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二·彭定求
  何令修·唐圭璋
  杜安世·唐圭璋
  秋星阁诗话 全文·李沂
  ●补·陈诗
  第一折·关汉卿
  参寥子诗集卷六·道潜
  蝶恋花·徐志摩
  御制诗四集告成恭摺·乾隆
  卷八十九·王奕清
  卷一百七·冯惟讷
  卷三百十三·曹学佺
  小栖霞说稗提要·平步青
  ●野古集年谱(青县教谕龚绂撰)·龚诩
  苍梧词·董元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一·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一     明 宋公传 编四言体四言最古经史韵语二南之前有矣其经圣人所删者岀自闾巷谓之风岀自朝廷谓之雅用于郊庙谓之颂而有赋比兴之分焉后人摹拟虽多终不得其情性之真今特择其近似者置诸

  • 列传第四十 萧察·令狐德棻

    萧察字理孙,兰陵人也,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之第三子。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梁武帝所嘉赏。梁普通六年,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进封岳阳郡王。历官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初,昭明卒,梁武

  • 卷四百四十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三月甲午盡其月   三月甲午,侍御史孫升言:「臣聞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葢政事失于下,則天變見于上,如影嚮之應形聲也。伏見自春以來,雨澤愆期,聖慮焦勞,至誠惻怛,憂念元元,祈禱天地、宗廟、神祇,可謂至矣

  • 國語卷第十七·韦昭

      楚語上   1 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一〕,辭曰:「臣不才,無能益焉。」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二〕。」對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故堯有丹朱〔三〕,舜有商均,〔四〕啟有五觀〔五〕,湯有太甲〔

  • 读礼通考卷八十一·徐乾学

    丧仪节四十四通论曲礼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疏君子行礼者谓去先祖之国居他国者也俗者本国礼法所行也明虽居他国犹宜重本行故国法不务变之从新也如杞宋之臣入于齐鲁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弘治十四年八月丙午朔秦府临潼王秉欆既进封秦王因以临潼惠简王祀事为请命镇国将军诚润奉惠简王祀事诚润即惠简王庶长子也 沈府清源王幼圩薨王康王第三子母妃韩氏宣德七年生正统十二年册封至是薨年七十讣闻辍朝一日赐

  • 卷之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任圜传·欧阳修

    任圜,京兆三原人。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言谈辩论,见到他的人都喜欢他的相貌和举止,尤其听到他的谈论宏阔,更加惊叹感动。李嗣昭为昭义节度使时,任用他当观察支使。梁兵筑夹城包围潞州,次年晋王死,救援潞州的晋军都撤走了。嗣昭感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 洪武四年五月壬子朔。 癸丑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甲寅,以中书右司郎中吕本为左司郎中,擢陕西行省郎中樊思明为福建行省参政。 乙卯,免江西秋粮。诏曰:“朕起布衣,深知民间疾苦,及亲率六师南征

  • 卷十·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天祚皇帝上帝讳延禧道宗之孙太子濬之子也母曰穆齐氏初为齐王後为皇太孙道宗崩太孙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改元乾统【辛巳】乾统元年春正月有流星烛地自西南入尾抵距星是夕有赤气

  • 行品第九·佚名

    於是世尊告须菩提言: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所从因成就般若波罗蜜。是时诸会菩萨大弟子诸天人意念言:今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自持辩才说耶是佛威神乎。须菩提知诸菩萨大弟子天人意之所念。语舍利弗言:敢佛弟子。所说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三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嗔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嗔

  • 注维摩诘经卷第九·僧肇

    菩萨行品第十一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肇曰。至人无常所。理会是邻。如来净名虽服殊处异。然妙存有在。所以来往兴化。共弘不思议道也。因遣问疾。所明若上。今将诣如来封印兹典。故先

  • 卷之三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一世 荆门瑞禅师法嗣 德安府随州关子岭龙泉无闻绝学明聪禅师 邵武奚氏子。母吴。十七出家。二十受具。习止观唯识论。一日有宿衲。相诘曰。大

  •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佚名

    对一切众生辩邪正品第十三复次悟正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下方所有外道六师。若提子等亦自说言。我所说者文真理正世间无过。复有九十五道。皆是鬼神。住持建立亦说正法。我所言说者文真理正世间无过。复于下方有一国

  • 史记译注·司马迁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

  • 十二头陀经·佚名

    一卷,宋求那跋陀译。佛对大迦叶说十二种之头陀行。佛在给孤独园。食已,至阿兰若处,趺坐微笑。摩诃迦叶请问笑缘?佛言,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赞叹,无量功德,皆由此生,三乘圣道,皆由此得。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在阿兰若处,远离二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