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

辛巳仲春,冒鹤亭检箧得余己卯初春所作《转轴篇》,再和一首见赠云:“前年枉诗在怀袖,君今七八我六九。论交三世逾百年,少壮过从到白首。喜君著作盈缃缣,晚知倒蔗差味甜。小邦邾莒竞自大,辈行绝逸谁先髯。”余答和云:“昔我卅八君廿九,相逢吴市酌大斗。《小三吾》是霍嫖姚,(君著有《小三吾亭集》。)也如黄绢论窟臼。一序真当直万缣,五羊述旧笔花纤。(君为拙撰《据梧集》作序,且述粤中旧事。)于今耄耋藏人海,又见斜川(谓孝鲁世兄)侍子瞻。”

常熟钱仲联(萼孙),一号梦苕,乃翁文恭相国之戚。文学六朝,诗近玉溪一派,与余曾相识。近于友人处见其《过苏州》一首云:“重见江南柳色黄,奔车载梦过金阊。难忘旧馆眠秋雨,何意芜城换夕阳。劫后乱成抑郁,鸦边一塔写荒凉。纵然吴语相温好,为是前尘总断肠。”此作似韦庄乱后诗,语意凄清,耐人寻味。

陈知白居士(榆荫)乃介庵太史冢嗣,为逸夫之尊人,今年五十有二。昔尝随宦武昌府廨,近由望江避乱,历赣、湘、两粤而至沪,出示近稿。录其《戊寅秋车中望衡岳》云:“火德南疆耀祝融,千秋祀典列崇封。流亡不许闲登眺,一样匆匆负岱宗。”要言不烦,情景俱到。断句如“客梦远随江上月,天心教看岭南花”,(《桂林重九》)“相沿汉腊人犹守,渐染欧风礼各殊”,(《己卯除夕沪渎家祭》)“途穷人比离群雁,物贵钱如赴壑蛇”,善写沪上近状。

汉川徐澄宇(英)与德配甯乡陈秀园女士(家庆),曩在沪教授,曾相识。甲戌偕应聘至安庆大学,为文学教习凡四年,乃避乱之湘中。兹录澄宇《苦雨诗》云:“苦雨沈沈昼掩扉,荡胸奇气忽成围。文章久作江湖客,十二楼高未忍归。”秀园《忆沪渎半淞园》诗云:“临水结茅茨,垂杨蘸鬓丝。小山堪入画,幽径可寻诗。茗坐忘时久,清谈待月迟。西风吹落叶,别后苦沉思。”以见一斑。澄宇尤工文,秀园亦善词,有赠予《秋霁词》云:“商飚正紧,一叶西风,一笛秋声,吟兴未寂。”颇近清照。

旌德吕仲素女士(美荪)乃瑞田学使(凤岐)次女,善诗文。羁居青岛,曾刻先德《静然斋笔记》。有《得鹤柴世丈书次韵奉酬》云:“来向营邱老,闺中一草衣。山川倦游览,诗礼念庭闱。歌罢伤薇落,天寒无竹依。仁风期有勖,莫使玉音稀。”

