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二

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刋

词人姓氏

徽宗讳佶神宗子天才睿敏诗文之外尤工长短句书画入妙世称宣和名笔

高宗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博学强记政事之暇寄情歌咏所制渔父词尤为世所传

潘阆字逍遥大名人尝居洛阳卖药太宗朝有荐其能诗者召见崇政殿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後坐事遁入中条山中题诗钟楼寺僧疑而迹之复逸去寻出自首谪信州真宗朝为滁州参军有逍遥词一卷苏易简字太简梓州人太平兴国五年登进士覆试擢甲科第一由知制诰入为翰林学士续唐李肇翰林志

二卷以献太宗赐诗嘉之淳化中参知政事後以礼部侍郎出知邓州

寇准字平仲下邽人年十九登太平兴国中进士除巴东令累官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景德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莱国公为丁谓所构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朝赠中书令諡忠愍有巴东集

王禹偁字元之钜野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召试擢右拾遗直史馆二年拜左司谏知制诰坐事贬旋召为礼部员外郎历翰林学士又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改知扬州复召还知制诰再出知黄州徙鄿州有小畜集

丁谓字公言初字谓之长洲人淳化三年进士天禧初拜平章事封晋国公後贬崖州

夏竦字子乔德安人举贤良方正庆历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召入为宰相改枢密使封英国公进封郑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諡文正以刘敞言改諡文庄有集一百卷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俶之子少补牙门将归宋为右屯卫将军召试学士院改太仆少卿累迁至枢密使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後改保大军节度知河阳入朝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擅议宗庙又与后家通婚落平章事以崇信军节度使归镇卒赠侍中諡曰思改諡文僖有拥旄集

赵拚字閲道西安人第进士为武安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源三县通判泗州以曾公亮荐擢殿中侍御史英宗朝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神宗初召知谏院擢参知政事与王安石议政不协求去除资政殿学士出知越州寻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赠太子少师諡清献晏殊字同叔临川人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真宗召见命与进士并试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累官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朝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历迁至参知政事集贤殿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赠司空兼侍中諡元献有殊玉词一卷

陈尧佐字希元阆中人少师省华次子少从种放读书终南山第进士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兼侍中諡文惠

贾昌朝字子明获鹿人天禧中真宗祈谷南郊昌朝献颂召试赐进士出身除晋陵簿景佑初授崇政殿说书历天章阁待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封许国公英宗立加左仆射进封魏国公諡文元有集百十二卷木兰花令一调极为黄昇所称

王益临川人安石之父官都官员外郎

杜衍字世昌山隂人登进士甲科历官州县皆有政绩庆历中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以事罢知兖州致仕皇佑中进太师封祁国公卒赠司徒兼侍中諡正献

王琪字君玉华阳人举进士调主簿除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历官知制诰加枢密直学士以礼部侍郎致仕所制乐府名谪仙长短句

林逋字君复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事进取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赐以粟帛诏有司岁时劳问及卒仁宗赐諡和靖先生有和靖先生集附词

李遵朂字公武上党人崇矩之孙登进士大中祥符间召见便殿尚荆国大长公主授左龙武军驸马都尉赐第永宁里累迁宁国军节度使徙镇国军知许州卒赠中书令諡和文有闲宴集

叶清臣字道卿长洲人天圣二年举进士对策擢第二历官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罢为侍读学士知河阳卒赠左谏议大夫有集

聂冠卿字长孺新安人举进士授连州军事推官以大臣荐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预撰景佑广乐记庆历中入为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有蕲春集韩琦字稚圭安阳人天圣五年进士第二人嘉佑初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迁昭文馆大学士进右仆射再进司空兼侍中封仪国公进封卫国公再进封魏国公卒赠尚书令諡忠献徽宗追论定策功赠魏郡王有安阳集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明道中为右司谏以直言远贬寻召还累官至权知开封府复忤吕夷简贬知饶州西北用兵仁宗以仲淹人望所属起为陕西招讨副使兼知延州改知庆州屡进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充陕西路安抚招讨使召还拜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卒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諡文正有集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登进士仁宗朝权主管经略司文字提点广西路刑狱历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稍迁至右司郎中

