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任圜传

任圜,京兆三原人。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言谈辩论,见到他的人都喜欢他的相貌和举止,尤其听到他的谈论宏阔,更加惊叹感动。李嗣昭为昭义节度使时,任用他当观察支使。梁兵筑夹城包围潞州,次年晋王死,救援潞州的晋军都撤走了。嗣昭感到危险到了极点,问圜是守还是走。圜劝嗣昭坚守等待,不要有二心。不久,庄宗攻破梁军的夹城,听说任圜帮嗣昭谋划的守城计,非常赞扬与嘉奖,从此任圜成了知名人士。后来嗣昭与庄宗发生矛盾,圜多次奉使往来,帮嗣昭辩解消除谗言的危害,使嗣昭得以免祸,全仗任圜之力啊!嗣昭跟随庄宗在胡柳作战,打败梁兵,圜功劳很大,庄宗慰劳说“:儒士也参与军事,仁者之勇,何等的壮烈啊!”

张文礼弑王..,庄宗派嗣昭去讨伐。嗣昭战死,圜代替他统率大军,号令严肃。后来文礼子处球等闭城坚守,久攻不下,圜以祸福劝谕镇人。镇人很相信。圜多次率军到城下,处球登城招呼任圜说“:城中没有军粮,之所以久抗王师是因为害怕投降后没法摆脱责任,请你可怜我们,指给我们一条生路。”圜告诉说:“对你的先人是很难宽容的,然而罪不及子孙,对你可以从轻处理,比如说你们抗拒的时间太长,伤了我们的大将,等到困竭,才肯投降,以此看来,你也难免罪。然而坐以待毙,不如投降等待处理。”处球流泪说“:你说的很对啊!”于是派遣儿子送降书请求投降,人们都说任圜说的话不骗人。后来晋军攻破镇州,处球虽然被杀,但镇州的官吏百姓因为早已要求投降,所以绝大多数保住了家族没有被杀。

后来以镇州为北京,提拔任圜为工部尚书,兼任真定尹、北京副留守代理留守职务,任圜为政对百姓优厚仁爱。次年,郭崇韬兼领成德军节度使,改任圜为行军司马,仍然掌管真定府的事。圜与崇韬素来很友好,又当他的司马,崇韬因此把镇州的事交他办,圜在许多方面加以改变。初,圜的推官张彭为人阴险贪婪,圜未察觉,对他很信任,多次被他出卖。到崇韬兼领镇州时,彭为圜谋隐公廨钱。庄宗派遣宦官选赵王原来的宫女一百多人,其中许氏最有姿色,彭贿赂看守的人把她藏起来。后来被发觉了,召彭到京城准备治罪,彭害怕了,把原来隐瞒公廨钱的簿书都拿出来献给郭崇韬,崇韬非常感谢彭,不杀他,从此与圜产生了矛盾。同光三年(925),圜罢去司马之职,只当工部尚书。

魏王继岌和郭崇韬去伐蜀,害怕圜背后攻击他,于是安排圜参与魏王军事。灭蜀后,上表任圜为黔南节度使,圜恳切要求不去。继岌杀崇韬后,派圜代他统率大军返回。康延孝反,继岌派圜率三千军队会合董璋、孟知祥等军,在汉州击败延孝,魏王到渭南后自杀,圜率大军东还。明宗嘉奖他的功劳,提升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当时,明宗刚刚诛杀孔谦,圜选择人才,压制断绝侥幸之人,公私仓库丰实,天下安定。

当年秋天,韦说、豆卢革罢相,圜与安重诲、郑珏、孔循商议选择能够当宰相的人,圜认为李琪合适,但珏、循不赞成李琪为相,对重诲说:“李琪不是没有文才,但是不廉洁啊!宰相,只要端庄有气度的人就能够当,太常卿崔协就可以当嘛。”重诲表示同意。过了几天,明宗问谁可以当宰相,重诲立即答复协可为相。圜上前争论说:“重诲不熟悉朝廷中人,被别人所卖,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崔协不识文字,是虚有其表,号为‘没字碑’。臣是陛下误加选择,无功靠幸运而升任,这种不知书的人,以臣一人供人耻笑足够了,相位有几个,哪里还能再增加笑料呢?”明宗说:“宰相位置重要,你们更应详细审查。我在藩镇时认识易州刺史韦肃,人们都说肃是名家子弟,而且和我交谊甚厚,让他当宰相可以吧?肃若不可,那么冯书记是先朝判官,称为长者,可以当宰相吧?”冯书记就是冯道。商议未做决定,重诲等人退出来在中兴殿廊下休息,孔循不作揖告别,拂衣而去,边走边骂说“:天下的事,一决定于任圜,二决定于任圜,他算什么样的人?”圜对重诲说:“李琪的才华,可胜过当时的一百人,但是小人谗言巧妙阻挡,忌才害能,倘若不用琪而用协为相,犹如抛弃用紫苏合成的药丸而取蜣螂滚转成的粪球。”重诲笑而不言,然而重诲终于相信孔循的话,过了一个多月,协与冯道都当了宰相,协在相位数年,人们都嗤笑他的所作所为,圜与重诲的矛盾从此开始。