嘉兴金钟蕊孝廉(兆蕃)乃乾隆丙辰状元桧门都宪(德英)之六世孙,绩学工文。共和初载,曾预修清史,既南归,羁沪频年,与南通徐贯恂有姻戚。癸西冬,余得徐介绍相识。追忆昔年先太高祖封池太史公为绐谏时,荷都宪公保荐京察,情犹师生。迨明年,京察一等,外简常、镇、通道,而都宪公已归道山,不及见矣。细叙世谊,余与君固昆弟行也。君善诗词,坚凝温雅如其人。近复邂逅于友人座中,犹矍铄如旧,著述不衰。兹录其《丙辰行寿永顺从兄甸丞太守六十》句云:“我兄览揆在此岁,先公初得六叶孙。孔佛抱送谶佳朕,玉雪交映光清门。”又云:“科目最重举进士,退就郎署殁声闻。仕宦已至直枢密,愿乞外吏辞要津。郴山高高去天尺,资水千里歧清沦。右临六诏左五岭,风气不到民犹驯。出为三州践昔梦,志除害马苏疲鳞。周官尚廉屡报政,汉吏奉法方名循。忽然掉头起投劾,竟归不借鲈与莼。”又《独影摇红词》序曰:“江亭修楔,分韵赋诗,赵次珊馆长独为词,余亦和作,仍用所分‘翠’字韵。”词云:“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伫天尺五重三,萧瑟犹如此。人说王家故事,侍耆贤、洛英借拟。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朝来爽气扑檐楹,山色沈空翠。谁道春来久矣,问元都、花开尚未。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余亦有赠君诗云:“吾祖乾隆世,荣叨都宪夸。同升类公叔,故事话通家。喜接词章彦,还赓棠棣华。(哲兄甸丞太守名蓉镜,乃己丑追士,予曩相遇于沪,以其与都宪公异籍,未问家世。旋闻捐馆,年逾古稀。)漉湖(即鸳鸯湖)旧曾至,蒋径未应遐。”

广州潘若海主政(博)、麦孺博孝廉(孟华),皆康南海先生门人,负政治、文学才。沧桑后,相继谢世,年未五十也。粤人刊其诗词,南海命名曰《粤两生集》。若海尤善辞令,尝说桂督陆荣廷出兵讨袁。袁亟去帝号,若海之力也。旋以积劳卒。有《泊秋风江》诗:“何意秋风江,著此秋风客。秋风偏有情,吹我孤舟泊。”二十字抵人千百。又有赠余句云:“安贫古人节,茹苦志士心。”又云:“兹事几人工,前修百辈尽。独于百世下,寒灰拨微烬。”孺博乃罗瘿公从甥,有《和挨舅除夕》句:“万事苍茫堕烟莽,一官俯仰得饥寒。”

《述往篇》一首再题《诗话》后云:“霜田饥雁感飞骞,桑下看经在故园。薄质长贫伤鲁钝,名师(谓宝竹坡宗伯)如遇接渊源。延陵厚泽终身戴,(庚子秋,吴北山师携余至沪。)信国知音旷世喧。(文芸阁学士见拙诗,首先称赏。)《皖雅》一编能得就,更将闲话伴清尊。”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五十二·彭定求
  陆叡·唐圭璋
  沈蔚·唐圭璋
  薄宗孟·唐圭璋
  ◎卷一·谢榛
  卷四·丁绍仪
  第四幕·老舍
  卷十六·陆游
  七言卷二十五·洪迈
  二月庐·闻一多
  卷五十一 蜀上·佚名
  卷七十一·陈焯
  卷三百七十·陈廷敬
  卷三百十一·陈廷敬
  卷十·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485_1 【古意】鲍溶   女萝寄青松,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   肃肃羔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   皎日不留景,良辰如逝川。愁心忽移爱,花貌无归妍。   翠袖皓珠粉,碧阶封绿

  • 巻四·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四    宋 周宻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唐厉 鹗同笺吴文英【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人从吴履齐诸公防有梦窗甲乙丙丁藁尹惟晓云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涣之言天下之公言也沈义甫云梦窗

  • 卷四十八·黄以周

      徽宗   △宣和六年(甲辰,一一二四)   1、正月(案:钱氏《四史朔闰考》:正月庚戌朔。) 癸丑,奉议郎、太常少卿连南夫伴送金国贺正旦使,武略大夫张捴副之。(《纪事本末》卷百四十四。案:《文献通考》卷六十四:奉议郎,隋置,名通

  • 宋史全文卷八上·佚名

    宋仁宗三辛巳庆历元年春正月,朝廷既用韩琦等所画攻策,先戒师期。知延州范仲淹言:『正月内起兵塞外,雨雪大寒,暴露僵仆。使贼乘之,所伤必众。贼界春暖则马瘦人饥,其势易制。及可扰其耕种之务,纵出师无大获,亦不至有它虞。且元昊

