权篇 4·王诩

    【原文】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①。故介虫之捍②也,必以坚厚;螫虫③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一兽知

  • 明堂位·姚际恒

    明堂,蔡邕谓「明堂、太庙、辟雍,同实异名」,今不可详考,大抵以其向明,故曰明堂。若其制度,考工大戴二记各别,考工犹近古,大戴难信也。诸儒以明堂位尊美周公,夸饰鲁事,或云鲁人为之,或云三桓之徒为之,皆非也。春秋时,去周公已远,犹为

  • 力行品第九·佚名

    于是普行菩萨。白佛大圣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诸如来世尊道德高妙。乃能如是获大利义。因从精进而常勤力。其懈怠者虽百千佛奈之何耶。唯然世尊,其为道者当专精勤。溥首童真问普行曰:仁族姓子。岂能别知何所遵修。名于

  •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