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乡师/比长

乡师的职责是,各自掌管所治理之乡的教育,评断乡中官吏的治理情况。

依据国家的校比法,按时清查各家人数的多少,分辨他们当中的老幼、贵贱、残疾者,以及牛马等,分辨他们当中可以充任兵役、劳役的和应当免除兵役、劳役者,掌管有关他们的戒令、纠察和禁令,评断他们的争讼。

有大劳役,就率领民夫来到施工地,监督他们执行政令的情况。劳役开始后,接受各基层[呈报]的民夫名册,按照司空的施工章程,来考查他们服役的情况。

凡王国有[使用民力的]事,令[乡中长吏征调民夫]有秩序。王亲征、会同,管理监督[随军]役徒和车辆,惩罚那些违犯禁令的人。

有大丧需用役徒,就率领乡民而来,于是负责监督乡民。到下葬时,持纛与匠师引导柩车前进,而监督[拉柩车的]役徒。到下棺入墓穴时,持斧临视匠师。

凡四季的田猎,事前先向各基层宣布田猎的法则,检阅他们的鼓铎、旗帜、武器和器械,整齐他们的军事编制。到期,用司徒的大旗召集民众,用[代表乡邑的]旗帜[为标志]排列队形,辨别乡邑而监督他们执行政令、刑法和禁令,巡视前后驻扎的[车辆徒众],而惩罚违犯禁令的人,评断他们争夺猎物的争讼。

凡四季当定期宣布的法令,就在众人聚集的地方边走边摇动木铎宣布。

在有必要时就巡视国都和六乡四郊,而救济民众中饥饿困乏的人,以王的名义施予恩惠。

[夏历]年终,就考察乡的治理情况,报告上级以决定[对乡中官吏的]罢免或提升。[夏历]正月,核查乡中的公共器物和衣服。[当需要时],比长供给祭服和吊服,闾胥供给祭祀器具,族师供给丧葬器具,党正供给乡射礼的器具,州长供给乡饮酒礼的器具,乡大夫[当下级器具供给不足时可补充供给]祭器、丧器和乡射礼、乡饮酒礼的器具。

如果国家大校比,就考核[乡中官吏的]教育成绩,考察汇报的情况[是否属实],核查衣服器物[是否完备无缺],省视所办事情[的好坏],以报告上级决定赏罚。

乡大夫的职责是,各自掌管本乡的政教和禁令。

[周历]正月初一,从大司徒那里接受教法,下来颁布给乡吏们,让他们各自用以教育所治理的民众,并据以考察被教民众的德行和道艺。

每年按季登记乡中男女的多少,分辨其中可以胜任役事的人。都城中从二十岁到六十岁,郊野从十五岁到六十五岁,都要为公事服役。其中可以免除役事的,是都城中地位尊贵的人、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在官府当差的人、年老的人、有残

疾的人,都免除服役。每年按季把[登记清查结果的]簿册上报[给大司徒]。     

每三年进行一次大校比,考查乡民的德行和道艺,而荐举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乡老和乡大夫率领属吏以及善良的乡民而不论人数多少,用乡饮酒礼像对待宾客一样礼敬被荐举出来的人。第二天,乡老和乡大夫以及乡吏们,呈献荐举贤能的文书给王,王行再拜礼而后接受文书,再把文书上交到天府收藏,内史收藏文书的副本。回来后[举行乡射礼]而用有关乡射礼的五个方面询问众人:一是看[参加射箭比赛的人]是否做到了身体与心志相和协,二是看仪容是否符合礼,三是看是否射中目标,四是看是否符合音乐节奏,五是看舞姿怎样。这就叫做让人民自己推举有德行的人,使他们做人民的长官;让人民自己推举有才能的人,使他们治理人民。

[夏历]年终,就命令本乡的官吏总结政事并将文书上报。正月,命令乡吏们到司徒那里考察教法,而后回来,各自把教法悬挂在自己的办公处。

国家有大事要征询广大民众的意见时,就各自率领本乡的民众来到王的外朝。国家有大的事故,就命令民众各自聚守在闾门,以等待命令。[稽查来往行人],有用旌节帮助说明是奉命而行的,才允许通行。