  •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佚名

    敕赐滁阳王庙碑○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皇帝制谕滁阳千百户王杰等: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旋克濠城,拒守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纪昀

    天文略 【三】日月五步规法上○日月五步规法上历元度法及赤道黄地道平经纬度岁实日躔盈缩日道交周月离迟疾实朔望△历元后汉志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辰谓之岁岁首至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

  • 史记正义序·司马迁

    史记正义序 诸王侍读宣议郎守右清道率府长史张守节上 史记者汉太史公司马迁作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南游江淮讲学齐鲁之郡绍太史继春秋括文鲁史而包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而摭楚汉春秋贯紬经传旁捜史子上起轩辕下暨天

  • ·谕各社家长·丁曰健

    查姚前道任内谕各社家长,以各庄丁口万人千人、最少数百人,贼虽多不过数十、少仅十余人;尔族丁十倍于贼,贼虽强焉敢伺夜深入?此必有与贼通者。通贼者非他,即本族、本庄贫乏人耳。若辈无业忍饥,富者不肯赡给,故怨

  • 侯景传·李延寿

    侯景字万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从小就放荡不守规矩。作过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他投靠边将尔朱荣,很受器重。最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兵法,没多长时间绍宗就屡次向他求教了。后来因军功作定州刺史。当初魏相高欢没作

  • 王元感传·刘昫

    王元感,濮州鄄城县人。年轻时应明经科考试中选,后补官博城县丞。兖州都督、纪王李慎很敬重他,让自己的儿子东平王李续向元感从师求学。则天帝天授年间,转任左卫率府录事,兼弘文馆官职。此后武则天亲自到南郊祭祀及在明堂举

  •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慎刑宋徽宗政和中刑部尚书慕容彦逢上奏曰伏覩皇帝陛下矜悯庶狱制为病囚检察之法以谓愚民犯法虽系留讯治邦有常宪於其疾

  • 七○、田桓公在位十八年非六年·钱穆

    其弑君自立在魏武侯二十一年非二十二年《史记 田齐世家》:&ldquo;桓公立六年卒,子威王立。&rdquo;《索隐》引《纪年》曰:&ldquo;梁惠王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则桓公立十九年而卒。&rdquo;《索隐》既云齐桓公

  • 门人黄省曾录·王守仁

      〔1〕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

  • 卷十八·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觧卷十八宋 蔡 卞 集觧杂觧鸟兽緫觧  十五国风次序鸟兽緫觧【附昆虫鱼草】飞鸟隐显以得时而不苟于栖食众羽从之而不可以羣者鳯也音声顔色之好去就语黙之时能迁而择所止者黄鸟也洁白高举鸣以

  • 卷第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 复次普光焰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暗解脱门。普集光幢主火神得能息一切众

  • 第五品 婆罗门品·佚名

    第九一 梵摩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于毗提诃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游方。尔时,于弥萨罗住有梵摩婆罗门,已年老、长寿、高龄、经多岁月,已至颓龄,年纪百二十岁。通达三吠陀、语汇、法式、语分别及第五之古传说

  • 印章要论·朱简

    印学论著。明朱简撰。凡四十四则。其中部分并见于作者所著《印经》中,为作者摘录前人有关印学的札记,并申述其美学思想。认为“印始于商、周,盛于汉,沿于晋,滥觞于六朝,废弛于唐、宋,元复变体,亦词曲之于诗,似诗而非

  •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佚名

    道教内丹经书。一卷,作者不详。大约为金元全真道道士所作。经中主张修炼了身应洗心涤虑,对境忘境,万缘消息,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不起一念,万事俱忘,一心内守。经中重点讲性定命住,性命双修的道理。述内丹术,重性命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