以前使臣出使各地都是户部发给公文,重诲奏请从宫内发出公文,圜从历史上的传统争辩,不能说通,就与重诲在皇帝面前辩论,圜声色俱厉。明宗退朝,后宫嫔妃迎上前来说:“和重诲争论者是谁?”明宗说:“宰相!”宫女说:“妾在长安,看见宰相议论事情,都不是这样的,这是轻视皇帝啊!”明宗因此不高兴,使臣公文自此从宫内出,圜更加气愤。重诲常到任圜家里,圜的歌妓,善于歌舞且姿色美丽,重诲想得到她,圜不肯给,由此二人更加互相仇视。因而圜要求辞掉职务,于是罢相转任太子少保。圜不能自安,请求告老归乡,退居磁州。

朱守殷在汴州反叛,重诲诬告任圜与守殷合谋,遣人假造诏书把任圜杀了。圜接到诏书很泰然,聚族酣饮然后被杀。明宗知而不问,还专门下诏说任圜与守殷通信写了很多怨恨朝廷的话。愍帝即位,赠任圜为太傅。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 表四十四·赵尔巽
  第三十三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怀义稔恶受诛·蔡东藩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明朝小史卷十三 隆庆纪·吕毖
  卷三·王明清
  第一六示贴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二·佚名
  卷十一·吕中
  五八 墓碑·周作人
  ·领饷议·丁曰健
  钱道戢传·姚思廉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卷九·马文升
  卷二十七·佚名
  帝系七·徐松
  明初的学校·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实甫

    (夫人引俫,云)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向日不同;莫不做下来了么?(俫云)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回来,我家去睡了。(夫人云)这桩事都在红娘身上,唤红娘来!(俫唤红科)(红云)哥哥唤我怎么?(

  • 卷七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三龙门山类五言古过蜀龙门        【唐】沈佺期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伏湍煦濳石瀑布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藻

  • 第七回 蓬莱罢筵·蒲松龄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段芝贵妙语天下·宣南吏隐

    奉张于改组靳阁之际,入都,并要求特赦段芝贵、曲同丰、陈文运、刘询四人,亦为与直派难堪。迫人走险之一事,按段芝贵字香岩,合肥人,在清季结拜天津盐商王锡瑛,以重金购杨翠喜,加赠奁资万两,献之庆亲王奕助长子载振。振眩于色,遽授

  • 令狐德棻传·欧阳修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父亲名熙,在隋朝曾任鸿胪卿。他祖先是敦煌县的豪门大姓。令狐德棻通晓文艺、史学。隋炀帝大业末年,要他当聄城长,碰上时局动荡,没去上任。淮安王李神通占据太平宫起兵响应高祖李渊,成立总管府,安排令狐

  • 卷四·胡世宁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四 明 胡世宁 撰 陈情乞恩照例请给先世诰命疏【时陞吏部右侍郎】 臣原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地方系干边镇诚恐新任巡抚未到缺官管理不无误事咨臣还照正德八年二月初二日题准事理务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1]春,二月,丙戌,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1]春季,二月丙戌(疑误),乡侯黄琼去世。临下葬时,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

  • ●皇朝通典卷三十五·佚名

    職官十三 ○職官十三 學政 鹽政 關稅各差 △學政【府學教授 州學學正 縣學教諭 府州縣學訓導】 提督學政順天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一人陝西甘肅一人 【 以侍郎京堂翰林

  • 卷一百八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一 朱批乔于瀛奏摺 雍正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广西右江道【臣】乔于瀛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由县令行取陞授部郎仰蒙 皇上特恩补授右江道员於雍正二年六月初四日跪 聆 圣训诰诫周详

  •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张荫麟

    第一节鲁国的特色当春秋时代,鲁是一个弱国,始受制于齐,继受制于吴,终受制于越。但它也是列国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毁灭和成周在春秋时所经几度内乱的破坏,更增加鲁在文化上的地位。前540年,晋韩宣子来聘,看到鲁太史所藏的典

  • 卷九·蔡清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巻九      明 蔡清 撰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见梁恵王【芟四条一题减一百三十一字更定次序】孟子平生执不见诸侯之义今其曰见梁惠王者阳货先岂得不见之义也集注收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

  • 佛说戒德香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闲居独思。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是三品香唯随风香不能逆风。宁有雅香随风逆风者乎。贤者阿难独处思惟于义所归不知所趣。

  •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如来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问曰。一切世中尊。唯有如来正遍知。号为法王。一切智人是则应有。答曰。今谛思惟。若有应取。若无何所取。何以故。如来。

  • 无量寿经义疏下卷·慧远

    沙门慧远撰次明修治忍力成就不计众苦。能忍违缘。故离三觉不起三想。少欲知足。能忍顺缘。故离色声香味触等。此两段竟。次离惑体。无染恚痴。染犹贪也。此三段竟。下复修治。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智慧无碍。观行胜也

  • 卷第一百六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四颇有成就味相应四静虑非净非无漏耶。答有。谓欲爱未尽。彼于四静虑所有善法皆未得故。无净无漏即以此故成就味相应四

  • 龙翔笑隐欣禅师语录序·大訢

    咄哉此录。自元历明代。以迄今日。埋没四百余年矣。一旦无所从来。突向龙宫海藏推出。落在山翁和上手中。山翁以重主天童。道经檇李。值白法老人嗣孙巨方法师主楞严紫柏院藏册事。因念佛祖慧命攸关。特曳拄杖。同埽道

  • 卷之十三·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十三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诗(戊之一)兴福时开法破山酬徐白雨见赠(二首)好音无日不怀西却怪城南战马嘶愿学象龙能负物何辞泥水一拖犁斯文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