州长各掌管本州有关教育、治理、行政和禁令的法则。[周历]正月初一,各聚集本州的民众而宣读法令,用以考察州民的德行和道艺则而加以劝勉,用以纠正州民的过错而加以告诫。如果是在春秋二季祭祀州的社神的时候,就利用此时聚集州民而宣读法令,也这样对州民进行劝勉和告诫。

春、秋二季依礼会聚州民,而在州序中举行乡射礼。凡州中的大祭祀、大丧,都亲临其事。如果国家征调民众参加征伐、田猎、巡狩、劳役的事,就率领本州的民众到小司徒那里,并掌管对于本州被征之民的戒令和赏罚。

[夏历]年终,就总结本州执行政令的情况。[夏历]正月,像当初一样宣读法令。

到三年大校比时,就对州里官吏进行一次总考核,以协助乡大夫决定对州里官吏的罢免或提升。

党正各自掌管本党的行政、禁令、教育和治理。每到四季的第一个月的初一,就会聚民众宣读国家的法令,用以纠察和告诫民众。春秋举行禁祭时,也这样做。当王国[举行大蜡八之祭]、搜求各种鬼神加以祭祀时,就用饮酒礼在党序中会聚民众,而按照年龄长幼排列位次。

一命的官要与乡里众宾按年龄序尊卑,二命的官要与本族众宾按年龄序尊卑,三命的官就不与众宾按年龄序尊卑了,[而特设其位以示尊宠]。

凡党中的祭祀、丧事、婚礼、冠礼、饮酒礼,教民众行礼的事,并掌管有关的戒令而加以纠禁。凡征调民众参加征伐、田猎、巡守、劳役的事,就用有关的法治理有关政事。

[夏历]年终,就总结本党的政事,率领本党属吏[向州长]呈报政绩。[夏历]正月,会聚民众宣读法令,并记录人们的德行和道艺。按照一年的四季亲临[监察族师]对民众的校比。到三年进行大校比时,也这样。

族师各自掌管本族的戒令和政事。每月初一,就会聚民众而宣读国家法令,记录民众中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和睦姻戚和学有所成的人。春秋祭酺时,也这样做。

依照王国的校比法,率领所属四闾的长吏,按时会聚民众而登记本族人数的多少,辨别其中的贵贱、老幼、残废疾病和可胜任役事的人,以及民众的各种牲畜和车辆数。

[在家]五家为比,十家为联;[在军]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在家]四闾为族,[在军]八闾[所出之二卒]为联;使他们相互担保托付,有刑罚、喜庆、赏赐的事,相互共受共享,这样来承担王国的职事,为国事服役,相互帮助丧葬。

如果征调民众参加征伐、田猎、巡守、劳役的事,就把他们按军事编制加以组合,检阅他们的武器和器械,带着鼓铎和旗帜率领徒众而到[乡师那里],并掌管对徒众的治理、禁戒和刑罚。 [夏历]年终,就总结政事呈报政绩。

闾胥各自掌管本闾有关征收赋税、徭役的命令。按一年的四季清点本闾人数的多少,辨别其中[可以胜任役事者和]应当免除役事者。凡春秋举行祭祀、田猎、乡射礼或饮酒礼、丧事等事聚集民众的时候,及[四季]校比民众的时候,就要[向民众]宣读法令,并记录民众中具有尊敬长上、及时行仁义、信任朋友和救济贫困等德行的人。凡有[聚众行礼的]事,掌管对众人的稽查、罚失礼者饮酒或鞭挞失礼者的事。

比长各自掌管对本比的治理。五家相互托付、相互和睦亲善,有犯罪或造谣惑众的,就连带受惩罚。[如果比内居民]迁徙到都城中或郊里,[比长]就要跟从[迁徙者]而把他交付给当地官吏。如果迁徙到[郊以外]其他地方,就授给迁徙者符节让他上路。如果迁徙者没有[比长前往]交付或没有符节,就要被收进圜土。

猜你喜欢
  簡介·徐干
  东溪日谈録卷十·周琦
  卷七十八·程公说
  洪范口义卷下·胡瑷
  卷二十四上·严虞惇
  第十一章 孟子·林语堂
  卷七十八·沈廷芳
  卷九·林之奇
  后录·陆粲
  卷十二·魏了翁
  卷十四·王质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爱乐品第五·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九·佚名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192_1 【登高望洛城作】韦应物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窈窕双阙门。   十载构屯