宋祁字子京安陆人徙居雍丘天圣中与兄郊同举进士时称为大小宋累官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卒赠尚书諡景文有出麾小集西州猥稿

吴感字应之天圣二年省试第一又中拔萃科仕至殿中丞以咏红梅词得名

韩维字持国雍丘人忠献公亿之子用门廕入仕欧阳修荐为检讨知太常礼院出判泾州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初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州郡召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

韩缜字玉汝维之弟登进士累官大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太子太保致仕赠司空崇国公諡庄敏

郑獬字毅夫安陆人皇佑五年举进士第一知制诰神宗召夕对内东门命草制赐双莲烛送归院拜翰林学士命权知开封府王安石恶之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徙青州有郧溪集

张昇字杲卿韩城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累官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进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徒兼侍中諡康节

谢绦字希深富阳人以父涛廕试秘书省校书郎复登进士甲科知汝隂县迁光禄寺丞召试擢秘阁校理历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出知邓州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擢进士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初召试迁馆阁校勘历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进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熙宁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諡文忠修初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有六一居士词三卷

苏舜钦字子美易简之孙以父廕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尉复举进士官大理评事范仲淹荐其才召试擢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为王拱辰诬奏除名寓居吴中买水石一区作沧浪亭以诗酒自放後为湖州长史卒有集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以从父询廕为河南主簿历镇安判官仁宗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迁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有宛陵集

石延年字曼卿其先幽州人徙宋城累举进士不第补三班奉职迁殿直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终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宝元初登进士甲科累官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治平间为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熙宁初迁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进枢密副使不拜与王安石不合出知永兴军哲宗立拜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卒赠太师温国公諡文正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庆历中擢进士第知鄞县嘉佑三年为度支判官迁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神宗在颍邸闻其名及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三年拜同平章事七年罢八年复相屡谢病出判江宁府元丰二年复拜左仆射封舒国公改封荆卒赠太师諡曰文追封舒王晩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有临川集词一卷

范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第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改判国子监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佑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绍圣中贬永州安置後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国公諡忠宣有集

晏几道字叔原殊之幼子尝监颍昌许田镇有小山词一卷黄庭坚为之序

张先字子野吴兴人晏殊尹京兆辟为通判历官都官郎中居钱塘尝创花月亭有子野词一卷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乐安人景佑元年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有乐章集九卷

韦骧字子骏钱塘人皇佑五年进士历官尚书主客郎中提点夔州路刑狱有集

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二

猜你喜欢
  第三十出 会真·李渔
  ●挂枝儿·感部七·冯梦龙
  第九出 拒奸·陆采
  第二折·王子一
  第四折·白朴
  传奇汇考标目卷下·佚名
  卷74 ·佚名
  诗家鼎脔序·佚名
  卷七十六·曹学佺
  嵗时杂咏巻十九·蒲积中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卷十·孟郊
  卷八百五十八·佚名
  王炎午词作鉴赏·佚名
  燕堂诗稿·赵公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本音卷六·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小雅祈父【九麌】予王之爪牙【音吾】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九鱼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祈父予王之爪士【六止】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六止严氏诗缉曰厎传曰厎至也今本作底】祈父亶不聪【一东】胡转予于恤有母

  • 西岸·闻一多

    “He has a lusty spring, when fancy clear Takes in all beauty within an easy span.”——Keats①这里是一道河,一道大河,宽无边,深无底;四季里风姨巡遍世界,便回到河上来休息;满天糊着无涯的苦雾,压着满河