  • 刘颉·唐圭璋

      颉字吉甫,号雪窗。千家诗中有刘吉父诗。   满庭芳   莺老梅黄,水寒烟淡,断香谁与添温。宝缸初上,花影伴芳尊。细细轻帘半卷,凭阑对、山色黄昏。人千里,小楼幽草,何处梦王孙。   十年,羁旅兴,舟前水驿,马上烟村。记小

  • 附录·蓝智

    蓝智蓝涧集六卷(字明之仁弟)(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千顷堂书目卷十七)蓝智武夷蓝明之名智永乐中辟为广西佥宪与兄布衣静之齐名诗词俊逸雅有唐风尝见其书铜雀台瓦诗于建阳友人处可泣

  • 卷四十·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六十九首【起绍圣三年丙子正月合明年丁丑四月以前在惠州作】新年五首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

  • 东都赋·班固

    〔原文〕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ldquo;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

  •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春正月。壬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纪昀

    列传辽 【六】○辽六耶律额特埒哈里窦景庸 耶律音济杨绩赵徽王观耶律吉逊 耶律阿苏耶律俨刘伸耶律呼哩杨遵勖 王棠牛温舒 耶律达鲁萧道 拉 耶律唐古萧德勒岱萧绰哈萧扬阿 耶律珠展萧托斯和耶律阿息保萧 伊苏 苏

  • 晋王朱木冈传·张廷玉

    晋恭王朱木冈,太祖第三子。他向宋濂学习文辞,随杜环学习书法。洪武三年(1370)受封。十一年,朱木冈前往藩地太原,中途鞭打膳夫。太祖马上告诫他说“:我率群英平定祸乱,从不姑息任何人。唯独膳夫徐兴祖,为我效力二十三年,从未受

  • 八二、白圭考(附:赵武灵胡服考)·钱穆

    梁玉绳《汉书古今人表考》:&ldquo;战国时前后有两白圭。《史 货殖传》,白圭当魏文侯时。(原注&ldquo;史述其言有商鞅行法语,乃后人润饰之。&rdquo;)《韩非 内储说下》,白圭相魏。《史 邹阳传》,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显于中

  •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己亥、459)·司马光

    宋纪十一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己亥,公元459年)B/ [1]春,正月,己巳朔,兖州兵与魏皮豹子战于高平,兖州兵不利。 [1]春季,正月,己巳朔(初一),刘宋兖州军队同北魏的征西将军皮豹子在高平大战,兖州军失利。 [2]己丑,以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书

  • 第53章·老子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1)。大道甚夷,而民好径(2)。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3)。是谓盗竽,盗竽非道也哉(4)!【题解】张松如说:“本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

  • 缁衣集传卷四·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坚着章第十九子曰轻絶贫贱而重絶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利禄重则礼乐衰礼乐衰则朋友絶故小人之位过于百家则百家之友不至过于千家则千家之交为纪也所以然

  • 卷一·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数。尔时世尊於中夜後入广大光明照三昧。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於中夜後入大光明照三昧。弥勒菩萨。於中夜

  • 那先比丘经卷上·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众去到闲屏处坐思惟念道。佛即舍人众去

  • 风的旱冰鞋·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著,《风的旱冰鞋》写人和动物之间的神奇故事,作者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遐想无限,充满童趣,曾获日本第三届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茶馆主人茂平在树林边熏制腊肉,一只黄鼠狼叼走了一块,呼呼地逃跑,风驰电掣一般,嘿,原来它

  •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唐宗源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

  • 鲁迅日记·鲁迅

    日记集。鲁迅著。上海鲁迅著 作编刊社1951年编辑、上海出版公司影印出 版。线装本。收1912年5月5日—1921年12 月31日、1923年1月1日—1936年10月18 日共23年零5个多月的日记。1922年日记于 1942年被日军搜去而遗失。

  • 金刚经鸠异·段成式

    佛教感应集。唐开成元年(836)段成式撰。一卷。原载于段著《酉阳杂俎续集》卷七。全书记述以唐代中叶为社会背景的《金刚经》感应故事二十一则,始自张济丘,终于王孝廉。所记故事大多是作者依据传闻整理而成,亦有部分真