  • 卷六·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六(明)袁华 撰○古诗(七言)复邹忠公墓为谢子兰赋有宋开国三百年圣君哲后登才贤内无吕贾武韦祻昭宪流裕远且绵宣仁埀帘辅哲庙初政彷佛元丰前奈何权奸枋国命党籍忠良俱左迁紫宫正位俨宸极岂假巫

  • 原序·吕诚

    ●来鹤亭集原序苏之邑凡六大率风浮俗淖大家尚气势交关贵人视文艺蔑如也独崑山多才子魁出者往往称吕袁袁曰子英吕曰敬夫也两人为诗风流俊采皆一时之选予固未能优劣之予诗喜乐府古体子英虽多为予和之敬夫又必争鸣於右自

  • 李群玉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群玉,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字文山。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后因献诗于朝,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有《李群玉诗集》黄 陵 庙李群玉 小姑洲北浦云边, 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 古碑无字草芊芊

  • 列传第四十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刘虬·李延寿

    瓛笃志好学,博通训义。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爲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宋大明四年,举秀才,兄璲亦有名,先应州举,至是别驾东海王元曾与瓛父惠书曰:“比岁贤子充秀,州闾可谓得人。”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

  • 绎史卷八十六之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孔子类记【二】删述上史记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之时周室防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徴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徴也足则吾能徴之矣

  • 李延寿传·欧阳修

    李延寿,世代居住相州。太宗贞观年间,逐步升任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由于编写史书有功,改任御史台主簿,代理国史。当初,李延寿的父亲李大师,记得很多前朝旧事,一直认为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朝天下阻隔,南方称北方

  • 郭药师传·脱脱

    郭药师,渤海铁州人。辽国快灭亡时,燕王耶律淳招募辽东饥民为兵,让他们向女真报仇怨,称为“怨军”,郭药师担任首领。第二年,有两营的“怨军”反叛,郭药师杀了反叛者罗青。都统萧干留两千人分为四营,以郭药师及张令徽、刘舜仁、

  • 马伸传·脱脱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不喜欢奔走趋赴,每次调任官职,未曾选择便利的地方。任成都郫县县丞,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从前收缴税的人都因接受美色珍玩喜好引诱而失败,马伸请求杜绝素来就有的弊端。百姓

  • 陈贯传·脱脱

    陈贯字仲通,其先辈为相州安阳人。后来将其父葬在河阳,因此就在河阳定居。陈贯年少时卓越不凡,多次上疏议论边防之事。考中为进士,真宗皇帝知道陈贯的名字,提拔安排在高等级上。担任临安县主簿,以秘书省著作郎的身份担任刑部

  • 卷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七学类一小学程子曰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敎之是故大学之法以豫为先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於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 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

  • 周书·召诰·佚名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

  • (三)八佾篇·钱穆

    人而不仁如礼何章。 朱子曰:“程子说,仁者天下之正理,固好。但少疏。仁者,本心之全德。”今按:同说《论语》仁字,朱子较程说益精进。清儒少能窥及此。 问游氏言心,程子主理,李氏谓待人而后行。盖心具是理,而所以存是心者,则在乎

  • 乡师/比长·佚名

    乡师的职责是,各自掌管所治理之乡的教育,评断乡中官吏的治理情况。 依据国家的校比法,按时清查各家人数的多少,分辨他们当中的老幼、贵贱、残疾者,以及牛马等,分辨他们当中可以充任兵役、劳役的和应当免除兵役、劳役者,掌管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因品师子吼经第七(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中有第一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此外更无沙门.梵志。异道一切空无沙门.梵

  • 百论序·佚名

      百论者。盖是通圣心之津涂。开真谛之要论也。佛泥曰后八百余年。有出家大士。厥名提婆。玄心独悟俊气高朗。道映当时。神超世表。故能辟三藏之重关。坦十二之幽路。擅步迦夷。为法城堑。于时外道纷然。异端竞起。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二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二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三大乘经重单合译下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一卷(亦名多唎心经)大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 新编入录右此观自在随心咒。前咒五首经。及杂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